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至于这么短的时间能不能过了初试,秦瑶觉得很玄。但刘季离开前一脸神秘的跟她讲,“娘子你放心,我一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个初试好过得很,只要咱上头有人......”
说罢,手指搓一搓,冲她眨了下眼睛。
秦瑶挑了挑眉,“你想作弊?”
“我的娘啊......嘘嘘嘘!”刘季要吓死了,咱小声密谋,你这么大声干什么!
赶紧走出门外看了看,很好,孩子们都出门去了,家里就只有他们两人。
刘季这次谨慎许多,把房门关上,又把窗户打开,一边盯着大门口可能经过的人,一边继续刚刚的话题。
秦瑶说得没错,他就是想作弊,而且因为初试地点就在本县,所以不止他一个人想这么做,有条件的,基本都会打点打点,以防万一。
而且,初试是所有考生同在一间屋子里,到时候只要他的位置离某位读书好的学子挨着,那初试通过的概率能大大提高。
要是运气再好些,蒙对了题目,肯定能过。
考过了初试,后面的考试就方便多了,等他准备好之后,随时可以发起冲刺。
但五月份的县试正考,监考难度和试题难度都大大提升,他就算能挨着学识好的考生作弊,也很难通过。
所以五月份这次考试,他只是去走个过场,就像是秦瑶说的,攒经验值。
秦瑶见他这一番分析条理清晰,十分理智,就知道他肯定是深思熟虑过的。
“刘季,你不得了了,居然还知道定制通关秘籍。”秦瑶围着他转了一圈,啧啧赞道。
难得被夸一次,虽然这种小聪明不是什么正经作风,但刘季还是骄傲的挺起了胸膛,“那是,吃一堑长一智,咱们这样要什么没什么的贫民,想要闯出头,就只能使点手段了。”
“风险如何?”秦瑶问。
刘季兴奋答道:“几乎没有风险,因为不会有人承认自己拿了好处的,而且初试本来就不严格,娘子你知道樊秀才当初是怎么过初试的吗?”
秦瑶试探答道:“也是调换了位置?”
刘季重重一点头,要不然他咋能知道这个门路呢。
于是乎,刘季回书院时,兜里还多揣了十两白银。
186
拉杆箱
至于到了县城之后的具体操作问题,刘季自己处理。
对于秦瑶能够这么爽快就把钱拿给自己去搞关系,刘季内心还是有点小惊喜的。
因为他发现,他对她的了解又多了几分。
她这个人,道德标准很飘忽,并不怎么受到世俗礼法的约束,凡事只要继续遵循‘利己’这个核心,就能忽略很多不重要的细节。
刘季猜想,可能是跟她逃难的经历有关系,要不然一般人听见他想作弊这种事,早就吓死了,更别提冷静支持帮忙分析。
掂量着银子,刘季心里嗤笑到,公平是什么?
公平就是别人都搞关系你也得搞关系,要不然就不公平咯。
刘季走了,水磨厂也重新开工。
不过工人只有秦瑶和刘木匠两个人,一人轮三天去厂里坐班,免得别人以为工厂倒闭了。
不过一整天都很少见到人,两人一般把大门一开,就各回各家忙活家里的事务。
丁氏族学快开学了,秦瑶为大郎二郎上学准备起来。
先是领着两人到下河村找车夫,谈好了包年价格,两个孩子共是一两五钱,半年一付费,先付给他半年车费,七百五十文。
‘校车’有了,接下来就是准备上学用的文具。
这里没有人用书袋,都流行用书箱,防雨防晒,就一个缺点,笨重。
秦瑶到刘大福家观摩了一下刘利的旧书箱,倒是不大,半米高,三十厘米厚,长四十厘米。
小小的一个箱子,里面划分了多个抽屉盒子,小盒子放置砚台、笔、墨条,大盒子放置书本和纸张。
还有一个竖着的立式抽屉,居然还能放一个小手炉暖手用,十分精巧。
看了一圈,秦瑶不得不为古人的智慧点个赞。
但她觉得轻巧的箱子,大郎和二郎提起来,都快有半个他们这么大了。
孩子正长个子呢,天天背个这么沉的木箱子,万一影响发育怎么办?
可布袋又不防水,笔墨纸砚这些东西碰不得水,娇贵着呢。
大郎和二郎倒是不介意,反倒很欢喜,毕竟是第一次去上学,关于上学的一切事物,两人都觉得香。
看秦瑶为此伤神,感动之余,还有点不理解,他们觉得已经很好的东西,后娘似乎总是不够满意。
难道还有比这精巧书箱更好的箱子吗?
“有了!”秦瑶一拍大腿,“行李箱不就能完美解决笨重这个问题吗?”
