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三郎是妹妹的跟屁虫,嘴里跟着喊:“告诉阿姨!”刘季眼前立马浮现出秦瑶把刀架在林二宝脖子上的冷酷模样,浑身一颤,忙道:
“别别别!爹开玩笑呢,三郎四娘听话,可不敢跟你们后娘讲,要不然爹就活不成了。”
三郎和四娘怕说了爹活不成,这才哦的点点头。
二郎撇他爹一眼,就知道吓唬小孩,想起早上后娘分的肉粥,舔了舔嘴巴,他还没吃够呢,揪揪大哥的衣角。
大郎看弟弟妹妹盯着粥碗馋嘴的样子,心头一软,招呼他们,“一人再喝一口,只许一口,阿姨说吃多了肚胀,不能贪心。”
于是乎,刘季目瞪口呆的看着二郎三个大孝子凑到一起,一人一口肉粥,把原本满满一碗,喝得只剩下半碗,才递给他。
大郎还一脸恭顺的说:“爹,你慢点喝。”
刘季气得嘴唇颤抖,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不过眼珠子一转,主意又来了。
接过粥碗,狼吞虎噎舔干碗底,把空碗丢给大郎,招招手,示意兄妹四个围拢过来,一副爹很痛心你们的模样,关心问:
“这些日子爹不在家,让你们受苦了吧?有什么委屈跟爹说,回头等爹好了就给你们做主。”
二郎摇头,不懂什么叫委婉,直接说:“没有。”
三郎懵懂的牵着妹妹的手,兄妹两也很认真的大声道:“跟着后娘有肉吃。”
大郎看了眼他爹石化的表情,偏过头去,嘴角翘了起来,不过又很快压下,一脸正经的转过来,挥挥手,把弟弟妹妹赶出去。
“爹,你要换药了。”大郎提醒道。
刘季捂着受伤的心,欣慰的看着给自己兑草药的大郎,感动道:
“儿啊,爹就知道你最孝顺了。”
大郎没应声,把药粉兑水熬成糊,爬上床,帮父亲换掉脸上的药。
做完,就拿一根小板凳坐在大门口,看着弟弟妹妹们玩石头。
刘季忍不住好奇,“大郎,你坐门口干啥,进来跟爹说说话呗。”
“不了,阿姨叫我们看好家。”
看家?
刘季嗤了一声,这破屋有啥好看的?
哦不对,那恶妇搬回来这么多粮食和值钱物件,是得好好看着,免得被人偷去了。
都是一家人,这些东西他也有一份的。
“对,是得好好看着些。”刘季赞同。
大郎瞧了亲爹一眼,见他还算安分,看向河边的大路,寸步不离的守着家,等后娘回来。
028
定制武器
秦瑶中午回来的。
她去了下河村一趟,把弓箭还给杨家。
弓还是好的,就是箭支废了十支,秦瑶也如约,给了他们十分之一的收益八两五钱银子当做租借弓箭的费用。
杨大兄弟两惊呆了,没想到她一口气拿了八两多给自己。
当即好奇的问:“秦娘子,你这是猎到大家伙了吧?”
秦瑶面对他们,也不避讳,直说:“是的,杀了一头黑熊。”
“你一个人?”兄弟两齐声追问。
秦瑶点头,“是。”
杨大和杨二根本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画面。
当年他们兄弟二人猎到一头虎,其实全是运气好,正好遇到虎豹相争,在花豹被老虎打跑后,趁着老虎还没缓过来,兄弟两拼了半条命才把它弄死。
那之后,就再也没有这种运气了。
杨二为此还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现在兄弟二人要是独自一人进山,都会避开大型野兽,惜命了很多。
秦瑶问他们能不能帮自己做把弓。
杨大收起震惊,爽快答应,知道她力气大,还问她想要个怎样的。
秦瑶要求不高,“跟你这把弓一样好使就行,拉力往上加一倍,应该能行吧?”
