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4章

    小打小闹的劫粮已经不能满足他,如今县兵营里钱粮辎重都不够,这些都需要刘湛贴补,尤其是武器辎重,刘湛计划在山上建造兵工房打造武器,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这些开支他只能从燕国找补回来。

    刘湛想要大举扫荡燕地骑兵很关键,但是目前野训营里的马匹只有不到一百匹,这还是刘湛搜刮了县兵营全部马匹才凑起来的,买马一事顿时迫在眉睫。马匹是贵重资源,哪怕刘湛打着官府的旗号发散了消息,最终也才收购了不到五十匹,离他预想的五百匹还差得远。

    上辈子刘湛就是个行动派,等凑齐马匹再动手黄花菜都凉了,缺什么那就抢什么!

    刘湛麾下一千兵倾巢而出,从通天关而下第一个晚上直取百里庄,刘湛不像之前每一次一有得手便退,而是直接烧了燕军粮仓,熊熊浓烟遮蔽了半个天空,他马不停蹄又攻打百里庄所属的苗角乡。

    苗角乡有乡兵几十号人怎么能是刘湛对手,不过一个照面就被斩杀殆尽,抢了粮草,刘湛再次下令片瓦不留全部焚烧。就这样一路抢掠一路焚烧,短短两天便打到了饶县地界。

    饶县县城位于一片丘陵地中,刘湛带兵攻占了丘陵地制高点上的一处哨所,他下令在此整军待发,饶县县城城门禁闭,城墙上有弓箭手整装待发,这是做好了死守城池等待援军的准备。

    “报告大人。”曹壮脸色有些难堪的扶刀而来。

    刘湛极目远眺山下的饶县目不斜视。“说。”

    “之前我们驱散的村民聚集起来了,在杨庄一带偷袭了我们运粮的队伍,这些人不死不休的纠缠,我们还折了几个兵。”

    刘湛眼中毫无波澜。“从今日起有反抗者就地绞杀。”

    曹壮得令抱拳下去,又有李小连前来通报。“大哥,所有队伍已经整顿完毕,我们按您的指示在几处要地挖好了沟渠。”

    此时刘湛心里已经有了计谋,只见他淡淡的说。“放火把这几座山头都烧了,待火烧尽再攻城。”

    这片丘陵地又称麦子坳,饶县县城建在这片丘陵地的低洼处,麦子坳没有河流四周环山,丘陵山上植被不高但是十分茂密,饶县不是军事要塞城墙修得不高大树影影绰绰的跟城墙融为一体,因着饶县又地处低洼火势蔓延起来根本挡无可挡。

    饶县城主根本没想到对方会放火,眼见大火从四面八方蔓延过来一时心如死灰,县城里没有河流,就凭那十几处水井哪里挡得住汹涌大火。

    当火势波及城墙周边的大树又蔓延进县城里,整个县城的百姓犹如炸锅的蚂蚁乱作一团,大火烧了整整三天三夜,城中死伤不计其数,州府派兵来援三千士兵赶到除了化成废墟的县城哪里还有贼兵半个影子?

    同一天奉命来剿匪的燕军校尉却又收到手下来报,贼子竟然在百里开外的廖家庄!燕军校尉带兵马不停蹄的赶到廖家庄,留给他的依然是废墟一样的村寨,气得他当场砸了水壶。

    之前刘湛不抢不烧是因为把这些村庄都当成了下蛋的母鸡,如今他意在打击燕军以免燕军日后把这些富庶的村寨当做后方来攻打通天关,这些村庄便没有存在的价值。

    一连几天刘湛都在跟燕军玩捉迷藏,燕军每每赶到人已经走了,燕军校尉越发怒急攻心,他已经一再加紧脚程却还是追不上贼兵,同样是行军,这些贼兵怎么好像特别能走?同时燕军校尉更加确信这些贼兵已经被吓破了胆只会一味的逃跑。

    最后燕军斥候来报,贼兵进入了周树口便没再出来过。

    周树口是连接齐云山和燕地的一处峡谷,峡谷里的道路只能允许三人并排通行,但是这处峡谷并不很长,穿过之后便是一片开阔的灌木丛地带。

    燕军校尉只略微犹豫便命令士兵进山,这些天他早就摸透了贼兵的人数只有不到一千人,他有三倍于对方的兵力根本不惧。

    当最后一个燕兵进入周树口峡谷,天空忽然响起一阵哨声,一时峡谷上方流矢纷飞巨石滚滚。

    “埋伏!!有埋伏!!”