别说轮子了,就是抽拉杆刘木匠也做得出来。
因为她见过他做的抽拉式凳子,平时带出门到村井那闲唠嗑,腰累了就把杆子抽出来当成椅背。
想到这,秦瑶简直迫不及待。
转头对懵逼的大郎和二郎说:“你们等着,我去给你们弄个好东西!”
说着就一阵风似的朝工厂那奔去。
她跑得太快,头发被风吹散,乍一看,像个在路上狂奔的疯子。
啊不是......大郎和二郎急忙摇了摇头,把这个大不孝的想法甩出去。
“阿娘没事吧?”二郎担忧的看着那风一般的女子背影。
大郎嘶了一声,不太放心,“我去看看。”
二郎疯狂点头,催促哥哥快点去。
大郎出了门,一路追到水磨厂,刚进门,就见秦瑶拽着正在刨木头的刘木匠,拿着一根木条,两人在地上画着什么图样,边画边激动的说:
“你看啊,就是在箱子底下多加四个轮子,然后再多加一个你家凳子那样的伸缩拖拉杆,就能轻松拉动沉重的木箱,你就说精妙不精妙吧!”
刘木匠抬起手,“你容我缓缓,我缓缓。”
他先放下手里的工具,深吸一口气,把被秦瑶突然拉拽过去受惊的小心脏平复,这才蹲在地上研究那副方方正正的图。
秦瑶毛笔字写得一般,绘制的图却很精准,还带透视,所以刘木匠一般看一眼就能理解到她的想法。
这次也是一样,看着地上那个行李箱的造型,激动的一拍大腿,“我怎么就没想过把这几样东西结合起来呢?”
木轮子他会做,卯榫结构的书箱他会做,伸缩杆他也会做。
但是他就是没有想过,把它们结合起来做一个可以拖动的箱子!
刘木匠一激动就拍大腿,这短短两分钟,大腿都快要被他拍断了,扔掉手里的活,立马就要开工。
秦瑶喊了他好几声,他就像是没听见一样,进入忘我境界。
知道他不把行李箱做出来就不会停下来,秦瑶狡黠一笑,转身就要去刘大福家把那只旧书箱借过来,帮刘木匠省点功夫,先做出个拖杆和轮子试一试效果。
“瑶姨!”大郎被突然出现在身前的秦瑶惊了一跳,不过面上不显。
秦瑶诧异看他一眼,“你怎么跑这来了?”
大郎跟着她往村里走,“我过来看看你。”
“看我什么?”秦瑶好笑的看了他一眼,一语道出小少年的心思,“你和二郎是不是以为我疯了?”
“没、绝对没有!”大郎一本正经的答道。
秦瑶哈哈一笑,让他家去,“我精神很好,不用害怕啊。”
说完,走上了前往刘大福家的岔路。
大郎得了她这句‘我精神很好’,长舒一口气,家去了。
到了傍晚,秦瑶跑回家来匆匆吃了几口饭,就抱着一碗盛得满满的饭菜返回了水磨厂。
“刘木匠你好了没有?”还未进大门,带着催促的询问就先飞了进来。
刘木匠将手上的拉杆收起,转头嘿嘿一笑,“如你所愿,成了!”
秦瑶把给他打包的饭菜递给他,期待的走上前去看。
原先的旧书箱,底部多了四个放置木轮的半圆形凹槽,四只巴掌大的小木轮正好扣在上头,中间用厚实的圆木条做转轴。
秦瑶抬起手指拨动一下,呼呼转了起来,出乎意料的丝滑。
再看木箱背部,中间靠下的位置多加了一块七八厘米厚的长方板,而那关键的两根拉杆,有一半藏在这块板子内。
“你拉起来试试。”刘木匠一边吃着饭,一边自信的催促。
秦瑶把杆子拉起来,看似平平无奇的一块长方板,内有大乾坤。
拉杆抽出,居然可以稳稳固定在最高点,和现代用卡扣卡住拉杆的效果一模一样。
187
我为什么不能
但这两根木杆上可没有任何卡扣的痕迹,是完整的一根。
那么关键就落在了那块厚厚的方板内,那里面肯定有精巧的机关。
“怎么收起来?”秦瑶新奇问。
刘木匠指了指厚板底部,“你把凸出来的木块摁回去,就能放下去了。”
秦瑶照做,果然在厚方板底部摸到一个大拇指大小的凸出方块,微使了点力摁进去,立起来的拖杆“哗啦”一下就缩了回去,变成比书箱略高五厘米左右的提手。
“好妙啊!”秦瑶赞叹。
刘木匠笑笑,很得意,“这是我师父传给我的独门绝技,所以内里的机关我就不告诉你了。”
这种秘传的机关,学习之前,都是在师父跟前发过毒誓的,除非是关门弟子,否则绝不传授。
他师父当年从好学徒中选了他来做关门弟子,传授完他这些机关后,就去世了。
想到恩师,刘木匠眼里满是遗憾:“当年师父传我秘术便去了,害我只学会了这几个机关,却不知道到底能用在何处,钻研多年,也就弄了张带靠背的椅子来。”
“倘若师父能活到现在,这拖拉书箱应该早就造出来了。”
秦瑶又摸了摸这个小小行李箱,这才依依不舍的放下,对惆怅的刘木匠说:
“兴许只是咱们这地方小,没见过罢了。”
并不是他俩把这个东西发明出来的,咱们做人要谦虚点。
听她这么说,刘木匠的伤感愣是再也生不起来,没好气道:“你可真会破坏气氛!”
