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小吏一整个战战兢兢,汗流浃背了亲人们!县令盯着,谁敢让秦瑶走那复杂流程?
直接带进办事小屋里,把那封文贴左手倒右手的走一遍,收录衙门。
小吏客气道:“秦娘子,这文贴现在衙门已经收到了,你们村的学堂建好之后,你再派人过来告知一声,衙门这边会拟个日子到你们村里查验,学堂若是没什么问题,就会给你们挑选一名夫子过来,发放二十两补贴聘金......”
小吏把情况都跟秦瑶说了一遍,事无巨细。
说完,客气的问她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他还能再给她细讲。
秦瑶扫一眼站在人家背后的宋章,又看了看小吏满头的细汗,点点头说没有了。
小吏顿时长舒一口气,也没赶她走,让她在衙门歇歇凉,逃也似的遁了。
秦瑶摇摇头,忍不住轻笑出声,“没想到我今日也狐假虎威了一回。”
宋章指了指她腰间铜章,问出他刚刚憋了许久的疑惑。
“这章你是怎么拿到的?我倒是不知开阳县下还有民风如此开放的村子,居然允许女子与男人竞选村长,还叫这女子赢了。”
秦瑶舔了舔有些干涩的唇角,理直气壮道:“大人请我喝碗冰饮,待我润好了嗓子,慢慢与您细说,如何?”
宋章立马抬手做出请的姿势,“走!”
当先走在前,迫不及待了似的,脚下生风,走得飞快。
秦瑶还以为他要带自己去店铺呢,谁想到,直接去了宋府。
看着秦瑶那副“你要不要这么抠门”的嫌弃神情,宋章解释道:
“那冰饮五六十文一碗,我这县令的微薄俸禄也吃不起。”
“不过阿姐今早熬了酸梅汤,已在井下镇了几个时辰,应该与那冰饮差不多,你想喝几碗就几碗,岂不是更划算?”
秦瑶:“你话多你有理。”
这五月初的日头,正午时分晒得人头皮都要炸开一般。
宋府下人端来两碗酸梅汤,冒着凉丝丝的寒气,秦瑶端起一口气干了一碗,比那冰饮也不差,顿觉浑身舒畅,
余下一碗用勺子慢慢品尝,把前日刘家村祠堂竞选的过程说书一样说给宋章听。
宋章有些诧异:“竟这般顺利?”
殷乐跳出来说了两句,村民们居然就倒戈了?
宋章觉得自己在听戏文,总觉得秦瑶隐瞒了什么重要信息。
秦瑶可真没有任何隐瞒,而且这事哪里顺利了?
她可是花了几年时光,不断潜移默化消减村民们对女子的偏见,鼓励女子自信自强,才有今日顺理成章拿到村长铜章。
当然,这里她要为殷乐记上大大的一功!
一会儿她就去街上药铺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好用的祛疤药膏。
“大人可知在此之前,我费了多少功夫才在这次获得全村女子的投票?”
秦瑶掰着手指头给宋章清算,“文具厂建立之前还是个小作坊,只有芸娘一个女工,因为她随父学了木匠的手艺。”
“后来征徭役村中无男儿,女子们顶替上来,作坊才没倒。”
“再后面的,文具厂招了许多女工,又给周边村子里的女子们提供了赚钱的路子,几年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来,加上我自己本身的优秀,这才赢了那几位竞争对手,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这桩桩件件,凡是少一样,她都拿不到铜章。
而与之相比,刘大福、刘阳等候选人,做的事情远不如她多,本事也不如她强,却能轻松登上候选名单。
对了,还有个刘季,人都不在村里还能上榜,想想都要气笑了。
秦瑶干了手上这碗酸梅汤,这才觉得心底火气散去一些。
宋章感受到她身上那熊熊燃烧的怒火,明知不是冲着自己,却也心虚的暗暗咽了口口水。
不过......
“你说的潜移默化,是什么意思?”
