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梁爷爷:“我孙女叫春宜。”救人的时候,她不是用谁的妈妈身份救的。
她只是梁春宜,是她自己,是那个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增强医术水平的梁春宜。
梁春宜今天不用上课,但她也闲不住,在家里整理最近从各个老师那里学到的新知识。
然后梁春宜就接到了吉宝和乐宝打过来的电话。
“救的人?”
“不用谢。”
“人家非要谢,是你们曾爷爷朋友家的孩子。”
梁春宜:“你们曾爷爷怎么说?”
“好,那就让他们过来吧。”
两家离得不算远,骆老爷子家就在华大附近一个四合院住。
因此梁春宜等的没有半小时,一群人就进了梁家。
梁春宜除了家人外,只认识那个她救过的年轻人,她看向他:“最近你的病犯过吗?”
男人摇头:“没有。您救了我之后,我一直听从您的话,带着哮喘药。”
梁春宜点了下头说:“你不必特意来谢我的,那时候不管谁犯病,我都会救的。”
男人慌忙摇头:“不行,您救的是我,如果不来谢谢您,我之后都过不安稳的。”
梁春宜笑了笑,看向自己爷爷,等他给她做介绍。
梁爷爷格外自豪地和骆老爷子等人说:“这就是我孙女春宜,你们以前也见过她。现在她和之前没怎么变。”
梁春宜努力在记忆里扒拉扒拉,终于把眼前几个老爷子和记忆力对上了号。
她笑着和几人打招呼:“骆爷爷,王爷爷,李爷爷,你们好。”
她和几个老爷子很久没有见过面了,也没有小时候那么熟悉了。
小时候她经常跟着自己爷爷和这些老爷子们见面,看他们下棋,看书,讨论各种知识理论,有时候还会针锋相对,讨论得面红耳赤。
那时候的她不懂,就一个人在旁边吃点头,看蚂蚁搬家。
后来再大些,她忙着上学,学习,和这些老爷子相处得就少了。
之后她嫁人,一直生活在楚州和安城,已经十几年没和他们见过面了。
骆老爷子笑着看着她:“春宜还记得我呢。”
“骆爷爷,我当然记得你啦,小时候我经常吃你家的点心呢。”
“是是是!所以说啊,你救了我小孙子,也是有缘,那些点心没白给你吃。”
梁春宜笑:“对,说不定就是你给我吃了那些点心,才让我有缘救了他。”
梁春宜又和另外两个老爷子叙了会儿旧,这时候,梁家的门又被敲响了。
这次进来的,是一群青年男女,还有一对看起来五六十多岁的老人。
梁春宜只认出来了老人,是骆老爷子的儿子和儿媳妇,其他的她都不认识。
当年她跟着爷爷是只和骆老爷子相熟,那些小辈并不熟。她也是在骆老爷子家里见过他儿子这对夫妻。
两人一进来,看到梁春宜就要行礼感谢,梁春宜赶紧躲开了。
“骆伯伯骆伯母,你们这是要折煞我啊。”
骆母拉住梁春宜的手,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春宜,我是真的要谢谢你。这个小儿子出生得晚,身体不好,我最心疼的就是他了。如果你没有救了他,我真的不知道,我会伤心成什么样子,我身体也可能撑不住。”
梁春宜:“我是医生,救人是天经地义的。而且我刚好碰见了,刚好能救他,我怎么可能会不出手救他呢。你不用这样。”
骆母不行礼了,但是让她的晚辈们,把礼物一样样往屋里提。
“你虽然不让我们感谢,但我们不能不感恩,这样的话,我们一家跟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有什么区别。
我也不知道你和你家小孩儿喜欢什么东西,这些东西是我专门看着买的,你看看喜不喜欢。不喜欢我再去买。不过再贵的东西也抵不上我儿子的命,这些也只是聊表谢意。”
梁春宜震惊地看着越搬越多的东西,慌忙摆手:“太多了,太多了,你快拿走吧,我真的不能收。”
