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章

    江云初的师父看着江城眼满足的小眼神笑道。

    “吃饱了。”

    结账,走人。

    “行啊,小兔崽子,现在这正经练出来了。”

    江云初师父二人边走边说话。

    “还是没有师父功夫深。”

    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

    学问往往在人们最不注意的地方产生。

    吃饭学问很多。

    以后咱们慢慢慢讲述。

    今天单说饭量。

    江云初是在一次陪师父上山采药的时候发现自已师父奇特之处的。

    自已师父可以一顿吃好三四斤蒸饭,也可以好几天不吃饭,啥事也不耽误。

    当时江云初师父带着江云初进山采药,进了深山,那是一个当地的山民都很少去的地方。

    二人迷路之后,江云初的师父便把所有的吃喝都让给自已的宝贝徒弟,自已不吃不喝,带着江云初在林子里转悠了一个多星期。

    一开始给江云初吓坏了,但是更让江云初害怕的事情发生在下山后。

    第17章

    师徒往事

    师徒二人下了山,七天饥饿,江云初眼珠子都饿的绿了。

    二人找了一个拉面馆,江云初就看着自已师父猛吃了12碗拉面,而大拉面的一碗面是将近七两。

    在江云初的注视下,师父擦了擦嘴,嘿嘿一乐带着江云初在店家的注视下离开了。

    直到后来江云初才知道此种法门名为辟谷法。

    和多数的青少年一样,江云初在自已小时候,也对各种法门充满了种种的好奇心。

    学法与学道成了江云初在少年学习期间挨骂最多的地方。

    少年人受影视资料的影响,对于法术以及神鬼莫测的一些东西都产生了巨大的兴趣,而这些东西对于任何年轻人的吸引永远是巨大的。

    而现在的网络时代,对于此类青年统称为中二少年。

    江云初小时候就是一个中二少年,为此事江云初没少挨骂挨打。

    江云初在随师父修炼初期,习惯看一些什么杂志或者气功的期刊,往往以文章作者所描述的境界自比,不理解的地方,会产生疑惑,这下疑惑自然就转嫁到了师父那。

    而每一次问题,获得的必然就是破口大骂。

    挨骂,在一定时期成为江云初的主要困惑之一。

    这时候,少年学道的好处与坏处都显现出来。

    写到这里,笔者有点感慨。

    在网络发达的信息时代,笔者每每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些家长让孩子修行的视频。

    雪地里打坐、

    学前班念经,更有甚至为少年开发特异功能的。

    这种视频经常获得非常高的点赞与观看。

    每每看到这些,笔者无比痛心。

    并不是说为小孩子传授这些知识不好,只是说时期不对,多半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天有三光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

    年幼时期,学道学经一旦情况掌握不好,尤其过度注重后天的一些奇异的能力的开发,对于人体的损耗是非常巨大的。

    而对于一些经书的强行背诵,笔者也是非常不赞成的。

    无论道经、佛经、医经,笔者始终主张的是理解比背诵更重要,如果能够真正理解并且做到知行合一,那将是非常非常成就的一件事。

    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和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正确,至于好坏还是靠大家评说吧。

    直到后来,江云初才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

    因为做到,要比知道和看到重要的多。

    抛却学道而言,在医学上,江云初的师父对于江云初的教育始终是以经典为主。

    自《伤寒论》《金匮要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学起,这些基础打好之后,江云初的师父才慢慢让江云初学习后世各个医家的著述。

    这就导致江云初所学传统的不能再传统。

    而强大的中医经典基础让江云初在应对没有见过的病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

    前期在学习的时候,江云初的师父对于江云初的管理无疑是严格到苛刻的。

    当时江云初也稍微有点叛逆心理,梦想着有一天能够超过自已师父,想个办法给师父治了。

    但是这个愿望时至今日始终没有实现。

    后来江云初直接就死心了。

    “懒得”和自已师父比。

    在学艺中期的时候,江云初有一个巨大的愿望就是见到师爷,告自已师父一状、参自已师父一本。

    后来江云初的师父无意之间得知了江云初这个小愿望,居然真就把江云初的师爷给请来了。

    不过不是一个,是五个。

    五个老爷子给江云初好一顿教育。

    中心思想就是:江云初身在福中不知福。

    给江云初整的小脸蛋通红。

    自此叛逆性彻底从大脑删除了。

    “小子,你要治为师,还是太嫩啦!”

