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就等你这句话呢呗!你要是下午有空的话,咱们一起过去呗。”江云初想都没想,答应了下来。
到了下午大概两点多钟的时候,张二开车来到了江云初的医馆。
江云初正在被白紫薇拉着操练。
白紫薇开始指挥江云初炼功。
“忙着呢!走啊!”
张二一看二人抱腰搂胯的,以为俩人正黏糊呢。
其实各种心酸只有江云初知道。
白紫薇让江云初站三体式的桩。
江云初站的不标准。
白紫薇就掐着江云初的腰,按着江云初肩膀,拧着江云初的胳膊,给江云初纠正姿势。
按的江云初全身酸痛。
江云初一看张二来了,这是来的救星了,赶紧站起身,跑到了张二的身边:“走走走,二哥。出发,出发!”
“你俩要不再亲热一会?”
张二看了看江云初和白紫薇。
“不用。不用!出发,出发!”
江云初害怕白紫薇再拧自已的腰,赶紧就上车了。
白紫薇紧跟着也上了车,一把手狠狠地抓住江云初的胳膊,小声说道:“没事。回来再继续练!”
“大姐。你放过我吧!我求求你了!”江云初哭丧着脸瞅着白紫薇:“我都这个岁数了,你收拾我干什么啊!功夫我能防身就够了!少不修丹,长不练武,你不知道啊!”
“活到老,学到老,是不是你说的?我让你锻炼锻炼,你怎么就这样的懒惰。”
白紫薇最近得了当老师的毛病。
说的江云初一愣一愣的。
江云初听完,发现我竟无言以对。
只能答应了白紫薇的要求,白紫薇这才松开了抓着江云初胳膊的手。
“你们小两口这日子过得。和搞学术研究的一样。怎么弄得,不专心致志的生孩子。天天研究学问呢?”
张二开车调侃道。
“以后我家儿子拜你们当老师呗,给我好好教教呢。哈哈。”
“行。以后我教他练武术!”
白紫薇直接答应了下来。
“你为啥不答应啊?”
白紫薇自已答应不行。对着江云初还怼了一拳。
“答应了。我不出声音,就是默认了。沉默是金知道不?”
江云初战战兢兢的答应道。
三人说说笑笑,驱车就来到了张二这个老朋友的家里。
张二的老朋友赶紧出来迎接。
“这是陈建峰,峰哥,这是我跟你说的那个中医,江云初,也是我们自已人,他本事很厉害的。我老婆的毛病,就是他看好的。”
张二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陈建峰赶紧把江云初几人让进了屋里。
“哎,你儿子呢?”
张二这个人做事直接不拖沓,来了之后也不和陈建峰客气,直接说看看他儿子。
“在屋里呢!”
陈建峰带几人往里屋走去。
从江云初见到陈建峰的时候,江云初就觉得这个人气色很差,整个人眉头紧皱,虽然看到张二和江云初的时候笑了笑。
不过也是勉强的挤出这么一点点的笑容而已。
远远看上去,整个黑云压顶,霉运到了极点。
进了里屋之后。
江云初看到了陈建峰的儿子,陈强。
陈强就呆呆的坐在一个小凳子上,一动不动,好像有痴呆一样的,目光呆滞,脸上没有表情。
有人进门了,陈强的眼睛没有眨一下,也没有被门口的来人所吸引,依旧是眼神直勾勾的瞅着面前的墙,好像墙上有什么东西一。
“陈强!”
陈建峰一进门之后,非常大声的喊了一句之后,陈强才有了反应。
但是也只是坐在凳子上往这边瞅了瞅,没有再做出任何的表情和动作。
就只是呆呆的看着自已的父亲和江云初几人。
眼中无神。
陈建峰叹了口气:“哎。江医生,您看看这就是他目前的这种状态。不会说话,不会对外界的事情做出任何的反应,吃饭的时候,能吃一点点,也是我们喂他。也不是特别会吃,也只是偶尔吃几口。也不会走路。”
江云初仔细盯着陈强瞅了一会,发现陈强整个人像是陷在了一种黑色的气团之中。
陈强气色非常差,精神状态异常的萎靡。
“他能站起来吗?”
江云初盯着陈强看了一会,只是问了这么一句话。
陈强的爸爸面带愁容的说道:“站起来是可以的,但是不会走路,他好像十分恐惧走路一样,让他迈步子,他的腿就会一直抖,抖的不行。”
“哦!”
