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下官姓黄,名祖德,字……”曹德挥挥手打断他道:“行了,你回去吧。”
说着阖上眼睛,趁着皇帝还未下朝,他要眯一会儿,困煞他也。
他昨夜带着人折腾了一夜,今晨总算有点眉目了,方才刚回去洗了个澡过来,现在等着皇帝下朝向他禀报。
曹德半晌没听到殿中有动静,以为人已经走了,迷迷糊糊就要入睡,又听到耳旁有人说:“大人,万岁爷还会召见下官吗?”
嗓门压得极低,仿佛怕吵醒他一般。
曹德眉头皱了皱,不想管,继续睡。
奈何这声音像苍蝇一样嗡嗡嗡的不放过他,又用气音问道:“大人,万岁爷真不见下官了?”
真是吵死了,曹德不耐烦的睁开一条眼缝,就见这黑块凑到他面前,极为认真的看着自己,仿佛在确定什么大事一般,磨磨唧唧的不肯走。
不怪黄祖德,他满心期待,坐在殿中期待了一日一夜,后头背医书药典才压下心中的兴奋之情。
可方才忽然跟他说,让他回去,让他满心期待落空,他才反复确认的。
毕竟这位大人大老远将他带来此,万岁爷就见了他一下,还未曾说什么事就匆匆离去了。
这不合常理,就跟看病是一样的道理,看了病得下药下医嘱,有头有尾的,这才完整。
将他带来也不知是何事,有头无尾,他认为事儿还未曾完结,万岁爷是还会召见他的,所以他得确认清楚了。
他也不想吵眼前的贵人睡觉,只是殿中除了他只得贵人一人,且贵人像是能做主的,才不得不硬着头皮问。
曹德眼睛一眯,语气不耐烦起来:
“怎么?”想吃牢饭?
黄祖德拱手道:“下官是想问问,万岁爷召下官来是否有事?”
若是需要让他给人诊治,那得尽早才是,疾病拖不得。
曹德见这人磨叽得很,耐心告罄:“来人,将这个孝子…,你叫什么来着?”
差点喊到孝子贤孙了,曹家人全不是好东西,绝户人家,可没这样的孝子贤孙。
黄祖德又恭恭敬敬道:“下官姓黄,名……”
“将这个姓黄的叉出去,丢出宫外。”都没有犯事还想留下,磨磨唧唧的,真不知是傻还是愚,啧!
曹德喊完,调整了个姿势重新阖上眼,不再管眼前之人。
外头迅速进来两人,无声的和黄祖德比了个请的姿势,一副他不走真叉他走的架势。
黄祖德一愣,看看坐着的人,看看来的两人,这是真不见他了?
唉……看来还是心不诚,今日见不着万岁爷了。
黄祖德满心失落,跟着来人,一步三回头的向外走去。
殿里总算清净了,曹德放心睡去。
……
某处。
外头天光大亮,而此间内室却昏暗无光。
内室一黑影发现床上有动静,关切的问出声:“主子,您醒了?身子可有好些?”
“嗯,都处理干净了吗?”床上的人慢慢坐起来。
黑影恭恭敬敬的答道:“都处理好了,您放心。”说着走到床前撩开床帐,又将枕头垫靠在床上的人背后。
“爹怎么说?”
“老爷说让您保重身体,外头一切有他。”
床上的人激动起来:“呵,保重,将死之躯如何保重?咳咳咳……”激动得引发剧烈的咳嗽。
黑影慌忙帮拍着背,安抚道:“主子,您莫要激动,老爷也是关心您。”
咳嗽了一阵,床上的人慢慢平复下来:“知道了,拿药来吧。”眼中除了恨意,无一丝无生趣……
第198章
死穴
朝会上。
皇帝坐在上首,听着下头的人启奏。
他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朝会上喜欢摩挲一枚小小的圆形玉佩,中间刻着一朵盛开的小荷花。
下头大臣在禀报,奏报的便是前阵子在江南发生的洪灾,如今灾情已解,各路人马班师回朝,奏请诸多事宜。
皇帝一贯的面容冷静端坐着,面向朝臣,目光一直落在下头的臣子身上,让奏报的臣子压力极大。
实则他听得十分心不在焉,事实上朝会的奏报不过例行公事,走个流程罢了,实际的奏报早已到了他案头,该知晓的事已知晓,该嘉奖的也拟好了旨意,只流程走过发出即可。
昨夜他的小妃嫔和他表露了心迹,今日他心情都很好,想到他的人,一贯冷清的面容柔和起来,嘴角微微上扬。
他和他的小妃嫔,便是两情相悦吧,真情对一个帝王太过奢侈,他有幸得了他的小妃嫔全身心的交付,这让他很是欢喜,心头止不住的汹涌爱意。
奏报的大臣禀报完静静等了片刻,察觉万岁爷目光就没离开过他,心里有些打鼓,他方才没说错什么吧?
