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1章
慕西子站在龙榻前,正色道,“这便是臣妹苦寻二十多年的女儿。”“皇室贵女,流落民间也就罢了,居然还沦落到了那烟花柳巷的是非之地,西子,你这个母亲,当得不称职啊。”商皇神色淡然地评判道。
“都是臣妹的错。”
慕西子神色微暗,叹息道,“所以,臣妹今日前来,是想向皇兄要一个恩典,让青玄得以恢复皇室贵女的身份。”
“不可能。”
床榻上,商皇眉头轻皱,说道,“你认她可以,但是,这事不能摆到明面上,你从未婚配,又怎会有女儿,难道,你想要让天下人看皇室的笑话吗?”
“皇兄。”
慕西子沉声道,“青玄受了这么多年的苦,如今,好不容易和臣妹相认,臣妹不想她再受委屈,只求皇兄给臣妹这一个恩典,臣妹,感恩不尽。”
“西子,非是朕无情,只是,事关皇室颜面,朕也不能不考虑后果。”
商皇正色道,“皇室长公主,没有婚配,却有一个私生女流落民间,这要传出去,皇室的颜面何存。”
“求皇兄开恩!”
慕西子跪下,俯首叩头,哀求道,“臣妹此生没有求过皇兄什么,就这一次,求皇兄开恩,只要皇兄答应,臣妹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后方,俞青玄站在那里,这一刻,站也不是,跪也不是。
商皇看着跪在前方的妹妹,许久,轻声一叹,问道,“她的生父是谁?”
慕西子犹豫了一下,回答道,“李家,李君生。”
“李君生?”
商皇诧异地问道,“竟然是他,当初,朕怎么问你,你都不肯说,今日,若非求到朕这里,想必,你还要继续瞒下去吧?”
慕西子沉默,没有接话。
“这样,选个良辰吉日,朕为你和李君生完婚。”
商皇认真道,“此事若成,再恢复俞青玄皇室贵女的身份,便不是难事,到时候,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搪塞过去,堵住悠悠众口。”
“臣妹和李君生?”
慕西子一惊,失声道,“这不可能。”
“怎么?”
商皇皱眉,不解地问道,“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这。”
慕西子迟疑了片刻,说道,“皇兄,李君生和李家,可能不会同意这门亲事。”
“为何不同意?”
商皇冷声道,“你和他都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他有什么资格不同意?”
“不瞒皇兄。”
慕西子神色复杂地说道,“当年的事,只是一个意外,李君生并不喜欢臣妹,甚至,有些讨厌。”
“此事,你自己解决。”
商皇不耐烦地回应道,“这是俞青玄恢复身份的唯一机会,若连这点小事你都做不好,其他的,就不要再说了。”
“臣妹明白了。”
慕西子双手攥了攥,问道,“皇兄,是否臣妹说服了李君生,皇兄就保证为青玄恢复皇室宗女的身份?”
“君,无戏言。”商皇神色淡漠地回应道。
第2209章
皇室的反扑“驾!”
大商西境,马蹄隆隆,尘沙飞扬,漠北西路大军一路迂回北上,黑压压的铁骑,看得人心中压抑极了。
西路、东路、中路,已经打穿大商防线的三路漠北大军此时全力北上,宛如三把钢刀,直直刺向了大商的心脏,大商都城!
持续三年的两朝战争,已然来到了最后阶段,胜负,即将分晓。
就在漠北三路大军迂回北上之时,大商都城北边,从白帝城出发的第四路漠北大军同样一路南下,兵指大商都城。
漠北还有兵吗,显然,早就没了。
三年战争,不断地减员,漠北为了维持三路大军的兵力,不断地为其增兵,几乎耗尽了所有的人力物力。
漠北八部能够坚持到现在,与其说是底子深厚,不如说,全靠一口气撑着。
前面的兵打赢了,族民就可以活下去,一旦打输,对于漠北八部而言,就是灭族的灾难。
存亡之前,从来没有败阵,只有,败亡。
阴云蔽日。
鸿胪寺,白狄王后的房间中,澹台镜月看着桌上的行军布阵图,眉头轻皱。
西南大军、玄甲军回援,对于漠北而言,压力不小。
大商武王的直属军队,确实比一般的军队要精锐许多。
虽然,漠北也灭掉过黑水军、青羽军这样的武王直属军队。
赤水。
澹台镜月注视着漠北西路大军北边的一条大河,眸中凝色闪过。
在这里,或许会有一场恶战。
“赤水。”
李家,内院,李子夜看着手中的行军布阵图,轻声呢喃了一句。
应该就是这里了。
与此同时,大商皇宫,寿安殿。
商皇看着暗影卫送来的情报,目光微冷,下令道,“传朕的命令,让布衣王带领罗刹军阻敌于赤水,在西南军和玄甲军的援兵到来前,不得让漠北西路大军踏过赤水半步。”
“是!”
