第740章
陶夭夭应了一句,迈步走到了李子夜身前,将罗刹军的兵符放入其手中,然后转身离去。临行前,陶夭夭深深看了一眼身前的师侄,眸中有着说不出的千言万语。
她能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大殿内,众臣看到罗刹王的举动,神色都是一凝。
罗刹王这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所有人,她支持陛下的决定。
“陛下。”
大殿中,李子夜拿出青羽军的兵符,神色恭敬道,“臣愿交出青羽军的兵符。”
龙椅旁,一名内侍得到商皇的授意,迈步走了下去,接过兵符。
“赐蟒袍!”
龙椅上,商皇看着下方执掌罗刹军的布衣侯,终究不需再顾虑什么,开口下令道。
话声落。
朝堂众臣心神都是一震。
终于还是来了。
布衣封王!
第1045章
暗示奉天殿。
布衣封王。
无可改变的事实,朝堂众人心绪各异,却再无人敢说什么。
石青色的蟒袍,威严而又狰狞,象征着大商军权的最顶峰。
大殿中,海青公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身为大商贵族,最看不上的便是那些草芥出身的官员。
满朝文武,若说最高兴的,那一定是大皇子慕渊。
九幽王失势,慕渊急在心里,却是无能为力。
如今,布衣侯封王,正好完美弥补了九幽王的空缺。
另外,罗刹王辞去武王之位,老十一如同失了一臂,实力大减。
朝堂上,群臣很快也意识到双王夺嫡局势的变化,心中不禁再起波澜。
布衣侯在这个时候封王,毫无疑问,获益最大的人就是大皇子。
双王夺嫡的局面,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均势。
战功赫赫的十一皇子,竟然始终压不倒屡次犯错的大皇子。
思及至此,众臣目光下意识看向了龙椅上的商皇。
这个局面,是巧合,还是陛下故意为之?
思绪间,早朝结束,臣子们相继离殿。
出宫的路上,李子夜理所当然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就连几位武王都亲自上前道贺,态度十分和善。
有句话说的很好,当你飞黄腾达时,整个世界都是善意的。
李子夜此刻,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很快,李子夜出了宫,辞别众朝臣,跟着大皇子一同离开。
升了官,当然要第一时间表忠心。
大皇子府。
两人一前一后走来,李子夜纵然封了王,依旧表现的十分恭敬,始终走在大皇子后方,相差半个身位。
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让慕渊十分的受用。
正堂,两人对视而坐,下人送上热茶,堂中,也燃起了炭火。
冬季已至,虽然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但是,富贵人家不缺这点炭火,早早地就预备好了。
“恭贺布衣王!”
慕渊举起茶杯,笑道,“今后,要称王爷了!”
“臣,不敢。”
李子夜同样举杯,神色恭敬道,“殿下面前,臣,永远都只是臣子。”
慕渊满意地笑了笑,喝了一口茶,说道,“没想到罗刹王会突然辞去武王之位,不然,父皇也不会这么快为你封王。”
“的确是有些出乎意料。”
李子夜点头,道,“十一皇子那里,估计也有些措手不及。”
“老十一。”
慕渊淡淡一笑,道,“皇室最重颜面,本王的腿疾,老十一的出身,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最大的桎梏,迈不过去的。”
“怕就怕,四皇子回来。”
李子夜似是无意地说道,“四皇子是陛下的嫡子,加上此前千里奔袭,挡下白帝城援兵,战功卓著,他若回来,麻烦就大了。”
慕渊闻言,握住茶杯的手一顿,目光看着眼前布衣王,神色微凝,道,“已经过了这么久,老四,应该是回不来了。”
“或许吧。”
李子夜喝了一口茶,笑道,“臣也只是随口说说。”
慕渊点头,心情明显低沉了许多。
他很清楚,如今看似平衡的局面,只要老四回来,必定会立刻被打破。
有了战功的老四,声望、出身、权势全都要压过他们,而且,不止一筹。
“殿下,青羽军的兵权,还是拿在自己人手中为好。”
李子夜放下手中的茶杯,提议道,“虽是新军,但是,七万人也是不小的战力。”
“布衣王可有什么建议?”
慕渊回过神,目光看着眼前人,询问道。
“平乱。”
李子夜正色道,“如今大商境内,民乱四起,不少人甚至落草为寇,那些新兵,正好需要磨练,去平乱最是合适。”
慕渊听过前者的提醒,面露思考之色,许久,点了点头,道,“布衣王说的不错,青羽军的兵权,不能就这样交出去。”
“殿下,要快些。”
李子夜提醒道,“迟则生变,青羽军的兵权,必定有不少人盯着,先下手为强。”
“本王明天就派人上奏,重提民乱之事。”慕渊凝声道。
李子夜颔首,道,“只要青羽军的兵权到手,殿下距离太子之位,就会更近一步。”
“辛苦布衣王为本王谋划了。”慕渊看着眼前人,说道。
“这都是臣应该做的。”
李子夜神色十分认真地应道,“臣虽是粗人,却也明白一仆不侍二主的道理。”
两人交谈时。
正堂外,下人不时走过,却无人敢进入其中。
而在正堂前,大太监赵桀静静站在那里,一如往日,尽忠职守。
若说对大皇子最忠心的人,毫无疑问,就是赵桀。
堂内,两人谈了很久,直到骄阳西行时,李子夜方才离开。
慕渊亲自将李子夜送出正堂,目视后者离去。
“赵桀,你觉得,布衣王的提议如何?”
