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四娘理直气壮的拍拍姐姐的手,“不怕,咱们占理着呢。”金花重重一点头,“咱们占理着呢~”
刘柏听得心里一咯噔,这姐俩真是一个敢教一个敢信。
很快,众人的怒气值就飙升到了顶点,甩头甩手的朝刘柏这个唯一的成年男人围了上来。
刘柏脸色一白,急忙高呼:“三弟妹!”
众人闻声,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一个爷们害怕得直喊三弟妹,太招笑......
一个“了”字还没想出来呢,瞬间就笑不出来了。
只见一道青影从天而降,烈烈掌风密集的打出来,眨眼间的功夫,围在刘柏周围的人全部爆退三四米远,以刘柏为圆心,形成一个真空地带。
秦瑶稳稳站到刘柏身前,叉腰就是一声怒吼:“不服就干!不想干的老老实实排你们的队,少插手别人家的事!”
此话一出,现场诡异的静了两秒钟,这才有惊呼声断断续续响起。
秦瑶往前大踏一步,一群人齐刷刷倒退出去,让出了三四米的距离,把后面不知情况的人们挤得怨气横生。
秦瑶嗤笑一声,转过身去,领着孩子们排好队伍。
大部队排在她们三米之外,谁也不敢靠近,有那不小心被推出去的,又气又怕,一边骂身后的人,一边怂怂的带着自家娃往后退,绝不靠近前面那女人。
秦瑶在镇上其实有点名气,很快有人认出了她,知道是刘家村水磨厂的老板娘,自然也清楚她力大无穷的本事,吃惊的打量她许久。
见有人还暗地里不服,那人赶紧拉了他一把,让他别说了,那秦娘子可不是个好对付的。
顺便把秦瑶单手劈山,二指撑千斤的‘谣言’给大家伙八卦一遍。
等秦瑶再次回头时,就发现,身后的三米真空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扩大到了五米。
终于,太阳出来了,丁家学堂的大门被丁家下人缓缓打开。
一位丁家的管事站了出来,身后隐约还能看见一排排整齐的课桌,桌上摆着笔墨纸砚。
还有三位夫子打扮的儒生,年纪大概在四五十左右,正坐在课桌前的太师椅上。
丁家的家丁和护卫出动了不少,在学堂外站成两排,帮忙维持秩序。
丁氏族里的人,倒是没有看到,可能是不便过来,免得遇到熟人尴尬。
丁氏族学不好进,除了他们本家的孩子,其余的外族子弟,都是父母卖了丁家人情才能来。
不过更有实力的那些,也不会把孩子送到丁氏族学,他们自己就请得有夫子在家中为子女授课。
这次排到秦瑶一家前头的,都是镇子附近有些实力,但又在大家族面前排不上号的小族姓。
不过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也是他们得罪不起的贵人了。
管事宣布了规则,这次诏令来得匆忙,他们族内原本准备的学堂不足以容纳那么多孩子,所以今年丁氏族学只能再收三十人。
今天的报名时间到午时截止,午时前报上名的,则可参加下午的考核,考核成绩排名前三十的孩子,则可入学。
听到这个规则,刘柏不禁一阵后怕,幸好他们今天就来了,要是明天才来,黄花菜都凉了。
金花和金宝有点紧张,看见学堂大门内摆放整齐的笔墨纸砚,他们心里就打怵。
三郎胆子小,人多他就像只松鼠,缩到阿娘怀里,两只眼睛到处观察四周的人和事,不安极了。
四娘则不然,握紧拳头,跃跃欲试。
193
临时抱佛脚
报名时间果然一过午时就截止,已经报上名,正在等待的秦瑶等人抬头往身后一看,还有好长的队伍正在排着。
得知报名截止后,众人只能哀声叹息,恨自己没能早点过来。
管事说了下午的考核时间,分了几个时间段,三郎四娘,金宝金花,刚好被分成上下两拨。
金花金宝稍前,龙凤胎稍后。
秦瑶看了眼天色,还早着,打算带孩子们先去镇上吃个午饭再回来,淡定得很。
与旁边树下焦急嘱咐孩子的其他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刘柏都很焦虑,因为家里孩子啥基础也没有,笔都不会拿,到时候考核能通过才怪了。
不过孩子们肚子早已经咕咕叫,秦瑶又说:“吃不饱哪有力气考核,先吃饱再说。”
主要是她要饿疯了,天没亮就赶来,又等了一上午确定考核名单,早上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耗完。
等候在官道上的刘仲和大郎也频频朝前看,等得十分煎熬。
倒是二郎,在人群里这蹿一下那蹿一下,回来就十分遗憾的说:
“早知道熬一锅糖水带过来就好了,这么多人,一人一碗能赚不少铜板呢。”
大郎没好气的看他一眼,“你掉钱眼里去啦,瑶姨他们都还没回来,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他们站得远,只听别人说午时后就停止报名了,看不见秦瑶他们排在前头还是后头,看其他村民遗憾归家,不免担心。
等啊等,肚子都等扁了,终于瞧见那几道熟悉的人影。
刘仲跑上前去,牵起女儿问:“怎么样?你们报上了吗?”
