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吉宝和乐宝包括毛毛陆大姑,都爱吃拔丝地瓜。总共做了三盘子出来,大家吃得一点不剩。
就这样,郑小军三兄弟还把盘子里的糖全扣着吃了,手指头都舔得干干净净,不舍得浪费一点。
当然,吉宝、乐宝和陆大姑也是这样做的。
第二天晚上,郑小军三兄弟背着三大捆柴火和石招弟姐妹俩在梁春宜家门口相遇了。
石招弟姐妹俩也背着柴火。
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要捡很多柴火,学生们放学了也要去山上捡柴,冬天大家都靠柴火取暖,捡不够冬天会挨冻。
郑小军看看石招弟兄妹背上的柴火,再看看自己背上的,感觉输了。
他和哥哥们对视一眼,暗暗下决心,明天再多捡点,不能被俩女孩比过去。
石招弟羡慕地看一眼郑小军三兄弟,还有他们斜挎着的书包,暗暗想着:如果她和妹妹和郑小军一样是男孩,她爸爸妈妈会不会也让自己上学。
石盼弟倒是挺直了胸膛,觉得自己比郑小军这三男的厉害,捡柴火都比他们捡得多。
看到姐姐低头,石盼弟还让她抬起头,自信点。
倒是开门的梁春宜,看到五个小孩背着的柴火,被吓了一跳。
“你们这是约好的?”
石盼弟姐妹俩和郑小军三兄弟对视一眼,又齐齐移开视线,异口同声反驳:“不是!”
梁春宜:……不是可以不用说那么大声。
知道五人是来给她家送柴火的,梁春宜谁的都不要。
“柴火我家缺的不多,到时候我自己就会去捡了。你们还是小孩,捡的柴火带回家自己用啊,不用给我送过来。”
郑小军一下子就急了:“陆姨,我们不能白吃你的红薯,你不要柴火不行。”
郑红军:“陆姨,捡柴火不费事,我们放学一会儿就能捡一大堆。”
石招弟和石盼弟也看着梁春宜,非要把柴火给她放进去。
梁春宜拒绝,她们就一直看着梁春宜,不说走,就站在门口,梁春宜不同意,她们会一直站下去。
“你们几个孩子啊。”
梁春宜拗不过他们,还是让他们进来了,收下了柴火。
不过一人给抓了两把红薯干,还一人给了几块硬糖。
石招弟和石盼弟只拿了两颗糖,梁春宜再给,她们直接跑了。
郑小军三个也不要,也直接跑了。
石招弟姐妹俩一回到家,石婆婆就阴着脸出来,在院子里摔摔打打:“你俩干啥去了,这么晚才回来,不知道家里等着做饭呢?”
石盼弟刚要说话,石招弟拉住了她:“奶奶,我们这就去做饭。”
石盼弟进到厨房就嘟囔:“姐,你为啥不让我说话?我们又没回来很晚,她天天没事找事……”
“盼弟。”石招弟打断了她的埋怨:“咱们还得在家里住着,现在奶奶不打咱们了,咱们就是多干点活,没啥的。要是和奶奶闹起来,回头她撺掇着爸爸不让我们去工作和上学咋弄?”
石盼弟:“去找妇联!”
石招弟:“妇联不能管我们一辈子。反正忍一忍,等我们长大了就好了。”
石盼弟虽然生气,但也觉得姐姐说得有道理,等她和姐姐长大了,有能力了,到时候就不用再忍了。
来弟三也进到厨房里,石招弟拿出来那两颗糖,姐妹五个小心地分着吃了。
石招弟一开始说不吃,被石盼弟硬塞进嘴里一小块儿。
这糖是很常见也是供销社最便宜的水果糖,可是却是石招弟姐妹第一次吃到的糖。
那糖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甜到她们长大后生活变好了,还忘不掉这个甜。
*
后面郑小军他们还送柴火,梁春宜怎么都不要了。
不过家里的柴确实不够,她趁着下班后的时间,带着吉宝和乐宝在山脚下捡柴火。
捡那些掉落的枯树枝,冬天要来了,天天都会有枯树枝落下来。
还有干枯的荆棘、高高的草,都能砍了带回家烧锅。
吉宝和乐宝跟在她身旁,捡地上的枯枝。
梁春宜则是在砍枯萎的矮树枝,她正砍着,身旁突然多了个和她一起砍的人。
她转头一看,是石光荣。
“你怎么来这边的山脚了?”
小坎子村靠近的山脚不在这边,平时村民和家属,也就是走远了才可能会遇上。
不然大家都在自己那片山上捡柴火和干货,不会越界。
“我来好几次了,想着能不能遇见您。”
梁春宜:“遇见我?你身上的病没有好全?”