    巨石挡了退路,又有人大喊往前冲,就在这时周树口峡谷出口的那片灌木丛燃起了熊熊火光,燕军拥挤在了峡谷里进退不得!

    此时燕军校尉已经慌了,他甚至还没见到贼兵头领就已经身陷死局!

    “我愿投降!我愿投降!”燕军校尉顾不得脸面不住地大声喊,他是燕地贵族子弟,他还有大好的前程怎能死在此处!

    峡谷崖顶,刘湛杵着长刀迎风而立。“全部拿下一个活口也不留。”

    整整半天周树口峡谷的嘶喊声方渐渐停歇,燕军三千人无一活口!

    第31章

    通天关,刘湛书房。

    一回到关内刘湛立即召集千户曹壮,百户曹鸣、韦成贵、李小连,总旗张小满、李福田等几名心腹商讨下一步计划,当然还有宋凤林。

    大家都还没卸下身上的佩刀和轻甲,每个人都带着浓郁的血腥气,只有宋凤林一身青衣坐在右上首。

    他看着扶刀而立的刘湛,三年前第一次见面他只是觉得眼前少年眉间英气勃发,如今眼前的刘湛已经逐渐褪去少年郎稚嫩的样貌,俨然已经成长为一个男人了。

    全歼燕军三千人,这样大的功劳若捷报递送入京官升两级不在话下。

    刘湛看着眼前的沙盘屹立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周树口一战莫要声张,下令全营给我全部烂在肚子里,若有泄露军法处置。”

    曹壮等人立即抱拳答应,虽心有疑惑但没有人质疑刘湛的决定。

    唯有宋凤林松了一口气,通天关天苍村乃至齐云山上藏着他们太多的秘密,他们还要在这里培植更大的势力训练更多士兵,如今方起步根基不稳不宜过早暴露。

    “大家都辛苦了,周树口一战我们大获全胜,待缴获的辎重归纳入营,我定犒赏诸位,不会让各位弟兄干白工。”刘湛又道。“小连、小满你们二人配合宋先生把辎重清点入库,其余人都散了回去休息吧。”

    此一役刘湛缴获了一批精良的武器辎重,这三千燕军步兵手中的武器全部入了刘湛的库房,还有搜刮多个驻点抢来的一百多匹马以及诸多粮食等物。

    待大家离开刘湛才露出一丝疲态,他解下佩刀想上炕被宋凤林拉住为他卸甲,这十日刘湛几乎没有合眼,他亲自带队扫荡了齐云山下燕地边境的所有村庄,前有燕民抵抗后有燕军追兵,还要安排策划运送辎重的路线,一桩一件均离不开他。

    带去九百四十人,折了几十人。

    虽然跟全歼敌军三千人相比这几十人的损失能忽略不计可刘湛还是痛惜不已,昏睡前的一刻他想着必须要给一笔足够丰厚的抚恤银子。

    刘湛足足睡了一天一夜才转醒,还是饿醒的。

    “大人,你醒了!”李阿三一直守在门口,听到动静忙不迭地进来。“大人,我这就去厨房拿吃食,宋先生让伙夫一直备着呢!”

