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章

    他们刘家村往上数四代,都是一个祖宗,宗族内部团结,刘老汉辈分不小,招呼一声就能喊来很多壮劳力。

    建房子在乡下人看来,不是啥技术活,就算不会的,看也看过别人家修房子。

    这样一来,技术工种就具备了成熟的条件。

    还需要一个总工程师,刘老汉推荐住在村口的九叔,他经验丰富,威望也高,小伙们不敢忤逆,有他把控,就不会出现一面墙上有多种风格的情况出现。

    听说秦瑶还要新增两间屋子,以及一个灶房,一个洗浴房,虽然刘老汉并不知道洗浴房是什么东西,但也当是一间屋子来算。

    都用砖瓦,预算就高了,所以他建议还是土胚墙加木梁加瓦片的搭配。

    其实往开阳县更南的地方,还有用木头造木楼的,这种木房子冬暖夏凉,比土胚房住着舒服多了。

    原本刘老汉是很想推荐的,但一想这些木料成本高,还得提前一两年备好才行,一时间买都买不到,就罢了。

    “瓦在下河村买,南山那边满山坡都是土,到时候我去跟村长和族长说一声就行,咱们村里盖房子都是取那边的土。”

    刘老汉又喝了一碗水,有点为难的皱起眉,“现在还差木料,老三已经分出去,他的那片林子早卖光了,你得跟村里人买。”

    瓦重,必须有梁才能承得住。好的梁,那也是不便宜的。

    秦瑶问:“那要多少银子?”

    刘老汉说,“大概四两吧。”

    秦瑶:今天又是想揍刘老三的一天呢!

    030

    爹,您尿吗?

    说干就干,秦瑶一点功夫没耽搁,和刘老汉商量好,下午就从剩下的肉里割了两块一斤重的,去找村长和族长报备。

    村里无主之地,都默认村民共有,土也是一样,日常使用就算了,用量大了,需要建房子这种,最好还是跟村里说一声,有个交代。

    这种时候,有明确户籍的好处就来了,倘若要是一个外来的,想用村里的山林水土资源,都不会被允许。

    村长和族长其实也是叔叔辈和爷爷辈的亲戚,并没有为难秦瑶这个晚辈,除了听见刘老三家要建房子有点意外之外,乐呵呵就应下了。

    秦瑶也发现,刘家村的村民内部比较团结,像是刘季这种祸害,村里人虽然讨厌,但看在同族的份上,一旦有外村人进来找刘季麻烦,大家还是会给撑个人场。

    前两次林二宝来村,要不是因为村民们在那围着,刘季早被打死了。

    正因为全族人都在这里,哪怕他们是看热闹的,但林二宝等人还是有些顾忌的,真出人命,刘氏族人也不会放他们走。

    盛国是一个在封建帝制下的宗族社会,这些大大小小的村落,其实也是一个个宗族的族人聚集而成。

    刘家村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姓刘,跟着刘老汉在村里走了一圈,秦瑶发现,自己辈分居然还挺高。

    多数叫她婶娘,少数叫嫂子,极少数叫她刘三家的。

    从村长和族长家离开,秦瑶便跟刘老汉一起去了堂伯父还有堂叔父家,告诉他们要建房子的事,请他们来帮忙。

    刘老汉说,来帮工的包一顿午饭,再另外一人一天给两文工钱意思意思。

    秦瑶不了解情况,还想着这会不会太少了。

    没想到,伯父和叔父都欣喜的应下来,明早他们就带上工具叫上家里的闲劳力到她家干活。

    对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村人来说,这一顿午饭就相当于是给家里省了一餐粮食。

    等到了最艰难的时候,这一餐粮食熬成稀粥,就能保全家人多活一天。

    秦瑶之前觉得刘季家已经算是全村最穷的了,但来到叔父家,看到那一个个瘦骨嶙峋的女人和孩子才知道,原来这是普遍情况。

    因为生产工具欠缺,所以无法精耕细作,导致粮食产量低下,家庭人口多的,能保证全家不饿死都很不容易,更别说吃饱。

    而且,土地也不是一直就有,是今年新朝廷上台,重新划分,才有了现在的土地。

    刘老汉看秦瑶一无所知的样子,猜测她之前家里条件应该还不错,叹道:

    “也就是今年,陛下给大家重新分了田地,大家伙才不用担心过不了冬。若是往年,这个时节都已经没有吃的了。”

    秦瑶诧异,“这才刚秋收不久啊,就没吃的?”

    刘老汉一副果然的表情,摇摇头,继续说:“秋收紧接着就是征税,里正会带着人到各村收缴粮税,必须以粮食上交,不许用银钱布帛替代,本来就没几亩地,产出也就那么多,再交八分之一的粮税,你算算还能剩下多少?”

    不用算了,能剩下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两人跑了附近好几家,大家都很乐意过来帮忙,不是为那两文钱,而是为那顿午饭。

    如此,人手已经够了,九叔那边刘老汉去说,时间也不早了,秦瑶先回家去准备。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还躺在床上做美梦的刘季突然听见屋外一阵响动,自梦中惊坐而起!

