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丁家的丫鬟“啊”的尖叫起来,丁家婆婆脸色也白了一霎。倒是丁秀才娘子还算镇定,立马将装地契的木匣子兜在身前,拉着婆婆往旁避开。
秦瑶不自在的轻咳了两声,看着面无表情走进来的阿旺,抬头对婆媳二人安抚道:
“没事,你们看看这两人认识不认识,不认识我就让我家车夫扔出去。”
婆媳二人这才反应过来,倒在地上的正是刚刚在门口大吼的人。
深呼吸一口气,丁秀才娘子勉强压下震惊,看了眼那两个蜷缩着身子哎呦呦在地上打滚的人,表情凝重,“是城中当铺的伙计。”
“这些日子,就是他们赶走了想买我家地的人。”
丁秀才娘子佩服的看了秦瑶一眼,但还是要提醒她,要不就算了。
“秦娘子,你一女子也不容易,这事算我家倒霉,你走吧,合约不签了。”
“不认识啊,那就扔出去吧。”秦瑶自说自话,给阿旺使了个眼色。
阿旺会意,抓起那两个起不来身的伙计,拎出门外,卸掉下巴,省得听他们叫唤,扔到田埂下!
拍拍手,坐回牛车车辕,看着白云发呆,仿佛无事发生。
“没事,我们继续签。”
秦瑶微笑着把纸上的毛笔捡起来,撇开晕了的黄纸,重新铺了新纸,为丁秀才娘子研磨。
她那几笔潦草的毛笔字,就不献丑了。
丁秀才娘子欲言又止,秦瑶又温和的说了句:“别怕,我家车夫守着,不会再有不认识的人来打断我们。”
见秦瑶气定神闲,婆媳俩对视一眼,婆婆点了点头,丁秀才娘子这才坐下,重新提笔写买卖合约。
她的字写得很漂亮,清秀婉约,又透着一股坚韧,秦瑶看得很是羡慕。
不过真要她去练字的话,那还是继续羡慕别人吧。
合约很快写好,已经缓过来的丫鬟递上印泥,秦瑶扫一眼内容,没什么问题,爽快签字画押。
秦瑶把钱拿出来,五百两银票一张,外加一百两散银,总共是六百两,一文不少。
丁秀才娘子将地契匣子递过来,三十亩地契和七十亩田契都在里面。
秦瑶仔细检查完毕,确认无误,合上盖子,提议道:
“未免夜长梦多,我看现在时辰还早,要不我们现在就到县衙将转卖手续办好?”
婆媳俩求之不得,丁秀才娘子去拿了丈夫提前寄过来的转托买卖土地请示文书,立马和秦瑶乘车前往县城。
女子独自办事有许多不便,若是没有丁秀才寄过来的文书,她完全没有资格代为处理家中土地田宅,还得找族长或者是族亲做保。
秦瑶这边就方便多了,县衙有熟人,靠刷脸行了方便。
到此,丁秀才娘子总算是放下心来,知秦瑶有门路应付当铺那边,替她放心。
不过丁秀才这边的手续弄完了,秦瑶这边却还需要明日再唤刘季这个户主过来再做一份新的户籍信息留在县衙做备案,以便来年税收核对。
这一步,除非是秦瑶成了寡妇,独立女户成为户主,才能由她自己办理。
但同样,也要找村长或是族亲作保,代为出面。女子一人,衙门都进不去。
而好不容易办完手续,从衙门离开后,二人还需要再买些礼品到金石镇告知里正,以确保上下信息一致。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这本该先告知里正,再由里正拿着文书、买卖合约等证明上报县衙,等到有结果,至少也是两三月之后。
秦瑶怕夜长梦多,直接去县衙自己办理,速度是快,但也容易得罪里正。
幸好里正看在刘家村村长和丁秀才的面子上,并未为难。
终于办妥所有关节,秦瑶抱着地契匣子,长舒了一口气。
今后,她也是个小小地主婆了。
344
一定要考功名
秦瑶把丁秀才娘子送到家,族学那边也正好下学,接上孩子们,母子五人一起返家。
“阿娘,你拿的是什么?”四娘好奇的凑上来,小手指头戳戳秦瑶膝盖上的匣子,怕是以为是什么糕点,低下头耸着鼻尖嗅了嗅。
秦瑶哭笑不得,把那张小脸挑起来,捏捏肉嘟嘟的脸蛋,“今天午饭没吃饱吗?馋成这般模样。”
四娘脸被阿娘捏着,含糊的说:“我闻着很香呢~”
秦瑶心道,这可是地契,那能不香吗?