    “宋先生呢?”刘湛喊住他。

    李阿三回头。“宋先生一早领着人去点粮,啊!对了,宋先生说大人要是醒了就去库房,还有还有要吃过饭才去。”

    这小子咋咋呼呼的刘湛脑壳疼的摆了摆手表示他知道了。

    刘湛到时宋凤林正领着士兵们把辎重归类码放,有些已经搬上了驴车准备运走。

    见刘湛来了宋凤林解释道。“东西太多了通天关就这么点地放不下,还有士兵也住不下这么多人,我便做主要他们先把要运走的物资整理好待你起床再决断。”

    刘湛笑了笑。“你安排便行,我说过营中诸事你可以决断。”

    话虽如此宋凤林却从不逾越,他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结又道。“燕军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应对?”

    “留下五百人驻守通天关以逸待劳,且看他们要怎么复仇。”刘湛嗤笑,通天关到燕地这一片奇石山林荒无人烟,通天关扼齐云山咽喉,燕军想打下这座险关?五千人来刘湛也不惧!

    自刘湛接手后前后两次扩建通天关,如今通天关已经跟险要的山势融为一体,只要把山门一封除非燕军有飞机大炮多多人命过来都不够填。

    刘湛招来曹壮李小连,命李小连带上五百人和缴获的辎重明日启程返回训练营,曹壮带领余下四百多人和通天关驻守的一百人留下静观其变。

    “通知下去,即日起通天关封关禁止百姓出入,若燕兵来犯闭关固守,有违抗者军法处置。”

    曹壮抱拳领命。

    而后刘湛又与曹壮一同去安排防御工事,除了准备足够的箭矢还要备下石头、木头、火油等物,最好能做出投石机,刘湛打算这就找人试试看,这个朝代也有投石机只是只有大军能配备,像他们这种小县城只能自己想办法拼凑。

    宋凤林本想跟刘湛商量阵亡士兵的抚恤问题,见他一门心思都在防御工事上了便不去打扰自己做主。

    “小满,你去库房支些银子,阵亡士兵每人五十两抚恤银,命人收拾干净遗体连同银子一并送下山去吧。”宋凤林想起什么又道。“再加一匹布,五石精粮。”

    张小满道:“宋先生,这已经十分丰厚了,我代这些士兵家属感谢您。”

    宋凤林摇摇头。“他们都是跟随刘湛起家的亲兵,自然要厚待。”

    五十两白银能在齐云山上买四亩水田或十亩旱田,这是多少佃户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财富,这些士兵的家属虽然悲痛欲绝但也对刘湛感恩戴德。营中士兵也是记在心里,哪怕他们丢了命家里还能拿五十两抚恤银子置办私产,起码家人能吃穿不愁了。

    当天夜里刘湛论功行赏,这次出师大捷,每个士兵最少都分得了三两银子,表现勇猛者可得五两到十两不等,刘湛的几位心腹更不用说每人都分了百两,至于布匹粮食等物按惯例都有赏。

    刘湛没有在通天关久留,三日后便带着宋凤林下山。

    训练营在武源县郊外一处夹沟密林里,如今刘湛得了一批能武装三千人的辎重哪里还闲得住,立即安排征兵以及扩建营地的事宜。

    事情一多刘湛便感觉人手有些不够用,千户曹壮驻守在山上,山下一应诸事都要刘湛过目拿主意,一天两天还行长期以往只会束缚住他不能放开去做别的事情。

    宋凤林给他出了一个主意。“按制县兵营设县尉一人千户长一人,如今北边在打仗,以战情为由或可让沛知州特许增加一名千户长。”

    刘湛惊喜道:“咱们不是一线战场这也可以吗?”

    宋凤林道:“你不是缴获了几个燕兵百户的牌子吗?呈一个上去,就说燕兵来犯,从他们口中得知燕国欲攻打通天关,左右只是一个借口好让沛知州有个理由准许罢了。”

    “对对!我这就去写信。”

    宋凤林忙拉住他。“我来写吧。”

    刘湛那□□爬字还是算了吧。

    那边沛万善回得很快,刘湛要提携李小连为千户长,不过是一个九品的浊官,已经贵为一州之长的沛万善眼睛都没抬便让马师爷拟了文书盖上知州大印准了。

    李小连完全不知情,接下任职文书时他整个人都是懵的,好半天都在傻笑没回过神来。

    消息传回天苍村刘家,李氏也懵了一天,如今家里活计都有下人在做,大小杂务也有管家打理,刘学逸每日忙于教务也很少流连花丛,这和美的日子已经让她觉得仿佛身在梦中般不真实,怎想儿子还受了官,如今人人见了她都得叫她一声夫人了。

