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父子俩还要留在山里继续狩猎,等杨旭真打到了猎物才会下山。秦瑶走之前,把自己去年在这片地方摸到的情况告诉杨大,基本没有什么猛兽,山洞还是挺安全的,他们可以放心作为临时据点。
“那你们下山也小心些,山路滑。”杨大叮嘱。
母子俩点点头表示知道,便带着猎物下山了。
秦瑶拖着猎物走在前面,大郎则背着自己的麻布袋,捧着活力四射要咬人的松鼠跟在秦瑶身后。
两人并不是原路返回,而是顺着山麓朝开阳县方向行去。
老路了,一回生二回熟,加上这次身体状态非常好,拖着六百多斤的猎物也不觉得多么疲惫。
倒是总要顾忌跟在身后的大郎,心比较累。
小孩步子慢,她不能走太快。
坡太陡,干脆让他坐到拖架上,她连人带猎物一起带上坡。
遇到侧面全是崖壁的,还得给他拴根绳,免得走着走着,孩子没了。
如此耽搁下来,秦瑶独自一人傍晚就能走到的县城,愣是隔了一夜。
在山里又多睡一宿,次日午时,才见到开阳县的城门。
所幸山里的气温比较低,秦瑶保存得也比较好,断头虎和梅花鹿都还算新鲜。
但肉价肯定是卖不高了,反倒是那身虎皮还有点谈价的余地。
这次秦瑶吸取了去年的经验,在猎物身上盖满了树枝,叫人看不出来她打了什么猛兽。
缴纳两人的入城费,母子俩低调入城。
今天不逢集,街上行人不多,秦瑶想起范掌柜,直接领着大郎朝酒楼后门去。
“阿姨,我们为什么走后门?”大郎疑惑问。
秦瑶:“走前门影响别人生意。”
大郎点点头,又学到了。
小松鼠闹得没了脾气,蔫巴巴的倒在他怀里,也可能是饿着了,毕竟已经两天没吃东西。
大郎想给它喂点从树上摘的果子,它根本就不吃,只喝水,怎么可能还有力气闹。
秦瑶把猎物放在地上,拍拍身上凌乱的衣裳,又扒了下乱成草的头发,这才上前,拍响门上铜环。
等了好一会儿才有人来开门,是后厨大师傅的小学徒。
“秦娘子?”小学徒震惊不已,要不是认得秦瑶,他还以为是来了两个乞食的乞丐。
秦瑶无奈的招招手,让他出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揭开盖在猎物身上的树枝,金黄的皮毛露出来,小学徒眼睛瞬间睁大,激动的吸了两口气,都说不出话来,只打着手势让秦瑶等着,他这就去把掌柜拉来。
不一会儿,范掌柜和后厨大师傅两人都来了,看见拖架上的虎躯,先是惊得后退两步。
齐齐看向秦瑶,见她挥手表示已经死透,这才敢凑近,仔细查看这身皮毛,还有血肉模糊的虎脖,看看肉还新鲜不新鲜。
都是熟人,秦瑶也没有隐瞒梅花鹿和老虎的死期,如实道:
“前天黄昏死的,还不到二十四个时辰,伤口处我用盐抹了一层,放得好,明日中午前做出来肉都是香的。”
厨房大师傅奇怪问:“秦娘子,这虎头哪儿去了?”
背着麻布袋的大郎不安的往秦瑶身后退了一步,怕他们知道虎头在自己这里要买走。
可惜,他刚动一下,人家就发现了。
刚刚进城门的时候,两名守卫也发现了带血的麻布袋,自然是免不了要盘查一番。
然后就是一通倒吸冷气声。
怕他们阻拦,秦瑶一人多给了十文钱,这才顺利入城。
秦瑶见他们发现了虎头,直言道:“这个头我要带回家,不卖。”
反正也不影响那身虎皮。
但价格肯定要被压一些,范掌柜开价九十两银子。
老虎除去那颗头,就只剩下四百八十多斤,梅花鹿一百一二十斤的样子,范掌柜都懒得称,左右不过是那头虎的添头。
看秦瑶对价格不是很满意,范掌柜苦笑解释:
“你但凡是昨日傍晚送来的,肉价我还能给你涨一些,偏偏你这还是个无头尸,我们要出手这身皮子,还不好找买家呢。”
秦瑶也不想说了,如果不是大郎,这头老虎还不一定能遇到。
“行了,就这样吧,我帮你们搬进去。”
范掌柜开心的嘱咐,“记得帮我把皮子剥下来。”
厨房大师傅也兴奋道:“弄完我给你们娘俩做卤肉面,今早正好还做剩了点卤料,这可是放了大料的,贵着呢!”
秦瑶在院里应道:“好,记得给我做五人份的,杀虎的钱我就不收你们的了!”
