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9章

    肉她可以上山打猎,粮食她可以和大队里买,反正每年都有名额。

    最主要的是,她空间里现在囤的粮食够她吃差不多10年了,她对粮食已没有那么急迫。

    现在的她不是末世乔,而是七零乔!

    把刚交易到的粮票和肉票用了,买了60斤大米,和5斤猪肉,3只鸡,又补充了不少八角桂皮芝麻等配料,总花出去22元。

    背着背篓从副食店出来,走到偏僻处拐进一条巷子,在空间换好装,选了一个小些的背篓,放上半斤猪肉和4、5斤的大米。

    把背篓背到背上,骑着自行车回家。

    刚到知青院附近,就看到好几个知青正兴冲冲的从知青院出来。

    杨红梅刚出知青院,一眼就看到骑着自行车的乔筠汐,一脸兴奋冲过来:“停,停。”

    好在乔筠汐心理素质强,不然非得被突然跑过来的人吓的摔跤不可,她刹住车:“红梅姐,怎么了?”

    杨红梅嘿嘿笑着道:“看热闹去,走走,自行车顺带我一程。”

    乔筠汐:“……”

    不是,她想回家,她对热闹没兴趣呀,在末世看热闹是高危行为,很可能就送命了。

    杨红梅见她不动,忙问:“是不是载不动我?没事,我载你吧。”

    乔筠汐内心叹气,盛情难却,那就去看看吧,她把背篓给杨红梅:“没事,我能行,你帮我拿着背篓吧。”

    “嘿嘿,好嘞。”杨红梅笑的那叫一个欢。

    乔筠汐又和周韵,柳清川等几位知青打过招呼,才骑上自行车。

    她骑了一小段路,杨红梅才跳上自行车后座,乔筠汐的车头歪了一下。

    杨红梅一把扯住她身后的衣服:“你行不行?”

    乔筠汐努力稳住车头:“女人不能说不行,必须行!”

    杨红梅不懂女人为什么不能说不行,她掐了一下乔筠汐的腰:“你这腰也太细了吧,没我大腿粗。”

    乔筠汐的车头又歪了一下:“别掐我腰,别碰我。”

    杨红梅悻悻的收回手,扶住后座,嘴里还在问:“你去县城了?买了什么?”

    乔筠汐认真骑着车:“你自己看,对了,是去哪里看热闹?什么情况?”

    她还挺好奇的,到底是什么热闹竟然连知青院都轰动了。

    杨红梅脸上是茫然的无知,表情却依然兴冲冲:“不知道呀,我看村里好多人都去了,知青院也不少人去了,我这不就跟着来了。”

    得,啥都没有搞清楚就往前冲,也没谁了。

    …………

    第75章

    因伤退伍的铁蛋

    她正想问往哪个方向走,就看到村里有不少人往一个方向去。

    行吧,也不用问路了,跟着大众走就行,看来这热闹还挺大。

    10多分钟后,就见到一处围满人的院子,杨红梅麻利的跳下车,乔筠汐也很快停下自行车。

    杨红梅快速跑上前,找好最佳方位,跳上人家1米多高的围墙,坐在围墙上笑的一脸傻气的回头对着她招手。

    乔筠汐抽了抽嘴角,看的出这户人家还是有一定底蕴的,围墙用的竟是青砖。

    围墙上已经坐了不少围观群众,还挺结实,这样都没倒。

    乔筠汐把自行车在围墙下停好,麻溜的跳上围墙,和杨红梅排排坐。

    此时才看清眼前场景,前面的房子总的有8间,3间土砖房,5间青砖瓦房,都在一个院子里。

    院子大门没有关,已经围满了人,围墙上也稀稀疏疏的或趴或坐了不少人。

    院子中间站着一个高大男人,背对着这边,看不清长相,不过背影笔挺,站姿挺拔,身材均匀健硕,寸头,军装。

    看这身高,没有190也有188了,地上还随意丢着一个军绿色的大行李袋。

    男人的前面不远处站着一个气呼呼的老太太,屋檐下蹲着一个老头。

    院子中还站着3对中年男女,两个17、

    8岁的少年,还有5、6个稍小些的孩子。

    这些人她都认识,老头是裴方海,老太太是他的妻子马秋水.