弓的拉力和弓身所用材料有很大关系,太软没有杀伤力,太硬又会断,秦瑶的要求看似不高,其实还是挺高的。
杨大想了想这附近能采到的料子,还是不敢打包票,“我先试试看。”
秦瑶颔首,她也不勉强,毕竟生产水平摆在这,一把神臂弓又岂是这么容易得到的。
她给了杨大三百个铜板算做定金,让他先做着,做好了托人到刘家村说一声,到时候她来取。
从杨家下来,秦瑶又去了铁匠家,把短刀修整一下,顺便定了一把长刀、一把短匕。
这边合金材料不容易弄到,加上匠人手艺从不外传,下河村的铁匠说他自己琢磨出来了钢,可以为秦瑶做一把钢刀,但秦瑶也不敢对专门做菜刀的铁匠抱太大希望。
反正武器她是一定要有的,没有武器,她睡觉都睡不着。
这里确实没有丧尸和变异动植物,也不会有惦记着想要吃人的人。
可这里有盗匪,官兵他也不下乡,出了事,老百姓只能自保。
走之前,秦瑶突然想起来一个小东西,弹弓。
这东西适合随身携带,也不显眼,配合她的力气,某些时候,杀伤力并不比子弹小。
盛国没有弹弓这种东西,因为这里没有橡胶做的皮筋。
秦瑶把弹弓架子画出来让铁匠做,还让他帮忙做了五十枚玻璃弹珠大小的钢珠。
至于皮筋,就得她自己找替代物来替代了。
回刘家村之前,秦瑶还去了一家瓦窑看了看,问清楚了价格,才回家。
这一上午转下来,兜里的银子只剩下二十五两。
算上盖房子建围墙和打家具的支出,差不多就要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秦瑶一到家,四个孩子立马扔下手里的石头泥巴,围在她身边。
“药换了吗?”秦瑶一边问一边进了主屋。
刘季正躺在床上为自己的脸忧伤,一看见秦瑶,整个人都不自觉变得僵硬起来。
大郎说:“药已经换过了。”
秦瑶点点头,例行公事一般问刘季:“感觉怎么样?好点了吗?今天有大小便吗?吃了什么?喝了多少水?”
刘季微微皱眉,这是关心吧?是吧?
见爹愣着,大郎替他回答,“喝了一碗水,半碗粥,尿了尿。”
刘季脸涨红起来,呐呐道:“好多了。”
秦瑶上手,拨开一块草药膏,果然青肿消下去许多,看来村里大夫开的药效果还不错。
照这个速度,过个三四天就能下地开始干活了。
看完刘季,秦瑶转到厨房做午饭。
她厨艺本来就不咋地,也嫌做饭麻烦,简单煮了一锅饭,捏了六个饭团,小孩吃小的,大人吃大的,她自己吃超大的。
刘季看着大郎送进来的白米饭团,又一次被家里的富裕给震惊了。
还有午食?
“你们一日吃几餐?”刘季试探问。
大郎啃着自己拳头大,香喷喷的白米饭团,比了三根手指头。
刘季又震惊,又欢喜,心想着要是日日都能有这个伙食,叫他哄着点那恶妇,也不是不行。
咬一口手里的饭团,嗯,软饭真好吃!
吃完午饭,秦瑶又出去了。
带上买回来的针线棉花还有三匹布,来到刘家老宅。
虽然麦子已经种下,但家里还有几亩菜地空着,十一月中上旬是种蚕豆和豌豆的好时节,张氏正在堂屋里筛选菜种,打算过几天拿去种。
屋内,传来织布机“哐当哐当”的声响,何氏和邱氏正在屋里抓紧时间织布。
朝廷分的田地多,村里人几乎都是一半种粮食,一半种桑,桑叶和蚕丝都是自产,妯娌两人速度快,利用空闲时间,一年能织两匹,一匹绢布能卖二两银子。
这四两银子,甚至比男人们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的产出还要多。
所以,传统的男耕女织家庭,妇女地位并不低。
院子角落养了五只母鸡,张氏养了两年多了,只要还能下蛋就舍不得杀。
今天天气好,开了笼子,母鸡们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地上都是鸡屎。
男人们也没闲,父子四人两两分一波,正在屋后的茅房里舀粪,一担担挑到田里给麦子添肥。
大家对这样的环境早已经习惯,神色如常的干着手里的活。
倒是秦瑶猛然踏入,闻到这浓郁的大粪鸡屎味儿,不是很适应。
蹲在门口玩石子的金花第一个发现秦瑶,抬头喊了声:“三婶婶。”
秦瑶手上拿满了,没没办法摸摸头,笑着问:“大伯娘和你娘在家吗?”
金花点点头,不知道抠了什么东西,黑乎乎的小手往西屋里指,“娘和大伯娘在织布。”
堂屋里的张氏听见门口的动静,放下手里的活计起身,就见秦瑶拿着棉花和布匹走了进来,疑惑问:
“老三家的,你这是?”
张氏没自信到觉得这是拿来孝敬自己的,但就是这样才觉得奇怪。
秦瑶先喊了声娘,又看向西屋,“我找两位嫂嫂帮忙做几身衣裳,爹呢?我想趁着这些日子农闲,把家里屋子重新盖一下。”
029
又是想揍男人的一天
张氏还没来得及吃惊秦瑶一个女人居然连衣服都不会做,就听见她说要重新盖房子。
心里算盘一拨,昨日刚买了那么多东西,又给老三还了债,居然还有钱盖房子,这得多少银子才够啊?
上山那六天里,只怕是猎到了她们想都不敢想的大家伙!
张氏一下子惊得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只得朝屋后大喊一声:
“当家的,你快来,老三家的找你!”
