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洗了脚,刘湛二话不说翻身上床,宋凤林看了他一眼并未制止,转身取来矮脚桌放在炕上,又端来香气四溢的茶并一些点心。宋凤林盘腿坐在矮脚桌对面为他沏茶,刘湛侧躺着一小口一小口的喝着热茶,一扫关中积累的郁闷只觉得浑身舒爽。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刘湛事无巨细的把关中发生的事情告诉他,尤其是老兵造反的事,话语间对世袭老兵深恶痛绝。
宋凤林不疾不徐道:“自周恒王制定九品中正世袭制,天下格局确立,从此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贵子,当今天下只有传承千年的大氏族,却少有传承百年的军户,知道为何吗?”
宋凤林的声音平缓清冷,刘湛两辈子都最是怕被人唠叨却唯独爱听他说话,百听不厌。
宋凤林为刘湛添了茶。“军户世袭从军父死子替直至家中再无男丁,战乱年间军籍绝户十去□□,每朝每代的军户无不是由前朝俘虏和各地犯人充实而来,到得太平盛世无仗可打,士兵便老死军中每日囫囵的活着,直到下一个战乱年代的到来。”
刘湛先是错愕,缓缓停下了喝茶的动作蹙眉沉思。
在这个世界里大部分人从出生起,他的人生轨迹就已经定下不可更改。
刘湛放下茶碗凑过来。“凤林,天下地域志你看全了没?说予我听吧。”
“只看完北域志。”
“不要紧,你先说给我听吧?”刘湛高兴道。
宋凤林站起在书柜里取出一卷纸递给他。“自己看去。”
刘湛一打开,只觉得心提到了嗓子眼,竟然是根据北域志绘制的图谱,宋凤林竟真的画出来了!
刘湛喜不自胜。“凤林,你当真是太厉害了!”
宋凤林道。“此图我让爹和刘先生看过,一些错漏之处已经补……”
下一刻人被扑倒了。
“放开!!”
“我不!”刘湛老流氓似的将人搂在怀里。
“成何体统!”宋凤林满脸通红。
“搂一下怎么了。”怀里幽香阵阵,刘湛压根不打算松手。
腰间的手像铁臂似的,宋凤林挣扎了完全挣不开,气冲冲的放弃了。
“疯子!”
刘湛挨骂只是笑,以为一些日子没见多少由着他点,结果脾气还是这样大,可他还是那样喜欢。
“凤林,你怎么这么聪明?”
宋凤林别开脸懒得理他。
“写字画画都好看,人也好看,眼睛好看,鼻子好看,耳朵好看,还有……”
“你够了!!”宋凤林面红耳赤,也不知道是羞的还是气的。
刘湛作势要亲他。“我可喜欢你了。”
“滚!!”
刘湛哈哈大笑抱得更紧。“我就不滚!我可是做梦都想你了。”
宋凤林气归气,刘湛却是摸透了他,宋凤林的脾气来的快去的也快,事后他死皮赖脸的道歉把人哄回来便是。刘湛是真的想抱抱他,否则过些日子回营该怎么过,这样一想刘湛又觉得忍不住了,脑子一热便对着那骂人的小嘴狠狠的亲了下去。
晚饭,刘家厅堂。
“大哥,你的脸怎么了?”馨姐儿澈哥儿几个弟妹看到刘湛脸上的指印一阵惊奇。
刘湛淡定道。“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
摔跤能摔出指印?
用过晚饭,刘湛被刘学渊叫进书房,宋宜均父子也在。
刘学渊先是简单的问了他关中情况,刘湛省去了士兵造反的事情简要说了,宋凤林看了刘湛一眼也没有说话,刘学渊也没多问,接着谈起了北疆的战事。
宋宜均道:“范阳关战事吃紧,颜将军向北疆各州县调粮,除了颜家控制的苍霞平原及晋阳城所辖州县,其余各地方官却迟迟不发,上月颜将军向朝廷请粮,陛下给北疆各地下了征粮的旨意,该旨意数日前到了武源县,如今齐云山上人心惶惶,军户家中余粮仅够糊口,若是交了粮今年冬天如何能过?”
刘湛却道。“不交就是了。”
刘学渊被儿子唬得一愣。“吾儿此话怎讲?”
“北疆各地州县向来各自为政,就像那苍霞平原的颜家,他们手下的兵就是他们的根基,颜家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却要各地州县补救,谁愿意去趟这个浑水?”
