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出了趟公差,刚回来。这不是回来就赶紧过来了,我舅舅给你拎了一兜土鸡蛋。”高强最近几次只要是一出站,就会带来他舅舅给的东西。
这让江云初十分的不好意思。
第149章
肺炎后遗咳嗽
“哎,每次来都带东西。你舅舅这么挂念,真是不好意思啊!”
江云初接过鸡蛋略显不好意思的笑道。
“嗨,我舅舅这个人,老实了一辈子,知恩图报在他心里可不仅仅是四个字,其实我舅舅对你也不仅仅是感恩你给他治病,也有一点点愧疚,毕竟我那个表弟办的混事,差点伤害到你!”
听到高强说这句话,江云初才搞明白为什么高强舅舅总是给自已送东西,感情根源在这里。
“不
第150章
理痰汤
待到李涛旭休息了一会之后。
江云初直接离开了座位,让高强先坐下率先诊脉。
又是亲戚,关系又好,李涛旭自然没有拒绝,也不涉及到患者接不接受,乐不乐意的。
高强认真摸了摸脉,又看了看舌苔,刚想发表意见,就让江云初给阻止了,江云初给了高强纸笔,让高强去一边把诊断,舌象,药方写下来。
高强起身把座位让给了白紫薇,白紫薇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坐了下去,开始把脉诊断。
江云初依旧是递给白紫薇纸笔,让其去一边写方子,写诊断。
白紫薇起身之后,江云初亲自坐下,开始诊脉,写方。
江云初坐下之后,李涛旭明白过来,不是江云初敷衍自已,找俩人随便给自已诊脉开方,而是在考核自已的学生。
三人方子诊断都写好了。
江云初接过了白紫薇和高强递过来的纸,开始仔细看起来。
白紫薇:
——————
脉象:沉滑。
舌苔:舌体暗,舌苔薄白
方:陈皮10g、法半夏10g、炙甘草10g、干姜5g、百部9g、紫菀9g。
5付。
——————
高强:
——————
脉象:浮滑脉。
舌苔:舌苔薄白。
方:我认为还是肺寒,还是止嗽散。想不出别的来。
——————
江云初看高强的方子的时候,白紫薇一个劲的偷瞄,偷偷看,看到高强写的字之后,噗嗤一下笑了:“哈哈哈,强哥。你也太可爱了吧!”
高强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跟着笑了笑:“嘿嘿,我也不知道开什么了,我觉得还是有点寒象在里面的。所以除了止嗽散,我也想不出别的方子来了!”
“嗯!”
江云初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白紫薇这个方子基本上就是脱胎于当时给她姥姥的那个方子。
“你这个方子,就是描的我给你姥姥开的方子吧!”
白紫薇点了点头:“我觉得脉滑,是有痰邪啊。所以我就按照你之前的这个方子拟了一个方子。以二陈汤为基础,祛痰为主吧!”
“好啊。二陈用的不错!”
江云初点了点头,给予肯定。
高强也跟着十分肯定的说道:“是!我没有想到,确实是二陈应该用!您用的啥方子啊?”
高强好奇的拿过来江云初的那张纸,上面写道:
——————
脉沉滑,有热气。
舌苔薄,舌体红,以外有微寒,内有热痰。
生芡实30g、清半夏12g、陈皮6g、炒黑芝麻9g、炒柏子仁6g、生白芍6g、茯苓6g
5付
——————
“哎,这是啥方子呢?”
白紫薇惊讶的问道。
“张锡纯的方子。理痰汤!”
江云初也不考他们两个了,直接揭晓了答案,二人听完了之后,非常迷茫,一看就是听都没有听过这个方子。
江云初看二人迷茫的眼神,便对着白紫薇问道:“小白,还记得我给你姥姥预后用的什么方子吗?”
白紫薇立马说道:“六味地黄丸。你说肺为痰之标,而肾为痰之本,补肾亦能消痰!”
白紫薇虽然不喜欢看书,但是对于江云初讲的一些话,记的还是非常清楚的。
“那你说芡实的功效,背一下!”
