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64章

    红烛耐心地解释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与短板,选对了,就是事半功倍,选错了,就是事倍功半。”

    “那李教习不适合学武,为何还要走上这一条路?”木槿不解地问道。

    “因为,这是实力为尊的世界。”

    红烛神色平静地说道,“武力,可以应对计划之外的变数,就像四年前小子夜去漠北,那一次,他就差点死在那里,而此次你们去极夜世界,不可否认,小子夜和文亲王两人的智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是,文亲王他们强大的武力,方才是一锤定音的关键。”

    木槿听过身边女子的解释,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她好像有些明白了。

    “木槿姐姐,过几日,我便安排你出城。”

    红烛脸色温和地说道,“你知道吗,小子夜是一个十分谨慎之人,从不会轻易相信别人,就像布衣王府的俞青玄,小子夜认识她四年了,都没有真正信任过她,而木槿姐姐,却是一个例外。

    说到这里,红烛语气一顿,继续道,“虽然你们相识的时间很短,但是,我看得出来,小子夜对姐姐你十分信任,萨祖遗迹中龙气之事,即便李家人,知晓的人也不多,保密级别很高,小子夜却将此事告诉姐姐,可见小子夜对姐姐的信任。”

    “或许是托王爷的福。”

    木槿轻声应道,“李教习和王爷惺惺相惜,爱屋及乌,才会对我多几分信任。”

    “不。”

    红烛摇了摇头,说道,“木槿姐姐,这一点,你就不了解小子夜,他可不会感情用事,他信任你,只是因为你自身的某些特质,让他看重,觉得你值得信任。”

    “太极劲,复始归元!”

    两人说话间,内院中间,天地灵气汹涌而至,两仪开阵,阵中,李子夜脚步踏转,掌剑并行,行招之间,阴阳汇流,化有于无。

    下一刻,两仪阵法中,李子夜双掌凝练阴阳之力,周身真元汹涌,浑浑气流,不断扩散。

    “镇世诀,阴阳对约!”

    镇世诀再现,攻与防,完美结合,阴阳之力破空,风云震动。

    门廊下,木槿看到无比熟悉的招式,身子微微一颤。

    与此同时,京牧大牢中,白忘语静立,周身气流汹涌,踏步之间,双掌运化天地之力,浑圆太一。

    相同的招式,不同的施展之法,浩然当空,刚正不阿。

    一夜漫长,渐渐过去。

    翌日,方初亮。

    太学宫,常昱正准备前往藏经塔时,一名太学生快步走来,将一封书信递了过去,客气道,“常昱师兄,你的信。”

    “给我的?”

    常昱愣了一下,好奇地接过书信,打开看了一眼,脸色变的有些为难。

    这,好像有些难。

    一个人,要传这么多话,掀起这么大的风波,是不是太难了。

    “李教习说,常昱师兄要相信自己。”

    送信的太学生神色恭敬地说道,“这点小事对常昱师兄而言,信手拈来。”

    “是吗?李教习真这么说?”常昱面露尴尬之色,问道。

    “嗯。”送信的太学生点头应道。

    “好吧,我试试。”

    常昱回了一句,心中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不自信。

    他有这么厉害吗?

    半个时辰后。

    “你说什么,大师兄在牢狱中被打了?重伤?什么,还用刑了?”

    “我的大师兄啊,不行,这事绝不能坐以待毙,我们一定要救大师兄出来。”

    “对,救大师兄出来!”

    “不好了,不好了,各位师兄,听说了吗,大师兄承受不住牢房中的阴寒之气,如今,性命危在旦夕,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

    “什么,竟有此事,定是官差用刑,导致大师兄身子虚弱,大师兄才会被邪寒之气入体,欺人太甚!”

    一个时辰后。

    都城各方。

    一道道身影奔波走过,开始走动关系,传话送话。

    太学宫学子万万千千,有权贵世子,有商贾弟子,也有各方世家传人,甚至连皇室子弟都有。

    总之,太学宫的学子们,最不缺的便是人脉。

    “白忘语被人用刑了?打残了?怎么可能,算了,儿子那里都快闹翻天了,先想办法将人救出来吧,也算卖儒门一个面子。”

    “你家也这样?我家也是,女儿都要上吊了,内子现在正劝呢,你说那京牧,杀一个刺客而已,何必如此小题大做。”

    “老爷,老爷,不好了,街上好多百姓正在前往京牧府,好像要为白先生请命。”

    “百姓?他们凑什么热闹?”