皇帝感觉到下头臣子的不安,将目光收回,示意宣旨太监开始宣读拟好的旨意。
待宣读完,皇帝又勉励了几句朝臣,宣布退朝。
等下了朝,便有小太监来禀报,说曹德觐见,已在星辰殿等候多时。
皇帝心里有数,想来是昨日的事有了眉目,这厮办事速度一无既往的快,效率不错。
进了殿里,皇帝便见这厮瘫坐在椅子上,低着头睡得正香,他来了也不知道,俨然将他的星辰殿主殿当成了寝室。
皇帝也不管他,径直走向御案,端起茶盏,拿杯盖拨了拨茶叶沫子,喝茶前轻飘飘的说了句:“衾帐已落满尘,该抖了。”
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下头的人能听见。
曹德猛然惊醒,跳起来弹袖子拍衣裳,鸡皮疙瘩起了一身。
他最怕的便是人抖被褥,清衾帐,尘土满天飞,搞得满屋子都是,又脏又恶心,还无孔不入,令他直打喷嚏,寒毛都要竖起。
皇帝气定神游的喝着茶,欣赏着这厮的惊慌神态,很是惬意。
曹德自小便喜洁,别看平日里吊儿郎当的,日日大牢死牢的去,什么肮脏污糟的地方都去过,有时还亲自动手,若是以为他不怕脏,对污秽习以为常,那便是错了。
那是没有办法,没条件时候,能忍就忍,当自己死了一般去忍。
有条件时候,这厮讲究得很,凳子都要让人擦个几回才肯坐下,被衾帐子一日换一回,每日能沐浴个好几回,否则浑身难受。
也就这厮伪装得好,一般人可不知道他如此爱洁,这事自是瞒不过和他长大的皇帝。
从小若是皇帝要讹诈他,必说抖被衾,只要回回提及,这厮反应便很大。
对这厮来说,最大的惩罚,莫过于绑着他,拿着一张积满尘土的被衾在他面前抖尘,准能让他死去又活来。
曹德拍了半天身子,慌慌张张朝着四周看去,见旁边并没有被衾,松了口气。
随即看向御案上头,就见皇帝看戏一般,休闲极了,趁得他像个耍猴的。
他忍不住火冒三丈,怒吼出声:“尉迟昭,你还是不是人,枉费老子连夜带人审问,就为帮你查清这几日之事,就为帮你护着你的小美人,你竟还骗老子?”
皇帝依旧从容说道:“爱卿辛苦了,朕正是心疼爱卿,见爱卿如此困乏,看不过眼,帮你醒醒神罢了。”
“你你你……”曹德指着上头,气得说不出话来。
有拿他死穴醒神的吗?有这样的吗?
尉迟昭这腹黑的,心肝黑得很,肠子都是黑的,将他拿捏的死死的,次次都如此坑他,偏偏他回回都上当。
曹德肺都气炸了,哀己不争怒己不幸,怎么认识比自己还黑心肝的,又拿上头的人没办法,不争气的泪水只能往心里流。
皇帝欣赏够了,担心曹德真被他气死,没人给他办事了,道:“得了,指着朕,还直呼朕大名,自称老子,这其中任何一条,若是有朝臣过来看到,够你喝一壶的了。说正事吧。”
也就在星辰殿这里,私底下两人都没那么多讲究。
若是在外头,两人遵守礼法,君是君,臣是臣,僭越不得。
曹德气呼呼的重新坐下:“我饿了,我渴了,你叫人来给我上吃的,要最好最贵的茶,最名贵的糕点,否则你休想知道我查出了什么。”
说着开始点糕,什么白玉八珍糕、金丝千层酥等点了个遍,全都是用最珍贵的食材做成。
往日里皇帝为了杜绝奢侈,自己带头很少去吃,后妃见皇帝如此,也不敢太过铺张浪费,也很少去点,御膳房便很少做。
皇帝知道这厮脾气上来了,又看他白皙的脸上,泛着青黑的眼底格外明显,确实是一夜未睡,玩笑玩过了。
便由着这厮,唤来人一一吩咐下去,这些糕点一样安排了做两份。
他的小妃嫔都没吃过呢,正好做与他的小妃嫔尝尝。
他平日太忙,都忘了让他的小妃嫔也尝尝御制糕点,昨日一碗牛乳就让她满足至此,实在是他之过,让她过得太苦了。
若是他的小妃嫔尝过御制糕点,定然很开心的吧?