暗影卫领命,起身离开。
翌日,天方亮,一袭蟒袍的慕白匆匆走入大殿,顾不得通报,径直走入殿内。
龙榻上,商皇睁开双眼,看着来人,淡淡道,“白儿,这个时辰,你不是应该在上朝吗,为何会来这里?”
“父皇。”
殿中,慕白看着眼前父亲,沉声道,“您让布衣王和罗刹军阻敌赤水之事,是否该和儿臣与满朝文武商议一下,卫城一战,四万余罗刹军伤亡尽半,布衣王手中,如今真正能够打仗的也就剩下两万多人,如何挡得住两倍数量以上的漠北铁骑!”
“这都什么时候了,挡不下,也要挡。”
龙榻上,商皇冷声道,“漠北西路大军一旦过了赤水,随时都能兵指都城,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他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父皇!”
慕白怒声道,“赤水固然重要,却也远未到一定不能丢的地步,即便漠北西路大军过了赤水,我们依旧可以在其他关隘上设下阻碍、阻敌北上,前线的将士们虽然不畏死,但是,我们怎能让将士们白白去送死!”
“老四,注意你说话的语气。”
商皇脸上寒意闪过,教训道,“现在,你还没坐上奉天殿的那个位置,没有资格这么和朕说话!”
就在父子两人争吵之时,奉天殿上,百官面面相觑,上朝上到一半,四殿下突然离开,留下百官待在殿中,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陛下让布衣王去守赤水,有什么不对吗?四殿下为何突然这么大的反应?”
队列中,有文官不懂战事,压低声音,询问身边的同僚,想知道怎么回事。
“问题大了。”
旁边,一位老臣低声应道,“赤水,不算什么特别大的河,漠北西路大军选择渡河的位置时,肯定会选择水位和水速都比较低的地方,让人和马匹顺利过去,的确,在漠北西路大军渡河的时候,对其进行阻拦,能延缓他们渡河的速度,但是,人家又不傻,在渡河之前,必定会将所以的威胁全部打掉,赤水周围又没有什么天险,布衣王和那残余的两万多罗刹军此时过去阻拦,等同送死。”
“那陛下此意?”
此前开口的文官倒吸一口凉气,震惊地问道。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老臣轻声一叹,说道,“可惜了,我原以为,布衣王如此年轻便获封武王之位,以后说不定能接替凯旋王的位置,看来,是我多想了。”
两人说话间,前方,文臣之首的吕思清双手紧攥,眸中愤怒难掩。
那可是两万多将士的性命,还有一位为大商立下汗马功劳的武王。
诚然,罗刹军若能阻止漠北西路大军渡过赤水,于大商而言,算是一件利事,但是,这个代价太大了。
收益,远远比不上牺牲。
一个时辰后。
李家,内院。
李子夜听到宫中送来的消息,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行军布阵图。
果然是赤水。
那老狐狸还真是着急啊,片刻都不愿意多等。
“小四。”
李子夜开口,轻声道,“让还珠开始准备吧。”
“是!”
后方,小四领命,拿出千里传音符,传达小公子的命令。
“小公子。”
传达完命令后,小四看着眼前的小公子,有些不忍地问道,“罗刹军,真的会全军覆没吗?”