    “不奇怪,儒门弟子们平时没少帮那些平民百姓担柴挑水、驱邪避灾,在百姓心中,还是有些地位的。”

    “老爷,关山王家的小郡主也去京牧府了!”

    “老爷,东临王家的思思郡主也去了。”

    “卧靠,老木,关山王亲自去京牧府了!”

    第1450章

    国法“关山王都去了?”

    李园,内院,消息传回,红烛瞠目结舌,面露难以置信之色。

    这也太厉害了。

    人才啊。

    “常昱果然什么时候都不会让人失望。”

    院中,正在练剑的李子夜停了下来,伸手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说道,“现在,许翰林那边估计已经焦头烂额了。”

    “这样的人才,李家怎么就没有呢。”

    门廊下,红烛一脸羡慕地说道,“小子夜,这人能挖过来吗?”

    “不要想了。”

    李子夜摇了摇头,应道,“这可是书儒掌尊的亲传弟子,未来要继承书儒之位的人,哪那么容易挖。”

    “可惜啊。”

    红烛满脸遗憾地说道,“以前就觉得这家伙不一般,没想到,这小子这么厉害。”

    “我没太懂。”

    一旁,木槿听过两人的对话,不解地问道,“这样就能将白忘语救出来吗,我听说,如今的那位京牧大人,刚正不阿,即便关山王的面子,他也不会给的。”

    “那要看什么情况了。”

    李子夜淡淡一笑,回答道,“许翰林追求的是国法的公平,但是,他并非真正的铁石心肠,国法准许的范围内,他还是会网开一面的。”

    “国法允许?”

    木槿疑惑地问道,“当众杀人,也能网开一面吗?”

    “当然。”

    李子夜微笑道,“木槿,你需要做功课了,国法,可没你想象中这么简单,其中学问,相当复杂。”

    说完,李子夜不再多言,继续练剑。

    “红烛,李教习的话是什么意思?你听懂了吗?”木槿扭过头,看着身边的女子,问道。

    “完全没有。”

    红烛很是干脆地应道,“木槿姐姐,小子夜的事,咱们少问,他有八百个心眼,问多了会显得我们很呆。”

    木槿闻言,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不再多问。

    她以为,就她自己有这个感觉呢。

    原来,大家都差不多。

    “红烛,我听到你在说小公子的坏话。”

    就在这时,内院外,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接着,一抹美丽的身影迈步走来,进入了内院中。

    “桃桃!”

    门廊下,红烛看到来人,神色一怔,很快反应过来,起身跑上前去,一把将其抱住,兴奋地说道,“你可算来了。”

    后方,木槿看着眼前温婉美丽的女子,眸中闪过一抹异色。

    这两天,一直听说桃桃这个名字,如今得见,看上去倒是和李家长女颇有几分相似。

    不论长相还是气质,似乎都是如此。

    “好了红烛。”

    被红烛抱住的桃桃,轻轻挣脱,旋即迈步上前,恭敬行礼道,“小公子。”

    “这是木槿,我和你们提过。”

    院子中间,李子夜停下,介绍道。

    “木槿姑娘。”桃桃客气一礼,唤道。

    木槿回礼,目光看着眼前女子,客气道,“两日以来一直听李教习和红烛提起姑娘,今日一见,果然秀外慧中,非同寻常。”

    “过誉了。”

    桃桃轻轻一笑,应道,“木槿姑娘同样巾帼不让须眉,让人羡慕。”

    “行了桃桃,你俩就别再客套了。”

    一旁,李子夜指了指不远处的房间,催促道,“你的房间已经给你安排好,所有的账本也都送了进去,你再不去看,三天之内是别想睡觉了。”

    “这就去。”

    桃桃笑着应了一句,旋即迈步朝着自己房间走去。

    “小子夜,你就是个剥削穷苦百姓的土财主!”