骆母就让人往里拎,劝着梁春宜收。
骆父在旁边也跟着道:“不多不多,还是我儿子的命重要。我还觉得这些买的太少了呢。”
梁春宜真的被他们一家的阵仗给惊到了:“我是真不能收这些东西。”
梁爷爷在旁边拍了拍梁春宜:“别急。他们送你就收,如果你过意不去,正好她小儿子在,你给他把个脉看看,怎么调理调理身体,让他的病少犯。”
所有人都知道,哮喘这个病只能控制,治愈是极难的,没人听过完全治愈的例子,只能说吃药控制着长期不犯。
梁春宜看着骆家这架势,再看看骆家一家人满怀希望地望着她,还有她爷爷跟着拖后腿。
她在心里叹口气,看看骆老爷子,又看向骆父骆母说:“我之前在楚州军区医院任职,后来调到安城军区医院。现在我是保留职位,在京城读研究生。我学的是中医,在医院坐诊的科室也是中医,如果你们信得过我,我可以帮他调理下。”
梁春宜有行医的资格,她现在职位还在呢,等上完研究生不用学校分配,她还回原单位工作。
原单位也支持她提升学历,只要她最后回来,这是双赢的事。
骆母连忙点头:“可以,可以,你帮他看看吧,我们相信你。”
梁春宜:“确定吗?很多人不信任我医术,觉得我太过于年轻。”
骆母立马说:“就凭你几针把我儿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我就信你的医术。”
梁春宜点头:“行,那咱们提前说好,如果让我帮他看的话,他一定要遵循医嘱。”
至于能不能把病彻底治好,梁春宜也不敢保证,她没有治过哮喘。
不过就算治不好,她也能用针灸加药方,帮骆家小儿子把病情控制住,不会频繁发作。
既然说要治疗,梁春宜就把人带到了客房。
那里最合适病人躺着。
梁春宜先给他把脉,然后让他说一下他现在的情况,有没有经常觉得喘不过来气,或者哮喘很容易犯。
“我的治疗方案是针灸加喝药。这个药我给你开方子,你自己去医院或者药房去抓。”
梁春宜先写药方,等药方上的字迹干了,她递给骆母说:“药方上的药,最好找野生的,找不到野生的,就找药的品质较好的。药材品质越好,治疗效果就越好。”
然后她让骆小儿子骆珏躺在客房的床上:“我今天给他针灸一次。明天和后天继续来,要连续针灸半个月,到时候我再看看他的情况。”
第266章,治骆家小儿子病
骆小儿子的哮喘不是最严重那种,时不时就要犯,他之前控制得挺好的。
因此梁春宜给他治疗起来,也没有觉得那么费劲儿。
骆母有些担心:“小珏针灸时是不是我们要避开?”
梁春宜:“避不避开都行,看病人的态度。他喜欢人看着,你们想看就可以看。他不喜欢人看着,那你们最好按他的意思来,先出去。”
骆母看向骆珏,一脸的担心和请求。
骆珏本身性格就不强势,见母亲这样,他心里本来不太想很多人看他治病,但还是点了点头。
梁春宜看着他这模样说:“我建议你按照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回答你妈妈。因为你的心情,会影响等会儿针灸的效果。”
其实影响不大,梁春宜就是觉得他既然眼里能看出来纠结不愿意,为啥还要勉强自己呢。
骆母立马问他:“小珏,你是不是不想我们看?”
她说着就要往外走,骆珏犹豫着叫住了她:“妈妈,你和爸爸在这里就好,不要太多人了。”
骆母一听,知道儿子不是很愿意她们看,她把所有人都叫了出来,连同她自己一样也出了门。
“没事,妈妈在外面等着也没啥。小珏你听梁姐姐的话,有事就喊我们。”
骆珏“嗯”一声,等人出去带上门,梁春宜掏出来了自己的金针。
平常她都不用金针的,奈何骆家父母给得太多了,她用银针总觉得对不起她们给的东西。
最重要的是,现在风气不一样了,梁春宜不担心自己用金针被举报了。
骆珏看到她拿出来的一排金针,也十分惊诧:“梁医生,我记得之前你给我针灸,用的针是银色的吧?”
