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4章

    眼看小来福的手就要落到小葱尖尖上,秦瑶立马喝了一声:“刘子书!”

    二郎反应那叫一个迅速,立马握住小来福的手,带着他顺着已经被拔过的小葱高度,掐了一把小葱下来。

    小来福不知发生什么,睁着一双圆溜溜的虎目,明显吓一跳。

    二郎忙冲堂屋这讨好一笑,大手一招,领着弟妹和小来福把葱拿到厨房去。

    阿旺特意回头看一眼菜坛,整整齐齐,这才长舒一口气,接过孩子们送来的葱。

    大郎站在弟弟妹妹身后看着,其实倘若瑶姨不出声,他也会及时阻止二郎的。

    不过是瑶姨眼更快了点。

    大郎虚虚点了点二郎的脑门,又同小来福解释原委。

    小来福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而后气愤又委屈的看了二郎一眼,垂下眼睫,跑回了堂屋,站在父母身后。

    四娘一脸完了的表情,小小声提醒:“二哥,你把人惹生气了,快去道歉。”

    二郎尴尬的挠挠头,想了想,大步走进来,想叫走小来福。

    小来福没搭理他,二郎又低声同他说对不起。

    小来福不敢相信的看他一眼,见二郎满眼真诚,笑了起来,两人又和好了。

    看着孩子们又玩到一块儿去,还比刚刚更吵闹,秦瑶道:

    “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去学堂比较好。”

    李氏眼里闪过惊喜的光,但又怕自己理解错误,强忍着激动,期待的等着秦瑶下文。

    秦瑶却先开始给二人分配工作,对宋瑜说:

    “以后你跟我去文具厂,熟悉之后你来当副管事,我们先试用一个月,看看你的本事再确定是将你留下还是送回。”

    “在文具厂里,副管事的月钱是每月四百文,另有每日早午两顿饭,以及其他节日肉蛋米补贴。”

    “试用期间发五成工钱,正式录用后全额发放。”

    “我会给你们寻一间屋子,租金不用你们自己负责,你们一家自己住。”

    又对李氏道:“明天早饭你来做,先试一试你的厨艺,明日试吃通过后,我再给你安排具体的任务。”

    秦瑶提醒她:“我饭量大,重口,另外家里孩子们去学堂去得早,你得早点起,还要准备好他们的午饭。”

    见厨房那边飘来面条的香气,秦瑶起身道:“今天先这样,你们吃点东西垫垫肚子,我去给你们收拾房间,有什么疑惑的就问阿旺。”

    秦瑶起来,刘季也立马起来,叫孩子们别闹了,招手喊小来福进屋吃面,带走了大郎兄妹四人。

    这可都是现成的劳动力,大郎二郎有力气,负责套被子铺床单。

    三郎和四娘嘛......小手小脚没什么劲,自己能站稳就阿弥陀佛了,安排到气氛组吧,喊加油就行。

    443

    福气还在后头

    宋瑜一家三口,吃着香喷喷、热乎乎的面条,看着站在门口监督隔壁父子五人铺床的秦瑶,听着隔壁屋里传来的嘻嘻哈哈声,有种世界格外诡秘的幻觉。

    见过下人为主家铺床的。

    还从没见过主家为下人铺床的。

    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一家三口嘴里叼着面条,都忍不住想,是不是夜入精怪洞府,眼前这一切,都是幻化出来迷惑他们的。

    其实他们看见的温馨小院,是枯骨遍地,蛛网联结的魔窟。手里捧着的香喷喷面条,是蛤蟆和蛆虫变的,吃下去等明天天亮,他们就都烂了。

    可是......这碗普普通通的青菜白面是真香呐!