吴光荣摇头:“都好了,您给的药特别好。”
吴光荣涂上那药,身上的伤好得很快,而且没有什么后遗症。
“我就是想着遇见您,帮您多捡点柴。”
石光荣感谢梁春宜,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他家里的钱都给自己娘看病了,干货上次给梁春宜送完了,所以就想帮梁春宜干活。
梁春宜:“你不用这样,那药是我自己做的,都是我自己采的药,没花什么钱。”
而且她救吴光荣,也没有想着他回报。
吴光荣不说话,继续帮梁春宜干活,还给她把柴火背家里去。
要离开的时候,吴光荣突然说了句:“陆姨,对不起。”
然后每天梁春宜上山捡柴,都能碰上石光荣,每次默默帮她干活,送柴。
梁春宜拒绝了,他还是如此,用他自己的方式表示歉意还有感谢。
梁春宜后来就不说拒绝了,不过每次上山,会分给他一些自己做的小零食,还会问问她娘的身体是什么情况。
直到梁春宜觉得自己家柴火够了,不需要再上山了,梁春宜在最后一次上山捡柴的时候,和吴光荣说:“明天我就不来山上了,我家柴火冬天够用了,你也别来了。”
吴光荣突然朝着梁春宜跪下,吓得梁春宜飞快躲开,然后去扶他:“你这是干嘛?”
吴光荣:“陆姨,我知道上次是我不对。我娘的身体状况变坏了,长生叔看不出来原因,您能不能去我家,帮我娘看看?拜托您了。”
梁春宜:“你可以带她去医院。”
吴光荣:“我娘身体太差了,见不了风,没办法送医院。”
第147章,治病
今天的风格外大,出门如果不带头巾,头发会直接被吹成鸡窝头。
梁春宜也像其他人一样,用头巾把头发裹起来,连脸都不露,骑着自行车到了小坎子村。
风大,村口那棵大树下也没有了之前经常坐下面说话的老人。
只有一个瘦高的人影站在那里,头发被吹得乱七八糟。
看到梁春宜过来,那人眼睛露出喜悦的光,是吴光荣,
梁春宜从自行车上下来,把丝巾往下拉了拉,露出来脸,眼里带着惊讶:“你在这里站多久了?”
吴光荣朝梁春宜一笑:“没多久,我掐着你到的时间来的。”
梁春宜看看他脚下被风吹过来的灰尘,没有多说什么,跟着他往村里走。
风大,路上也没有几个人,不过家家户户已经飘起了炊烟,这会儿正是做晚饭的时候。
吴光荣家在小坎子村的位置非常偏,是靠近山脚的位置,没有几户人家,最近的也距离他们家上千米远。
吴光荣家的房子也略显破败,不过里面收拾得很干净,院子里没有任何杂草,菜园子里种着白菜苗子和萝卜。
刚一进院子,梁春宜就闻到熟悉的中药味,只有家里有久病的人,家里才会有这样浓郁的药味。
“陆姨,我娘在这个屋。”
吴光荣带着梁春宜走进客厅,推开客厅左手边的房间门。
“光荣,咳咳咳,是你回来了吗?”
“娘,是我,我把梁医生请来了,她医术特别好,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吴光荣走到床边,给床上的人掖了掖被子,声音非常温柔地和他娘说话。
吴光荣的娘却摇了摇头,声音有气无力说:“费那个钱干啥,咳咳,我这是老毛病了,不用找人来看,随便吃点药就行。”
吴光荣给他娘掖好被子,用哄人的语气说:“娘,人我都请来了,你就让梁医生看看吧,我才卖了药材,家里有钱。娘,你就听我的吧。”
他的尾音拉得有些长,带着小孩子的撒娇。
吴光荣的娘好像没办法拒绝自己儿子这样,点了点头说:“好。”
梁春宜这才走过去,把随身带的医疗箱放桌子上,拿出来脉枕,让吴光荣的娘把手放在脉枕上。
吴光荣娘的身体确实很虚弱,她的身体被病掏空了大半。
“你是肺上的毛病,病很长时间了,之前你生病咳嗽没有重视,留了病根在肺上。加上你多思多虑,每天都在忧愁,郁结于心,导致肺上的病越来越重,最后引发一系列身体上的问题。”
梁春宜放下手说:“你的病不算是绝症,慢慢治疗有恢复的希望。但有一点,如果你的情绪好不了,就是请来再厉害的医生,也没办法治好你的病。”
中医的病症,很多都是来自于情绪,焦虑、忧愁,或许本来病情没有那么严重,但想得太多,导致病一直不好。
观察就会发现,越是心里想的事少,每天开开心心,没心没肺的人,身体越健康。
吴光荣娘皱眉,叹了口气:“我控制不住自己乱想。”
她的身份那么差,家里条件也不好,光荣眼看着长大了要娶媳妇。
她家这个光景,她严重拖累了自己孩子,越想她就越难受,越觉得活着是个累赘,心情也好不起来。
而她根本管不了脑子里的这些想法。
梁春宜把脉枕收起来说:“我知道。人是控制不住想法的,所以你要是想东西,就往好处想,多想高兴的事。”
吴光荣娘:“我家没有高兴的事。”
梁春宜:“治病需要病人的配合。你没有高兴的事,或许你儿子有,人要往前看,一直沉浸在不好的情绪里,损伤的是你自己的身体。”
梁春宜和吴光荣商量给他娘的救治方案。
“我治过和你娘类似的病人,只不过没有你娘病的时间那么长,没你娘的病情严重。我给的最佳方案是针灸加吃药,这样治疗的速度快。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只吃药,但相对而言,治疗速度慢些。”
对梁春宜来说,哪种方案她都能治好病人,所以还是看病人的选择。
“针灸加吃药。梁医生,需要用多少钱?”