反手从身后掏出从县城买回来的桂花糖,余下大郎三个也都围了上来,一人一块儿,三郎还不忘往妹妹被捏住的嘴里递一块儿,“嘻嘻。”笑得傻乎乎。
看秦瑶捏着四娘的脸蛋觉得好玩,也想捏捏,被大郎一巴掌拍掉手,“你下手没轻重,别乱捏。”
三郎:“哦。”
甜甜的糖在嘴里化开,一股浓郁的桂花香味在鼻尖环绕,四娘终于反应过来,香的是糖,不是匣子。
秦瑶不舍的松开女儿滑溜溜的小脸蛋,把孩子们好奇的匣子打开,地契和田契拿出来,指了指外边,“看见那片空着的地吗?”
兄妹四个立马探出头去看,二郎回头问:“是立着幡的那块儿吗?”
秦瑶笑着颔首,说:“以后就是咱们家的了。”
兄妹四个一怔,对视一眼,又不敢相信的探出头再看一遍,才齐刷刷回头望向秦瑶,异口同声的兴奋问:“真的假的?”
“你们说呢?”秦瑶晃晃手上的地契,“来,教你们认地契和田契,别看都是一样的,但细节上有很大不同。”
“还有,你们知道买了地后要怎么做吗?”
二郎对这个是最好奇的,忙追问:“买了地给了钱,还没完吗?”
秦瑶颔首,“没完呢,还有很多手续要办理,要不然官府如何得知这地从原主手上转到了你的手上?以后咱们把地租出去,又怎么向租地人证明?”
这些程序和门道,今天秦瑶体验了一遍,现在正好给兄妹四人讲解。
当然,主要是给大郎二郎讲解,龙凤胎盯着那桂花糖,心思早就飞了。
两人年纪也太小,秦瑶不指望他们能一下子就记住这些,没管他们认不认真。
但是大郎和二郎必须认真听,多学些办事流程,以后万一有事心里有数,就不会慌乱了。
但凡是正经的问题,秦瑶从来不会跟兄妹四人说等你们长大自己就会知道这种事,向来有问必答。
以至于到了现在,别家小孩还在地里玩泥巴嘻嘻哈哈,兄妹四人已经知道家里的地需要请几位短工,花多少工钱,一亩地能产出多少粮食,要上多少粮税。
先前交完丁税,大郎就找到机会询问夫子,女子需不需要缴纳丁税,好方便兄妹四个一起分摊零花钱。
得知女孩不算人丁,不需要缴纳丁税时,大郎就让二郎以后单独把四娘的零花撇出去,免得用了妹妹的。
又因为这次大郎主动找夫子问话,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的他,现在课堂上总会受到夫子特别照顾——起来回答问题。
对大郎来说,这可真是个甜蜜的折磨。
话说回来,家里突然多了一座田庄,刘季震惊一宿没睡着。
这一整个夜晚,他脑海里两个声音在天人交战。
一个说:家里如今都有田庄了,还用辛苦读书考功名吗?躺着吃软饭就行了啊!
另一个说:你傻了呀,那是恶妇买的地又不是你自己的。
一个说:可那地不还是记在你家名下?你是户主,官府只认你。
另一个又说:恶妇早就想做寡妇了,你慎重!