    江云初的师父经常说的一句话。

    “。。。”

    江云初每次都是无言以对。

    再到后来江云初就被师父放养了,基本属于不管了、不问了。

    江云初在离开自已师父身边之后,突然发现自已站在了一个特别高的位置之上,对于各种事情都有了一个非常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对于专业的一些学问也是有自已独到的见解。

    回首望去,江云初才发现,师父所传授给自已最最珍贵的东西并不是那些知识,而是教会了自已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做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每次看到自已师父,江云初总是想起这句话。

    传道,

    授业,

    解惑。

    三个层次都要做到,方可以为师。

    大学时期,江云初每每看到一些没有师德的老师,都恨的牙根痒痒,但是迫于现实,又没有什么办法。

    每次到这个时候,江云初就又想起一句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有一次,江云初在和自已师父说自已的想法的时候,师父突然笑了:“小样吧,还天下了。”

    “云初。”

    师父的声音把江云初从回忆拉到现实。

    “师父,您说!”

    江云初把手里的法扇放下,抬头看着自已师父。

    “明天我就回去了,你在这里挺好就行。”

    江云初没想到自已师父来去如此匆忙,多少有点诧异的说道:“师父,您怎么这么着急,没事多住两天呗。”

    “不住了,回去还有事情,阿德都把你的手续给办好了,你就安心在这行医,等你慢慢稳定了,师父再来看你。”

    师父要走,纵有千般不舍,也没有办法。

    师徒二人分别之后,江云初自已回到了诊所。

    依旧是熟悉药物,看看哪些药物需要晾晒。

    收拾东西,打扫一下卫生。

    “又是一天啊!”

    江云初看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坐在位置上不由的感慨。

    收拾好东西之后,江云初拿出笔记本电脑,准备重新制作一个就诊表,结合传统的四诊。

    德叔的处方筏太过于简化。

    江云初准备制作一个详细的,这样一来,有利于以后回顾分析,便于查找患者病案。

    忙活了将近一个小时,江云初制作了一个自已稍微满意的表格。

    再次检查一遍没有什么错误之后,江云初准备明天找个打印店,看看能不能打印一部分。

    第18章

    感冒?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不太忙的打印店。

    最终谈拢的价格,帮江云初以1毛钱一张的价格打印了一百张。

    回来之后,江云初发现眼下自已只能是坐在位置上继续待着。。。

    这种情况和自已在医院完全不同,医院工作的时候,江云初发现自已好像有干不完的活,虽然不是特别累人,但是也从来没有如此清闲过。

    当一个人从一个状态突然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时候,多少会有一些不适应。

    对于江云初来说,现在的时间只能是看书来度过。

    江云初手里拿着一本《本草纲目》,看的正起劲的时候,门口进来一人。

    “你好。”

    来人说话声音鼻音很重,而且边说话边擦鼻涕,即使没有学习过医学专业知识的人也能看出来,这人是有些感冒了。

    “你好,请坐。”

    江云初让男人坐下。

    “您给看看我这是怎么了。”

    男人倒是十分自觉,说完便挽了挽衣袖,把手腕直接放在了脉枕之上。

    江云初把手里的书放在一边,伸出三指便开始把脉。

    三指指目点在脉道之上,浮中沉、举按寻,脉像已经了然于胸。

    双手脉软,不带有浮象,和江云初原本在设想的不太一样。

    在中医之中,感冒这种病,属于表证,表证在脉像上表现为“浮脉”,故此有句话说“有一分脉浮,就有一分表证。”

    但是此人并没有浮脉,所以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此人见江云初只是把脉,久久不说话,便好奇的问道:“大夫,我这是什么情况,你怎么不说话了。”

    “你这就是感冒了!”