秦瑶笑了,试探反问:“大人不怕女子夺了你的权吗?”
宋章摇头,浅浅一笑,有些认真的说:“若是被你这样的女子夺去,能让这世间少几个为祸百姓的贪官污吏,我求之不得。”
他又道:“其实你我皆是人,要对付的始终不是对方,而是那些妄图残害你我的恶人,你我不必对立。”
秦瑶一挑眉,宋章后面这句话似乎别有深意。
她真心赞道:“大人你是我见过的人中,心胸最宽阔的一个!”
宋章哈哈大笑出声,难得被秦瑶夸一次,是真的忍不住会开心。
不过话说回来,“你还没告诉我潜移默化是什么意思。”
秦瑶把空碗推过去,“再来一碗酸梅汤,我喝完告诉您。”
区区一碗酸梅汤而已,这有何难。
宋章把碗拿给侍女,让她不但要装满这一碗,还要再拿一只罐子盛满一坛让秦瑶打包带走。
“这下可以说了吧?”宋章好笑问。
秦瑶点点头,跟他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读书人都知道的故事——孟母三迁。
这个故事明确的指出了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
而这个环境,除了天然形成之外,还可以人为设定和干预。
只不过是区域越大,难度越高而已。
但要是一个个小区域汇聚到一起,也就成了大环境。
“我也没做什么,只是让村里的女人们去做了点她们以为她们不能,但其实能做,还能做得非常好的事。”
话说到这,第三碗酸梅汤也喝完了。
秦瑶心满意足的掏出手帕擦擦嘴角,拿起侍女特地准备好的一坛子酸梅汤,起身告辞。
等她走出宋府大门,宋章还坐在两人喝汤的石桌前发愣,整个人痴了一般。
465
女魔头
秦瑶从宋府走出来,半下午的阳光带着炙热的温度向她拥抱过来,热情得叫人害怕。
秦瑶抱着一坛子酸梅汤,赶紧躲到商铺屋檐下,乘着阴凉进了城中唯一的医馆。
老大夫不在,只有两个小学徒看着店,在帮客人按照方子抓药。
排队拿药的人很多,这里也没有排队预约什么的,秦瑶站在大堂里等了一会儿,见有学徒空下来,马上上前咨询祛疤的药。
小学徒这一天见了太多客人,语气有点不耐烦的问:“是什么疤?虫咬的还是花草沾染中毒所致?如果是花草中毒所致,你得把病人带过来才行,我们可不敢乱下药的。”
“烧伤的疤。”秦瑶好脾气的比划了一下烧伤的范围,还有现在的恢复情况。
小学徒一惊,“哪个地方的?”
秦瑶答:“脸,左脸。”
小学徒眉头一皱,“怎么就烧到脸了呢?伤了多久了?这疤有点大啊.......新的皮长出来了吗?你摸没摸过?”
秦瑶只道是意外被烧火棍烫伤,别的她其实并不清楚,但新皮好像并没有完全长好的样子。
时不时的,她有见到殷乐会用手摸一下脸,皱一皱眉。
况且当初芍药为她治疗的手段粗暴又粗糙,秦瑶直觉那烫伤没好全。
小学徒听了她的描述,无语的白了她一眼,“你们可真心大啊,这么晚才想着来抓药看大夫,如果真是你说的这么大一片烧伤,除非有神仙给她换了新皮,否则那疤定是去不了了的!”
“我只能给你一些治疗烧伤的药膏,顶多不至于让皮再次复发溃烂,你要是不要?”