梁春宜看着金针,再看看他说:“用金针针灸是效果最好的。只不过金针软,没有银针好扎,没有一定本事的中医用不了。你的病用金针效果更好。”
她朝他笑一下,不紧不慢给金针消毒说:“平时的病人,我很少拿出来金针。因为银针足够。也就是你了,你爸妈送的东西太多,你爷爷小时候对我又很好,还和我爷爷是好朋友,我才给你用最好的针。这套针我祖传的,你是我治的人里,第二个用它的。”
骆珏一脸受宠若惊:“梁医生,你对我真好。”
梁春宜:“感谢你有个好妈妈吧。把上衣脱了,裤子挽上去。放松,针刚扎进去,会有点酸胀热热的,这是正常的。”
骆珏“嗯嗯”点头,躺在床上看起来很乖,整个人还是能看出来一点紧张。
梁春宜并没有关上客房的门,不过客房有布帘,能挡着外面的一点儿视线。
一根根针扎进骆珏的穴道里,确实如梁春宜所说,酸胀还热热的。
但是这种酸胀热是很舒服的那种,骆珏慢慢就放松下来,甚至他感觉到从穴位处到胸口气管呼吸道都变得很舒服,很轻松。
而且他感觉自己的眼皮子越来越沉了,他想克制住这突如其来的睡意,但梁春宜还在让他放松,不要对抗身体的感觉。
骆珏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梁春宜定好时间,走出客房。
骆母立马上前问:“怎么样?”
梁春宜:“睡着了,45分钟后起针。”
针灸的时间是按照病人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般的病,基本上半小时就可以了。
病不一样,病情不一样,针灸时间不同。
如果用银针,梁春宜会再加上点时间,金针就不必了。
还要等40多分钟,骆母再心急也只能等着。
她站在客房门口,也不敢进去打扰,梁春宜搬过来一个凳子给她:“伯母你坐这里等,时间长,站着太累了。”
骆母确实有点累,但是她坐不住。
梁春宜:“骆珏醒了,看到你为他累倒自己,他会内疚。”
骆母只好坐下,她拉着梁春宜坐她身旁,压低声音和她说骆珏从小到大的身体状况,问梁春宜平日里怎样调理骆珏这样的身体。
梁春宜:“哮喘的注意事项你都知道,按照以前医生说的那样做就行。我现在正在给他治疗,现在不用调理。等治疗结束,如果想调养身体,我可以给你写个药膳方子,你照着方子给骆珏调养半个月,不用太长。”
骆母听得一脸认真:“好,听你的。”
四十五分钟,对于梁家很多人来说比较漫长,梁春宜没这个感觉。
骆母不再问她,她便拿着书在纸上写写画画,记录她看完之后的感想。
除此之外,梁春宜还写了很多关于哮喘病的记录,她现在看医书,就是在找她祖宗给她留的哮喘治疗方子。
因为年代久远,这些方子在现世基本上都没了,她有这些医书方子,是她老祖宗看到后感兴趣,自己刻录的。
45分钟一到,骆母就着急地看向梁春宜:“我去起针,你们想我现在叫醒他,还是让他多睡会儿?”
骆母立马道:“让他多睡会儿。”
骆珏睡眠不好,可能因为小时候他哮喘总犯,一犯就会醒导致的。
因此现在骆珏的睡眠,也是稍微有点动静就醒了,因此他睡觉一向是不充足的,现在能熟睡骆母哪舍得叫醒他。
起针消装袋,梁春宜轻手轻脚走出客房带上房门。
对上骆母关心的目光,梁春宜道:“没事,他还在睡。别担心,等他醒来你可以问问他的感受。”
骆家人在客厅继续等儿子出来,王老爷子和李老爷子先后告辞。
最后客厅里只剩下骆家人,梁春宜一家人只有梁爷爷陪在他们身边。
梁春宜带着吉宝和乐宝去书房了,两人说要写书法。顺带着骆泽也跟着一起来,他一个小孩子在外边等着也帮不了忙。
“梁阿姨,吉宝和乐宝是天才您知道吗?”