    “大郎!大郎!”刘季朝门外大声呼喊,有点惊慌。

    别是有野兽下山觅食来了吧?

    不过他显然想多了,紧闭的屋门被推开,大郎一脸茫然的走了进来,已然穿戴整齐,看样子早就起了。

    “爹,您要尿?”大郎走到床边,弯腰去取尿壶。

    刘季无语的瞪儿子一眼,一天天见了他就是问他尿不尿,哪里来这么多尿啊,“不尿!”

    “屋外什么动静?你们干什么呢轰隆隆的?”

    大郎把夜壶放下,答道:“家里要建房子,阿姨带着人在挖地基下石头呢。”

    刘季有点懵,“咱们家建房子?”

    大郎嗯的点点头,看他不尿,就要出去,“爹你不尿我就走了,活多着呢。”

    说完,意味不明的看他爹一眼,看起来也不像是需要躺着的了,也不知道下地帮家里干点活儿。

    这么想着,大郎就跑出去找秦瑶说:

    “阿姨,我爹好像快好了。”

    秦瑶把肩上满满一担沉甸甸的石头倒在空地上,自有人会把石块拿去填地基。

    她一个人担回来的石头比三个成年壮汉还要多,在河边负责捡石头的刘肥几个少年都跟不上她的速度。

    秦瑶想着他们还得在河边捡一会儿,示意大郎跟上,走到灶台边的水缸前舀一瓢清凉的井水,一口干完,才问:“好了?”

    大郎嗯了一声,“他能自己下地溜达了。”他昨日傍晚看见的,趁后娘不在家,爹在屋里把东西翻了个遍。

    他猜,应该是在找银子,但没找到。

    后娘都把钱袋栓腰上的,爹能找着才怪。

    秦瑶摸摸小少年的头,“行,我知道了,你还是回屋跟二郎他们一块儿歇着吧,这里这么多人干活,用不着你个小娃娃。”

    大郎有点不好意思的嗯了一声,转身进屋去了。

    家里东西多,又没地方专门藏,他帮忙看着点,免得人多被人顺走什么东西。

    秦瑶看着大郎进了偏屋,推开主屋的门走了进去。

    刘季已经睡回笼觉去了,外面动静这么大,也没能再把他吵醒。

    但也不知道怎么的,背后越来越冷,凉飕飕,像是被一条吐着蛇信子的大蛇盯上了似的。

    猛的一下,刘季惊醒过来,一抬眼,就对上了秦瑶冷冽的双眸。

    “娘子?你吓死我了!”刘季拍拍胸脯,大口喘气,有些怪怨的看了秦瑶一眼。

    秦瑶看他这生龙活虎的样子,伸手掀开他脸上糊着的消肿草药,肿胀已经消下去了,只剩下一些青紫痕迹。

    看来大郎说得没错,是可以下地干活了。

    就算干不了重活,生个火煮个饭炒个菜这些轻活也是能干的。

    “起来!”

    秦瑶一把掀开他身上的棉被。

    刘季大惊失色,这恶妇莫不是发现他俊美无双,一时性起,想要与他快活快活?

    031

    没吃爽

    秦瑶在旧衣堆里翻出来先前自己穿的那身,已经用草木灰搓过,水洗是不敢的,水洗肯定就废了。

    衣服上的血腥味已经散去,小是小了点,凑合穿吧。

    “把衣服穿好,别刚好又给我冻感冒了。”

    秦瑶把衣服甩给刘季,吩咐道:“接下来一个月,家里都有人帮工,每日除了咱们自家的一日三餐,每天中午还要给大家伙准备一顿饭食,你伤还没痊愈就先干点这些轻省的活计,煮完饭要是得闲,就把家务干干。”

    说着,便从钱袋里拿了一串铜板递给他,一共是三百文钱。

    “家里没菜,你拿去买菜,我前日买的猪肉还剩下一点,再放就臭了,你今天全做了吧。”

    “以后每五日做一次肉,早上做软和点,晚饭就做硬点。”

    “对了,我饭量大,你记得多煮点,吃不饱我会很暴躁。”

    至于暴躁起来会做出什么事,那她就不知道了。

    交代完,秦瑶催了一声快点,就关门拿上框子,往河边走去。

    还在想着如何护住清白的刘季捧着昨天傍晚他找了一下午都没找到的铜板,足足楞了五秒钟。

    这就把钱交给他了?

    一阵冷风吹来,刘季浑身一哆嗦,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他赶忙把那不合身的麻衣穿上,两层麻衣套在身上,才觉得好些。

    脸上的药草全部扒拉下来,消了肿的脸已经可以窥见几分往日风流。

    躺了两日未曾梳洗,一头齐腰长发散乱披在脑后,额前几缕自眼前垂下,更添了几分病弱苍白。

    刘季的身材瘦而不柴,高高的个子,比例极好,一身破麻衣披在身上都有种特别的凄凉。

    配上他此刻的‘战损脸’,浑身都透出一股令人怜惜的破碎脆弱感。

    只是,这样的气质维持不到三秒,在见到铜板的那一瞬间,真实面目显露,满是贪婪。

    刘季心里想得挺美,菜值得几个钱?