吴光荣想自己娘身体快点好,但他手上的钱不多,害怕治病钱不够。
梁春宜:“放心,你卖灵芝的那些钱够用。”
她开药会按照病人的身体状况来开,同样疗效的药方,她会选择药材价格更便宜的那个开给病人。
梁春宜今天便开始给吴光荣的娘针灸,另外给他开了吃药的药方。
“这个药你去医院抓也可以,在你们村诊所抓也可以,按照我说的熬给你娘喝。多陪陪你娘,多逗她开心,病会好得快。”
说完,梁春宜提着药箱离开了吴光荣家。
她家虽然也有药材,但并不全,毕竟她家不是正儿八经的诊所,所以拿药梁春宜让吴光荣自己来。
他经常给他娘抓药,知道哪里的药有用价钱也不高。
吴光荣的娘身体太弱不能移动,在她需要针灸的日子里,每天下了班梁春宜都会来小坎子村。
吴光荣默默陪着她娘治病,在梁春宜走的时候,往她的包里放各种山上的野货或者药材。
梁春宜没有不收。
她和吴光荣都知道,她给吴光荣娘看病要的诊费很低,针灸治疗的费用也比医院要得低。
有时候梁春宜这里药材足够了,会让吴光荣从她这里买药,比医院和外面卖得也便宜。
吴光荣很感谢梁春宜这样的默默帮助,他又不知道拿什么感谢,便用他能找到的各种东西还。
随着天一天天变冷,夜开始变长,天黑得更早了。
梁春宜下班本来就不早,再给吴光荣娘针灸完,天完全黑了。
吴光荣会跑着把梁春宜送到家属院门口,梁春宜和他说过不止一次不用送。
他没有听,照例沉默跟在梁春宜的自行车后,确定梁春宜安全回到家属院再回去。
陆大姑看到梁春宜进家,松口气说:“可算回来了,你给小坎子村那个人治病,还需要多久啊?”
梁春宜:“她的病严重,最少还得针灸半个月,到时候看看情况还用不用针灸。”
陆大姑:“明天我和你一起去,这天天晚上回来太不安全了。”
梁春宜:“我从医院直接过去很方便,从小坎子村回家属院很快,我自己也有自保能力,大姑你不用陪我。”
陆大姑皱眉:“不仅仅这个,家属院有些长舌妇总喜欢乱说。”
第148章,解决
梁春宜:“乱说什么?乱搞男女关系?”
也就这个了,家属院里没有大事,要猫冬了,大家一个个闲得很,看到她天天回来这么晚,那嘴上肯定说得难听。
梁春宜:“我给人看个病还给我看出来罪了。大姑,都是谁说的?”
陆大姑:“就那些见不得咱家好的人呗。”
梁春宜:“都有谁大姑你和我说,明天我去给人看病的时候,全都叫上。”
她不信了,她还治不了这些乱说的人了。
第二天,陆大姑把名单一给梁春宜,她就挨家挨户地敲门。
这些家属一开始不承认,哪会同意跟着梁春宜去小坎子村。
这时候陆大姑站了出来,这些人在哪里说的话,说了什么,她直接让吉宝乐宝表演给她们看。
“哼,我家吉宝乐宝记性好,你们说过什么,他们全记得呢。不承认我还能找出来其他证人!”
梁春宜:“你们天天在背后这样编排我。我很为难啊。”
说着梁春宜蹙起眉头,眼里包着泪看向一旁站着的杜芯和赵宗良。
梁春宜闹的事情大,他们也出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我丈夫出任务不在家,你们就这么欺负我们孤儿寡母。既然你们怀疑我,我让你们跟着我去小坎子村看看,看看我是给人看病,还是你们说的乱搞关系!
结果呢你们不愿意去,那你们就是在心虚,说的那些全是故意抹黑我,才不想跟我去。”
“去就去,谁欺负你了。”
“就是,你天天回来那么晚,陆团长又不在家,我们怀疑很正常。”
“就是陆团长不在家,你才这么大胆呢。”
陆大姑听着这话,气得恨不得上去撕了这些乱说话人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