喝了口茶,刘湛好整以暇道:“依我看,颜将军这粮草多半收不齐,沛县令也不必对收粮的旨意太过认真,随便给一些交差就是了,谁都知道武源县穷得叮当响,若是较真了把自己治下的人都整饿死了,伤的还不是沛县令自己的元气?”
刘湛这一席话犹如醍醐灌顶,一时间三人都惊讶的看着他尤其是宋凤林。
昨日沛县令亲自到云中书院来跟刘学渊宋宜均商量,若非逼不得已沛县令又怎会纡尊降贵上山?三人还苦于如何交差,没想却被刘湛一语道破。
当今北疆乱像已起,谁不为自己作打算?
刘湛却还嫌三人不够刺激似的又语出惊人。“依我看那苍霞平原丢了便丢了,与我们又有何干系?在这乱世独善其身方为上策。”
刘湛逞一时口舌之快,结果就是被刘学渊罚抄一百遍弟子规和论语,不抄完不准回营。
在君臣礼教森严的古代,刘湛这一席话未免太惊世骇俗了一些,即便天下世家都是这样想,但是谁人敢这样直白的说出来?
刘学渊心道不收收刘湛的脾性,以他这口没遮拦的性格迟早得惹祸,顿时又觉得罚这逆子抄书还不够,又让他去祠堂对着刘家列祖列宗的牌位面壁思过一天。
不过刘湛的建议却很快传递给了沛县令,沛万善也是醍醐灌顶,武源县不过是齐云山里一个穷乡僻壤,他厚着脸皮哭穷上峰又能拿他如何?
云中书院宋凤林的小院里,刘湛趴在桌子上苦哈哈的抄书,那一□□爬字,与其说是抄不如说是糊上去的。
宋凤林在一旁给他磨墨。“疾字写错了,别太用力,字写大了这筐纸还不够你抄的。”
刘湛苦着脸说。“我已经尽量轻些了,可这毛笔不由我。”
宋凤林又指正。“字又错了。”
刘湛却不管字对不对乱抄一通,宋凤林看得直摇头,写字这块刘湛当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刘湛忽然停下来抬头期待的看着他。“凤林,我把住的地方盖好了,你要不要去小住几日?”
宋凤林没说去也没说不去。“你的士兵操练得怎么样了?”
刘湛笑了,笑得肆意甚至有些狂妄。“我正有打算带他们试试手。”
听到刘湛真的要去劫粮,宋凤林即便早已知道还是愣住了。
刘湛转身取来宋凤林画的北疆图谱,虽然比起地图还差得远但是已经足够了,他指着一处城郭说。“通天关往北约十几里地离开齐云山有燕人的村落,这些日子我数次带人以猎户的身份潜入燕地,齐云山脚这大片的稻田几乎都是燕地贵族的私产,我一直不清楚越过这些村庄之后哪里是县城哪里是官道,你看这里,我想此图标注的杨树庄便是了。”
宋凤林担忧问。“你的人手够吗?”
刘湛坦白。“不够,我现在手下只有二十多个兵,这次回来我还要征兵,新兵不能马上就用,还得操练一段时间,得先带他们杀野猪见见血,练稳了心性才能下山干大事。”
宋凤林蹙眉。“若是被燕国边防发现,此事败露……”
刘湛坚定道:“不会败露,若是败露了留给燕人的只有尸体。”
宋凤林只觉得无法思考,刘湛胆子也太大了。
刘湛笑道。“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燕国正攻打苍霞平原,像齐云山脚这样的边陲之地必定没有重兵看守,我只劫粮不害人性命,在这个节骨眼地方官必定不敢节外生枝将山匪劫粮这样的小事通报上峰。”
宋凤林仔细一想又不得不佩服刘湛,他把北疆形势看得透彻入微。
刘湛认真道:“此事我只告诉了你,你若来便做我的军师,若不来我也不勉强。”
事后回想宋凤林当真是好笑又好气,刘湛凭什么认为他会陪他落草为寇?