    江云初此话一出,对面的表情微微一变,随即快速的恢复了正常的神色。

    不等江云初再次说话,便起身要走。

    这人来也快走的也快,把江云初弄的有点不知所措,就在此人要出门的时候,江云初实在心里好奇,便忍不住出声问道:“这个大哥,不吱声就走了是什么意思。”

    江云初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和。

    但是此人回头语气非常冲的说道:“什么意思?黑店吗?不能走啊!!!”

    无名的火气烧的江云初更是一脸懵。

    “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好奇,为什么刚才还好好的,我说完一句话之后,您扭头就走了,我是想知道,您为什么扭头就走,是因为我说错话了吗?”

    诊所虽然和其他的店面不同,讲究济世救人的同时再挣钱养家,但是总归来说也是盈利的,也是生意。

    江云初师父临走的时候,就嘱咐江云初和气生财,以和为贵,所以江云初并没有因为男人的不礼貌行为在说话的时候有一丝丝的情绪,反而语气更加的平和。

    而且江云初发现这个人是走着来自已诊所的,这就说明此人住的不远,很大可能是周围的住户或者商户。

    虽然德叔的店面存在多年,但是自已是初来乍到,要是不明原因的得罪了周围的邻居,那绝对不是啥好事。

    男人见江云初说话语气始终这么平和,便也收了一点脾气,站在原地和江云初说道:“我走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假中医。”

    男人奇怪的行为本就迷惑,此话一出更是让江云初感到一头雾水:“我不太明白你这个话的依据是什么。”

    “因为你形容我这个病用了感冒这个词,你是中医你应该说我这个叫伤寒,但是你却说我是感冒,感冒是西医名词,你是一个西化的中医,我没事在家就自学中医,最讨厌的就是你们这些学院派教出来的西化的中医!”

    男人言辞激烈语气冲动的喊道。

    看着男子这么激动,又这么义正言辞,江云初没憋住,扑哧一下乐了。

    “你笑什么!”

    男人看到江云初居然还笑,火一下就又起来了。

    “就是看到你这么愤慨,我就觉得有意思,但是我不是嘲笑你,就是比较有意思吧!”

    江云初实在是不好形容自已的心情,只能说看到一个中医爱好者这么义正言辞的斥责自已,就比较从心底里钦佩。

    “你要是想知道为什么笑,那你坐回来,我跟你说道说道。”

    男人一听,又走进屋子,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气鼓鼓的盯着江云初,那意思就是我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

    “先纠正你一个事情,感冒是正统的中医名称。不是你认为的西医名词。”

    江云初此话一出,男人先是一惊,继而张嘴要说话,却被江云初直接摆手叫停了。

    “你听我接着说,你这个是叫伤寒没有错,最早的时候,对于感冒都称呼为伤寒,但是伤寒属于严重的流行感冒,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觉得伤寒这个词语太过于惊悚,在大概明代时期,民间就开始称呼为感冒。感受触冒到邪气的意思,这样听起啊,就不那么吓人,但是实际上就是伤寒,这些在古代医书之中都有记载。至于你说的这个感冒,西医那边应该说是上呼吸道感染。好了,我更正完毕了,你有话可以说,你也可以走了。”

    江云初一番话说完,男子坐在椅子上得有两分钟没有说话。

    “那是我整错了?”

    男人挠了挠头,低声嘀咕了两声之后,便对着江云初说道:“那你说我这是感冒,怎么治呢。我就在你这抓一点中药,要是好了,我就信你,拜你当老师都行。”

    江云初对此人是彻底无语了:“吃药行,我不收学生。”

    德叔的处方筏还没用完,江云初就只能继续使用德叔的处方筏,也是因为这人的病简单,江云初那个诊单多少有些复杂,不太适合。

    男人这病其实非常简单。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