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章

    刘家另外两位夫人都在自怨自怜的时候,只有赵氏在默默的做事默默的照顾丈夫和儿子从没有一句怨言。

    刘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若不帮赵氏分担一些,这一大家子的家务活绝对能把她身体压垮。

    今日上山刘湛没再跟着大部队,他已经学会了分辨野菜便自己一人到处转,当然不会离得很远,赵氏总是一刻不停的盯着他。

    刘湛背着背篓一路走一路捡,不一会就捡了半篓子。

    忽然刘湛听到了水声忙竖起耳朵辩位,刘家屋后的小溪是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没有鱼。

    他早就想过下河捞鱼了只是苦于不熟悉山路找不到溪流,此时终于找到了溪流他自然不会错过。

    趁赵氏跟闻婶子说话的空档,刘湛悄悄地离开循着声音找到溪流。

    眼前的溪流不大,水清可见底,刘湛一眼就看到了石头缝里的小鱼。

    像这种溪流不可能有大鱼,不过蚊子再小也是肉啊!掏几尾小鱼跟野菜一起炖成鱼汤也是十分不错了!

    刘湛二话不说脱鞋捥裤脚,又把背篓里的野菜先倒在地上,他拿着背篓下水掏鱼。

    溪水冰冷刺骨,刘湛那瘦成麻杆似的脚一入水,便狠狠地冻出几个激灵,但是再冷也抵挡不住他要吃肉的决心。

    “湛儿!湛儿!”隔了有一炷香的功夫赵氏回头发现刘湛不见了,她一直以为刘湛跟在后面怎想居然不见了,一时急得脸色发白声音都打颤。

    张婶子几个知道刘家是京城里来的世家大族比不上他们村里的野孩子不怕丢了,忙也一起帮忙寻找。

    “我在这里。”刘湛满脸高兴地从树丛里冒出来。

    此时赵氏都快急哭了。

    “那边有条山涧我去抓鱼去了。”刘湛忙把背篓里的东西倒在地上,约七八尾两指宽的小鱼正在地上蹦跶,还有一些指头大的田螺。

    赵氏还是哭了,她觉得特别对不住儿子。

    刘湛轻抚她的背安慰,想说点什么,但是他不善言辞几欲开口又作罢。

    今晚刘家终于吃到自下狱以来的第一口肉。

    赵氏先用铁锅把几尾小鱼慢慢的烙香而后跟地衣蘑菇一起炖,连鱼刺都炖得酥烂再下角菜。

    鱼汤没有半点腥味只有鲜甜,连最嫌弃野菜汤的老太太都喝了两碗。

    虽然鱼汤好喝,但是饭后刘学渊还是对刘湛耳提面命不许他去抓鱼。

    那山涧的水寒凉万一生病就是要命的事,还有山涧不知深浅要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刘学渊跟赵氏成亲十四载就只有刘湛一个儿子自然十分看重。

    至于刘湛前一晚上还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趁赵氏不注意又去抓鱼,多的时候能抓个十几尾,少的时候也能抓个六七尾,顺手还掏了不少田螺。

    刘学渊说再多也没用,赵氏又管他不住,连续喝了几天鱼汤刘家人的气色都眼见的好了一些,慢慢的刘学渊也没再管他,只是每天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

    就这样刘家人一直忙活到了秋收,秋收前一晚,陈百户差人来给他们送了些农具,其实早就该送了,想来是陈百户的下马威,特意拖到秋收前一天才给。

    刘家三兄弟倒是很平静,次日一早便带上一家人下地收割,宁氏依旧是足不出户,也不愿意做家务活。

    没有办法只能让赵氏两头跑,刘学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每到夜里刘湛常能听到自己便宜爹抚慰赵氏的体己话。

    秋收开始陈百户也忙起来了,整日在田头里督促军户们,打稻谷,晒稻谷,入仓登记全部是在陈百户眼皮子底下进行,整整忙活了一个月才算结束。

    第4章

    今年收成不错天苍村家家户户都面有喜色。

    这一日村民三五一队的结伴挑粮食下山到武源县城换粗粮,刘家三兄弟也跟着隔壁张家一起下山。

    赵氏本也想去,刘学渊以山路难走为由要她待在家里只带上了刘湛一起。

    上午天方蒙蒙亮换粮队伍便出发了,刘家有四筐新鲜打的稻米,本有五筐,刘学渊做主留了一筐隔三差五给老太太和孩子们下点精米粥。

    三兄弟轮换着挑粮食但依然落后了队伍很多,三兄弟倒是没有怨天尤人只是咬牙顶着。

    刘湛年纪还小不用挑粮食,不过他负责背水,两个大水壶也是沉甸甸的,他这身体比起田里长大的小子还是差的远,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就开始腿脚乏力了。

    走上一个时辰的山路,刘家人终于远远的可以看到县城,路上也有很多四面八方过来换粮的人,想必粮行里肯定人满为患,三兄弟不敢停留忙加快速度进城去。

    武源县城只有三家粮行,此时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满了人。

    刘湛第一时间挤过去占位置,只见他一靠近就听到粮行伙计大声喊。

    “皇帝陛下已下旨对西夏国出兵,户部正在各地征粮,国内粮食紧缺粮价上涨!现在一斗精粮只能换两斗粗粮!”