第22章
刘湛这次回家沐休还带了曹壮李小连张小满,他让三人在村中发散征兵的消息,第二天刘家门口被乡亲们围了里外三层,不时有人大着胆子上前来问。
“刘百户麾下可还要人?我家小子曾经跟着大人习武,就在村口晒谷场。”
“我家小子也是。”
“我家小子虽然没跟过大人习武,但是长得十分壮实。”妇人把自己黑瘦的儿子推了出来,少年腼腆得头也不敢抬。
李小连瞧着这小子瘦是瘦了点不过确实够高够板实。“一会等我大哥出来拿主意,你们谁有意从军可以在这等着。”
曹壮也说:“咱们营中确实缺人,但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营。”
四周乡亲连连称是,最早跟着刘湛上山的少年们每月都能稍回来腊肉,加上每月还有军中粮饷,收入比种地好得多,像那韦成贵家一家九口人只有四亩地吃都吃不饱,自从跟了刘湛一家人吃饱不说还有余钱买了新衣简直不可思议。
眼看越来越多乡亲带着自家小子往刘家门口来,刘湛终于出来了,看到屋前这阵仗也是愣了愣。
曹壮忙道:“头儿,他们都是周边村的乡亲,想山,往燕国方向眺望则是一片下坡的丘陵,天空放晴云雾散尽之时甚至还能看到燕国的村落。
刘湛道:“从通天关进入燕国村庄只需要两个多时辰的脚程,今日天色已晚,明天我再带你四处走走。”
此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曹鸣得知刘湛回来了第一时间带人寻过来,此时正举着火把在前面为两人照路。“头儿,我命伙夫备好饭菜为你跟宋先生接风洗尘,还有宋先生的房间也打扫干净了,我亲自到山上挖了野菊和梅花都栽下了。”
刘湛点头。“干得好,如果宋先生满意都有赏。”
刘湛新盖的小院在士兵的营房后面,小院里只有一间石头房子,里面分了两个房间一个堂屋,房间比宋凤林在刘家的房间还大一些,屋里家具齐全而且都是成套。
“宋先生可还满意?”刘湛笑着看他。
宋凤林点头算是接受了。
刘湛大笑。“走,吃饭去。”
曹鸣已经命人在堂屋摆好了饭菜,红烧山猪肉,山药炖野山鸡,鸡蛋野菜汤,杂粮拌精米饭管够。
两人饭罢已经有人把炕烧起来了还打来了洗澡水给宋凤林,床铺被褥整齐地铺在炕上都是崭新的。
刘湛道。“我安排了人照顾你的日常起居,那小子叫李阿三,是世袭顶上来的新兵才十三岁太嫩了不好跟着操练,正好给你当下人用,有什么粗使的活就让他去做,另外还有张小满闻青山我让他俩给你当手下,目前营中账目都是他们两个在管,今日晚了你先早些歇息。”
宋凤林有些出神,突然间无微不至的照料让他恍惚间感觉不真实。
等他回过神来刘湛已经回房了,刘湛屋里没有洗澡水只有一小桶热水洗脸洗脚,他一回房便舒爽地洗了把脸,然后才脱衣服擦身体。
关中资源有限,士兵们要忙的事还多着,刘湛身为头儿也不舍得每日折腾下面的人去烧洗澡水,这唯一的特权便留给了宋凤林,为了哄好心上人也是煞费苦心。
清晨天方蒙蒙亮,通天关还笼罩在一片厚重的晨雾中,忽然钟声响起,士兵陆续在校场集合晨训,先绕着校场跑步二十圈,再练拳半个时辰练枪半个时辰,然后晨练结束用早饭。
用早饭的时间正好是辰时,第一缕阳光也在此时穿透晨雾照入通天关。
“宋先生,小的给你送早饭来了。”李阿三小心翼翼的叩门,得到允许这才开门入内,这些侍候人的规矩还是一大早刘大人亲自抓着他恶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先生能让大人如此重视。
当李阿三抬起头整个愣住了,世间竟然有这样俊逸好看的人物,李阿三傻了,他这呆头巴脑的乡野小子实在是没见过世面。
“东西放下就行,你可以先下去了。”宋凤林正靠在窗边的椅子上看书,见了人来瞧了一眼便让他可以下去了。
李阿三同手同脚的放下早饭。
“等等。”
李阿三忙转过来。
宋凤林放下书问。“刘湛……刘百户在做什么?”
李阿三不敢看他低着头说。“这会百户长应该吃完早饭了,按往日惯例一会还要接着操练。”
“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宋凤林原是想让刘湛带他四处走走,转念又想他初来乍到没必要这么急切,结果一说曹操曹操就到。
刘湛亲自带张小满和闻青山过来。
“嗯,好香,你煮了茶吗?”刘湛一进门就瞄准了人家手边的茶,二话不说一口干完。
“好喝,还有吗?”