    李氏突然紧张起来,阿旺管家这厨艺,她想要超越他还真有点难度。

    但听夫人的意思,要是做得不满意,厨房里的活就不会交给她了。

    没人会养闲人,要是只靠着相公的月钱,她们一家三口很难维持生计。

    李氏一边思索着明日要做什么菜,一边吃光了手里的面,连最后一口汤都喝干净了。

    “这汤好特别......”李氏咂了咂嘴里的余味儿,很鲜甜,掺杂了黄豆的香气,“难道是用蛇煲的汤底?”

    阿旺站在门边当桩子的,闻言稀奇回头看了李氏一眼,“你喝出来了?”

    李氏惊讶的点点头,没想到自己真猜对了。

    而且这汤浓郁,不是寻常小蛇能熬出来的。

    阿旺替她解答了疑惑,说:“我中午在河边草丛抓到两条草蟒,一公一母。”

    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连接的季节,走在路上,时常会有意外收获。

    山里的菌子也长出来很多,他上山打柴时,随手就能摘一篓子回来。

    家里各种鲜美菌汤供应不断,滋补养身,连带着孩子们脸都圆润了一圈。

    大郎好像也到了那个‘半大小子饿死老子’的阶段,饭量猛增,个子蹿高了一节。

    李氏暗暗把这些信息记在心里,决定好了明日要准备的饭量。

    天色不早了,床已经铺好,刘季把孩子们赶进房间睡觉,自己也撤了。

    秦瑶收好宋瑜夫妻的卖身契,点燃艾条祛蚊,也睡了。

    还没到夏天,但乡下地方蚊虫多,这会儿已经冒出来,不熏艾,半夜极有可能被嗡嗡嗡的烦人叫声吵醒。

    阿旺给宋瑜一家备了热水和艾草,收拾完厨房,检查好门窗,也回阁楼睡下了。

    一间小耳房留给一家三口,屋子很小,只有一张不到一米二的小床。

    不过地上还铺了张席子,打了个地铺,小孩可以睡地上。

    床上的被褥香喷喷的,李氏好奇的嘟囔了一句:“也不知道是用什么香料熏的,闻起来好舒服。”

    躺在地上柔软被窝里的小来福立马得意的应:“我知道,是主家的香胰子!”

    李氏下意识想说这不可能,香胰多贵重的东西?

    宋府夫人和小姐也只舍得用来洗洗脸和手。

    但话未出口,突然想起刚刚洗漱时在窗台上见到的香胰。

    小来福深吸一口被窝里的花香,“就是的,就是香胰子的味道,二郎说他们家都用香胰洗澡洗头洗衣裳,洗完就能香喷喷的。”

    宋瑜神色一沉,“不要胡乱叫,要唤二少爷,记住了吗?”

    小来福不满的嘟囔,“可二少爷明明说了要叫他二郎的......”

    宋瑜还想再提点提点儿子,转头一看,小家伙说着说着,已经睡着了。

    “唉~”李氏叹了一口气,这次来刘家村,和她预想的情况大不一样,反倒叫她心里没底。

    这新主人家,说它不富裕吧,它又用香胰这类金贵东西来洗被褥。

    说它富裕吧,家里又看不见一件玉石金器。

    好在,这一家主子看起来都是心善之人,夫人还许诺要送小来福去学堂上学,如此想来,兴许福气还在后头呢。

    一晚上,李氏没怎么睡好,心里惦记着那顿早饭,眼睛眯一会儿,很快就又惊醒过来。

    再次睡过去后,被一点轻轻的读书声吓醒,一个激灵从床上坐起,心里直道完了完了,居然起在主家后头。

    此时的李氏还不知道自家大老爷要夺得家中第一个起床名号的决心,不明白这个‘人情世故’,只以为自己迟了,匆忙穿好衣裳朝厨房走去。

    打开门,人就懵了一下,天黑沉沉的,万籁俱寂。

    后院传来鸡鸣,竟然才寅时初(接近凌晨三点半)。

    回眸再看后院亮起灯的书房,李氏肃然起敬——老爷读书竟如此刻苦!