梁春宜看向骆泽:“我知道,他们学习是比别人快点。”
骆泽:“那您知道,他们其实高中的东西都要学完了吗?”
梁春宜看向吉宝和乐宝:“你们说好的放慢速度学习。”
骆泽:???
“阿姨。”骆泽继续说:“您不觉得他们现在在高中是在浪费时间吗?”
梁春宜看向吉宝和乐宝:“你们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吗?虽然我是你们妈妈,但我尊重你们的意见,如果你们觉得是浪费时间,那咱们就继续跳级。”
虽然觉得两个小孩儿年纪太小了,这个年纪去上大学很离谱。
但是他们真觉得高中没意思不想上,那硬逼他们继续在高中待着,对他们的身心也不好。
吉宝和乐宝对视一眼,摇摇头:“还好。继续在高一也可以,跳级也可以。”
乐宝说:“妈妈你说得对,我和哥哥确实年纪小,我们想学更多一点东西,所以学完了高中知识我们会学其他的,不影响的。”
吉宝也点点头。
梁春宜摸摸两个人的脑袋:“你们有什么想法一定要告诉我,妈妈也是第一次做妈妈,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妈妈是真心为你们好的。”
骆泽望着梁春宜的模样,抿了抿嘴唇,他见过很多妈妈,从来没见过这样尊重孩子的妈妈。
尽管他妈妈对他也很好,但对他要求很严格,达不到要求就会批评他,甚至惩罚他。
骆泽内心里,突然升起来对吉宝和乐宝的羡慕。
但他又觉得这样想不对,妈妈对他严格也是为他好,他不应该这样想,这样对不起他妈妈。
骆泽摇摇头,努力甩出去那点羡慕。
吉宝和乐宝最终也没有选择跳级。
不过梁文正知道梁春宜和吉宝乐宝的想法后,和三人说:“吉宝和乐宝现在跟着钟老学习数学和物理。正好我研究的也是物理方面的东西,在华大有实验室有项目,让两个小孩儿跟着我吧。”
梁春宜:“爸,你那个实验室里都是大人,器材也都很贵重,学校会同意你带孩子进去吗?”
梁文正笑着道:“你也太小瞧你爸爸的能耐了,我和华大是合作关系,我的实验室我做主,学校管不了。”
梁春宜知道自己爸爸厉害,但没想到这么厉害。
她爸爸研究的东西一直也属于保密级别,梁春宜不知道,倒是她妈妈研究的她知道,是古代文学。
可惜自己闺女儿子好像对中医都没兴趣,不然她也会带着两个小孩儿学一下。
骆家人也有在物理、数学、化学等方面搞研究的,他们表示,只要乐宝吉宝需要学习,他们都能提供方便。
梁春宜认真谢谢几人:“现在还不需要,不过还是谢谢你们,以后如果有需要,就麻烦了。”
骆家人纷纷摆手:“不麻烦,不麻烦。我们请你帮着治疗骆珏,也是在麻烦你。”
更别说,梁春宜还救了骆珏的性命。
骆珏是自己醒过来的,他从来没有睡得那么舒服过,感觉全身心都是舒适的。
房间里没有一个人,身上的针也被起了。他看一眼时间,距离扎针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骆珏心里一慌,赶紧穿鞋出来,结果就对上一客厅人的视线。
骆珏愣在了那里,不知道怎么反应。
最激动的是他妈,直接跑过来问他感觉怎么样,胸口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的。
骆珏摇头:“没有不舒服。妈你别担心,我感觉自己现在好像身体没有任何病一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