西屋里的何氏和邱氏听见动静,停下手里的活走了出来。
秦瑶立马抱着怀里的棉花和布匹赶过去,“两位嫂子,可否帮我做几身衣裳?”
“我这里有三匹布,就做我和大郎四个孩子的过冬棉服一人一套,然后再各做一身里衣,红色这匹,给他们四个做一件过年衣裳,喜庆喜庆。”
秦瑶话说得快,何氏和邱氏都没有开口的机会,她就把要求都说完了。
这劈头盖脸就给人派活,就算是昨日刚吃了她买的肉,是个人心里都有点不快的。
而且她们现在忙着织布,要是帮秦瑶做衣服,就会耽搁很多时间。
但很快,秦瑶又说:“我买布的时候掌柜的帮我算过,这三匹布和棉花,做完我要的,还剩不少,要是两位嫂嫂不嫌弃,就当是辛苦费了。”
听见这话,何氏和邱氏这才想起来看一眼她拿的是什么布。
都是棉布,棉花买的也是最好的,蓬松大朵,一看就暖和。
最特别的还是红色的布,有颜色的布料本来就贵,如果按照秦瑶说的,只给大郎兄妹四个小娃娃做衣裳,以她们的裁剪手艺,还能多出一身成人的料子。
家里的金宝和金花,一人也能做一身呢。
另外两匹,也能剩下不少,给公婆还有自己男人各做一件短衫也是够的。
妯娌两对视一眼,笑盈盈的,说秦瑶太客气了,伸手来接这些布料。
何氏赶忙把那一大袋棉花还有秦瑶带来的针线拿进屋里去,嘴上客气的说:“弟妹你这也太客气,竟是连针线都备好了。”
秦瑶笑笑,只说:“谢谢两位嫂子,那就辛苦你们了。”
“弟妹你千万别这么说,一家人这么说就生分了,我和大嫂两三日就能做完,到时候给你送去。”邱氏温柔一笑,她性子娴静,说话不紧不慢声音也好听。
大嫂何氏就完全不一样,风风火火的。
刘老汉过来了,衣角好像沾到了一点污渍,一边走一边散发味道。
张氏退到一边,继续捡她的菜种,耳朵却竖了起来。
刘老汉在堂屋的四方桌前坐下,倒了一碗水一口喝干,放下碗,疑惑问:“老三媳妇,有啥事?”
秦瑶在他对面的长条凳上坐下,把自己想建围墙和修整房屋的事说了出来,问问刘老汉有没有什么省钱的经验可以传授。
刘老汉觉得这是好事,但他得问一问,秦瑶有多少预算。
“若只是修个围墙,咱们自己去河里捡石头垒起来做地基,再到南山那边挖点土围上去就是了,花费不了什么银钱,就是自个费些功夫。”
“不过你要修整房子,还想盖瓦,那这银子可省不了。”
秦瑶点点头,“这个我知道,不瞒您说,我这次进山收获还不错,还了债现在手上还剩下七八两,我就想着,不如拿来把房子修一修,免得冬天到了,睡得胆战心惊的。”
实际是剩下二十五两,她有所保留。
张氏选菜种的动作顿了一顿,西屋的何氏和邱氏手上穿针的动作也停了一下。
都在心里计算秦瑶这趟进山到底赚了多少银子。
光是现在这三匹布还有棉花针线,就差不多要去十两,昨日那几大袋细米还有杂物,五两绝对要。
再加上现在说的七八两,还有昨天给老三还债的三十八两,这就六十两了呀!
“嘶~”妯娌两对视一眼,倒吸一口凉气。
刘老汉心头也是一惊,实在没忍住,好奇的问:“老三家的,你这次进山,到底猎了个什么家伙?”
秦瑶淡定的答:“一头黑熊。”
这也没什么好瞒的,昨天是他们不问,她当然不会自己上赶着去跟人家说自己打了一头大黑熊。
但只要有人问,她就回答。
一时间,老宅里的人都停了下来,只有母鸡还在院里咯咯哒。
直到秦瑶咳嗽一声,众人这才回过神来,都不能淡定了,起身围到秦瑶身边,问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秦瑶言简意赅,“就是这样,然后那样,就这样了。”
老宅众人:“......”你是懂废话的。
不过也知道,秦瑶没打算跟她们细细阐述这个过程,悻悻的没再问,心里各种想象,一时间看向秦瑶的眼神都变得敬畏了许多。
秦瑶没管这些,和刘老汉商量盖房子的细节,找什么人,活怎么安排,材料去哪儿买,需要花费多少时间等。
刘老汉心情很好,觉得秦瑶这样来问自己,说明她是把自己这个公公放在眼里,当一回事儿的。
盖房子这个事,只要银子在手,其实很容易。
这两个月农闲,各家也就是给就近的田地添点肥之类的小活儿,村里到处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