    老宅那边两个嫂子种了不少,都是自家的地,拿把菜还能要他的钱?

    还有村子里其他菜地,大家乡里乡亲,一把菜又不值得什么钱,他今天这家拿一把,明天哪家拿一把,这三百文不都是他的?

    这么想着,刘季把铜板全部藏在家中,锁好门,空着手就出来了。

    屋前屋后都是村里来帮工的亲戚和村民,秦瑶已经去河边了不在这里。

    大家伙看见刘季出现,纷纷跟他打招呼,问他干什么去,伤好些了没有。

    两位叔伯家里的,夸了秦瑶几句,说刘季运气好,能娶到这么贤惠的婆娘,他一个混子,这都能住瓦房了。

    前面那些话,刘季都乐呵呵应着,一听见后面这些,笑容瞬间僵住。

    随即转念一想,这或许也是一种对自己能力的夸奖,拨了下额前乱飞的发,得意的说:

    “那是,也不看看我刘季是什么人,别的不说,如我这般俊俏的郎君咱们整个开阳县也找不出第二个!”

    “想进我家做妾的姑娘媳妇能从刘家村排到府城去,要不是看在这婆娘有把子力气能赚钱的份上,我会叫她进我刘季的门?做这正头娘子?”

    亲戚们瞬间沉默了,白眼都懒得递给他,埋头干活。

    刘季也不介意有没有人捧场,反正战战兢兢躺了两天,再不出口气他就要憋疯了!

    正觉扬眉吐气,背着手吊儿郎当自以为英俊潇洒的迈步往河边走,盘算着去哪家小媳妇的地里薅一把菜回来。

    迎面就遇到担着满满两筐石头,稳稳当当站在桥上的秦瑶。

    刘季顿时头皮一麻。

    秦瑶面无表情的挑着石头走了过来,刘季努力挤出一个微笑,“娘子,你来啦,我正要去买菜呢,你想吃什么菜,我买回来给你做。”

    “......”

    对方并不应声,只是走到他身前时,淡淡扫了他一眼。

    这一眼,可谓是意味深长。

    刘季喉结滚动,狠狠咽了口口水。

    她肯定听见了!

    刘季下意识抬起手挡在脸上,但并没有挨揍。

    感觉到人已走远,他这才发现自己浑身都僵住了。

    他恨啊,恨自己这身体不听使唤,恨自己一看见那恶妇就浑身冒冷汗!

    此时的刘季还不知道,有种无形的东西叫做杀气。

    他原地缓了几秒钟,身体才恢复行动能力,一路小跑着冲进村里,有了房屋树木阻挡,抹一把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长吁一口气。

    家里来了二十个帮工,刘家老宅那边,除了要给地浇粪的刘老汉和刘柏,刘仲刘肥都来了。

    连八岁的金宝都过来帮忙捡石头。

    人多力量大,九叔指挥全场,一部分人负责挖地基,一部分人负责捡石头挑石头,还有一部分人负责挖土。

    今天刚开工,主要是材料准备阶段。

    忙活一个上午,围墙的地基已经挖出一个雏形,增建的屋子位置也确定清楚了。

    这个效率,秦瑶还是很满意的。

    就是忙活了一上午,中午饭吃得她很不开心。

    一大锅半稠的杂粮粥,大米和小米混合,里面零星掺杂着几片指甲大的碎青菜。

    干活的人,每人分了满满一碗。

    其实这午饭看起来已经不错了,但是!它没味儿啊!

    本来干了一上午的体力活,秦瑶还是主力,累死累活,就想着吃点有油水的。

    结果一口粥......姑且称它为蔬菜粥,一口蔬菜粥喝下去后,一点滋味儿都没有,那寡淡的感觉该怎么形容呢?

    就好像你在炎炎夏日,顶着烈日在高楼上打钢筋,想着赶紧忙完去吃口冰西瓜解渴,结果完事后期待的拿起瓜,瓜不甜就算了,居然还是温热的!

    这种崩溃,让秦瑶差点没忍住,当着一众亲戚族人们的面一刀捅死厨师。

    秦瑶最喜欢的事情是吃饭,最讨厌的事情是吃不爽。

    中午没吃爽,以至于整个下午都沉着脸,浑身上下散发出生人勿进的煞气。

    冲族里小伙们骂骂咧咧的九叔,见了她,声音都不自觉夹了起来。

    刘季蹲在水缸边洗碗,暗中观察秦瑶的反应,看她居然没有发作,悄悄松了一口气。

    气松到一半,一双秀气的女靴出现在眼前。

    刘季:o((⊙﹏⊙))o!!!

    032

    四个不孝子

    “噼啪!”一声。

    几条新鲜河鱼被秦瑶扔进水桶里,居高临下对面前端着碗的男人说:

    “加点水养着,明天中午给大家伙加餐。”

    刘季好奇问:“这是从哪儿弄来的鱼?”

    他倾身往桶里看了一眼,有四大一小五条鱼,大的有三指宽,小的有两指宽,失去了水,鱼嘴大张着在桶里挣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