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62章

    西地三州

    吴光清好奇的目光不断往这边探,魏安宁和楚承渊回头看他。

    “二舅舅近来可好?”

    楚承渊随口一问。

    吴光清顿时心头一紧,有些心虚:“挺,挺好的……”

    “是吗?上个月二舅舅去喝花酒,闹得满城风雨,丢尽了吴氏一族的脸,怎么就能说挺好的?”楚承渊依旧随意。

    好似真的在和他聊家常。

    吴光清头皮发麻,大外甥怎么还管起吴家的家事了?

    这事儿家里都责罚过了啊!

    吴光清低头不敢说话,他和他大哥的性格截然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怕这个外甥。

    比起兄长怕外甥,是因为觉得大外甥随时都可能抛弃吴家,或者是把大家都送去见先皇后不一样。他是怕外甥的眼神。

    好像能看穿他一样。

    而且总能轻易的拿捏他的软肋,让他吃大亏。

    “此处安置难民的差事办好了,之前的事情孤便不追究了,办不好的话……”楚承渊在考虑要怎么处罚他。

    “大外甥放心吧,这差事我一定办的漂漂亮亮的!大外甥你顾着咱们吴家,舅舅还能浪费了你这一片好心?

    等着舅舅办妥了这事儿,回京之后就去给你和外甥媳妇准备一份大礼!”

    吴光清生怕楚承渊现在就罚他,赶紧保证自己没问题。

    “那舅舅还不去忙?”

    楚承渊看了他一眼。

    “我这就去!”

    等吴光清下了这亭子,才忽然想起来,他是想看看大外甥他们在看什么来着!结果没看着不说,直接就让人给打发下来了?

    等着吴光清一走,楚承渊重新与魏安宁一起看下面那三个人一起刷茅厕,目光移开,便能看到那些刚刚扎好的营寨。

    还有正在有条不紊被安置的难民。

    “宁宁,这大齐,总有一天会变成我与你的大齐,等大齐变成我们的,我不会让它再和现在一样。充满野心,而毫无仁慈。”

    楚承渊轻声说道。

    魏安宁回头看他,对上他那张好看的脸,她不知道楚承渊为什么会忽然说这样的话。

    不过,谁让她喜欢他呢?

    所以他说的对。

    “我会帮你的。”魏安宁说道,心里又默默的补了一句:只要别妨碍到她和3号。

    差不多天暗下来的时候,魏安宁听到了3号的播报。

    这会儿,夕阳染红了城外的这一片山,难民营的那些人也已经在安排晚饭。

    这些人的名册已经重新登记,一个下午的功夫,吴光清差不多将这些人的来历给弄清楚了。

    吴光清看着手中记录好的口供,被气的脸上笑意全无。

    “实在是可恨!”

    亭子内,魏安宁与楚承渊才下来,就看到吴光清在拍桌子。

    “二舅舅,气大伤身。”楚承渊幽幽的劝道。

    吴光清哽了一下,从大外甥嘴里听到这话,怎么都不觉得是安慰!

    不过他也顾不得这个了。

    “大外甥……咳咳!太子殿下,还请您先过目。”吴光清才喊了大外甥,就接到了兄长一个警告的眼神,立刻改口。

    兄长的规矩,吴家人不准在有其他人能听见的情况下,和太子沾亲带故的攀扯。

    楚承渊接过了这份口供,同魏安宁一起看了起来。

    看着这份口供,魏安宁想到了刚刚楚承渊那么坚定的与她说,要改变大齐,说现在的大齐毫无慈心的样子。

    果然,他说的是对的。

    之所以会源源不断的有灾民涌到京城外,并不只是天灾,还有人祸。

    今年的大齐并不是只有中云州一个干旱的地方,西地三州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并且比中云州还要严峻。

