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章

    如是半个小时之后,江云初让邻居大娘起来活动一下。

    大娘小心翼翼的站了起来,发现居然能站住了,头也不晕了,立即大喜。

    “行了,大娘,既然没事了,你自已下午在艾灸一下肚子的那个位置,巩固一下疗效就没事了。”

    说完江云初转身离开,没有给邻居大娘大卷子任何说话的机会。

    第13章

    额窦炎

    “好了?”

    江云初回来之后,继续吃饭。

    “好了。”

    父母对于江云初的医术绝对的信任。

    因此并没有过多的对话。

    吃过早饭,江云初回到房间刚刚看了会书,就听到电话响了。

    “儿子,你来这边店里。咱们隔壁你刘姨她妈妈病了,你过来看看啊。”

    老爸的电话打了过来。

    “啊。”

    江云初放下电话,套了个外套,拿起桌子一串油光锃亮的小金刚菩提就溜溜达达出了门。

    在老家,步行代替一切交通工具。

    江云初的步伐很轻很快。

    没多大一会,就出现在了店里。

    一家不大的五金店,在江云初回家的时候,也担当半个诊所的功能。

    患者就是周围这些邻居们,或者邻居家的亲戚朋友。

    江云初的老爸所说的刘姨是隔壁服装店的老板娘。

    江云初到了的时候,看到刘姨旁边坐着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

    “云初过来了啊!”

    江云初点了点头,笑了笑,给刘姨问了声好。

    刘姨指了指自已身边的老太太:“云初,这是我妈妈。你给看一下,这是拍的片子.”

    江云初拿起ct的平扫报告看了看。

    颅脑ct未见异常。

    右侧上颌窦炎症。

    “鼻窦炎。”

    鼻子周围的骨头有空腔,称之为鼻窦。

    鼻窦一共有4组:上颌窦、筛窦、额窦、蝶窦。

    “嗯嗯,医院说是鼻窦炎。之前在南街那边吃了几个月中药,后来又买的小中药丸子,没啥效果,她就是说她头疼得厉害,现在医院这边叫做手术,我们也不太敢做,毕竟老人年纪太大了。”

    满脸皱纹的老人沉默寡言,基本都是自已女儿全程描述。

    江云初认真听着点了点头。

    “这不是听说你休假回来了,我赶紧让你爸爸给你打电话把你叫过来了。麻烦你了,云初。”

    “没事,刘姨。我先看看。”

    江云初看病习惯先望诊,其次听人说话的声音,再切脉,再看舌象。

    三个步骤下来,基本病情就已经了然于胸。

    刚刚一进门,江云初就看到老人家眉头紧皱,精气神很差,很显然正在难受中。

    由于老人一直没有说话,江云初不能从声音之中听出什么端倪,只能再进行下一步切脉了。

    江云初伸出修长的手指,三指指目轻点,放在刘姨母亲的手腕之上。

    左手脉寸不足,关尺微微弦急。

    右手脉,寸部沉取有,关尺皆沉。

    这种脉法在中医之中称之为寸口脉法。

    即在手腕部,大拇指一侧摸脉的方式,一般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的指尖触摸,摸的位置分成三份,从手掌根往胳膊方向分别对应的是:寸、关、尺。

    左手右手分别代表人体不同的脏腑。

    左手寸心、关肝胆、尺肾

    右手寸肺、关脾胃、尺命门。

    哪个部位有问题,就是那个内脏出现问题了。

    比如刘姨母亲这个脉像,就是心气不足、肝胆有火气,肺气不足。

    当然,脉道一途,变化万千,肯定不是一两句能说明白,在这里只是举一个浅显的不能再浅显的例子,让大家有一个概念而已。

    江云初把完脉之后轻声说到:“奶奶今年多大年纪了?”

    “78岁。”

    “哦哦!”江云初点了点头:“头痛厉害,也有点迷糊头晕吧,睡眠也差一点。”

    “是啊!我妈觉可少了。就张罗迷糊。”刘姨听到这里插了一句。

    “我看看舌头。”

    舌头伸出来,整个体发白,微微有寒,肺区有点下陷.

