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莲万真了然的点头,有些郁闷,心想是不是郭家那大靠山,那什么忠义伯薛平搞的鬼,这么想也这么问了出来。莲沐苏道八九不离十,不过薛家日子也差不多到头了,又纠正他薛平已不是忠义伯。
莲万真一喜,问怎么说。
莲沐苏却不说了,而是说起了另一件事,谋害皇嗣案震动了整个朝堂,拔出萝卜带出泥,刑部通过此事还审出了许多其他案子,拿到了很多关键证物,一案变成多案,涉及了不少人,之间互相攀咬,咬出不少恶事来,乃至于朝堂震动。
最后,莲沐苏意味深长地道,这些事背后的大功臣乃是薛平,在其中起了极大的作用。
莲万真撇撇嘴,薛平这老贼,妄图救那丧尽天良的郭贼,都是一丘之貉,能是什么好东西?
他的妹夫,也就是圣上,不会是脑子出了毛病,前几日竟然会封这样的人为忠义……
呸呸呸,他爹说过,不得讲妹夫的坏话,否则对小妹不好。
哦,他爹也不让叫圣上做妹夫,说都没按三书六礼、四聘五金、八抬大轿娶小妹,叫什么叫,但问他爹,圣上是不是不算妹夫时,他爹又说得模棱两可的,烦躁地走来走去,让搁置再议。
最后他爹不放心,又说叫妹夫女婿的犯忌讳,在外头可不得乱说。
这些莲万真都懂,也就在家里头说说罢了,出去了连他妹妹是谁都藏得严严实实的,怎么可能说,他又不蠢,会留给人把柄害小妹,做这些拖后腿之事。
不过这些都不是眼下要关心的事。
眼下陪他娘和族婶他们去逛市集,凑个趣儿,若是可能,抢几个万寿饼回来沾沾喜气尝尝味儿才是正理。
莲家一家吃完早饭,都各自准备准备一道出门,到了路口各自朝着不同方向走去。
至于瘦猴王三他们,早在前一日就去了清风楼替瑛姑坐镇,当打手去了,有趁乱闹事的、耍横的、听了曲儿不给银子的、死皮赖脸扰搂里姑娘家的,通通一律打走。
京师以北,辽北与辽东接壤处的天亮得比京城要早。
沿袭着军中的一些习惯,村村做起了大锅饭,每个村私兵连同百姓几乎都是吃大锅饭,不会自己做。
私兵的头目奎豹起床喝了口水,练了套拳。
高级头目的饭食与普通兵卒是分开的,由奎豹所在这个中央的村专门为他们做。
待做好饭,奎豹与其他高级头目单独用丰厚的饭食,其余兵卒与百姓一道用饭,用过早饭后各村的兵卒开始聚集在一起,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毫无休止没指望的操练。
奎豹则如常一般准备巡视各个村一圈,他刚动身,感觉有些不对劲,问:“铁老八呢?今晨怎不见过来用饭?”
第712章
大捷
铁老八是前哨村打铁铺里守着的那个壮汉,是前哨村的卫长,当初陈卫和老刘他们进村,带头堵截他们的正是铁老八。
身边的人道:“大将军,铁将军昨日守夜,想来是累了在前哨村吃了便回去歇息了吧。”
奎豹略一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一想又觉得不对:“往常这个时辰,他也是过来用了饭才去歇息的,今日怎么……”
身边的人也有些疑惑,不过也能理解:“大将军,自从那些送粮的人来后,铁将军一直都在守着夜,说是等大雪封山后再换旁人守,白日歇息不了多久又起来打铁,给兄弟们打趁手的兵器,便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想是太累了,今日便没有过来。”
奎豹虽还是觉得有些不对,但仍旧接受了这个说法,因为这是他亲眼所见的,知道人有多累,而且铁老八这人很能打,一般人想撂倒他是不可能的。
奎豹暂时按下了疑惑,开始巡视,等巡视到前哨村时候,对着那些无精打采的守卫呵斥了一番。
训过人,他觉得有些乏力,便坐了坐,朝着这些人顺嘴问了一句铁老八在哪。
却发觉没一个人见过,刚训斥过的人没一会儿又开始无精打采起来,十分不对。
他豁然起身,拿起身边的号角就准备吹,却感觉一阵晕眩袭来。
接着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带着腥臭味向他砸来。
奎豹忍着晕眩下意识一躲,那圆滚滚滚的东西落到他的脚边。
他定睛一看,瞳孔一缩,目眦欲裂道:“铁老八!”