秦瑶点头:“你给我拿点药膏,我先带回去给她试一试。”
“你家在哪儿啊?”小学徒一边提笔写方子一边问。
秦瑶警惕的皱起眉,他又是一个白眼,“别多想,我是想说要是离县城不远,下次你最好把人带到我们药堂这来让我师父瞧瞧。”
手下刷刷几笔,方子写好,递给秦瑶,指着左边排着长队的柜台,“那边取药,除了清凉解毒的药膏,还给你开了两副内服的,你记得嘱咐伤患,不要食用辛辣诱发之物。”
秦瑶拿着方子看了看,字迹潦草非我等凡人能看懂,放弃。
“这内服的药我拿回去怎么做?还有什么属于辛辣诱发之物?”秦瑶不解询问。
这小学徒给了方子,就在躺椅上坐下了,自己给自己倒了杯茶水喝,压根没搭理秦瑶的问话。
刚刚他不耐烦的样子,秦瑶想着他前边看过那么多人也就忍了,毕竟他确实在问诊,是个看病的样子。
可现在这算什么?
客人有问医者却不答,这可是要给人吃进肚子里的药,人命关天的事情,岂能容他这般蔑视?
秦瑶火大,“嘭”的将方子拍在了柜台上!
惊雷炸起,小学徒手中茶杯一晃,茶水泼了出来,他惊得赶忙站起来,又因为是躺椅一下子没主意,反倒又跌了回去,茶水顿时泼了一身,狼狈不已。
小学徒烦躁的叫了几声,刚想发作,一抬头,就见刚刚还和颜悦色,认真讨教的女子,此刻眸光沉如寒冰,正幽幽盯着他。
秦瑶冷酷开口:“我再问你一遍,这药我拿回去怎么煎?什么食材属于辛辣诱发之物禁止食用?”
小学徒觉得自己肯定是中暑发病了,要不然他此刻为何口舌发干,心跳加速,手心直冒冷汗?
“你哑巴了?”才等了半息的秦瑶,没有立马得到回应,眼眸危险的眯了起来,仿佛是一头即将扑将过来要把他撕碎的猛虎。
小学徒被自己眼前幻想出来的血盆虎口吓得浑身一哆嗦,几乎是本能的开口应答:
“方子、方子上写了,一副煎服三天,一天两回,两副能吃六天......”
秦瑶垂眸瞥了眼字迹潦草的方子,哦了一声,语气淡淡评价,“字迹过于潦草,没看懂,下次写字记得写工整点。”
小学徒忙应:“是、是的,下次一定改。”
答完,他又震惊的瞪大了眼,没想到自己居然完全顺着她的话头走。
秦瑶嘁了一声,等着他回答下一个问题。
小学徒狠狠咽了口口水,终于记得从躺椅上撑起来。
视线一高,那股骇人的压迫感似乎也减轻了许多,他十分认真的叮嘱道:
“葱姜以及火力旺盛的肉食,都是发物,倘若觉得麻烦,煮白粥最好。”
说完,眼神殷切的望着秦瑶,就差问她一句:这样的态度您还满意吗?
秦瑶勉强点点头,“行了,这下我明白了,多谢。”
“对了!”她突然回头,刚要松口气的小学徒瞬间屏住了呼吸,整个僵直。
她道:“记得多读几遍心经。”
小学徒一怔,什么意思?
秦瑶一字字说:“修!心!”
秦瑶拿着方子离开前去排队取药,小学徒顿时如同虚脱一般,趴柜台上大口喘气。
他这小心脏砰砰砰,像是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一样。
好奇的抬头想再看看她那通身的强大气势是否已经收敛。
不料对方背后像是长了眼睛似的,突然回眸,登时吓得小学徒立马蹲下,躲在柜台后。
高高的柜台挡住了那尖锐的目光,小学徒抱膝蜷缩,瑟瑟发抖。
心中惊呼: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女人!
秦瑶看着柜台后面那个不小心露出来的颤抖发髻,耸了耸肩,收回目光。
万万没想到,刚刚排在自己身前的人们不知何时全都躲开了,仿佛躲避什么洪水猛兽似的。
秦瑶嘴角微抽,行吧,那就插个队呗。
不过她这身前一片真空,也没队可插了,只有强装镇定站在药柜前的学徒老哥。
自觉刚刚装逼太过的秦瑶不自在的“咳咳!”咳了两嗓子,收敛了气场,露出一个自以为温柔的微笑将药方递上,“取药,一共多少钱?”