金花一脸忐忑,刘仲还以为没报上,正想叹气时,金花又嗯了一声。
“你这孩子,报上名了怎么还不欢喜,吓死我了。”刘仲没好气道。
金花本就很担心下午的考核,被爹这么一说,更焦急了,刚刚没有最熟悉的人在身边还忍着,这会儿爹爹就在身前,嘴巴一扁,带着哭腔说:
“下午还要考核,爹,我要是考不上怎么办?”
刘仲还以为多大事呢,“考不上就考不上呗,本来也没指望你能考上,要不是你闹着要来,咱都不用跑这趟。”
这话说得,刘柏赶紧拍了弟弟一下,“你可闭嘴吧,孩子本来就着急,你不帮忙就算了还说这些丧气话。”
刘仲这才意识到说错话,赶紧哄道:“没事,咱们好歹试过了,走,爹带你到镇上吃好吃的去!”
金花这才稍微开心一点。
众人上了马车,来到镇上一家面馆用餐,因为今天人特别多,店里根本没坐位,大家伙都端着面碗蹲在店门口吃。
秦瑶几个大人站着吃,几个孩子把面碗搁在车辕上扒着吃,高度刚刚好。
秦瑶一口气吃了四碗面,这才满足的打个饱嗝,放下筷子给兄弟两个分析道:
“刚刚我看了一下名单,咱们孩子的竞争对手有七十六个,这其中那几个大族的孩子有十二个,他们看起来都有点基础,前头十二个名额肯定有他们。”
“还剩下十八个空位给咱们孩子去争取,我看那五十二个小孩,都是各村里来的,不像是识字的样子,三郎和四娘我一点都不担心。”
“至于金花金宝,虽说现在临时抱佛脚有点晚了,但背下两段书应该不难,希望还是有的。”
刘柏和刘仲一听,一把将孩子拎过来,还吃啥吃,快点跟你三婶婶背书去!
面条还挂在嘴上的金宝金花愣住,蛤?
秦瑶无奈的看着刘柏兄弟俩,“急什么,先让孩子吃完。”
她正好想想教他们什么胜算比较大。
押题,是现代学子们最擅长的技巧之一。
这边的启蒙书是千字文和百家姓,每一个初到学堂的学子,先生都会以百家姓为最先启蒙。
一是内容简短有趣,二是这本书最便宜。
千字文,就是更深一级的,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道理。
丁家的先生们应该也知道这些乡下孩子的文化水平为零,出题应该不会太深,可能会以德智体这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考核,看看品性,是否足够聪明,方便教学。
所以千字文被考上的概率不大。
那就让金宝金花背百家姓,时间短,快速记忆的话背到四五十个姓氏也是可以的,万一先生问他们读过什么书,就可以用到,甩开那些直接说没读过的一大条街。
品性方面,主要看礼,这个好学,教一教就会了,临时应付一下没问题。
于是,等金花金宝吃完了东西后,几人把马车赶到丁家庄附近一块儿隐蔽的草地上,开始了紧急特训。
怕三郎和四娘把昨天预习的给忘记了,秦瑶让大郎二郎带着他们两到一旁再复盘几遍。
刘柏和刘仲看秦瑶不急不缓,条理清晰的样子,钦佩不已。
这可比他们两无头苍蝇一样瞎着急好多了。
扭头一看周围,对手果然如三弟妹预测那般,除了那几个族姓的孩子们,其他人根本都没读过书,连礼也不懂,就知道教孩子下跪磕头,怎么说甜嘴话哄夫子开心这些没什么用的东西。
再一看金花金宝,有秦瑶的速成口诀相助,什么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的,背得可顺口了。
还知道站端正后,有模有样行拜礼。
兄弟二人突然就对自家娃有了信心。
很快,学堂那边传来钟声,等待考核的众人不由得心头一紧,赶忙朝学堂那边聚拢过去。
金花金宝是第一波,刘柏刘仲给孩子打气,“别怵,就照你三婶婶教的做,把会的本事都显出来,爹在外头等你们。”
金宝金花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准备入场。
秦瑶又凑到二人身后,嘱咐他们多注意考核规则,咱们一关不行,总有一关是可以的,不要因为第一关的失败,就懈怠,影响到后面的心态。
“别把这当成考核,就当是一次见世面的机会,你们不是总好奇学堂和夫子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正好参观一下,听你们三叔说,这丁家的学堂建得比县城书院都好。”
“比县城还好?”金宝惊讶的低声问。
秦瑶颔首,兄妹两都好奇起来,注意力从考核上转移了许多,紧绷的情绪明显放松下来。
刘柏和刘仲又一次冲秦瑶感激一笑,真的,要是没有她,今天他们可能连名都没报上。
194
请夫子赐教
“刘金宝、刘金花、吕梁、吕大牛......”