大师傅一脸懊恼,“差点忘了你这大胃口。”
回头见大郎还站在门边,招手邀他进来,关上后门,免得被对门酒楼听到风声。
今天,他们要打对面一个措手不及!
这可是虎肉,在他们这小县城里,几十年都不一定吃到一回。
秦瑶把猎物摊开,拖架让小学徒拿出去扔掉,走进厨房选出趁手的刀子,把老虎皮完整的剥下来。
看范掌柜立马就要拿走,秦瑶想起自家的虎头,忙问:“范掌柜,这皮料你们都拿给谁去做?”
知道她想干什么,范掌柜冲蹲在门边的大郎招招手,“把虎头拿来吧,我叫人给你们一块儿弄了,下回你进城直接来找我取。”
秦瑶问:“多少钱?”
“五百文,我直接从给你的银子里扣。”说完,拿着虎皮和虎头就匆匆走了。
忙完手上这张皮,他还得把今天的虎肉大招牌挂出去呢。
秦瑶处理猎物的时候,大郎就乖乖抱着小松鼠坐在院子里。
等秦瑶忙完,大师傅做的卤肉面也端了上来,整整一大盆,招呼道:“快趁热吃吧!”
卤肉的香气溢满后院,把血腥气都盖了下去,切成小块的五花肉丁被卤水煮得晶莹剔透,铺在白面条上,点缀着一把香葱,色香味俱全。
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的大郎眼睛都看直了。
秦瑶面上镇定,手上动作却很迅速,跟厨房要了个陶碗,分出满满一碗给大郎,“快吃。”
自己端起盆大快朵颐。
小小的后院里,全是卤肉面的香气,以及母子俩“吸溜”面条发出的幸福声响。
一碗面吃完,范掌柜把银子拿了过来,为母子二人这趟历练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44
皂粉
离开酒楼,天色还早。
秦瑶领着大郎来到摆摊的西市,叫卖白毛小松鼠。
这种‘玩物丧志’的东西,寻常百姓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秦瑶只能期望运气还不错,遇到哪家出来采买的管事之类看中了,带回去讨好府上少爷小姐什么的。
小松鼠不吃东西,是因为大郎昨天喂它的东西不合口味。
秦瑶同旁边卖花生的大娘花两文钱抓了一小把回来,原本蔫巴巴的小松鼠,眼睛噌一下亮起来,要不是脚上还套着麻绳,一准蹦到秦瑶怀里抢花生。
大郎把它放下来,接过秦瑶递来的花生喂它,小松鼠抱起来就吃,那啃东西的模样,看起来格外可爱。
大郎看着,心里有些不舍得。
但他也清楚家里现在的状况不适合养这个小家伙,只希望能遇到一个能善待小家伙的好人家。
活泼起来的小松鼠,还是挺吸睛的,眼看街角处有那些管事婆子打扮的人出现,秦瑶立马吆喝起来。
她半点不好意思的感觉都没有,整条街都是她的叫卖声,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一个管事婆子和一个采买小厮模样的人好奇走上前来询价,秦瑶伸出六个手指头,“六百文。”
二人听了,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什么玩意儿啊,这也太贵了!
在看母子二人衣着,乞丐似的,采买小厮嫌弃的摇摇头,走了,走除去几步,还要回头嗤一句:
“二两肉都没有,还卖六百文,想钱想疯了!”
说完,以为母子俩会面露难色。
不曾想,两人眼神都没往他这瞥一下,小的那个专心喂松鼠,大的那个已经和那管事婆子聊起来。
隐约听见几句“白毛稀有品种,百年难得一遇”“性子也乖顺,哥儿姐儿的看了肯定都喜欢”。
“这种挑染白毛,脸型长得又可爱的松鼠,不到深山去根本见不到,只要六百文,您买回去就赚大了。”秦瑶一本正经的说道。
管事婆子想了想,欢喜道:“那要了。”
并没有走远的采买小厮顿时一怔,赶忙走回来,也想要。
“抱歉,就一只,谁先买就是谁的。”秦瑶递给他一个你不识货的鄙夷眼神,笑着把小松鼠给管事婆子放在她手腕上的挎篮里。
“它不会跑了吧?”