秦瑶耸耸肩,又摸了摸那小书箱,有点爱不释手,“今天先休息吧,赶明儿赶紧给我做两个出来,我家大郎二郎上学急着用呢。”
“哦,对了,我今晚回去熬个夜,重新把内部格局合理划分一下,你照着我的图纸做。”
既然都变成行李箱了,那能装的东西可不止这么点。
比如防身用的小武器,是不是也能为它们专门准备一个小格子呢?
还有雨伞,是不是也能一起带上?
幸好刘木匠不知道秦瑶这些想法,要不然今晚该睡不着觉了。
为了想怎么放一把伞,他肯定能熬一整宿。
“等等,你还没说这个箱子叫什么呢。”
眼看秦瑶打算拖着这个小木箱回家去,刘木匠忙问道。
秦瑶“嘶”了一声,让一个取名废想名字,是不是有点太为难她了?
行李箱这个名字叫起来不太合适,因为这是书箱,拉书的,不拉行李。
那就叫......想不出来!
秦瑶最善于把问题抛给别人,马上笑着对刘木匠说:“这是你做出来的,合该你来为它取个名字。”
她一双真诚的眼睛望过来,刘木匠心头暗暗一喜,但还要假装不在意这个命名权,谦虚的摆摆手,才道:
“这书箱省力又能装,那就叫......神力书箱?”
秦瑶太阳穴狠狠一抽,面上说好,心里无奈吐槽:刘木匠您这取名水平也挺拉胯的。
......
“神力书箱?”
家里四个孩子围在阿娘带回来的书箱前,戳一戳,碰一碰,心里疑惑的想,莫非上面附了仙法?
秦瑶给自己倒一杯热水,一口喝干,又指使三郎把屋门关上,左右看了看,把橱柜上面那些陶碗瓷碗都搬下来,打开书箱抽屉格,将这些笨重的碗都放进去。
别看那抽屉小小一格,还挺能装,装了二三十只碗进去。
秦瑶掂了掂,挺沉了。再加上书箱本来的十几斤重量,像是二郎这样没做过力量练习的小孩来说,已经足以压垮他的脊背。
秦瑶冲二郎抬了抬下巴,“试试,看看能不能抬起来。”
二郎迫不及待上前搬动书箱,搬不动,真的搬不动!
倒是不小心推动了轮子,书箱在原地打了个转。
刘木匠出品,就是丝滑!
大郎被二郎这误触的轮子激发了灵感,把还在搬箱子的二郎拉开,自己上手,扣住那冒出头的把手。
结果轻轻一拉,就抽出长长一大截,正好到他腰上去一点的位置。
这个位置,随便伸手拉就能拉到。
不过大郎还没想到让书箱倾倒下来拖着走,他只想到了平地推动书箱。
装满了碗的沉重箱子,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推动出去。
三郎吃惊的张大嘴巴,眼神坚定的说:“真的有神力!”
秦瑶被这傻孩子逗乐了,上前接过大郎手里的书箱亲自示范正确使用方法,平地推、陡坡拉,辗转腾挪,都不费劲。
又重新让大郎二郎试一次,两人直接拉到院子里,拉着书箱跑了起来。
满院子都是木轮子咕噜噜疯狂转动发出的声响。
“哇,好好玩!”四娘眼睛亮晶晶的,伸出手,要大哥抱她坐上去。
大郎忙看了秦瑶一眼,“能坐人吗?”
“这个倒也不是不行。”好像现代就经常有人坐在行李箱上休息。
于是,四娘如愿坐了上去,在大哥二哥轮番的推拉中,快乐的‘飞’了起来。
三郎看着,也要坐,好好的书箱,沦为了玩具,兄妹四个,每个人都‘飞’了两圈,这才依依不舍的把神力书箱带进屋里来。
大郎和二郎自觉把碗取出放回去,三郎和四娘艳羡的看着两个哥哥。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秦瑶为哥哥们特别定制的书箱。
只有要去学堂的人,才能用。
三郎到不是特别羡慕,因为他知道,很快就会轮到自己的。
阿娘说了,等他再长大一点,也送他去学堂读书。
于是便粘着大哥二哥,让他们以后把用旧的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