想到他的小妃嫔将东西吃到嘴里,细细品尝,嘴巴鼓鼓的像个小松鼠一般的吃相,他心底的温柔就直达眼底。
曹德依旧板着脸,只是气已消散,心里暗暗满意,尉迟昭这小气鬼,总算还有良心,还挺贴心,给他备两份名贵糕点,没枉费他这一夜的劳心劳力。
等下吃一份带一份走好了,这些糕点宫外头都是吃不着的,带一份回去慢慢吃,多好。
曹德心中盘算着,又见上头的皇帝神态温和地看着他,心里更满意了。
皇帝往日坑了他,总是一副拿他如何的高冷表情,如今难得和他求和,那他就勉为其难原谅他吧。
这些名贵糕点想要做出,还要不少时间,他就先将这几日之事禀报禀报。
第199章
幕后指使是谁?
曹德清清嗓子,故作姿态的说:“在臣英明的带领之下,经过内卫司众人一夜的不辞辛苦,在几经周折、大费周章之下——”
皇帝坐在上头,实在受不了这厮打的官腔了,拿起一根笔投掷而下:“说重点。”
曹德正要诉说自己和内卫司的辛苦之时,冷不丁一支笔到了眼前,差点砸到他英俊潇洒的脸。
火气又要起来了。
算了,气了也白气,他习惯了。
只得停顿克制了一下,直奔主题道:“万岁爷,昨日臣给您递了纸条,想来您已收到,王医令已死,现下臣确认了三件事。”
说到这里,曹德竖起一根手指接着说:“一,莲美人有孕一事已泄露,泄露之人便是王医令。”
说着竖起第二根手指:“二,吴御史参奏莲美人一事,与有孕一事泄露有莫大干系。”
又竖起第三根指头道:“三,苍澜院长虫一事,也与王医令有关。”
皇帝听着他说,听到第三件事时问出声:“苍澜院长虫一事,怎会与王医令有关?”
种种迹象来看,苍澜院长虫更多针对的是齐嬷嬷。
曹德微微一笑,一双狐狸眼笑得欠欠的:“臣派人将王金方的家底翻了个遍,从他郊外的一处药园子里搜出了饲养过长虫的痕迹,这还是您的小美人提醒臣的,昨日齐嬷嬷说过一句话,说您的小美人认出有些长虫出自南面,非京中所有,这才提醒了臣。”
皇帝了然:“如此说来,御史参奏、王医令之死和苍澜院长虫一事,可并为一案,指使参奏和放毒虫的幕后主使为同一人?”
曹德摸着光滑的下巴,有些不确定的说道:“说是一案也是一案,若说是两案,也能成为两案,便说是三件案子,也算三件案子。”
皇帝出声问道:“何解?”