    训练营中的事务交给李小连打理之后,刘湛跟宋凤林回到县城,刘湛已经许久没有回过衙门,他一来吕树生便立即差人来请他过去。

    “贤弟你来得正好。”吕树生面色仓惶。

    “发生什么事了?”刘湛敛了心神。

    吕树生嘶声道:“败了!颜氏败了!苍霞平原千里沃土尽归燕人了!!”

    颜氏十万大军在羊背坳被燕军全歼,除了颜启嵘带了一千亲卫突围逃入晋阳城,十万大军无一活口!栎阳关、范阳关、给阳关三大雄关陷落,周边四县三十二乡失去屏障被燕军扫荡焚毁一空,被称为大楚北方粮仓的苍霞平原彻底陷落!

    这一晴天霹雳的噩耗迅速传遍了北疆,信使已经八百里加急飞奔进京,不日将到达京城。

    大楚上下都知道颜氏一代不如一代不堪重任,却谁也没有想到颜氏会败得这样快这样彻底!

    乍闻噩耗的宣帝怒急攻心当场厥了过去,宫里乱作一团,三公九卿并各部重臣星夜入宫商量对策,皇帝还躺在龙榻上神思不清,大臣们倒先吵起来了。

    有大臣要求立即将颜氏满门抄斩,有大臣要求立即派兵夺回失地,也有大臣竟然建议固守齐云山日后再徐徐图之。

    宣帝昏厥拿不了主意,大臣也商量不出个结果来,天都大亮了最后也只能等在宫里等宣帝醒来再做决断。

    这些都是后话了。

    当天就得知噩耗的武源县衙里,刘湛按住吕树生发抖的手。“莫慌,苍霞平原陷落并不是齐云山陷落,颜氏腐朽不堪大用,这样的结果我们不是早就预料过了吗。”

    见吕树生稳住了心神,刘湛又让人立即去请宋凤林过来,乍闻消息的宋凤林仅仅是愣了愣很快就恢复正常,他对大楚只有恨没有情,这天下谁来做皇帝他都不关心,何况仅仅是丢了城池土地?

    刘湛此时的心情跟宋凤林差不多,他对大楚没有感情对一个昏聩的皇帝更加没有感情,他此时在思考的只有下一步他们该怎么走。

    屏退了左右,没了外人刘湛立即脱口而出。“只要晋阳城还在,颜氏就不算真正败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颜氏百年根基都在晋阳城,燕人想要拿下晋阳城没有那么容易。”

    吕树生没听明白,刘湛看向宋凤林。“凤林,你觉得呢?”

    宋凤林道:“晋阳城背靠齐云山,在笔架岭和峰尾岭腹地,三面环山易守难攻,燕人若要打晋阳城。除非他们能困住齐云山否则便困不住晋阳城,民生用度军资粮草都可以走齐云山入晋阳。”

    宋凤林正优容的坐在太师椅上,他语气平稳神情淡然。“其二,颜氏已经没有兵了,燕人打断了颜氏的脊梁骨,一只没有脊梁骨的臭虫不值得燕王再大动干其三,大楚必定不会善罢甘休,以当今那位的脾性必定会举全国之力出兵北伐,苍霞平原还会有一场旷世之战,只要燕王不傻他此时更应该整顿军务以待来年大战,所以晋阳暂时不会有灭顶之灾。”

    刘湛听得入神,他心里所想正如宋凤林所说,只是他词语匮乏形容不了这么清楚。

    宋凤林本不想说。“其四经此一战大楚败落已成定局。”

    吕树生都听得愣了,这透彻入微的分析当真教他心服口服。

    忽然刘湛灵机一动。“对了,写信给沛知州咱们得立刻和晋阳城划清界限才行!”