“不会。”秦瑶把管事婆子拉到一旁,教了她几招怎么调教小动物的技巧。
买东西还有售后服务,管事婆子看了看篮子里啃花生的白毛松鼠,越看越爱。
六百文到手,大郎心里那点不舍瞬间消失,只想着买些什么回家好。
秦瑶在城里找了个打车厢的木工,订了一个车厢。
车厢要十月中旬才能交货,但秦瑶等得,毕竟她定制的这个车厢非常规样式,有点复杂。
秦瑶要求在车厢里加装一个固定的桌子,最好是平时可以折叠收放,要用的时候又能展开立起来的,还要带一定储物空间。
至于别的,因为车厢空间很小,秦瑶暂时没有要求。
心里想着,等日后研究一下马车承轴,做出四轮马车来。
不过要是弄不出合金材料,这个想法估计很难实现。
别别扭扭的四轮马车,还不如现在的两轮灵活。
车厢要用好料,再算上包了金属的车轮,五两银子就这么花出去了。
大郎跟在后娘身旁,看着她眼也不眨的递给别人五两银子,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的小少年内心受到了一点点小震撼。
但一听秦瑶说做这个车厢是为了他们明年去学堂用,心里顿时感动得一塌糊涂。
感动到,大郎彻底忘记了他还有个爹在城里书院。
秦瑶又买了点布和鞋底,还带了两斤糕点和五斤肉。
买好这些,路过杂货铺,秦瑶突然想起洗澡用的清洁物品,想看看有没有皂角卖。
不出预料,根本没有,只有一种清洁的粉,叫做皂粉,沾水能起泡,说是用猪胰子熬制的。
秦瑶有点兴趣,问多少钱。
掌柜上下打量她一眼,看见她背上的弓箭和用布条绑起来的刀,强忍嫌弃的说:“二十文一两。”
“一两?”秦瑶怀疑自己听错了单位,确定不是一斤?
掌柜一副就知道你要这样反问的不耐神情,重重说:“就是一两!”
“算了,走了大郎。”秦瑶扭头就走,买不起她自己做还不行吗?
感谢杂货铺给的灵感,她突然想起来,初中化学课上学过怎么做肥皂。
于是,又折回猪肉铺买肥肉。
可惜时间有点晚了,肉摊子上已经不剩下什么,秦瑶也只买到了四斤。
肥肉比五花肉贵,二十五文一斤,正好一百文。
两斤肥肉出一斤油,四斤肥肉能出两斤油,够她做十块肥皂了。
这一通买下来,范掌柜给的银子只剩下八十一两,连同她本来的积蓄,共余一百八十四两银子。
谁想到,进山历练一下居然还有这意外收获呢?
想到又能多买几亩良田,秦瑶心情就很好,疲惫全消。
不过大郎显然是撑不住了,两人搭牛车回家,他睡了一路。
一开始是靠在车围栏上,睡着睡着,脑袋就落在了秦瑶后背。
等车夫停车,抵达下河村时,整个人都横在秦瑶大腿上。
秦瑶把他叫醒,大郎直接闹了个大红脸。
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得抓紧时间赶路回到刘家村,秦瑶背上背着武器,两手还提得满满当当。
大郎带着自己的小包袱和武器,手里则抱着那两斤香喷喷的糕点。
中午两人吃的卤肉面,到这会儿已经消化得差不多,糕点的香气一股股飘入鼻尖,这一路上理智和冲动不断交战,大郎走得那叫一个艰辛。
万幸的是,夜幕降临前,二人终于抵达刘家村。
母子俩在森林里钻了这么多天,既没洗头也没换衣服,活似乞丐一般。
村井边纳凉的人们一下子没认出母子两,直到听见玩耍的二郎兄妹三个惊喜的喊着阿娘、大哥扑上去,人们这才惊讶抬眸望去,乞丐竟是秦娘子!
金花金宝在前开路,进了家门就激动的喊:“我三婶婶回来啦!”
屋内早已经吃过晚饭,正在修整农具的刘老汉众人眼神齐刷刷亮起。
145
四封信
张氏、何氏、邱氏迎上前。
“怎么这么晚到家啊?饿了吧?”张氏接过秦瑶手上的东西,先放在家门口旁边的地上,一会儿她回家好带走。
秦瑶诚实的点头,非常饿。
何氏立马朝厨房走去,摘下挂在门后的围裙,点灯生火,朝外头说:
“我给你们娘俩煮个疙瘩汤,再添两个鸡蛋,赶紧先放下东西把脸洗一洗,这灰头土脸的。”
张氏领着娘俩到水缸边,邱氏找出来一张干净的面巾递给秦瑶,“快擦擦。”
“谢谢二嫂。”秦瑶冲邱氏客气一笑,让她回去坐着,不用管自己。
张氏往脸盆里倒满了水,秦瑶就着凉水拧了帕子,自己先擦一把脸,又把帕子递给大郎,嘱咐他顺便把头也洗了,免得浪费这一盆水。
一会儿回家再用热水洗个澡,好睡觉。
大郎哎的应完,立马就被弟弟妹妹们围了起来。
金宝问他:“你打到什么东西了?有没有老虎黑熊?”
二郎和三郎也期待的问:“阿娘你们是不是去城里了?”
四娘和金花蹲在水盆边,眼巴巴望着,“阿娘买了糕点,我都闻着味儿了。”
大郎本想回答的,一开口,发现自己根本答不完,干脆闭嘴,先把头给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