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81章

    “陛下的确好久不来了。”

    菜园子中,孔丘起身,洗净双手,说道,“里面请。”

    商皇点头,迈步走入院中。

    后方,三尺剑立于小院前,不敢踏足儒门圣人之地。

    第1114章

    针锋相对太学宫,东院。

    商皇走入,看着满园青翠的景象,面露异色。

    这已经入冬,儒首院中的青菜竟然还能生长。

    儒门圣人,当真非同凡响。

    “陛下,请坐。”

    杏花树下,孔丘摆好棋桌,客气地说道。

    “儒首这院子,不错。”

    商皇于棋桌前坐下,话中有话地赞扬道。

    “陛下过誉,简陋小舍,不值一提。”

    孔丘坐在棋桌对面,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请。”

    商皇看着空空如也的棋盘,淡淡道,“还是儒首先请。”

    孔丘眸子微凝,也没有争什么,拿起一枚黑子,落在了棋盘上。

    商皇随后拿起一枚白子,落在了一旁。

    棋力弱者持黑子,这是规矩,历代大商帝王来太学宫见儒首时,都会主动选择黑子,表示对儒门圣人的尊重。

    三年前,商皇来太学宫时,同样选择了黑子。

    然而,今时今日,一切都不同了。

    商皇选择了白子,首次在明面上表露出自己的野心。

    商皇的意思已很明显,在大商的疆域上,皇权高于一切,即便儒门圣人,也要低头。

    孔丘看出了商皇的意思,却没有多说什么。

    儒门不争,至少,不会争一时长短。

    院中,两人安静地下着棋,很快,整个棋盘上,黑白双子纵横交错,杀伐之气尽显。

    “儒首可想过自己百年之后,儒门交给谁来掌管。”商皇看着桌上的棋局,开口问道。

    “有能者,得之。”孔丘回答道。

    “儒门年轻一代,当属白忘语最为出色。”

    商皇神色淡然道,“不过,朕听说,当初去漠北之时,白忘语折了不少寿元,一直未能恢复,恐怕很难承担起儒门的重任。”

    “忘语,自有造化。”

    孔丘轻声道,“劳烦陛下挂心了。”

    “文修儒,倒也不错。”

    商皇再度拿起一枚白子,落在棋盘上,继续说道,“只是,过于敛锋,威望总归差了那么一些,儒首,儒门下一代传人,不好选啊。”

    “不急。”

    孔丘持起黑子,堵住白子凌厉的攻势,回应道,“老朽还能再活几年,这些问题,以后或许能够解决。”

    “儒首,朕不放心啊。”

    商皇抬起头,目光认真地说道,“儒门若乱,大商百姓将会再度陷入战火之苦中,所以,儒首还是给朕一个准确的时间,朕好有所准备。”

    “儒门,不论何时都不会成为祸乱之源,陛下尽可放心。”

    孔丘应了一句,语气稍顿,接着说道,“至于老朽,大概还有三五年可活吧。”

    “三五年?”

    商皇闻言,眸子微微眯起,说道,“那儒首还是要早些定下传人才好,另外”

    说到这里,商皇话语一转,提醒道,“儒首,可曾想过,西域那位书生也许会在你仙逝后前来都城争夺天书?”

    “天书,老朽会交给李家三子。”

    孔丘应道,“届时,他会尽全力挡下那位书生。”

    “书生已经破五境,他怎么挡?”

    商皇冷冷一笑,说道,“天书若失,书生将同时掌握天书和大光明神剑,这对大商而言可是毁灭性的灾难。”

    “他自己挡不下,还有儒门众弟子。”

    孔丘看着眼前大商帝王,说道,“万一事不可为,也请陛下出手相助。”

    “天书,可以放入皇宫中。”

    商皇捏起一枚白子,神色淡然地说道,“天书在宫内,可万无一失,即便书生亲至,也必定无功而返。”

    孔丘听过前者之言,苍老的眸子中闪过一抹异色,问道,“陛下就这么有把握,那书生进不了皇宫?”

    “君,无戏言。”

    商皇抬头看了一眼身前的儒门圣人,淡淡道,“儒首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天书,与其被书生夺走,不如放入大商皇宫,至少,天书留在大商,天谕殿便不敢轻易东进。”

    “天书已择主,老朽死后,天书的去留,便不归老朽决定。”

    孔丘轻声道,“那时,李家三子若愿意带着天书入宫,就请陛下帮忙挡下那位书生了。”

    商皇闻言,眉头轻皱,这老头子还真是油盐不进。

    不过,也不意外。

    儒首若是愿意主动交出天书,才是真正的令人意外。

    两人说话间,棋盘上,局势越发激烈。

    白子攻势越来越凌厉,黑子,则一直处于守势。

    看得出来,黑子的守势,已越来越勉强。

    终究是大势所趋,难以回天。

    布衣王府,后院。

    李子夜拿着飞仙诀的羊皮卷,不断地写写画画。

    就在这时,一名下人快步走来,恭敬行礼道,“王爷,陛下去了太学宫。”

    房间中,李子夜闻言,神色一凝,道,“何时的事?”

    “半个时辰前。”下人如实应道。

    “知道了,下去吧。”李子夜平静道。

    “是!”

    下人领命,旋即转身离开。

    房间内,李子夜放下手中墨笔,目光看向太学宫方向。

    商皇去了太学宫?

    奇怪。

    “李大哥,有什么不对吗?”一旁,萧潇不解地问道。

    “商皇,已很久不出宫了。”

    李子夜应了一句,目光看着太学宫方向,开口道,“儒首,将太渊和冥域之事告诉他,另外,问一下,他是否知晓太阴的下落,看看他怎么回答。”

    “太阴?”