    宋凤林起身。“我来写。”

    吕树生满头雾水。“怎么了?”

    刘湛道:“不赶紧划清界限,等着颜氏派人来要兵要粮吗?”

    “大家都是天子门臣,这不是应该的吗?”吕树生感觉三观都碎了。

    刘湛没好气。“他现在是丢了城池国土的罪臣,皇帝没有旨意咱们拒之不受合理合法。”

    吕树生急道:“万一燕人趁机攻下晋阳城,我们岂不是也成了罪人?”虽然宋凤林的分析推断十分在理,但是也架不住颜氏无能啊。

    刘湛摆摆手。“晋阳城地理位置优越固守到入冬问题不大,待入冬了冰封千里燕军自然就退了,何况咱们也没有说要断他粮草,只是不能白给,要颜氏拿钱来买吧。”

    岑州府那边,沛万善正头疼这事宋凤林的信便到了,教他足足畅笑了一个时辰,好一个划清界限,好一个拿钱买粮!

    沛万善立即给所辖六县放了死命令,征兵调粮一事由州府统一安排,若颜氏差人来问便要他到州府去。

    同时刘湛紧锣密鼓的进行征兵事宜,燕人成功夺下了苍霞平原,下一步肯定会对齐云山用兵,不会大动干戈但是绝对会派兵来骚扰刺探,作为齐云山门户的通天关首当其冲。

    “你想组建骑兵?”宋凤林凤目圆睁愣了。“现在咱们满打满算只有三百匹马,光是养这三百匹马的支出便是大头,你不是还要扩编到两千人吗?这么大的支出你打算怎么维持?”

    “你先听我解释。”刘湛讨好地勾着人家的肩膀拉到大腿上抱住,宋凤林挣了一下没挣开。“骑兵是两军对阵中的利剑,能冲破敌军的防线打乱敌军节奏,好处说也说不完,就像必杀技,咱们能不用但不能没有。”

    宋凤林扶额,这歪理一套一套的还让人无法反驳。

    刘湛又说。“咱们账面上的银子应该能坚持半年,这段时间我再带人下山去……”

    “不行!”宋凤林断然反对。“靠近边界的燕地已经被你折腾得元气大伤,再去劫粮能劫来多少东西?而且,你现在已经是正儿八经的县尉了,总不能一缺钱就想着去抢。”

    刘湛搂紧了一些。“那你说怎么办?我都听你的。”

    但是骑兵一定要养是吧?宋凤林已经无力吐槽。

    “我们要有正经的营生才行,不管是开商行还是组商队贩货,得把手上的银钱盘活,我看刘管家的长子刘成走南闯北颇有才能,可以交给他负责这事。”

    刘湛犹如醍醐灌顶,他怎么就一直把刘成放着没用!

    齐云山上有那么多野味山货多少行脚商人来低价收走高价贩卖,他完全可以垄断了独家经营,还有武源县的走货渠道,乃至整个岑州的买卖他都可以联合沛万善垄断了玩!

    当真是来古代久了,上辈子赚钱的脑子都生锈了,现在经宋凤林一点拨这里面商机可大。

    刘湛高兴得在宋凤林脸上狠狠亲了一口,又意犹未尽的追着那张令他恋恋不忘的小嘴啃,啃着啃着就擦枪走火。

    “别闹!我还要出门!”

    “很久没吃了,让我吃两口。”说罢去扯他裤子。

    宋凤林整个人火烧似的骂他。“没脸没皮!”

    “你平时出不来,我帮你,这东西要定时出来否则身子不畅快。”

    某个脸皮比城墙厚的人手脚麻利,宋凤林又羞又怒但又奈何不了他。

    事后,宋凤林自暴自弃的埋在被褥里不想动也不想理会某人。

    刘湛撑着头有一下没一下的玩着他落在枕上的长发,心里想着还是得再派些人去寻更好的大夫,因伤亏损的身体得补回来。

    第32章

    宣帝自那日昏厥便高烧不退,太医院束手无策,周相寻来一名游方道士作法,怎想第二天宣帝便转醒了。

    醒来第一件事没有召见群臣,没有召见皇子妃子,竟然是跟那游方道士密谈了整整一天,次日该游方道士被奉为国师,号张道群臣私下里议论纷纷却没有人敢在这节骨眼去触皇帝霉头,不过是一个道士,皇帝宠便宠了,如今要紧的是北方!