    3对中年男女分别是他们的儿子儿媳妇,小孩是他们的孙子孙女。

    人是认识,毕竟干活时还是能经常碰到,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家在这里。

    院子里的裴方海一家都没有说话,气氛有些沉闷,围观的众人倒是不时低声议论。

    杨红梅也压低声音问坐在她旁边的叶大娘:“大娘,这什么情况?”

    叶大娘低声说道:“你不知道?”

    杨红梅非常配合的摇头,表示了她的无知,需要她的解惑。

    叶大娘这才娓娓道来:“说起来,这铁蛋也是可怜,哎……”

    杨红梅忙打断她,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铁蛋?谁?不会说的是站在中间的这个男人吧。”

    虽然只看到男人的背影,但是那笔挺的站姿,一丝不苟的军装,怎么也和铁蛋这个名字够不上边。

    被打断的叶大娘表示不开心,瞪了她一眼,才继续说:“他以前就叫铁蛋,现在好像改了,叫什么我也不知道,他从当兵后就没有回来过。”

    叶大娘正要继续分享八卦,就看到院门口的观众自动让出一条路,大队长沈建军和村支书沈战旗走了进来。

    男人回头对着两人喊:“叔,你们来了。”

    此时乔筠汐才看清男人的长相,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脸庞线条分明,鼻梁高挺,眉眼冷峭。

    沈建军和沈战旗对着他点了点头,满脸慈祥:“回来了就好。”

    沈建军说完,又看向蹲在地上的老头,声音严厉又无奈:“你们又在闹什么?”

    裴方海抬头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大队长,不是我要闹,实在是难呀,哎。”

    马秋水跟着哭嚎:“大队长,你说铁蛋他受伤退伍回来,以后都干不了活,还不得让家里养着,我让他把退伍补贴拿出来家用不过分吧。”

    “这天杀的就是不肯,我真是白养了他,哎哟,我的命真苦呀,为了生下他,落下一身的病,真是没法活了,大家来评评理。”

    沈建军皱眉:“嚎什么,有话好好说。”

    说完又看向站姿笔挺的高大男人,内心叹气,面上不显,开口问道:“裴渊,要不进屋说?”

    裴家一共生有4儿1女,老大裴新国,老二裴新华,老三裴新民,老四裴春草。

    老五也就是眼前的这个男人,裴方海夫妇并没有给他取名,平时都是铁蛋铁蛋的叫。

    裴渊这个名字还是他入伍2年后,学了文化,他自己申请改的,当然从他入伍那天开始,他的户籍就不在沈家坳大队了。

    但他每个月或者几个月就会汇钱回来,汇款单都是寄到大队部的,所以沈建军也就知道了他的名字。

    别人叫他们来之时,就已经大体说了现在的情况。

    裴渊因伤退伍,刚到家和家人谈了没一会,就被从屋里赶了出来,连行李都被扔了出来。

    裴渊摇头:“我没什么不能对人言的,就在这里说吧。”

    沈建军点头,看着院子中一大家人,好一会才说:“说说什么情况?”

    裴渊声线平稳:“我刚到家我爹娘就让我把退伍补贴交出来,说我残废了,以后要靠家里养。”

    说着,他苦笑:“我腿确实是瘸了,干不了重活,我也愿意把退伍费交给家里,但,家里8间屋,我爹娘却要我去大柱家里住,说家里房子住不下。”

    马秋水立刻跳起来:“以前你也和他住,现在怎么就住不得,你也看到了,家里10多20口人,这房子本来就不够住。”

    裴渊叹口气:“大柱已经娶了媳妇,我还怎么去人家家里住?娘,咱说话要讲良心。”

    沈建军看向裴方海,以及裴新国3兄弟,问:“你们怎么说?”