江云初不急着上前诊脉,只是站在原地盯着陈强看。
白紫薇几人不知道江云初什么意思,都在旁边看着江云初,大气都不好出。
江云初瞅了一会,快步走向了陈强。
陈强呆呆的盯着江云初,没有任何的反应,任由江云初拽着自已的手诊脉。
江云初三指点在此人的脉上。
陈强的脉象,跳动的十分沉。
江云初要十分用力的按到陈强的寸口处,才能感受到微弱的波动。
波动之中带着一股涩劲,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制了血脉的运行,如同刀刮竹子一样,涩势明显。
“昂!”
江云初松开了陈强的手。
又在陈强的后背上摸了起来。
摸了好一会,江云初站到距离陈强一步远的位置上,又开始仔细观察起来。
第237章
学中医
闲置一章,聊聊中医和怎么学中医。(看故事的可以直接跳过,不影响情节的。)
学中医,首先要做到精诚两个字。
所谓精指的是技术精。
学中医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做到认真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不能满足于骄傲自满的状态。
诚是所谓的心诚,医德好。
所谓德重鬼神钦。
中医是能够沟通阴阳的人。
时时刻刻保持着对生命的一种敬畏之心,这样的话,才能不断进步。
所以做中医,要求的是德艺双馨。
有才无德,有德无才都是不可取的。
————
再讲一下怎么学习中医。
第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学中医,一定要炼功,无论什么功,必须要炼一个。这里我个人推荐的是易筋经或者五禽戏。
炼功是为了更好的学中医。
更好的能够感受到气血的运行。
这些东西是通过仪器无法观测到的,所以必须要通过炼功感受到。
人一旦能感受到了气,那么你中医入门肯定是没有大问题了。
这也就是很多气功师,武术老前辈都懂中医一样,他们甚至不用学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照样能为人看病,治病救人,就是因为他们是真的了解人体。
过去看你一下,摸你一下,就知道你哪里有问题了,哪里气血有不顺畅的地方,帮你通畅一下就好了。
所以炼功炼气是中医学的基础。
这就相当于学西医的时候要先学解剖学,生理学一样的。
想要治病态的人,必须要了解常态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既然知道常态,就可以纠正病态。
这叫以常达变。
所以,学中医,炼功,就是为了明白身体的正常状态。
这是必修的基础。
其次呢,就是更进一步学习阴阳五行周易八卦等等的古代文化。
有这么一句话,叫秀才学医,笼里抓鸡。
意思就是,你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古代的生活习惯,古代人的世界观,你再去学习中医,瞬间就明白了这些医学的理论的社会根基和三观历史。
这样学起来事半功倍。
这两者都是学习中医的基础。
也是必修课。
这两个做到了之后。
再去学中医也不晚。
我还是借用一下祖师爷医圣仲景的话吧。
学医的目的有三个:
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
中以保身常全。
学中医,不一定就是做医生。
学中医,也可以为了自已,为了父母,为了亲戚朋友的生命健康。
最起码常见的病,发烧感冒拉稀跑肚都可以自已解决,这就很好了。
能做到治未病,搞养生就非常好了。
至于说通治百病,做专业中医,成大家那就看个人的学习意愿了。
有了基础和目的。
那么再就是一些详细的方法论了。
就是怎么入门学中医。
这是我个人推荐的一个学习顺序,并不代表正确,只是写出来以资大家参考。
这里有从0起步的。
写给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中医的人的。
第一个就是先买一本《中医基础理论》的教材。
这个书对于构筑中医世界观。
了解中医的一些基础知识还是非常好的。
先看这本书。
就能大概知道和了解中医的一些基础内容了。
包括对于疾病的描述,对于诊断疾病的一些专用名词,对于人体一些器官功能描述的一些专用名词。
了解了一些,再去看其他的书,就都没有问题了。
然后下一步还是按照这个课本走。
想学内科开药的就要买《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方剂学》,这三本书看下去。
就明白了怎么诊断疾病,中医专用的症候诊断名词。看了中药学之后,就了解了中药的功效。
这时候你就有兵可以用了。
比如你就知道,黄芪补气,当归补血,枸杞子养精,大黄清热通便,黄连止泻等等的。
比如腹痛拉稀,拉的肛门灼热,可以用一点点黄连煮水喝下去。
这个用法叫单行。
就是单独用一味药这样子。
再深入学了《方剂学》之后,你就会搭配用方子了,哪个药和哪个药配伍,什么方子治什么病就都知道了。
但是这时候还是作为初级阶段。
但是已经是初级进阶了。
差的就是,什么病,用什么方子。
怎么去分辨这个病。
怎么知道这个方子用到这个病的时候,这个病会好。
也就是,从理论到实践结合的部分,这段时间通常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掌握好,而且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
学到这个程度之后,就可以去看经典书籍了。
例如,《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难经》《千金方》《温病条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