    鼻子是肺的外窍。

    鼻炎正好对上。

    “没事啊。我给开个方子,吃了就好了。”

    江云初拿了纸笔,开始写方子。

    细辛6g、荆芥12g

    、甘草10g

    、桔梗8g、

    党参10g

    、鱼脑石15g

    、辛夷8g

    、北柴胡13g

    当归20g

    、玄参8g、

    白芷8g

    、藁本8g

    、麦冬9g

    、鹅不食草8g

    鼻炎之中,辛夷、鱼脑石是必不可少的药物。

    鼻炎古称鼻渊,在内经之中鼻渊就是肝胆经郁热上攻于脑导致的。

    所以江云初起手就是柴胡、当归、玄参。

    而其余的药物多是驱寒的药物。

    唯有一味鹅不食草需要解释一下,这个药能通鼻窍,消灭鼻子里的息肉。

    刘姨拿了药方,带着母亲离开了。

    江云初坐在店里跟爸妈聊天。

    “儿子,你这次啥时候走。”江云初老妈不愿意让儿子走,每次江云初回来,都希望儿子多呆两天,可是江云初的职业使然,让江云初不能在家多呆。

    “能待几天是几天,老问!”

    江云初老爸不满的说道。

    “就问,我儿子我还不能问问了!”

    江云初老妈给了自已老公一个大白眼,去一边码货去了。

    “爸,跟你商量个事情呗。”

    江云初坐在椅子上,脚丫子不老实的转啊转。

    “啥事!”江云初老爸问道。

    “我其实已经离职了,我觉得吧,在医院当小大夫我干够了,也不自由,工资也就那样。我师父给联系了一家中医门诊,现在盘给我了。这样还能自由一些,正好也好发挥我的特长,学以致用嘛!”

    “能稳定呢?”

    老人永远关注的是稳定。

    “能吧。哈哈。”

    江云初不保准的笑了笑。

    “不管,你爱干啥干啥。你自已决定吧!”

    江云初老爸看着自已儿子这个样子,摆了摆手。

    “嘿嘿。”

    江云初嘿嘿一乐:“中午吃火锅呗。我后天回去了,今天有点想吃火锅。”

    “后天就走!!!”江云初老妈一听,也不码货了,起身嗷一嗓子。

    “我去买菜。”

    。。。。。。

    中午吃火锅。

    清汤之中翻滚着肉片,

    麻酱韭菜花,

    简单的蘸料足以衬托羊肉片的香味。

    。。。。。。

    在得知自已儿子要回去上班之后,江云初老妈开始摆弄着各种好吃的菜。

    而江云初也终于能够获得两天的清闲。

    一是之前回来的两天已经把有问题的亲戚朋友处理完了。

    二是这两天来的不熟悉的直接让江妈妈给回绝了。

    在母爱面前,看病这种事情必须往后靠一靠。

    在家过了两天舒服日子,江云初踏上回程的火车。

    第14章

    第一个患者

    回到德生堂,江云初多少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说给自已一间诊室,让自已在这上班,拿提成,那自已有信心把这个事情干好。

    但是突然把这一摊子交给自已,多少有点不会整了。

    而且这还是个烂摊子。

    因为江云初在这里待了一上午的时间,一个患者也没有。

    看来这个门诊已经让德叔彻底整“臭”了。

    闲着无聊,江云初索性收拾起了药斗里的药。

    德叔这里的药非常全。

    江云初挨个打开看。

    一是核对一下药材的数量,另一个是大概了解一下药材的位置。

    目前门诊只有自已,万一真有找自已治病的,那开方抓药肯定都是自已的活,自已也不能整的太慢。

    江云初拉开一个抽屉。

    这里面装的是柏子仁。

    就是侧柏的种子仁,此药有益气、安五脏的功效、能补虚损、止汗、除风湿痹症。

    和松仁、麻子仁配合能治疗老年人虚性的便秘。

    这个药油性比较大,也比较香。

    江云初打开之后发现居然都生虫了,可以看出德叔得多久没有用过这个药了,不然不至于生虫。

    拿出来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还好,只有几只小虫,而且柏子仁也没有被啃咬的痕迹。

    江云初赶紧上楼找了一个木筛子,把那里面的柏子仁拿出来,拿出去摊开晾晒了起来。

    把药材整理了一个遍之后,就已经是半下午了。

    江云初又去库房看了看,把所有没有开封的药物都检查一遍之后,这才作罢。

    虽然门诊让德叔快干黄了,但是药材真不少,包括一些很难买的中药,比如乌头、马钱子之类的药物,德叔居然都有。

    看着这些药,江云初实在想不明白,医术一直平平的德叔怎么会用到这些虎狼之药。

    想不通,不想就是了。

    江云初的一贯思路。

    刚刚下楼之后,江云初多少有些惊讶的是,楼下居然等了一个人。

    “你好。”

    江云初赶紧过去招呼。

    “你好。”

    来人是个年轻男性。

    江云初习惯性的望诊一下,发现这个小伙并没有什么疾病,挺健康的。

    “我就是想问,你们这里的中药单卖嘛?我就是想在这里抓点中药,不看病。”

    小伙说话还有点不好意思。

    “能啊,你要抓什么药。”

    江云初立马答应了下来随即来到了柜台后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