竟是一颗人头!
他骤然转头看向人头丢来的方向。
便见一个唇红齿白的白面青年,脸上挂着邪气的笑容,缓缓出现在眼前,身后跟着两个面容普通表情冷酷的人。
奎豹只觉全身越来越乏力,为了保持清醒,他抽出腰间匕首果断地往大腿上一扎。
鲜血伴随着剧痛传来,他清醒了几分,朝着来人凶狠地问道:“你们究竟是何人?”
却见那白面青年根本就不理会他,面上挂着残忍邪气的笑,背着手闲庭信步逛了一圈,视他于无物一般,连眼神都懒得分他一个。
看了一圈后,白面青年似觉得十分满意,指了指奎豹,慢条斯理道:“捆了他,带走。”
说完当即转身走出了村子。
这种态度比待蝼蚁还不如,奎豹自跟着逆王造反以来,还从未被如此对待过,他登时大怒,双目血红,想要抽出兵器,却双腿一软倒在地上,浑身根本抽不出丝毫力气来,只瞪着双眼看着人为所欲为,慢慢的连抬起眼皮的力气也没有了,陷入黑暗之中。
跟着白面青年的两个人利落地将奎豹捆好后,其中一人从怀中掏出一支烟花射向天空,接着两人抬着陷入昏迷的人朝村外快速离去。
几里地开外的沈石精神大振,顾不上抹眉脸上的寒霜冻露,直接弹起身来抽出宝剑,挥向私兵村落,大喊道:“儿郎们,今日同心准备一份大礼,贺吾皇万寿无疆!”
下一刻,如草木一般的地面如潮水一般冒出黑压压的一片兵将。
众兵将纷纷响应高呼:“贺吾皇万寿无疆!”身上掩盖的草木簌簌往下落。
“冲啊!”沈石率先领头往前冲去。
积蓄多日的士气一下有了突破口,众兵将嘴里嘶吼,随着沈石朝着隐匿了多年的逆王残兵冲去。
这一仗大捷,斩杀妄图抵抗的十余人,生擒包括奎豹等众多私兵头目连同百姓在内的一万四千三百二十余人,几个藏了私兵的村落被一扫而空,而兵将仅七八人受伤,未亡一人,几乎兵不血刃将整个私兵阵营拿下。
这一仗打得很干脆,结束得很迅速,几个村落的人几乎无还手之力,沈石的队伍所过之处,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所向披靡,根本遇不到什么抵抗,时辰几乎全花在捆人上头了。
当然,这些人想抵抗也抵抗不了,曹德带着内卫司的人将他们当成耗子一般,几乎给药了个遍,侥幸没有被药的人,见大势已去,大多都束手就擒,直接投降。
也怪奎豹等人画虎不成反类犬,想学军中那一套,却只学了个表面。
行军打仗,水源对军队十分重要,甚至兵马未动便先派人挖井或寻找水源,下营掘井,必令人坚守,不许作践及占藏私用,便是防止投毒。
而这些私兵以村落分布,与百姓长期混居,早就失去了军队的警惕性,缺失对最重要的水源保护,让曹德等人有了可乘之机。
曹德他们这些日子忙活的,正是兵不血刃的下药计策,恰巧这些私兵如耗子一般以村落群居,又对水源保护不严,还被曹德等人摸清了规律,于是便着了道。
不过昨夜之行,内卫司并非一帆风顺,曹德去的前哨村不愧是最警惕最难攻克的,就差些出了岔子。
要不是曹德艺高手段多,当机立断做出了抉择,斩杀了铁老八,事后让人伪装成人还在的模样,就功亏一篑了。