    对此世家大臣分成了三派,以周相为首的主战派,吕氏为首的主和派,还有不战不和的中立派。

    主和派认为,苍霞平原历来在颜氏手里,岁贡也以各种理由或少交或推迟,朝廷本来就没有得到多大的好处,苍霞平原丢了也就丢了,不如收拢流民固守齐云山再图谋日后收复失地。

    主和派也是有理有据,丢了苍霞平原大楚还有湟川天险,燕人的铁骑再厉害也踏不过湟川天险,只要闭关锁国可保大楚百年无虞。

    把缩头乌龟说得这样大义凛然清新脱俗当天就震惊了京城百姓。

    很快京城大街小巷传开了一句童谣:世家无风骨,文人无傲气,北军无脊梁,大楚无苍霞。

    不知怎么的传到了宣帝耳里,宣帝大怒,砸了御书房,打了二皇子,只因吕氏是二皇子母族,吕氏官职被夺又把二皇子赶去修皇陵。

    就在这时,大皇子站出来主动请缨北伐。

    大皇子的话说得极妙。“即便战死沙场儿臣也不惧,只要能替父皇洗刷冤屈,儿臣愿意用性命相换!”

    吕氏为何被夺,不是因为他主和的意见不对,以大楚现在的国力闭关锁国为民生考虑也是利国利民的事。但是他没明白宣帝的心理,宣帝在乎苍霞平原吗?在乎那些在战乱中丧命的百姓吗?不是,他在乎的是他自己的脸面!

    丢了苍霞平原,他无颜见列祖列宗,他无颜见天下诸侯,他无颜见黎民百姓,他需要挽回面子!什么事都行只要能挽回面子!

    大皇子的外祖周大丞相已经把宣帝摸透了,大皇子替父出征不是为了收复失地而是为了替宣帝圆面子,失地可以徐徐图之,皇帝的面子急需挽回。

    一时御书房里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宣帝挽留长子,大皇子长跪不起说什么都要去,最后大皇子母妃馨贵妃也来恳求宣帝让大皇子出征,最终宣帝痛惜的答应了。

    大皇子是周大丞相外孙,他怎么可能真的让大皇子去打仗,最终带兵出征的大将军是周大丞相的长子周澶,大皇子以督军的名义随同北伐,号称率领五十万大军,时间定在来年开春出征。

    一个月之后,北疆岑州也接到了兵部调令,命岑州知州征兵五万来年开春与大军汇合。

    因为这份征兵函,沛万善亲自回了一趟武源县刘家。

    沛万善一脸愁苦。“岑州所辖六县具是穷山恶水之地,地贫民瘦,军户加起来也不足三万户,若强征良民恐激起民愤,我哪里能征来五万兵丁。”

    以武源县为例,全县有三千军户按例每户出一兵丁也不过是三千人,六县便是一万八千人,加上原有的岑州厢军撑死了不超过两万五千人,除了军户还能募兵,但是良民从军少之又少。

    大楚行前朝九品中正制人分三六九等各行各业是贵是贱都有定数,良民非贱籍历朝历代都没有逼良民服兵役的先例,如果有那也是离亡国不远了,兵部下令要岑州调集五万兵丁摆明了是要他强征良民。

    朝廷可以不管北疆安稳,但是沛万善不能不管,齐云山是他的根基所在,熬了十年好不容易才有今日这番成绩,若他在此时强征良民,估计告示才贴出去,第二天他沛万善就身首异处了。

    沛万善愁得像一只大土猪,耸拉着自怨自怜。

    书房里一时无话。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