    对于就靠这点粗粮糊口的大部分佃户来说,这一消息无疑是晴天霹雳!

    仅仅能温饱的家庭,少换一斗粗粮就意味着他们每顿只能吃个半饱,而原本就只能吃半饱的家庭意味着要挨饿!

    三兄弟面有苦色的互看了一眼暂且退到一旁商量。

    “陛下登基满打满算还不足半年,怎么突然向西夏用兵?”三弟刘学礼问。

    刘学渊皱眉。“西夏国与燕国素来跟我们大楚不和,到得仁帝继位时西疆与北疆几乎十室九空,仁帝感慨百姓生活困苦,便更改国策与两国交好定下盟约互不侵犯,这才有了大楚十年的太平盛世。”

    刘学逸道:“算算日子仁帝灵柩才入陵未久,年号还未改元,新帝便迫不及待的要推行新政了?”

    刘学渊摇头道:“不说世家大臣会不会答应,王公勋贵们也不会让陛下如此肆意妄为,我以为此事多半是谣传,那些个商人听了谣传便趁机提高粮价从中获利。”

    刘学礼道:“大哥说得有道理,那我们该怎么办?”

    刘学渊想了想。“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打听粮价。”

    刘湛听三兄弟分析听得入神,心里也非常赞同刘学渊的观点,见刘学渊要去问粮价忙跟了上去。

    父子两人艰难的挤进粮行。

    “敢问这位伙计,如今粮价几何?”

    那伙计趾高气扬的喊道。“上白米五百文钱一斗,中白米四百五十文钱一斗,下白米四百文钱一斗,上粗粮三百文一斗,下粗粮二百文一斗!”

    四周立即有人惊呼。“粮价比上月足足贵了一倍有余!”

    群众一时哗然,这样的粮价佃户们谁能买得起?

    刘学渊又问。“小师傅,我有中白米想换钱,敢问价格几何?”

    那伙计又道:“二百五十文钱一斗。”

    刘湛看着那个作为计量单位的斗,目测一斗约有十斤左右,十斗为一石。

    刘家有四石打算换粗粮的白米,这就是四十斗了,按道理能换一百二十斗粗粮才对,若是换钱更不伐算比卖价足足少了两百文。

    刘学渊带着刘湛回去跟兄弟汇合。

    刘学逸一听情况当即气得大骂。“这□□商趁火打劫!这是逼着佃户只能用一斗白米换两斗粗粮,若是卖钱再买粗粮连两斗都买不了!”

    刘学礼气愤道:“难道县衙就不管吗?”

    刘学渊无奈道:“此事若没有县令允许,你们认为那些商户能如此明目张胆?”

    原本刘家能有一千两百多斤粗粮足够吃到来年秋收了,如今少了三分之一,一不小心吃到明年就要断粮,看来回去之后每日吃多少粮食也要定下量来才行。

    再过一个月大雪封山,一直到明年三月春耕商路才会重新开通,如果佃户们现在不换粮就要等到明年才能换,大家的粮食都是紧巴巴的哪里能等?

    虽然气愤,但是所有人都选择了接受,包括刘家。

    这一天晚上家里开饭,饭桌上大家都恹恹的气氛很压抑,想到明年可能吃着吃着就没粮食了谁也高兴不起来。

    饭后刘学渊拿了主意,家里留的那一石精粮谁也不能动,留着明年再换些粗粮。

    秋收之后,天苍村家家户户又开始忙着准备过冬,修补房屋,囤积木柴,采集更多山货或晒或腌的保存起来。

    刘家三兄弟每日都上山收集木柴,刘家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三兄弟只能尽可能的收集更多的木柴保证炕床不会在冬天断火。

    另赵氏则带着孩子们摘野菜摘木耳摘野菇,如今赵氏已经能分辨哪些山货可以食用。

    而刘湛是个闲不住的,悄悄脱离了赵氏在林子里四处转转。

    忽然一个雪球落在了他的后脑勺。

    “喂!你们一家犯了什么事被流放了?有人说你们家是杀人犯。”

    刘湛回头,不远处是三个跟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一高一矮一胖。

    那高个子又说。“喂,跟你说话呢,你是聋子?”