眼前浮现出秦瑶手起刀落,马匪人头落地的阴森画面,刘季登时一个激灵从地上坐了起来。
睡在床上的公良缭觉浅被吵醒,不满的哼了一声,刘季赶紧屏住呼吸不敢发出声音,直到床上传来熟睡的轻鼾声,这才缓缓吐出憋住的那口气。
考功名,一定要考功名。
现在家里可不是十亩地了,那是一百亩!每年光是交上去的税都不知道要多少。
要是可以减免赋税和徭役,对他,对这个家都有好处。
家里好了,恶妇保准开心。
她一高兴,手指缝里露出一点油水,他不也跟着享福?
想通了,刘季顿觉神清气爽,倒头正准备美美睡一觉,明日精神饱满的陪秦瑶去县城更改户籍信息。
“三儿。”
床上突然传来一声呼唤,公良缭拍拍床缘。
晚饭秦瑶为了庆祝家里新增田地,拿出酒水敬了他几杯。
农家自酿的酒,没什么劲,还怪甜的,他自己馋嘴忍不住多饮了半壶。
这会儿酒水走过五脏六腑,急待排解。
刘季哀叹一声,认命的从地上爬起,将老头背起来,领他上茅房排解人生大事。
师徒俩折腾了一会儿,重回屋内,安顿好公良缭,刘季这才重新躺下,闭上眼睛,瞬间睡熟。
公良缭嘴角翘了起来,听着屋外从山林里隐隐传来的鸟叫声,心中一时有些感慨。
他争了一辈子,风光过,也落魄过,最后陷入权斗之中落得个双腿残疾的下场,没想到临了临了,居然还收了个弟子,躺在这祥和的小山村里,睡着安心觉。
公良缭口中无声的感慨了两句“稀奇稀奇”,片刻后,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天还没亮,院里就有阿旺早起来忙碌的动静,这就像是家中准点的闹铃,刘季和二郎很快也醒来,穿好衣裳,拿着书本来到堂屋。
两个卷王瞅了对方一眼,谁也不服输,哼了对方一声,各自寻个角落,点好烛台,默读起来。
等到厨房飘出食物的香气,秦瑶卧室和儿童房内再次传来响动。
第二批早起的人起来了,匆匆忙忙是他们的日常节奏,三郎四娘每日早上都像是打架一般,一会儿闪现在茅房,一会又突然蹲在了水缸旁。
秦瑶总是打着哈欠,顶着潦草的发型,眼睛都没怎么睁开,手上速度飞快的给龙凤胎挽发。
要不是怕挨打,刘季很想给秦瑶提一个真诚的建议——以咱们家现在的财力,其实可以买个梳头丫鬟回来。
也不用多么漂亮的,清秀一些,然后再体贴一些,嘴巴甜一点.......
345
扬眉吐气
“刘季!”
突如其来一声吼,打断了刘季的所有思绪。
秦瑶:“喊你两声都没答应,想什么呢?”
刘季一本正经答:“我在想书里的谜语。”
“要走了?”明知故问。
看秦瑶不耐的招手,立马扔下手里的书本,起身拍拍早已经换好的长袍,乐颠颠的朝她奔过来。
秦瑶塞给他一个馒头,断了刘季想要去县城点餐的小心思,往院外一抬下巴,“走了。”
刘季啃着无味儿的馒头,生无可恋的上了马车。
王麻五这豪华车厢足够宽敞,一家六口全坐在车厢里也不会觉得挤。
刘季钻进去,刚坐好,三郎就寻到他怀里窝进来补觉。
刘季咬牙恨恨的戳戳老三这天真无邪,不知烦忧的脸,羡慕又嫉妒。
“真是年少不知愁滋味啊~”他突然发出一声感慨,随即啃光了手上的馒头,闭着眼也补一觉。
不过等接上金宝,车厢里便如同几百只鸭子同时嘎嘎叫,吵得刘季清醒得不能再清醒。
听金宝和二郎小嘴叭叭叭不停,刘季心一横,既然没办法阻止,那就加入他们吧!