仗打得很顺利,但这些私兵的后续处置就麻烦了,不能伤了无辜百姓,又不能轻易放了,而且这些私兵并非都是欲行谋反之人,不能一杀了之。
沈石将私兵剩余的头目捆了派人押解上京,其余生擒的百姓与私兵押到最近的卫所看押起来,等待旨意。
大局已定,曹德放出信鸽报捷,又待了半日见已无变数,才归心似箭地带着人骑着马押着奎豹,朝着京城赶去。
这些均是后事。
说回到京中,随着朝阳升起醒来的,除了活在光明中的百姓,还有躲在阴影中的人。
昏暗的油灯下,两人早已醒来听着外头的动静,闭目养神养精蓄锐,静静地等待京城一年之中最热闹时刻的到来。
苍澜院中这一日人人都起了个大早。
尤其是莲花,天还乌漆嘛黑时候,她就起了,破天荒起的比皇帝要早得多。
她扶着酸酸的腰,蹑手蹑脚地将床边的挡板轻手轻脚放下。
第713章
铜镜映妾颜,素手绾君发
透过昏暗的夜灯看了旁边的动静,确定人还熟睡着,莲花才呼了口气。
她小心地穿上衣服,随意挽了个发髻,掀起又放下主卧帘幔,穿过隔厅掩上门出去,小青和小吉子已提着灯笼在外等着,几人朝着厨房而去。
等晨曦时分,她已亲手做好了一碗长寿面,这碗长寿面只用了一根面条盘成一碗,用熬了六个时辰的清汤做成,上头窝了个荷包蛋还点缀了点葱花,看着翠绿鲜嫩。
这碗长寿面,看着普普通通,却无一处不考验功底,汤底清澈可见,味道浓郁鲜美,面条粗细均匀,吃起来劲道爽滑,荷包蛋中间的芯都是嫩芯。
待莲花回到东侧殿,亲手端过面走近隔厅,透过帘幔,隐约见皇帝人已醒来,披头散发地坐在床前,看不清神色。
她不由自主扬起笑脸,将面端到软塌的小桌上,再走到帘幔前,将帘幔掀起挂到两边。
等帘幔挂好抬眼望去,就见皇帝身着白色暗纹里衣,披着如墨的长发坐于床前,面容清冷,气质高华不染俗世,眉目如画,好一个美男子。
莲花心中不由啧啧称赞,站着看了好一会儿没有下一步,越看越好看,如此俊美的男子,是她的呢,怎能不多看几眼回回本?
皇帝早在她回时便听到了动静,人却没有动作,见到她来,身上的冷清慢慢褪去,星眸熠熠,抬头默默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眼神柔软无比。
两人对视,莲花面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像占了好大便宜一般。
她当即走进月亮门,走到他面前,端端正正福了一福,笑眯眯道:“臣妾有礼了,今日圣寿,一愿吾皇岁岁康泰,万寿无疆,二愿天下太平,民安乐业,边尘永息,大吉大吉。”
皇帝情不自禁开始嘴角上扬,看他的小妃嫔装得有模有样的,真是娇俏可人。
双手伸向她,将她扶起。
莲花顺着起身,迫不及待地坐到他旁边,又祝贺一遍道:“昭哥哥,生辰好呀。”
第一遍祝贺是她以妃嫔的身份祝贺的,第二遍则是以她自己的身份来祝贺的,两遍不同,都很有意义。
皇帝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子:“只这一句?怎么不像方才多说些?”