李子夜出府后,慕渊回过神,目光看向一旁老太监,问道。
“老奴不懂政事。”赵桀恭敬道。
“这布衣王,很厉害。”
慕渊目光凝重道,“幸好,他是为本王所用,布衣王说的对,趁着父皇还未决定青羽军的统帅,要尽快将青羽军的兵权拿到手。”
大皇子府外。
李子夜离开王府后,坐上马车,朝太学宫方向赶去。
什么封王不封王,又或者什么兵权的归属,都是小事,按时按点接孩子才是正事。
好久不见南儿,还有些想念。
不知道那小丫头长高点没。
不多时,太学宫前。
马车停下,李子夜走下马车,朝着东南方向的小院走去。
路上,不少太学宫的学子恭敬行礼,对于布衣侯的出现,已经见怪不怪。
到了现在,很多人都已知晓,白狄部族的小公主在太学宫学艺,而布衣侯每天都会亲自接送。
“见过布衣侯!”
很是碰巧,路上,白忘语经过,看到来人,客气一礼,说道。
“要喊布衣王了。”
李子夜笑道,“刚封的。”
白忘语闻言,神色一怔,很快意识到什么。
不是还珠!
“走了,我去接南儿。”
李子夜摆了摆手,朝着东南小院走去。
白忘语看着前者的背影,眸中凝色闪过。
这么快就换回了身份,那就意味着李兄要开始动手了。
大商的天,要变了。
第1046章
妖血太学宫东南方。
残破的小院中。
南儿坐在秋千上,等待着家长来接。
一旁,吕白眉坐在另一个秋千上,晃来晃去,目光依旧十分呆滞。
李子夜进入小院,先是朝着眼前妇人行了一礼,客气道,“前辈,我来接南儿回去。”
秋千上,吕白眉抬头,看了一眼前者,旋即再度低下头,什么也没说。
南儿跳下秋千,小跑上前,伸手抓住眼前人的大手。
李子夜伸手揉了揉身旁小丫头的头发,开口问道,“学的如何?”
“刚入门。”南儿谦虚地应道。
李子夜笑了笑,目光再次看向前方妇人,问道,“白眉前辈,可否问您一件事?”
吕白眉低着头,没有任何回应。
“前辈,皇宫中,有一位叫做木槿的姑娘,枪法十分了得,据我所知,大商都城内,很少有用枪的高手,前辈可知她的师承?”李子夜看着妇人,问道。
秋千上,吕白眉抬起头,声音沙哑地应道,“知道,但是,答应过不说。”
李子夜闻言,眸子微眯,拱手一礼,道,“晚辈明白了,先行告退。”
说完,李子夜带着南儿离去。
吕白眉注视着两人的背影,数息后,再度低下头。
“坏人,你今天来晚了一点点。”路上,南儿说道。
“是吗?”
李子夜看了一眼天色,笑道,“没晚,是天短了,冬季了,白天是要短一些。”
“我不喜欢冬天。”
南儿轻声道,“族人又要挨饿受冻了。”
“漠北八部最北边的那些百姓,已经南迁。”
李子夜轻声道,“熬一熬,应该能撑过这个冬天。”
“坏人。”
南儿抬起头,问道,“漠北八部南下,是错的吗?”
李子夜闻言,沉默下来,许久,回答道,“世间事,没有那么多对错。”
“父君说,八部再不南下,就再也没有机会。”南儿说道。
“为族人谋求生存的机会,并没有错。”
李子夜平静道,“大商的将士,保护自己的国土不受侵略,也没有错。”
两人说话间,来到太学宫外,坐上了马车,朝着侯府赶去。
“这是什么?”
马车上,南儿看到眼前的蟒袍,不解地问道。
“蟒袍。”
李子夜回答道,“大商武王的朝服。”
“不好看。”
南儿撇了撇嘴,说道。
她知道,大商最强大的便是那些武王,而漠北八部南下最大的阻碍,也是大商的诸位武王。
“呵。”
李子夜看到眼前小丫头孩子气的一面,笑道,“不打仗,这身衣服,便无用。”
城中街道上,马车隆隆驶过,不多时,便来到侯府前。
两人走下马车,入眼,府邸上的牌匾早已更换,布衣王府四个字,如此显眼。
“换的可真快。”
李子夜轻轻说了一句,旋即带着南儿进入了府中。
与此同时,罗刹王府,府邸上,牌匾已被摘了下去,象征着属于罗刹王的时代彻底落幕。
府邸中,陶夭夭遣散了所有下人,自己一人立于府内,一头尽染霜华的长发随风飘舞,如此刺眼。
府内,落叶飘零,仅仅一日,曾经象征大商最高王权的武王府便已荒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