    那边流寇四起,地里颗粒无收。

    三州知州齐齐上奏,但是奏折在西十二郡就被拦住。

    一直到最近,这些灾民太多,已经压不住了,这才有人逃出来。

    而逃到这儿的,也已经是百不存一。

    一路上,他们都在被冒充山匪的官府中人追杀,为的就是封口。

    这些人到此地之后,便想要向封南将军说出实情。

    封南不敢细听,不想担责,直接漠视他们,也不与过问这些灾民,至此才有了这么多天源源不断的灾民,但是来路却不清楚的诡异状况。

    “真是岂有此理,封南他就是个草包,他简直该死!”吴光清愤然。

    “他自然该死,不过该死的又不只是他一个。”楚承渊眼神冰冷,看了一眼已经结束刷茅厕往这边走的三个人。

    “西十二郡知道的事,孤这位大皇兄,想必也知道了吧?他至今都没上报,又或许……他已经上报过了。”

    楚承渊说着,朝大皇子那边招了招手。

    大皇子见状就是脸色一黑,太子这好像喊狗一样!

    都是父皇的儿子,都是嫡出,凭什么?

    心里这么想,大皇子还是麻木的过来了,这你要是不来,指不定还要让他去哪里刷茅厕。

    父皇现在摆明了偏心他……

    “大皇兄,西十二郡的郡守,你说孤杀哪个比较好?”楚承渊忽然发问。

    大皇子一下子就懵了:“什么意思?西十二郡的郡守……你是不是疯了?你不过是太子,凭什么敢动他们?”

    “是啊,孤不过是太子,孤都做不了这样的主。那西十二郡的人,怎么敢做主拦截西地三州的灾情奏折呢?

    西十二郡的第三郡郡守,和大皇兄母族关系匪浅,孤很难不怀疑是不是他们仗着大皇兄是皇子,所以胡作非为。

    害的如此多的灾民在此。

    罢了,都杀了吧,他们犯下大罪,谁也救不得他们。”

    楚承渊还是那么轻描淡写。

    大皇子急了:“什么就都杀了?你当在砍瓜切菜呢?此事明明……”

    大皇子情急之下刚想说出实情,但是猛地想到更严重的问题,立刻闭嘴。

    他黑着脸:“你不要太过分了,你只是太子,什么事情还是要父皇来定夺。”

    “自然,明日大朝会,孤会请父皇定夺的。孤倒是想看看,坑害如此多百姓,断绝西地三州活路,谁能救得了他们。”

    楚承渊看着大皇子的样子,心中已然确定了。

    第113章

    梅知景的新认知

    此事父皇果然知道,只不过父皇在权衡利弊之后,选择了视而不见。至于原因……大概是不愿开仓放粮,也不愿为西地三州赈灾。

    父皇眼中更重要的,是别的。

    为了他的野心和算计,别说西地三州,就是更多的人,他也会不眨眼的舍弃。

    这样的人,凭什么继续当皇上?

    也不配掌控母后为他打下的江山。

    “回去了,大皇兄和二皇兄如果不想一身恶臭的去长华姑母的生辰宴,还是要努力啊,京城的那些茅厕,不刷干净此次责罚就不算结束。”

    楚承渊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再次给了他们一击。

    大皇子怒极:“那你让我们出来?”

    这不是耽误他们的进度吗?

    大皇子越想越生气,还以为今天这次惩罚之后就算结束了,结果是白干的?

    一想到这个,他连呼吸都变得困难,眼前也模糊起来。

    楚承渊神情淡漠:“这惩罚是你们应得的,你们冤枉太子妃与孤,就该和吴应缘一起滚去流放。”

    “宁宁,咱们回去吧。”

    楚承渊转头对魏安宁时,又好似冰雪消融了。

    大皇子心塞。

    如果不是父皇站在太子这边,他们何至于这么狼狈?

    不过太子也不用一直得意,太子永远都只能是太子。

    而其他皇子是不一样的。

    不管日后是谁当了皇帝,太子都不会有好下场。到时候,他会把现在受的罪百倍奉还。

    “你干什么?”大皇子正想着呢,就看到江天忽然就又一次把他们给绑了。

    江天现在也学的非常镇定:“太子殿下要回去,你们当然得跟回去啊。”

    说着,他熟练的把人绑到了马车后面。

    随着马车往回走,大皇子愤怒的声音响彻云霄:“本宫不会放过你们的!”