李子夜沉默,没有回答。
两万多罗刹军,若能将漠北西路大军挡在赤水前,或许,也能算是一个奇迹吧。
大商西境,赤水之前,一身甲衣的还珠独自一人走来,目光看着前方宽阔的大河,无言沉默。
若是这条河,能更深一点,水流能更急一些,结果,也许会不同吧。
可惜,这世上,没有那么如果。
思绪间,还珠周身,黑色气流汹涌而出,下一刻,磅礴无尽的冥土之力中,一柄断剑出现,恐怖的威压,若隐若现。
还珠并指,划过剑锋,鲜血流淌,染红剑身。
诛仙剑随之颤鸣,迅速将血气吞噬。
“诛仙。”
还珠看着手中断剑,轻声道,“布衣王于这世间的最后一战,就由你来见证了。”
一语落,还珠反手握剑,旋即一掌将诛仙剑拍入了大地之中。
第2210章
本王陪着你们!都城。
阴云滚滚,给人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窒息感。
商皇亲自下旨,让布衣王率领罗刹军残部前去赤水阻拦漠北西路大军渡河,赤.裸.裸的阳谋,势要逼死大商这位最年轻的武王。
古往今来,将军死守,执行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达成某种可以影响全局的战略目的,其实并不算少数。
但是,那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帝王无奈下令,将军甘心赴死。
赤水,论起战略重要性,远未到不能丢的地步。
赤水,不是白帝城,一旦丢了,对整场战争的走势都会产生影响,赤水的位置,在漠北和大商将士的眼中,也就是一条河而已。
所以,在商皇下令前,不论大商,还是漠北八部,都没有太将赤水当回事。
就在商皇下令罗刹军阻敌赤水之时,大商西边,西南军、玄甲军、还有罗骁率领的罗刹铁骑还在不紧不慢的赶路,因为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加上粮草辎重的运输,大军整体行进速度十分缓慢。
急行军这种事情,如果不是必要,基本很少发生。
西南军前,祝青歌、韩承志两位世子谈笑风生,因为刚打了一场胜仗,显然心情很是不错。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大商都城那边,已经发生了巨变,一旨圣令,便要让一位武王和二万多罗刹军将士以死明志。
“吾王。”
罗刹军残部,一位位罗刹军将士看着眼前的王,等候王爷的命令。
“走了。”
大军前,还珠上马,率军朝着赤水方向赶去。
两万余残众,随之浩浩荡荡的跟上,一同奔赴赤水。
同一时间。
漠北西路大军前,白狄大君带领大军北上,距离赤水越来越近。
“大君。”
就在这时,一名探子骑马赶来,恭敬禀报道,“前方发现罗刹军的踪迹,他们似乎也正赶往赤水。”
“罗刹军?”
白狄大君听到这个消息,神色一怔,一时间,有些未能反应过来。
什么意思?
布衣王和罗刹军这是要渡赤水,还要阻止他们过赤水?
脑子被驴踢了吧?
这周围可都是平原,仅仅二万多罗刹军残部,都不够他这五万余铁骑一波冲锋杀的。
“再探。”
短暂的诧异后,白狄大君回过来,下令道,“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
“是!”
探子领命,旋即骑马离去。
一日后,赤水前,水位和流速最低的十里范围,还珠率领大军先一步赶至。
罗刹军将士们看着前方拦路的赤水,全都沉默下来。
这里,就是他们的埋骨之地了。
大军前,还珠勒马,注视着前方滔滔东去的赤水,开口道,“留下五千将士,其余的人,渡河。”
“渡河?”
一名千夫长听到武王的命令,神色一震,难以置信地说道,“武王,陛下的命令,是让我们阻止漠北西路大军过河。”
“不是让你们留下五千人吗?”
还珠说了一句,勒过战马,转身看着后方的将士们,下令道,“全军听令,家中有父母者,出列;家中有妻儿者,出列;家中独子者,出列;家中有妻而尚未有子嗣者,出列;父子皆在军中者,子出列;兄弟俱在军中者,弟出列!”
军令下,大军中,一名名将士虽然没有明白为什么,依旧毫无任何犹豫执行命令,数以百计、千计的将士出列,井然有序的一幕,整齐而又干脆,毫不拖泥带水。
将军同生死,则,军令如山。
“凡出列者,立刻渡河。”
还珠看着出列的一名名将士,脸上露出了一抹温和之色,说道,“其余的将士,随本王死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