听到管家念到自己的名字,金宝和金花赶紧上前,跟随大部队进了书院。
一共二十人,按照男女和高矮站好。
金花震惊发现,女孩这边就自己一个人。
于是,还没等她反应过来,夫子第一个点了她,让她上前去。
金花顿时一激灵,幸好没忘记刚刚学到的东西,先行了一个拜礼,而后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三位夫子好,我叫刘金花,是刘家村人,今年七岁。”
刚准备开口询问她年龄和姓名的夫子,有点小惊讶,不过很快情绪就收敛下去,看起来很严肃的样子。
他问道:“读过书吗?”
金花:“读过百家姓。”其实她想说只读过一点,但三婶婶说了多说多错,先生没问那么细,就不用解释。
三名夫子都很有兴趣的看过来,让她展示一下。
于是金花就把自己刚刚才背下来的一长串姓氏都背了出来,足足背了五十五个姓,比她刚刚模拟的时候还多了五个呢!
金花有点小自豪,但预想中的夸奖并没有,先前问她话的夫子见她停了,眉头微微皱起,“还有呢?”
金花咽了口口水,“没、没了。”
“那会写吗?”
金花摇头。
“会画吗?”
金花还是摇头。
“好了,你出去吧。”那先生摆摆手,提起笔,在刘金花这个名字后面画了个叉。
桌案很高,金花踮起脚想看一看先生写了什么,只瞥见一点红色朱砂,就被先生一撇眼,吓得赶紧溜了。
“这么快?”刘仲心里咯噔一下。
这才进去不到半炷香呢,就考完了?
刘仲问她里头什么情况,先生有没有说什么。
金花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说不出来。
“没事。”秦瑶低头对突然紧张起来的龙凤胎微微一笑,“别紧张,相信自己。”
龙凤胎嗯嗯点了点头,全神贯注的盯着学堂大门。
很快,孩子们一个一个走了出来,垂头丧气的,因为夫子问的东西,他们一个都答不上来,还不如刘金花,起码还能和夫子说上几句话。
没一会儿,金宝也出来了,可能是排在后面的缘故,反而没那么紧张,快速把里头夫子们的问话流程都说了出来,给龙凤胎一个借鉴。
秦瑶之前猜测书院里的笔墨纸砚是用来考核,但其实并不完全是。
那些笔墨纸砚是给会写会画的孩子展示用的,考核比她想象的更简单。
但发挥还不如金花的金宝却说,他看见夫子在他名字底下画了一个勾。
秦瑶心里当即便是咯噔一下。
环顾四周,细数一下,加上金花和四娘,女孩总共只有三个。
不会吧?
秦瑶心里生出一个不好的猜测——先生们难道不想收女学生?
但还没等秦瑶调整对策,第二轮考核来了,另外一个女孩也在其中。
四娘握了握拳头给自己打气,“勇敢四娘,大胆向前冲!”
三郎有样学样,“勇敢三郎,大胆向前冲。”
两人回望一下家人,跟随队伍大步走进去。
第一个出来的,是另外那个女孩。
小姑娘出来见了爹娘哇一声就哭了,说夫子好凶,她害怕什么也没答上。
她的爹娘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牵着她退到一旁,没等到最后结果他们是不会离开的,虽然女儿希望渺茫。
秦瑶大概摸到了点规律,因为女孩少,可能是先从女孩的考核开始。
那么第二个应该就到她家四娘了。
“刘家村刘平菱,见过三位夫子!”
四娘稳稳走上前,个子虽小,礼却行得很正,开口也落落大方,半点不见惧意。
说完,抬起头来,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带着些娇憨和新奇。
小姑娘长得很漂亮,穿戴整齐,不梳双丫髻,反而梳了一个单圆髻,用一张四方布包在头顶正中间,额前留着轻飘的齐刘海,乍一看,像个画上的小道童。
她的布巾是淡粉色的,垂下两条粉色发带落在身后,不至于让人将她错认成男孩。
这样玉雪可爱的一个小女孩,睁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看过来,三位夫子心都软了一瞬。
成夫子轻咳一声,板着脸问了之前自己问过几十遍的问题。
“读过书吗?”
“会写字吗?”
“会作画否?”
四娘顿了一会儿,确定先生问完了,这才背着小手认认真真答:
“禀先生,学生读过《诗经》和《论语》,会写,但我的字还没练好,画也是,爹娘说我手还嫩,提不起笔作画,所以只学了点三脚猫功夫,怕先生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