    不过起都起了,那就准备起来吧。

    要再过一个多时辰,少爷小姐们才起床去学堂,留给她准备的时间很充足。

    李氏点了灯,轻手轻脚在厨房里忙碌起来。

    昨晚她已经跟着阿旺管家将厨房简单熟悉了一遍,知道家里有鸡蛋、面、小米和各类果脯,决定做自己最拿手的糕点。

    想到还有少爷小姐们的午饭,又准备了韭菜盒子。

    厨房里的声音几乎听不见,秦瑶感觉得到有人起来了,但很快又睡去。

    她特意和孩子们一起起了个大早,刚穿好衣裳,就听见院子里传来龙凤胎的惊喜哇哇声。

    早点的香气已经透过窗缝飘入鼻尖,是一股清甜的面食气味儿,带着一点焦香,让人食欲大动。

    秦瑶推门出去,明明只多了宋瑜一家三口,但感觉院里全是人。

    小来福在厨房和堂屋之间来回跑,帮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宋瑜也没闲着,已将院里院外打扫干净,并备好上工需要的纸笔,就等秦瑶一块儿去文具厂。

    阿旺喂完了牲畜,正帮着龙凤胎拆掉昨晚睡觉都不舍得拆,这会儿搅在一起的发髻。

    这一刻,阿旺突然想起殷乐那双在发间灵活翻动的手,在束发一事上,她那双手不比他这双杀人的手弱多少。

    刘季早上功课已完成,手里拿着两个秦瑶给大郎用小石磨盘做的手臂力量训练器,一边走动一边举握,嘴里发出用劲的“嘿哈”声响。

    秦瑶推门而出时,刘季正高高举起训练器材,夫妇俩打了个照面。

    刘季眨巴眨巴桃花眼:她会不会觉得我像只大猩猩?

    俊脸一红,急忙转身,扛起两个沉沉的训练石磨盘,飞逃到后院!

    秦瑶:???

    刚刚什么鬼东西从身前跑过去了?

    444

    花卷和枣糕

    “夫人,可以用早膳了。”

    李氏摆完碗筷,站在堂屋门口轻唤道。

    孩子们反应比秦瑶更快,一窝蜂冲进堂屋里,在各自座位上坐好。

    不怪他们今日失礼,实在是每一个要去学堂的早晨,都避免不了忙乱。

    秦瑶有时候想,要不直接请一个先生回家来算了。

    但转念一想,孩子们挺喜欢去学堂,那边同龄人多,大家一起学习氛围更好,就没再想过。

    而且丁家的先生们,也是整个开阳县里最好的,多少人家想进丁家族学都进不去呢。

    秦瑶冲后院书房喊了一声:“刘季!”

    书房大门打开,重新换了一身干净衣裳的刘季小跑过来,夫妻二人在桌前坐下,开始试吃。

    今天李氏准备的早膳有两道。

    一个是米枣糕,由小米和红枣制成。

    摆盘精致,看起来像是一盘重重叠叠的鹅黄太阳花。

    一个是双色花卷,由荞面和白面制成。

    家里何时出现过这样精致的早点?

    秦瑶一颔首,孩子们便迫不及待伸出筷子,将这闻起来香甜,看起来也漂亮的米枣糕放入口中。

    三郎最爱吃甜,眼睛当即一亮,惊喜仰头对秦瑶说:“阿娘,好吃!”