万岁爷又笑话她了。
那都是她从别处抄来的,用来装模作样撑场子的,不过既然万岁爷想多听一些,那就多说些。
莲花清了清嗓子,收了收笑容,一本正经道:“那便祝愿昭哥哥事事如意,日日吃得好睡得香没有烦心事。”
皇帝笑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她啊。
抱着她亲了一口,皇帝也一本正经地回礼道:“那便多谢囡囡了。”
莲花眉眼弯弯,豪爽地道:“不必不必,应该的,万岁爷好便是我好。”
想起接下来的事,她率先起身道:“爷,今日我帮你更衣梳头呀?等洗了簌,你吃碗长寿面再走,我算过时辰了,耽搁不了的。”
“嗯,好。”皇帝也跟着起身,跟着走到她的梳妆台前,闲适地坐下,等着她梳头。
莲花头一回给皇帝梳头,有些紧张,但她练过手了的,照着步骤拿起梳子一下下梳通长发,再照着跟张庆学的技巧,束成发髻。
铜镜映妾颜,素手绾君发。
透过铜镜看到他的小妃嫔认真的模样,皇帝只觉得安宁而美好,这是头一个生辰觉得如此美好,让他如此满足。
待梳好头,莲花又引着皇帝到置衣间准备更衣。
皇帝撑开双手站在她面前,转头特地看了一眼百鸟屏风,嘴角噙了一丝笑。
却没想到,一不留神,她上手就扒,七手八脚地要将他身上里衣给脱了,动作利索得很,等他回过神来,里衣已扒了一半。
皇帝连忙阻止道:“现下不可,囡囡若是想,今夜朕再奉陪。”
莲花解开衣结的手一顿,娇嗔地瞪了他一眼,这大流氓大坏蛋,说的什么话嘛,又又调戏她了。
想起昨夜的荒唐,现下腰还酸呢,她怎知……怎知这大坏蛋……
哎呀,都怪她以前调戏这大坏蛋太过了,以为肚子里揣着个娃娃,就拿她没法子,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原来只能保前头几个月而已,这大坏蛋就等着笑话和戏弄她了。
不过昨夜……她不由自主回味了一下,忽而羞得不敢去想。
红晕爬上俏脸,又忍不住剜了他一眼,她道:“爷,我有生辰礼送您呢,不可不脱,您站好一些。”
她是要替他换里衣,送她费了好大劲儿准备的生辰礼物,把那套勉勉强强在齐嬷嬷那里过了关的里衣给他穿上,却差些被他调戏得偏了向。
看着莲花羞恼的可爱容颜,皇帝轻笑出声,实在控制不住搂她入怀,一连亲了好几口,惹得她大笑,不满地叫唤“哎呀,爷,再磨蹭时辰不够啦”,才放开她。
闹了一会儿,终于将莲花送的里衣穿上,正正合身,让莲花得意又高兴,她的心血没有白费,针线活还是很有两下子的,等回头便和齐嬷嬷说。
皇帝看看身上的里衣,心里妥帖得很,十分心满意足去洗漱。
等出来就见人在隔厅的软塌上坐着,示意让他坐到另一边去吃那碗长寿面。
莲花摸摸那碗面,点点头:“晾得刚刚好呢,爷您快些吃。”
她特地滚烫的时候端回来的。
“好。”皇帝坐下,将面端起,心中火热,这可是他的小妃嫔特地起早为他做的长寿面,心意珍贵无价之宝。
未登基之前,他的生辰很少过,原是因他不喜,后来过也只是为了让先太皇太后高兴,登基之后,他的生辰日已不是普通生辰,是万寿之日,对国对民对朝政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
在他心中,往年的生辰日不过是依例行事走个过场罢了,但从今年这一次开始,他心底有了不同的感受,有挚爱之人细心为他准备的生辰日,是如此的不同,充满温暖充满喜悦,让人流连。
第714章
花神下凡
“好吃吗?”莲花托着腮,嘴角噙着甜笑,看皇帝吃得那么香,心里满足,比自己吃还高兴。
皇帝闻言温柔地笑了笑,将嘴里的面细细咀嚼咽下。
他用筷子挑起一口举到莲花面前,拿碗在底下接着,开口道:“囡囡也尝一尝?”