江云初继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白紫薇和高强。
白紫薇正在准备考研,中药功效记得非常熟悉,张口就来:“补脾去湿,益肾固精!”
高强也开口道:“芡实味甘,平。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
白紫薇背的是中药书上对于芡实的功效,高强一直走的经典范,所以背的是《神农本草经》之中对于芡实的描述。
“对,既然你们知道芡实的功效,也知道痰的标本的道理,所以这个方子重用芡实在这里目的其实就是补肾。他是有痰咳嗽,这次要从肾治疗。直接治根,同时加二陈汤,标本兼治!”
江云初开始给二人讲课了:“理痰汤是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之中提出来的方子,主治的就是痰涎郁塞胸膈,满闷短气。或渍于肺中为喘促咳逆。”
“他不仅仅说是能够祛肺中之痰,还可以祛身体各个地方的痰,因为怪病多由痰作祟。这些都是张锡纯自已原本书里写的,不是我说的哈!”
江云初对于白紫薇和高强引领高明就高明在这个地方,虽然以口头教学为主,但是说的话都是有根据的,不是道听途说来的。
说出来的话,去各个地方查阅,都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据的。
读经典,是一个中医成才路上最近的阶梯。
“张锡纯还说,他的方子可以治疗,痰停于心下引起的惊悸失眠;痰停滞于胃口导致的胀满哕呃;痰流溢于经络导致的肢体麻木或者偏枯;痰留于关节,附着在筋骨之中,导致的活动不便,关节疼痛;也可以治疗痰随着逆气肝火上升,导致的人体眩晕不能坐立。”
江云初把理痰汤的方子主治大概给二人讲了一通,然后开始延伸张锡纯对于这个痰的看法和对于自已创作的理痰汤的方药解释。
张锡纯自已讲,理痰汤一方以半夏为君药,目的是降冲胃之逆。
然后呢方中重用芡实,用来收敛冲气,同时可以收敛肾气,增加肾脏的闭藏之力,因为咳逆上气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肾脏的固气功能。
肾气得到补充之后,肾脏的元阳之气充足,那肾阳气化,可以温化寒痰,同时还可以降逆平冲。
用芝麻、柏子仁是为了辅助半夏,因为这两味药油性较大,一是气味微微带一点点寒,一是油润之性比较充足,这俩药的功能,即可以润半夏之燥,又能帮助芡实加强补肾的功效。
方子之中用生白芍、茯苓,目的是为了滋阴利小便,淡渗以利小便也。这两个药是为了给邪气以出路,让邪气有处可遁,不至于在身体之中乱窜,乱动。
用陈皮,本身陈皮和半夏就是二陈汤,千古化痰不易之方,但是张锡纯说,他用陈皮不是想让陈皮化痰,而是想让其行气,目的是辅佐半夏降逆气,同时能够梳理芡实、芝麻、柏实补益之药的滋腻之气。
“但是啊,我有一点点个人看法,你们两个以后如果看病的时候,可以验证一下这个看法,张锡纯说他用陈皮是为了理气,其实我觉得也是他个人的一个想法,如果用理气,不用陈皮的化痰,则完全可以改用青皮,那样理气更强。其实他还是留了一手,二陈就是这个方子的核心。”
江云初一通话讲下来,不仅仅高强和白紫薇听的入迷,就连李涛旭听的都入了迷。
李涛旭由衷的赞叹:“在这看病,不仅仅是看病啊,听你们讲的,我感觉我好像都有点会看自已这个病了!”
——————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何者?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张锡纯原话摘录于此,供大家理解探讨!)
——————
第151章
透关射甲
方子解释了一下之后,江云初呵呵一笑看了看恍然大悟的白紫薇和高强二人。
“所以,学中医,还是要看经典。读经典。不看经典,不读经典,进步很难。”
李涛旭笑道:“听了你说了这么多,我感觉我这病一定能看好。哈哈!”
“没人能保证百发百中,但是我肯定会尽力给你看的!”