    房间中,萧潇满脸疑惑地问道,“谁是太阴?”

    “一位道门先贤。”李子夜随口应道。

    太学宫东院。

    孔丘听到布衣王府的声音,落下手中的黑子,开口说道,“陛下,前不久,老朽见到了太渊。”

    “太渊?”

    商皇持子的手一顿,片刻后恢复如初,道,“道门魁首,不是已仙逝千年了吗?”

    “留了一口气。”

    孔丘神色平和地说道,“陛下,你可知道如今的冥域中全都是道门封印的冥土。”

    “冥土?”

    商皇面露诧异之色,应道,“皇宫藏书中,零星提过几句冥土之事,不过,儒首所言之事,朕倒是不知,这是太渊亲口告诉儒首的吗?”

    “嗯。”

    孔丘点头道,“太渊说,让老朽找到太阴,说他是此劫的关键。”

    “太阴?”

    商皇听过儒首之言,持子之手,再次一顿。

    太阴,为何是太阴?

    第1115章

    狐狸尾巴“太阴!”

    太学宫,东院。

    商皇听过儒首提到的名字,思绪一时间有些难以理清。

    为何是太阴?

    “陛下,听过太阴?”

    孔丘看到商皇的反应,不给其思考的时间,继续问道。

    商皇回过神,强压心中的波澜,说道,“宫中的藏书,提到过这个名字。”

    “他在说谎。”

    布衣王府,李子夜目光一冷,立刻说道,“宫中藏书提过太渊、太璇、太商这些名字,唯独没有提过太阴。”

    这老家伙的狐狸尾巴,终于漏出来了。

    皇宫,听雨轩。

    房间内,炭火燃烧声噼啪作响。

    慕文清坐在火盆前,看着手中残破的古籍,很是小心地修复整理。

    “王爷,陛下出宫了。”一旁,木槿轻声道。

    “皇兄有些坐不住了。”

    慕文清放下手中的残卷,神色平静道,“皇权,常年受制于儒门,的确是所有帝王都不能容忍的事情。”

    “奴婢有些不理解,儒门并不涉朝事,陛下为何还容不下他们。”木槿不解地问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慕文清拿起另一卷古籍,翻了几页,说道,“儒门虽然不涉朝事,但是,儒门的存在,超脱皇权之外,凡是涉及儒门之事,皇权都有所顾忌,皇兄,岂能容忍。”

    “可是,儒首活着,大商便有信仰。”

    木槿凝声道,“天谕殿的书生,一直不敢踏足大商疆土,就是因为有儒首的震慑。”

    “这便是皇兄最憎恶之事。”

    慕文清翻着手中的古籍,应道,“皇室忌惮儒门,却又不得不容忍儒门的存在,对于帝王的尊严是何等的侮辱。”

    “那陛下此次出宫,是为了什么?”木槿疑惑地问道。

    “试探儒首的虚实。”

    慕文清回答道,“一则为打压儒门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为儒首逝去后,怎样应对那位书生做打算。”

    “还真是矛盾。”木槿感慨道。

    “人心,本就充满矛盾,更何况帝王之心。”

    慕文清合拢手中经卷,放在桌上,应道,“本王那位皇兄,应该是最担心儒首逝去,也最希望儒首逝去的人。”

    “王爷,儒首若仙逝,这天下会大乱吗?”木槿担忧地问道。

    “会。”

    慕文清点头道,“圣人升天,世间的牛鬼蛇神都会趁机出来作乱,不过,这世界少了谁都不会减缓前行的步伐,届时,会有新的天命之人出来平定乱局。”

    “王爷是说那位李家三公子吗?”木槿问道。

    “嗯。”

    慕文清拿过火钳,往火盆中夹了几块木炭,说道,“儒首看中的人,不会有错,而且,本王也相信自己的眼光。”

    “奴婢一直没有看出,他特别在哪里。”

    木槿轻声道,“而且,很多时候,他行事说话都奇奇怪怪,毫无章法。”

    “不是奇怪,而是,他掌握的情报远在你之上,所以,你才会听得一知半解。”

    慕文清放下火钳,双手放在火盆上烤了烤,说道,“比如,他问的五个名字,太渊、太璇、太商、太阴、太荒,你若不了解千年前的道门,根本就不知道他在问什么。”

    “王爷,奴婢不解,他为何要向王爷问这五个名字。”木槿凝声问道。

    “很简单,宫中有他的眼线,他知道,本王可以接触到宫中的藏书。”

    慕文清回答道,“既然如此,为何不好好利用本王这个情报的来源。”

    “太渊、太璇、太商,奴婢倒是听王爷提起过。”

    木槿伸手整理着桌上的书卷,说道,“但是,太阴、太荒这两个名字,奴婢着实闻所未闻。”

    “很正常,千年的人,宫中藏书不可能全部都有记载。”

    慕文清平静道,“而且,太阴、太荒这两人,是否真实存在都未可知,也有可能这两个名字就是李家嫡子胡乱编造,用来混淆并且试探本王的。”

    虚虚实实,方才更让人难辨虚实,那李家嫡子的心机,可不是一般人可比。

    “乱编的?”

    木槿闻言,神色一怔,难以置信道,“王爷对他如此坦诚,他难道还信不过王爷吗?”

    “世间哪有突然的信任。”

    慕文清笑了笑,应道,“轻易相信别人的人,最后,都死的很惨,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信任都是在不断的怀疑中慢慢建立的,轻易得来的信任,反而最不能信任。”

    木槿听得似懂非懂,对于这些人心之算,着实难以消化。

    与此同时,太学宫,东院。

    孔丘听过布衣王府的提醒,目光微凝。

    商皇在说谎。

    宫中藏书,若没有提过太阴这个名字,那商皇就不应该知道太阴这个人才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