    裴方海低着头,一副为难的样子:“家里确实住不下,光荣光祖眼看着就要相看媳妇,哪里住的开,一大家人住一间也不够呀。”

    裴光荣是裴新国的儿子,已经18岁,裴光祖是裴新华的儿子,17岁。

    裴新国讪笑着说:“我都听爹娘的。”

    裴新华和裴新民低着头不说话。

    老五离开8年,要说有多少兄弟情,那是没有的,娘为了生他,去了半条命,之后更是干不了重活。

    家里的重担一下分摊了他们兄弟的头上,何况爹娘一直说是老五克死的爷奶,所以他们从小就不太喜欢这个弟弟。

    老大裴新国对裴渊更是不满,当时他刚相看了一个对象,本来好好的都准备结婚了。

    结果娘生产时伤了身体,落了病根,不多久爷爷也没了,女方听说这些情况,立刻就找借口推了婚事。

    过了两年,才找的现在的这个媳妇,于他而言,现在这个媳妇远比不上之前那个。

    第76章

    你的退伍费有多少?

    所以裴新国最不喜这个弟弟,觉得是他拆散了他的好姻缘。

    看着他们一大家人的态度,沈建军简直被气笑了:“家里没他的房子?你们这5间青砖瓦房可是人家裴渊每个月寄回的津贴盖的吧。”

    “你们一家10多20口人,没有裴渊的每个月寄的钱,这8年你们能活的这样滋润,靠你们只怕是连这7、8个孩子都养不大吧!”

    “他现在残了,你们说家里没有他的房子?裴方海,我再问你一遍,家里有他的房子没?”

    裴方海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要说什么。

    马秋水不干了,一屁股坐在地上,双手拍着大腿开始哭嚎诉苦。

    “老天爷呀,开开眼呐,他是从我肚子里爬出来的,他的命都是我给的。”

    “为了是生他,我差点命就没了,他出息了补贴补贴家里怎么了?现在一回来就要闹的我们家宅不宁。”

    “这是要逼死我这个老太婆呀,早知道这样,当初生下来就应该溺死他,我做了什么孽生了这么个玩意。”

    裴新国的媳妇裴大嫂语气温和对着裴渊劝道:“也不是让你一直住大柱家,就暂时的,等我们房子宽裕了就回家住。”

    裴二嫂也开始软软的说着家里的难处,孩子多,负担大,房子住不开之类的,一唱一和,完全看不出平时的妯娌矛盾。

    叶大娘低低的呸了一声:“这家人把人都当傻子呢,还宽裕了,100年都不可能宽裕。”

    杨红梅两眼放光,嗅到了浓浓的八卦气息,立马凑过去求分享:“大娘,说说呗,咋个回事?”

    叶大娘叹口气:“马秋水生铁蛋时已经40多岁,她家老大新国已经是19的大小伙了,连最小的老四春草都已经10岁。”

    那个时候还没有实行工分制,裴渊的爷爷奶奶也还健在,家里的人口多田地分的也多。

    (注:工分制是从1958年到1984年实行的。)

    裴爷爷还有打猎的本事,背靠大山偶尔能猎点猎物,所以裴家的条件还算不错。

    老来得子,家人都非常高兴,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可着马秋水,所以马秋水怀孕期间养的很好。

    只是,生的时候就出了问题,由于胎儿太大,生了三天三夜才算生下来。

    人是保住了,但马秋水也落下一身病,子宫脱垂,漏尿等。

    当然了,马秋水不懂什么是子宫脱垂,只是下身有肿物脱出,看病花了不少钱才有所好转,但也落下了病根,做不了重活。

    由于她身体出了问题,没法照顾孩子,所以裴渊生下来就一直是裴奶奶带。

    裴渊也跟阿奶亲些,长的也完全不像马秋水,反而像他奶,这也是马秋水不喜裴渊的原因之一。

    她不喜她婆婆,总觉得她高高在上装腔作势,尽管她婆婆没有苛刻过她,她就是不喜。

    裴渊3个月时,裴爷爷进山后就没有再回来,后来村人在山上找到他满是血迹破损的衣物,才知道他应该是被狼吃了。

    裴渊1岁时,裴奶奶也过世了,裴家一下少了3个劳动力,日子渐渐没落下来。

    杨红梅听完有些唏嘘,忍不住有些好奇:“这个铁蛋生下来很重吗?”