    少年们嘻嘻哈哈地笑成一团。

    刘湛勾了勾唇角,不急不缓的朝他们走来。“你们三个谁是头儿?”

    三少年一愣。“什么头儿?”

    刘湛松了松拳脚。“这样,你们三个打我一个,要是赢了我给你们当小弟,要是我赢了,以后我就是你们头儿,你们都得听我的。”

    三少年听明白了,那胖子第一个站出来恶狠狠地瞪他。“就凭你想打赢我?在咱们天苍村除了俺爹还没有谁能打的赢我!”

    这胖子长得很是壮实,起码就有三个刘湛那么壮,难怪能打遍天苍村同龄人无敌手。

    刘湛上辈子当过兵,退伍后才出来创业,不管是当兵的时候还是后面混黑白两道,他用小弟用惯了,这辈子没几个小弟跟着还真的很不顺手,刘湛正愁找不到目标这三位就送上门来了。

    刘湛边脱外衣边道:“先说好这是我们男人之间的事,谁要是事后回去哭爹喊娘的就是娘们。”

    胖子也一把扯掉上衣。“痛快!要是谁找爹娘过来以后就是娘们!”

    十二三岁的少年正处在中二病高发期,被刘湛这一激顿时热血沸腾,嗷嗷叫着扑过来。

    刘湛这具身体先是在牢里大病了一场,后又长途跋涉饱一顿饥一顿的折腾,到现在都还没恢复过来。

    面对像肉山一样的胖少年任谁看都会觉得他没有任何胜算,刘湛唯一仰仗的只有他有丰富的格斗技巧。

    然而,再丰富的格斗技巧也架不住肉山的碾压……这一架刘湛打得简直不堪回首都可以列入黑历史。

    “不打了,不打了。”胖子鼻青脸肿的求饶。

    刘湛的身体早就脱力了,全凭一股意志力在强撑着,胖子一投降他便一屁股坐在地上直喘气。

    那高个子跟矮个子简直吓坏了,居然有人可以把胖子打成这样!

    “我叫刘湛,你叫什么名字?”

    胖子有气无力的说。“我叫曹壮,那边那个瘦个是我堂弟曹鸣,那高个叫闻青山。”

    刘湛站起来把曹壮也牵了起来。“以后不许说我们家是杀人犯,我爹可是举人老爷,你们见过举人老爷会杀人吗?”

    三少年愣住。

    “我们家只是犯了事被朝廷处罚,但绝对不是出了人命。”刘湛严肃的警告,然后才说。“今天不早了,你们先回去,明天过了午时我们还在这里见。”

    打架时刘湛特意保护头部,因此脸上只是有一些擦伤,若是父母问起就说不小心摔了一跤便能搪塞过去。

    曹壮的样子就糟糕得多,刘湛先让三人回去也是想试试他们会不会找父母告状,如果告状了人就不能用。

    待三人走远,刘湛掀开外衣查看身体,身上有好几处淤青,仔细检查后松了口气幸好都只是皮外伤。

    曹壮下手可真够狠的,如果不是他有丰富的格斗技术做底子,搞不好就要被他揍出内伤来。

    次日,刘湛早早便过来躲在暗处等昨天新收的小弟,其实他也拿不准三人会不会去告状,因此只能早些过来藏起来暗中观察,要是三人带人来寻仇他便遁走。

    刘湛没有等太久,很快山坡下便结伴走来三人,并且身后也没有跟着大人。

    刘湛勾了勾唇走出树林,三人见了他有些别扭,按道理应该称呼他一声头儿,三人喊不出口刘湛也没有强迫。

    “你们知道山里什么地方野猪王不常去?”

    闻青山说:“你想进山?”

    刘湛直言。“我想进山设些陷阱捕捉野物。”

    三少年当即眼前一亮。“你会设陷阱?”

    刘湛抱手。“那当然。”

    曹壮兴奋得不行,但他又不好意思开口要刘湛带他们一起去,便推了推曹鸣要他去说。

    曹鸣扭扭捏捏的站出来。“那个,我知道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吧?”