江云初给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回答。
白紫薇拿着药单把药抓好,递给了李涛旭。
第152章
求援师父
艰难焦急的等待了十几分钟之后。
白紫薇拿着一个小盆,端下来三个滚烫的鸡蛋。
“江大夫。。。”
王小丽焦急的说道。
江云初直接摆了摆手,然后示意王小丽把孩子放在椅子上,把椅子向后靠,让孩子半仰卧位的靠在椅子上。
变魔术般不知道从哪里掏出来一个手帕,江云初将滚烫的鸡蛋包在了手帕之中。
开始轻轻在小孩的头上滚动。
第153章
中蛊
“那现在怎么办呢?我们能等,我怕孩子等不了啊!”
王小丽焦急的看着江云初。
“不用担心,虽然目前我们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维持他不难受,让他舒服一些还是可以做到的!”
江云初说完,直接打开了师父送自已的法扇。
其实这个扇子的具体用法江云初也不知道,师父也只是提示了这么两个字,江云初没有别的使用办法。
把打开的法扇放在了小孩子身上,扇子放
第154章
王小丽讲故事
王小丽开始讲述自已儿子做的事情(以下段落均是王小丽从自已角度口述)。
他们家住的小区是一个回迁房。
回迁房里,有很多都是之前平房里住的人。
这其中有很多都是老人。
平房和楼房有很大的不同。
说实在的,两者都住过的人肯定就会知道,有很多时候,还是平房要比楼房舒服。
那些之前住楼房的人,尤其年纪大一点的,就爱养个鸡,养个鸭子什么的,下点蛋等等。
王小丽楼下住着一户人家,有一个老太太和一个老头。
这个老头是个中风偏瘫的老头。
老太太每天会把老头用轮椅推出来晒太阳放风。
这倒没什么。
问题是这个老头好像大小便有一些不受控制。
经常就会尿床或者大便拉到床上。
这时候老太太就会在楼下,也就是单元门的门口晒被子,晒被单床单。
床单被罩还好洗。
棉被里面有棉花,就不太好处理。
久而久之,就会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楼里人都比较反感,但是老太太加一个偏瘫的老头,而且无儿无女,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忍忍就拉倒了。
而且老太太也不是每天都在晒被子。
这是一件事,王小丽说晒被子的时候,满脸反感。
另一件事就是,老太太养了三只下蛋的老母鸡。
老太太每天都在楼下遛她养的这三只鸡。
这种鸡溜达溜达,会自已找食吃,吃吃虫子,就不用总是喂东西吃,下蛋还多一些。
而且这个老太太这三只鸡很怪,老太太让它们溜达,它们就溜达,一叫它们回来,立马就回来,钻进鸡笼子里一动不动。
要知道鸡拉屎是非常非常臭的。
这几只鸡也不远走,就在单元门口前面的草坪里刨食吃,所以经常就拉在单元门门口鸡屎。
这两个事大家都有意见,但是都不说。
大人不说,小孩子有时候也觉得有点难闻。。。
于是乎以王小丽儿子为首的几个小男孩,有一次放学之后,看到老太太又在晒被子,就动起了坏心思。
几个小孩子别看岁数小,坏心眼多的厉害,几人接了水,和了泥,尿上尿,从垃圾桶里找来一些烂七八糟的垃圾,裹了尿泥,就开始用树枝往老太太晒的被子上涂抹。
等老太太发现的时候,一床被褥几个床单已经被这几个小孩子涂的差不多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腿脚也不灵便,跑出屋里呵斥几人,骂了几句之后,一众背着书包的小孩早就已经四散而逃。
这帮小孩,除了王小丽的孩子,老太太一个也不认识。
因为王小丽家就住在老太太的楼上。
老太太直接找到了王小丽家。
这里王小丽自已讲,她是赔偿老太太一些现金。
但是根据这个事情的结果,以及王小丽儿子现在这个状态来分析,如果下蛊的人真是这个老太太,那这个事情应该就不是王小丽描述的那么好态度,人家找他她,她就赔偿。
就在众人以为一床被褥就能让人下如此的死手不至于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