    大郎和二郎也相继点头表示肯定。

    四娘已经再夹第二片了,不过这米枣糕看起来薄薄一片,吃起来却很实,两片下去,四娘的小小胃已经半饱,还有一点点腻。

    乌溜溜的大眼望向盛放在竹篮中的双色馒头。

    往日常见,要么是黑荞面做的灰馒头,要么就是白面做的白馒头,又或者是用高粱做的黄馒头。

    但两种颜色混在一起,还做出了一层白一层灰的馒头,真让秦瑶小小意外了一下。

    她穿越过来之后,今天是第一次再见到这种双色花卷。

    伸手拿起一个,分成两半,其中一半递给巴巴等着半个的四娘。

    她知道自己已经吃不下一整个花卷,就等着有人提出要共分一个呢。

    欢喜地从阿娘手中接下半个有自己拳头大的花卷,四娘张开大口,嗷呜一口咬下去。

    这花卷做得喧软,一下就咬到了底,入口微咸,还有一股葱香味儿,中和了先前吃米枣糕的腻味儿,香喷喷,十分解腻。

    “阿娘,是咸的馒头!”四娘惊喜发现,“原来馒头还能是咸的。”

    “咸的?”刘季好奇的一挑眉,他长这么大,还没吃过咸馒头呢。

    当即放下碗里多夹的小米红枣糕,转向葱香花卷。

    一口下去,刘季惊到了,“没看见葱花,怎么还有股葱香?”

    李氏在旁微笑解释:“禀老爷,我用热油浇在葱花上,而后滤出焦掉的葱花,只留香油,在和面时,稍稍掺了些进去,这样蒸出来的花卷就会有葱香的味道。”

    葱的香气本来就十分浓郁,所以面蒸了过后,留下的淡淡葱香反而刚刚合适,不会太过浓郁。

    当然,做这个双色花卷之前,李氏也同阿旺提前做了准备功课,知道家里人都吃葱,才特意做的。

    “对了。”看出孩子们又喜欢米枣糕又觉得吃多了很腻,李氏道:

    “这米枣糕还可以放在炭火上烤,将四边烤得焦香酥脆,再入口便不觉得腻,倘若喜甜,再沾上蜂蜜一起入口,会更好吃。”

    正说着呢,四娘耸耸鼻尖,“我闻到啦,炭火的味道!”

    李氏福了福身,冲四娘笑,“四小姐鼻子灵,我刚已经备好了烤过的米枣糕。”

    刘季忙咽下口中香喷喷的双色馒头,“快快呈上来!”

    李氏颔首,返回厨房,将阿旺帮忙烤好的米枣糕端上。

    去年秋日,阿旺带着孩子们进山捅了两个野蜂窝,挤出来十小罐鲜美蜂蜜。

    秦瑶给老宅那边分了两罐,又给了莲院两罐,余下六罐家里自己吃。

    现在还剩下一瓶,正好用上了。

    刘季肯定要沾蜂蜜的,他好甜,秦瑶觉得发腻的甜他只觉得刚刚好。

    秦瑶吃的是焦香原味儿,李氏的米枣糕原本就没有做太甜,烤焦了边缘之后,口感变得更加丰富,浓淡刚好,吃了还想吃,完全不像是糕点,倒像是饼。

    “我觉得很好吃。”秦瑶点点头,满意道。

    刘季也说:“冬天坐在火炉边,边烤边吃,恐怕味道更美。”

    吃干了嘴,佐一口香茶就更妙咯。

    孩子们更不用说了,桌上剩下的兄妹四人平分打包,装进书箱里,快快乐乐上学堂。

    李氏知道考验通过,心里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刘季带着打包好的米枣糕和葱香花卷出门前往莲院献宝,秦瑶擦干净嘴,看向忐忑等候吩咐的李氏。

    秦瑶给李氏安排道:“以后你来负责家中的早午晚三顿饭食,还有家里的针线活,衣物浆洗,每月月银二百文。”

    “你每天早上来,做完晚饭后便可以回家,早午饭可以和我们一起吃。晚上的碗筷我们会自己收起来放在洗碗盆里,你第二天早上过来洗了就行。”

    “至于菜,家里后院有菜园子,你看着摘,菜不够或者有欠缺就告诉阿旺,他会进城去采买回来。”

    “还有,家里三天得开一次荤,早午饭可以随便一点,但晚饭一定要认真准备一顿,至于家中每月饮食上的预算,你去找阿旺了解。”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