    刘湛哪里不知道他们的小心思,不就是想学吗?刘湛心里好笑,但面上还要装作高深莫测的样子。

    “那就走吧。”

    曹鸣兴奋的领在前面。“我们知道有一处林子,因为林子里长了荆棘野猪王不爱去。”

    那片长了荆棘的林子并不远,根据当兵时学的野外生存经验,一进到林子里刘湛就摸到了几条小兽道,看兽道大小应该是野兔野鸡一类的小动物。

    刘湛特意寻野猪王不去的地方除了是不想这么快挑战这头山大王之外,也是清楚有野猪出没的地方小动物定然不多,这片长了荆棘的林子简直就是小动物的天然庇护所。

    刘湛就地取材简单的用藤蔓和枝条在兽道上下了八个套子,许是陷阱太过简单三少年看得半信半疑,当刘湛说明天过来看结果时三人还依依不舍。

    其实刘湛本想顺着兽道摸到小兽的巢穴里看看,看到三少年那一脸心痒难耐的模样他反而不着急了,当头儿的御下之道之一就是不要让小弟们摸到你的底牌慢慢的吊着他们的胃口。

    第5章

    次日早晨,刘湛刚吃过早饭出门便看到三少年已经等在门口,想必是挂念陷阱一大早就过来了。

    “走吧,我们上山看看去。”刘湛大摇大摆的走在前面。

    那片长满荆棘的林子还透着晨雾,刘湛利落的顺着兽道找到设下陷阱的位置。

    第一个陷阱被触动了但是没能套住猎物,少年们一脸失望。

    刘湛懒得理会小弟们的心情仔细查看了陷阱的情况,发现陷阱的地面有过挣扎的痕迹。

    顺着兽道往上走,第二个陷阱也是空的依旧是有挣扎的痕迹,还有凌乱的脚印。

    当找到第三个陷阱的时候终于没落空了!

    “是只山鸡!好肥的山鸡啊!”少年们兴奋不已。

    刘湛心里小小的松了一口气,他也不想第一次在小弟跟前露一手就开天窗。

    “不错,应该有三四斤重。”刘湛掂了掂手上的山鸡,随即把它扔给曹壮。“替我拿着,我们继续往前走。”

    “好,好的!”曹壮眼睛都直了。

    闻青山更是兴奋说:“头儿,这只大山鸡要是拿到城里去卖能卖个几十文钱呢!我见过猎户在县城里卖野物,县城里的达官贵人们可喜欢吃了。”

    曹鸣也说:“头儿,你教教我们吧!”

    这三个家伙连称呼都改了,刘湛心里嘚瑟面上却故作姿态。“先去把后面几个陷阱收了吧。”

    许是野猪王让猎户都迁走了的关系,刘湛下了八个陷阱竟然有六个都没有落空,其中山鸡最多足有四只,另还套了一只野兔一只貂子。

    此时三小弟已经对刘湛崇拜得不行,且不说猎物能不能卖钱,若是能学点皮毛偶尔给家里添些荤菜也是极好的,身为佃户大家都一样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顿肉味。

    刘湛深知不能吃独食的道理,但他也不想这么快就教会他们。

    重新把陷阱架好,刘湛领着小弟们出林子,一路上不管三小弟怎么夸他都没说话,到得林子边上时才停下。

    “这是给你们的,拿回去是吃是卖随你们处置,我明日还来,你们也来吗?”刘湛说完一人分了他们一只山鸡。

    三人齐齐点头。“来来来!当然来!”

    刘湛又道:“明日我像设一个大些牢固些的陷阱,只是没有工具,你们明天谁能带一把匕首过来?小刀也行,实在没有镰刀也可以。”

    曹壮第一个举手。“头儿,我有,我家有!我爹是铁匠,家里不缺刀具。”

    有了工具后面制作的陷阱也会精良一些,成功率也就更高了。

    解决了工具问题,刘湛还有一事。“不能跟任何人说我会捕猎,别人问起就说我们在山上偶遇了一名老猎人,是老猎人带我们猎的,明白吗?”

    “明白!”三人齐声道。

    “头儿你放心,我懂!这是我们的秘密!”曹壮更是直拍胸脯保证。

    现在时候已经不早了,刘湛也不多说。“我刘湛没什么大本事,但也不会让兄弟们饿肚子,走吧,今天先散了。”

    三少年欢喜地各自回家,刘湛也提着猎物返回刘家,路上他特意避着人走没有引起任何瞩目的回到家里。

    刘家人自然是非常欢喜,他把偶遇老猎人那一套又跟刘学渊解释了一遍,许是太久没吃鸡肉大家都很高兴刘家人也没有仔细追问,女人们更是第一时间拿了山鸡去处理。

    刘湛又给刘学渊建议。“爹,这只野兔和貂子的毛皮值钱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卖了应该能换些粮食。”

    刘学渊感慨的点头。“明日一早我便与你三叔到县城里寻买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