    红烛看着刚到李园就不得不去干活的桃桃,很是忿忿不平地说道。

    “红烛姐,你要是有意见,可以去帮忙。”

    李子夜皮笑肉不笑地应道,“那一屋子账本,绝对够你们两个看的,不用担心不够。”

    “桃桃,你吃饭了吗?我让下人给你准备点饭菜呀。”

    红烛听过前者之言,就当做什么也没听到,自说自话地朝着桃桃的房间走去。

    短暂的插曲后,李园,依旧还是各做各的事,互不干涉。

    而在李园之外,不少百姓匆匆走过,不论是真心还是为了凑热闹,纷纷赶往京牧府。

    于是,京牧府外,车水马龙,显得十分热闹。

    京牧府后院的书房中,许翰林坐在桌前,不断翻找着大商的律法,眉头不时皱起。

    “大人。”

    书房之外,现任少牧看着里面的京牧大人,面露急色,说道,“外面那些人吵着要见大人,还说让大人释放罪犯白忘语,大人,您看您是不是出去一趟?”

    “人不可能放。”

    书房内,许翰林一边翻找律法,一边说道,“让他们先回去吧,等到明日升堂审判,白忘语的罪名才能定下,现在,他们再闹也没用。”

    “好吧。”

    少牧无奈地应了一声,旋即转身准备离开。

    然而,不等少牧走出几步,后院外,一名官兵走来,急声禀告道,“京牧大人,关山王来了,就在府外。”

    少牧闻言,停下步子,神色微惊,转身说道,“大人,关山王来了,这可不能不见。”

    书房内,许翰林放下手中律法,皱眉道,“关山王怎么还管起这些事来了,这可不是他的职责。”

    “大人,您莫非忘了,关山王的女儿,早已拜师白忘语,关山王关心一下白忘语的情况,并不奇怪。”院中,少牧提醒道。

    许翰林闻言,心中沉沉一叹,不得不起身朝着外面走去。

    不多时,许翰林来到京牧府前,看着外面群情激奋的儒门弟子和百姓们,开口道,“各位回吧,白忘语的案子,明日才会审理。”

    “京牧大人,大师兄何罪之有,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杀害自己新婚妻子的凶手逍遥法外才行吗?”一名儒门弟子开口,质问道。

    “不错,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那凶手杀害了白先生的新婚妻子,白先生为自己的妻子报仇,何错之有!”百姓中,有人开口,继续质问道。

    “白忘语没错,但是,不代表他没罪。”

    京牧府前,许翰林看着眼前众人,神色平静地说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白忘语杀了人,就要按照国法处置,各位若是相信本官,就先回去,明日,本官一定给各位一个满意的交代。”

    说完,许翰林看向众人前方的关山王,认真道,“王爷,国法,不可废!”

    第1451章

    太商的旨意京牧府。

    百姓围堵,群情激奋。

    因为谣言,万戎戎跟着百姓来到了京牧府前,想要为自己师父讨个公道。

    闲得无聊的关山王,便也跟着自家女儿来了,顺便给现任京牧一点压力。

    “王爷,国法不可废。”

    京牧府前,许翰林看着眼前关山王,恭敬一礼,神色无比认真地说道,“国法若废,百姓,将再也无法抗衡权贵。”

    万戎戎身旁,关山王听过京牧之言,沉默下来,片刻后,轻轻点了点头,不再坚持,应道,“按你的想法去做,戎戎,走吧,回府。”

    说完,关山王没再多言,转身朝着人群后走去。

    这京牧,很不错。

    并不像传说中那般顽固不化。

    既然如此,这件事,他也没必要插手了。

    后方,万戎戎快步跟上,担忧地问道,“父王,师父那里怎么办?”

    “明天就知道了。”

    关山王回答道,“今日之事,明显有人在策动,若本王猜得不错,此人,就是李家那位李教习。”

    说到这里,关山王语气一顿,平静道,“其他的事不敢说,这种事,既然他出手了,白忘语应该不会有什么事。”

    那位李教习明显已不再隐藏锋芒,从今以后,世人将看到一位锋芒毕露的李家嫡子。

    藏身幕后谋事固然出其不意,但是,那李教习毕竟是李家唯一的继承人,走到台前,方才能真正给人震慑。

    就前日那位李教习表现出的实力和威严,都城中所有势力再面对李家时,都会好好权衡权衡。

    一位实力不弱于白忘语的李家嫡子,再加上绝对说一不二的威严,这样的李家三公子,这样的李家,岂是轻易能够动摇。

    纵然皇室,如今,也一定在小心防范李家的反扑。

    大商皇宫,寿安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