想来他的小妃嫔从起床到现在,一口都没吃,忙前忙后全在为他做准备,皇帝有些心疼。
莲花撑着桌子直起身子,习惯性的张嘴想接,想起什么又摇了摇头:“爷,这怎么可以,这是给您做的面呢,里头是满满的福气,我吃了就分了您的福气呢,不可以的。”
若是如此,他倒宁愿让她都吃了,愿她平安喜乐,长乐无忧,无灾无难地过一辈子。
皇帝筷子依旧举着,温声说道:“天下人皆说朕福与天齐,万寿无疆,如此多的福气,分一些给囡囡也无碍。”
本来莲花不想吃的,看着皇帝吃自己就很满足,但皇帝这么一说,她就心动了。
咽了咽口水,她眼珠子盯着那口面犹豫片刻,还是觉得不好,今日是万岁爷的生辰,这是她给万岁爷做的,怎能自己吃了呢。
见她还想拒绝,皇帝直接哄道:“乖,吃一口。”
瞧瞧面条,瞧瞧万岁爷,莲花不再犹豫,张大嘴巴将面接下,一口面让她高兴得眼睛都眯了起来。
和万岁爷同吃一碗长寿面,不知怎的吃着就是格外的香,等她生辰时候也要和万岁爷一起吃。
心里打定主意后,莲花连那点负担都没有了,这第一口吃下去,这第二口就更香了。
接下来的半碗面,皇帝吃一口,莲花吃一口,很快便吃完了。
吃完后,莲花还双手端着碗,将剩下那大半碗面汤咕噜咕噜地喝下去,一口干了,满足地擦擦嘴上的油。
她双眼亮晶晶地道:“爷,您若不爱喝汤,往后的面汤我都替您喝了。等我生辰到了,那碗长寿面,您多吃点面,我多喝些汤,如何?”
皇帝捏了捏她的脸,道:“依你。囡囡的生辰在新岁头一日,倒是特别,你送朕的生辰礼,朕很是喜欢,不知那日囡囡想要什么,朕可得早些准备,也要让囡囡满意才是。”
“嗯?”莲花愣了愣,她什么时候生辰日在大年初一呀?
不过万岁爷很喜欢她准备的礼物呢~
她眉眼弯弯地道:“哎呀呀,爷喜欢就好。我的生辰在春日,不急不急,还早着呢。”
若是看到她放在书房里的那方怪石摆件,爷是不是大大的惊喜,还得接着夸她呀?
想到这里,她想偷笑出声,送一次礼,得两次夸,真好。
皇帝听出不对了:“怎么?囡囡的生辰不是新岁头日?”
莲花收起笑,疑惑道:“不是呀,爷,您从哪知晓的?”好似也没问过她。
他是从进宫的典籍看来的,若是直说不知她会不会想起什么不好来。
皇帝斟酌道:“从你族叔那里得知的,正是正月初一。”典籍上有她族叔落的名,这么说不会错。
“嗯?族叔呀。”莲花咬着唇想了想,觉得大年初一这日子有些熟悉啊:“啊,想起来了,我记得族叔说过,真的生辰不能轻易告诉别人呢,若有人问起,便说个假的应付应付,他怕我忘了,便定在了大年初一呢。”
当年进宫前,族叔千叮咛万嘱咐,让自己在宫里别讲自己真的生辰,问就说是大年初一,也不知是为什么。
皇帝一听却是明白了,当年莲秉成不是真的想送莲花进宫,给报的生辰是胡诌的,等板上钉钉追悔莫及时,怕莲花在宫里露馅,才嘱咐她这件事,让她说生辰跟典籍上的一样,可谓是深谋远虑。
他了悟地点头,问道:“囡囡真正的生辰是哪日?”
莲花抿唇一笑,开口说了个日子。
皇帝微微惊讶:“囡囡名中带花,又是花朝节生辰,莫非囡囡是花神下凡?难怪长得闭月羞花,如此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