说得如此玄乎,想来这厮也有不确定之处,这事儿不简单。
“审问的结果,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户部尚书薛平,实在太过明显,处处都是破绽。昨夜,臣审了三波人马,王医令有关之人、吴御史有关之人,和苍澜院放长虫的贼子和主殿修葺之人……”
曹德将查出的结果,娓娓道来。
先从王金方王医令说起,此人在给莲花诊脉后,到他死之前,又陆续给周常在、薛贵妃、方嫔等在内的一干妃嫔诊过脉。
王金方却如他所说,擅妇孺之症,是宫里的妇科圣手,宫妃但凡有个头疼脑热,当先会请他。
曹德查了医案,周常在每月小日子前需调理、薛贵妃头疾发作、方嫔例行平安脉等等,个有个的缘由,大多有前例可参照比对,看不出什么问题。
而王金方此人,交游广阔,在宫外朝臣命妇之中也有名声,很吃得开。
故而他泄露莲花有孕之事,宫里宫外他交往过的人都有嫌疑,如今暂无法确定是先泄露给了宫里还是宫外。
再说到审问苍澜院放长虫的贼子,他们是通过一叫七爷的中年男子牵线接的亡命活计,安排他们伪装成匠人进宫。
他们不知此男子来头,只说这男子豪气得很,出手千金,让他们进来只寻机去下人房撒些毒虫。
趁着昨日午歇时分,守卫松懈,他们几人,一人放风,其余人等挖了个洞在草木的掩饰下,迅速到了主殿另一头,撒了长虫就回,速度很快。
这些长虫的习性都是昼伏夜出,他们自以为万无一失,以为长虫夜里才出来活动,往有热源的地方钻,而那会儿他们早逃之夭夭了,未曾想秋日天凉,长虫提前出来,让他们暴露了,来不及逃走。
其余再也问不出什么,这伙人压根不知晓七爷的所在。
再来审问内监工部的人,据他们的口供,因临时要修葺苍澜院主殿,宫里多年未兴建宫殿,以前存的木头都已用完,新的又未曾补充进来,仓促之间,一时找不着木头。
修建宫殿的木头选材都有讲究,并非现砍现伐就可用。
时间紧工期急,木头也并非用来做主梁的,便想着从民间大户人家之中,看能否匀一匀,这些都有前例可循,大户人家也愿意卖宫中面子,将自家备的木头匀出。
就此时,恰巧有个民间买办,找到了内监工部的人,说他有一批合规的木头,从大户人家中收来的。
内监工部的人去看了那批木头,好得很,是上等杉木木料,树龄不小,木质结实,纹理美观,耐腐耐湿,做主梁外的边角用料恰恰合适,当即拍板拿下。
这些木料便是如此来的。
这买办曹德也连夜抓来审问了,得知这买办是通过一中年男子的指点,跟他说宫里头缺木料,又告诉他哪家大户人家家里有木材,觉有利可图,这买办便去问了,果不其然,十分顺利就促成此事。
说道这里,曹德卖了个关子:“爷,这大户人家,您猜猜是谁家?”
皇帝挑挑眉,懒得玩你猜我答的游戏:“说!”
曹德“切”了一声,尉迟昭这人就是无趣,无奈的说道:“正是吴御史家,吴御史侄儿出面卖的木材。”
皇帝眼中寒光一闪:“幕后之人步步为营,其心可诛!”
这次的事,看着纷乱不已,却蓄谋已久,步步为营,用心极其狠毒。
前脚参奏莲花祸国妖妃,后脚先太皇太后留下的掌事嬷嬷就死在了她的院里头,这不就恰恰证实了莲花祸国妖妃的名头?
齐嬷嬷不止先太皇太后的掌事嬷嬷身份那么简单,更是有三品诰命在身,是当朝唯一一个因功特赐的三品诰命,见到后宫妃嫔和朝堂命妇可不拜,其他官夫人得靠丈靠而才能被赐予的诰命,由此可见齐嬷嬷的地位之高。
若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死在莲花院子里,前朝必定掀起大波,名头已然坐实,便是查清受人所害也于事无补了。
皇帝周身发出寒意,止不住的杀意外泄,他不敢想若不是他的小妃嫔及时将齐嬷嬷救下,现下后果会如何,这背后之人,阖族当诛。
他心中有了决断,掩下杀意,望向曹德道:“可查清了谁是幕后操作之人?”
第200章
可致小产
他可不信一个小小的御史,有胆子下这么一大盘棋。
曹德也知其中利害,叹了口气道:“吴御史已暗中拜倒在薛平门下,他近日暗中见过薛平,就在册封美人当日和第二日,这期间,薛贵妃又见过王金方,几件事联系起来,都在表明薛平是幕后之人。”
皇帝觉得不对,确如曹德先头所说,太明显了,破绽太多。
贵妃前一日见过齐嬷嬷,后一日齐嬷嬷就出事,贵妃非如此愚笨之人,太容易被人怀疑了,反而不像真的。
“没有如此简单。”皇帝说道。
曹德点头赞同:“正是,吴御史是薛平授意参奏,这点毫无疑问,只是采买木头、放毒虫与王医令之死,就不一定了。”
三方人马看似毫不相关,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其中又疑点重重。
所以他才说这几件事,可以拆开看单独算三个案子,又能算一个案子。
皇帝手指叩在御案上:“叫七爷的男子,与指点买办的男子是否为同一人?如今可查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