“三钱银子。”
学徒老哥不愧是学徒老哥,年纪大,见识多,什么怪人都见过,眼不斜手不抖,把两副药包好,与一小盒清凉解毒的烫伤药膏一并递给她。
“谢谢。”秦瑶把钱放下,一手抱着酸梅汤的坛子,一手提着药,心情不错的离开。
却不知,隔日开阳县里就传出一个杀人女魔头的事迹来。
说是那日医馆来了个抱着人头坛子的杀人女魔头,她乔装打扮过来取药,实则是想借药毁尸灭迹。
现场百姓描述,那坛子还渗出红红的血水来,只吓得城中小孩们都不敢在夜里啼哭了,生怕被这杀人女魔头装进坛子里,用药草化成血水......
隔了几日才从别人口中听到不知道是第几个版本故事的秦瑶,眉头一皱,她怎么不知道自己喜欢吃小孩?
466
借鉴
“村长!”
九叔站在已经铲平杂草的空地中央大喊了一声。
秦瑶回过神来,自嘲一笑,把自己绘制的简易图纸拿到九叔跟前来,二人一起敲定了新学堂的大概建设方向。
但更细致的,比如学堂的布局之类,九叔也是抓瞎。
“要不我去丁家学堂借鉴一下?”秦瑶试探问道。
九叔就等着她这句话呢,笑道:“这里我盯着,你只管放心去把丁家族学的图纸抄回来。”
“什么抄?那不叫抄,叫借鉴!”秦瑶一本正经的纠正。
九叔不知道这两者有什么区别,随她爱咋叫咋叫,他只要有图纸就成。
建材采购的事秦瑶交给刘仲去办,顺带着把她家要新修房子的建材一块儿买了,拿货多还能省点银子。
现在九叔带着村里闲下来的人手在这负责打地基,村里孩子们只要能拿得动锄头的,也都积极过来帮忙,只为得到秦瑶先前许诺的奖章。
村里人还从没见过自家娃娃这么听话懂事呢,都说这学堂建起来是真的不一样了,连带着村里的孩子们都变听话了。
现下这边也没什么力气活需要秦瑶去做,她看了看日头,中午刚过,现在出发去丁家庄转转,傍晚还能顺带把孩子们接回来。
心里打定主意,秦瑶同九叔等人嘱咐一声,让他们照着自己图纸上的规划先开荒,撤了。
今早刘老汉一看学堂这边动了土,正好地里的活也完成了七七八八,喊来堂兄弟们到秦瑶家看地。
这会儿正在屋后丈量,看新屋子建在哪个位置好。
这个活儿还有些讲究,老人们从族长那借来一个法盘,在屋后那片空地上来回的走,一会儿定一个位置,弄了一上午,才把房子的方位朝向定下来。
正好秦瑶回来,刘老汉让兄弟们先家去休息,自己留下,领秦瑶过去瞧一眼。
“到时候把老三书房后面这围墙给拆了,往外挪一挪,将后院的菜地和演武场,还有新建的屋子一块儿圈起来,你看咋样?”
刘老汉一边拿着法盘比划,一边解释:“你看这盘上的勺把头,一直冲着山头,我和你堂叔他们都看过了,这院墙必须往外挪,一家里还隔了一堵墙,那就借不到这后山的势,聚不起运。”
秦瑶听得半懂不懂,但她有眼睛可以看。
按照刘老汉和堂叔们说的来改建的话,整个前后院就能连接串通起来,演武场和菜地都包进院墙,居住在内的人活动范围也会变得更加开阔。
而新建的屋子,到时候会把整个院子东面串联成一面,从高空往下看,家中格局将由现在的‘日’字形状,变成‘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