    叶大娘看了她一眼:“那是自然,在我们沈家坳那是头一份,8斤6两!”

    这个年代物资匮乏,大多人都吃不饱,能有6斤就不错了,能到8斤多的绝对不多见的。

    杨红梅点头:“怪不得那么高大,说起来这个铁蛋长的可一点都不像裴家人,不会不是亲生的吧。”

    叶大娘凑近些才低声道:“可不是不像嘛,铁蛋长的像他奶,俊的很,他奶当年可是十里八乡的漂亮美人儿。”

    “听说之前还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后面出了事,被他爷捡了便宜,要我说,这一大家人都随了他爷的根,坏的很,就铁蛋随了他奶。”

    杨红梅眼神更亮,感觉有更大的瓜,内心已经推断出10多种裴奶奶的爱恨情仇。

    叶大娘得意的笑了笑,分享八卦是她的快乐源泉。

    而场中沈建军已经没耐心听裴大嫂几人诉苦,邻里邻居的,谁不知道谁!

    他不客气的问:“裴方海,你是怎么打算的,说个章程出来。”

    裴方海依然蹲在屋檐下,看了看裴渊的腿。

    良久他叹口气说道:“老五,家里现在确实住不下,要不你先去之前的伙伴家住两天,家里想办法再盖两间房?”

    马秋水立刻反对:“死老头子你想什么,家里哪有钱盖房子?”

    沈建军适时开口:“土砖村里不少人家有,到时候你们还回去就行,现在秋收也结束了,邻居帮忙就盖起来,不花多少钱。”

    马秋水继续反对:“不花多少钱也得小几十,而且我们这院子已经没地方可以建了。”

    沈建军忍着怒气,问:“那你说怎么办?这是你儿子,离家8年为你们挣了那么大家业,你现在是要把他赶走吗?”

    “再说了,裴渊不是有退伍费吗?用他的退伍费建房就行,再怎么的都够了!”

    马秋水有些心虚,但想到裴渊的腿,他现在是一个废人,以后赚的工分肯定不够养活他自己,还要家里帮贴。

    再说了,他都废了,以后不能给她养老,这退伍费肯定留着做她的养老费。

    她咬咬牙说道:“分家,把他分出去,他不说有退伍补贴嘛,我们只要220元,多的他自己留着盖屋子。”

    在旁听着的沈战旗都无语了,他开口问裴渊:“你退伍费有多少?”

    裴渊抬头看了看他才道:“我是因伤退伍,有245。”

    这个年代退伍费用根据地区不同,军人职位不同,退伍费多少有区别,一般都是几十到一百多。

    因伤退伍的,会根据伤情酌情给些医疗费,但都不多。

    围观观众又是一阵啧啧声:“可真行,就给留25,一间房子都起不来吧。”

    “可不是,起了房子还得买锅碗瓢盆,不说其他的,眼瞅着就要猫冬了,厚棉被这些都得准备起来,不然得冻死。”

    第77章

    断亲

    “要不是看着铁蛋出生的,我还真要以为铁蛋是马老婆子捡来的。”

    “你还别说,我也这样怀疑过,做的可真够绝,不给人留活路,这腿本来就废了,以后可怎么活,哎。”

    “你这话就搞笑了,腿不废,回家能没房子住?就算铁蛋退伍没了津贴,就他那体格,拿满分是必须的,裴家肯定的趴在他身上继续吸血。”

    “裴家就没一个好的,也不想想这些年是谁养活了他们,就这青砖瓦房都是人家的津贴盖起来的。”

    “不说这些年铁蛋寄回的钱,就现在那可是200多,我全家2年都分不到那么多,这儿子可真不白养。”

    “嘿嘿,你也想要这样的儿子呗。”

    “那可不,谁不想?”

    听着众人的低声议论,裴家人的脸色都很难看,他们也知道自己吃相难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