宋凤林又为他满上一杯。
“你煮的茶就是好喝,不浓不淡。”刘湛嘿嘿一笑坐到他隔壁。“这是青山和小满,虽然大家都是一块玩的兄弟,但是正事归正事,若是这两个家伙不听话你直管打骂不用客气。”
张小满和闻青山连忙作揖。“见过宋先生。”
刘湛又道。“今天上午我已经找他们立过规矩,以后在通天关营中诸事皆可找你裁决,而我只管操练士兵和对外作战。”
宋凤林心里惊讶,他还以为刘湛的承诺不过一时嘴快哄他上山罢了,没想到他竟说得出做得到,一时间他冰冷的心被某种不知名的情绪煨暖了还有一些感动。
刘湛接着说:“我本想让他们叫你宋师爷,可是叫宋师爷未免太老了,咱们宋先生谪仙般的人物当然不能喊老了,可叫宋公子嘛又不够尊重,所以就叫你宋先生啦。”
原本感动的情绪这会是散得一点不剩,这家伙……宋凤林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
被瞪了一眼刘湛笑得更乐呵了。“走,今天新兵入营一起去点兵吧。”
第23章
新兵入伍第二天,换上兵服的新兵们第一次在校场列队接受检阅分组。
这次一共招来一百零八人,按正常编制的话已经超标了,刘湛并不在意,反正上头也不打算给一百人编制的粮饷,这些新兵都会由他来发饷银。
刘湛站在台上亲自主持,李阿三搬来椅子,宋凤林坐在下首。
校场上老兵和新兵分列左右,老兵整齐划一,新兵杂乱无章。
黄得开等闹事的老兵离开之后,刘湛并未提拔新总兵新小旗,在此之前刘湛也从未透露由谁来接任,只见刘湛带来的十六亲兵个个表情既期待又严肃。
刘湛负手而立。
“曹壮。”
“到!”曹壮浑身一颤上前一步。
“李小连。”
“到!”李小连神情一肃也上前一步。
刘湛肃然:“曹壮李小连在营内大比中武艺最高,且野猎活动和拉练活动里成绩最好,我任命两位为通天关新总兵。”
两人具是一震,当即激动地单膝跪下向刘湛宣誓。“我等愿追随百户长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刘湛满意点头,又让两人站在自己左右,他继续宣布。“曹鸣,张小满,周子明,韦成贵,李福田,尔等为新任小旗。”
刘湛每念到一人,那人便走出队伍站上前来,五人站作一排。
“周子明,韦成贵,你们两人旗下各领十兵归曹总兵统领。曹鸣,李福田旗下领十兵归李总兵统领。另外,张小满为文职,配两个兵为副手,辅助宋先生打理关中诸事。”
五人心悦诚服单膝跪下宣誓。
再说这五小旗也是经过刘湛一番深思熟虑,周子明韦成贵曹鸣勇猛好斗又是刘湛在村里带过来的自己人自然是小旗的不二人选,至于那李福田却是世袭老兵之后,因他野猎时表现骁勇且服从性高而被刘湛赏识,同时刘湛也考虑到要平衡世袭老兵的心理,提拔一位他们的后人再好不过。
至于张小满暂时充作文官带在身边教育。
而闻青山只是来散心帮忙一些时日,过些日子定要回去云中书院念书。
如此一番布置,刘湛的班底总算是有了雏形。
接着是给新兵分组。
“这里分别有石三百斤和五百斤,有信心能举过头顶者出列一试。”刘湛话落新兵们交头接耳,很快有人站出来。
“我来试五百斤!”
一时全场哗然,刘湛定睛一看,此人竟是郭东虎!
那年郭百户战死之后刘湛就再也没见过郭东虎了,十九岁的郭东虎身高足有九尺以上,比曹壮都要高上半个头,长得虎背熊腰孔武有力。
郭东虎也不废话,松了松胳膊,一口气将五百斤巨石举过头顶!
“好!”刘湛拍手称快。“郭东虎进甲字组。”
郭东虎放下巨石,傲然而立。
这家伙确实是个好苗子,刘湛当时会收他就是看中他的体格,只是脾气依然很傲,想要驯服怕是得下一番功夫。
“下一位有没有人来!”
接下来又有数人出列举三百斤巨石,至于那五百斤巨石无人再试。目前刘湛麾下能举五百斤巨石的只有曹壮和郭东虎二人,举石三百斤的老兵有八人,加上这次试举成功的十三个新兵,倒是有二十一人之多。
刘湛把举石三百斤的新兵都划入了甲字组站到一列。
“第二项,会射箭的上前来试。”
刘湛大手一挥,曹鸣立即摆出箭靶,箭靶设在城墙上,射点到箭靶的距离足有百步,远远的看去箭靶上的红心就像一个小圆点,眼神不好的甚至看不清。
人群又是一阵骚动,很快有人上前来试。万众期待之中第一箭射空了落在草丛里,第二箭还是落空,第三箭射在城墙上,距离箭靶有一丈远,众人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