秦瑶接住阿旺递进来的棉花耳塞,惊喜的瞅了他一眼。
她就说嘛,天天接送这五个小崽子上下学阿旺到底是怎么忍住不崩溃的,原来还有小道具!
愉快的堵住双耳,闭上眼睛,世界终于清静了。
抵达县城时,露出一点太阳,多日小雨阴天,今天终于迎来晴天,让秦瑶坚信今天一定是个幸运的日子。
夫妇二人来到县衙,顺利办理完户籍。
时间才到中午,秦瑶决定去田庄上看看自己的田地。
刘季很激动,来到田庄上,看见地上插着的镇邪白幡,直接拔掉,让阿旺扔远点,晦气玩意儿。
别家的地已经耕得七七八八,对农事不操心的刘季难得有些心焦,把一百亩田地全部跑了一遍后,气喘吁吁的问秦瑶:
“娘、娘子,咱们得赶紧把地租出去啊,要不然这又少一茬麦子呢。”
秦瑶也知道这个事情要紧,打算再去找丁秀才娘子一趟,把租户转移过来。
昨日她们忙着办理文书手续,忘了这事。
于是,让阿旺驾车,夫妇二人一起来到丁秀才家中。
婆媳两人已经在打包收拾家当了,看样子这几日就要离开丁家庄前去府城与丁秀才汇合。
院中摆满了各种要带走的家具,刘季踮着脚走,才勉强跟上秦瑶灵活的步伐。
来到大厅,是丁秀才母亲接待的二人,得知秦瑶为租户的事过来,老太太一拍膝盖,“忙糊涂了,忘了与你讲,那一百亩田地往日我们是留着自家耕种的,没有租户。”
不过老太太热情表示,她可以帮忙搭个桥,帮秦瑶问问丁家族人。
那片田地肥沃,只要秦瑶想租,多的是农户要来求她。
这不,秦瑶夫妇俩刚从丁秀才家走出来,就有消息灵通的丁氏族人腆着笑脸过来,问秦瑶租金几成。
“和市面上一样,地两成,田四成。”刘季背着手,一本正经的说道。
那丁氏族人一喜,小心询问:“刘老爷,东南角那二十亩田,可以都租与我家吗?”
刘季先看秦瑶一眼,得她颔首,这才对来人点点头,继续一本正经的说:
“我家那一百亩田地全都要租出去,要是你还有别的亲戚想租,可让他们到丁秀才家与老太太知会一声。”
刚刚出门前,秦瑶已经和老太太交代了,要是有人要租地麻烦她先代为应下,省去租户们要走一大截路到刘家村寻她。
前来租地的丁氏族人听见刘季这么说,感激一抱拳,转身就去通知自家亲戚了。
他们家田地少,常年要租大户家的田地耕种,但那些地都不算好,租金还要四成,一年忙活下来,根本没得什么赚头。
但秦瑶家这都是上好的良田,租金还是四成,这么大的便宜当然要先紧着自家人。
刘季目送那租户欣喜走远,回头看了眼位于官道旁的自家田地,感叹道:“真是风水轮流转,没想到我刘季也成地主老爷了。”
哈哈,这下看刘大福还怎在他跟前嘚瑟!
秦瑶撇了他一眼,见他那笑得不值钱的样子,干脆给他安排个活。
“刘季,给你个表现的机会,租地这件事你来办,办好了......”
不等她说完,刘季立马激动追问:“办好了如何?可有赏银?”
秦瑶嗤笑一声,“赏银没有,办好了,明年收租的事继续交给你来办。”
刘季立马低低“嘁”了一声,小小声嘟囔,“又是白做苦力。”
秦瑶:“既然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吧.......”
“别别别!”刘季立马转了口风,讪笑道:“我愿意,娘子你放心,保管咱们家的租金一文不少都交到你手上。”
到底还是有些好处可捞的,虽然都是蚊子腿,但那也是肉。
秦瑶冷笑一声,倒也没有再说收回的话,夫妇俩又到地里看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