    他人都已经被拖出很远了,吴光清还在发呆。

    “你怎么还发呆了?还不赶紧干活?可别辜负了大外甥给你的这份好差事。”吴光河早就对这一幕见怪不怪了,看弟弟这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心中有一丝的优越感!

    吴光清不敢置信:“不是,大皇子和二皇子他们,是这么来的?咱们殿下这样,岂不是要被人诟病?”

    “怕什么呢?御史台现在都还没重建呢,他们谁敢说什么?大外甥想怎么做不行?先皇后为大外甥留下了这份资本。

    这是大齐还有皇上欠了咱们殿下的。”

    吴光河现在觉得自己充满自信。

    大外甥娶的太子妃,多厉害啊。以后就算是真的失败了,太子妃也一定能带他离开大齐吧?

    只要大外甥好好活着,那他们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吴光清更觉得受到惊吓了,这还是他那个天天忧心忡忡的大哥吗?

    他现在怎么自信心爆棚啊?

    这几天扎营寨还给他扎出自信来了?

    “行了,赶紧干活吧,我可是受够了这城外度日的生活,早些将所有的灾民安顿好,我才能回去。”吴光河一想到城中多姿多彩的生活。

    他这心里头就不是滋味。

    弟弟好歹是今天才来,他可在城外好多天了。

    魏安宁与楚承渊回了京之后,楚承渊便派人上了处置封南的折子,前因后果全部写的清楚。

    至于这折子会在城中掀起什么风波,他并不关心。

    府内,琴台阁中。

    楚承渊与魏安宁两人对面,坐着的是刚被喊来的徐宁柏,以及梅知景。

    魏安宁本来是准备休息的,不过今天楚承渊说的事情,让她也想帮一把忙。在她自身需要的积分之外,祈雨符她还是可以拿出来两张的。

    又或许,其他的东西也会有用。

    她喜欢楚承渊,而且楚承渊的太子身份,能为她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不管从什么方面考虑,她都要帮他。

    梅知景看到这场面,忽然就觉得,他是不是不应该这么早坐在这儿?

    他还年轻,他还没中状元呢,帮太子办事是不是太早了?

    “西地三州的事情,始末都在上面了。”楚承渊将今日得到的口供也给了两人。

    两人看过之后,梅知景很震惊。

    这合理吗?

    大齐文武百官,还有各个地方的朝廷命官,是只会喘气吗?

    能让这种荒唐事频繁发生?

    徐宁柏比起还在震惊的梅知景,可要愤怒多了。

    他差点儿把这口供都给撕了:“实在是可恨!西十二郡是大皇子的人,他们拦住奏章,大皇子如何能置身事外?”

    “是啊,孤这位大皇兄,再蠢也不至于敢隐瞒这么大的事。甚至……拦截奏章的,未必就是西十二郡的人本意。

    明日,孤会在大朝会上,谈起此事。”

    楚承渊淡淡的将他的猜测说了出来。

    徐宁柏闻言,一下子也沉默了。

    此事……极有可能是皇上默许。

    至于原因,大概是为了国库里的银子和粮食用在其他地方。

    皇上一直想要夺邻国的外七城。

    这些灾情,还有这些人,都被皇上放弃了。

    想到这些,徐宁柏只觉得不寒而栗。

    而让他觉得庆幸的是,太子对此事并不赞同。

    好在,他追随的主子不是皇上那种人!

    “殿下准备如何?”徐宁柏问道。

    他已然决定了,徐氏全族,都得追随太子殿下。爹也别想置身事外,如今他那个蠢弟弟是个扶不起来的,徐家的未来就是他了!

    爹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原本只准备他一人为太子做事,现在……还是全家一起吧。

    “孤要十二郡守的命,十二郡重新换郡守。”楚承渊心里都已经开始物色人选了。

    “这……”梅知景很想说一句这很难。

    然后忽然想起来,他们住的三思阁了。

    忽然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认知,他这是还得三思殿下的话,然后为殿下的要求绞尽脑汁啊!

    “只怕不是那么容易的,换十二郡的人,皇上如何能允许?御史台那边也说不过去,还有六部,只怕都很难同意。

    太子殿下,不如一点点的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