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64章

    秦瑶的脾气在开阳县那是出了名的爆,虽然她也讲道理,但并不是什么道理都会有那个耐心同你讲。

    短短一息之间,族长脑子里已经闪过无数个挽留的想法,但最后都化作一声沉沉哀叹。

    认命一般,问:“当真就这么急吗?就得是明日?不能再晚些时日?好歹等春耕过了再说啊......”

    秦瑶:“当真就这么急,四日后便出发。”

    族长:“......”

    他还能说什么?

    族长无奈道:“那准备何时回来?若是去得不久,暂且先由大福和我家刘阳他们顶上便是,也不必重新选村长啊。”

    秦瑶道:“正是因为我也不知道会去多久,所以才要选出新村长来,不过族长你放心,如今村里大小事都有了章程,一切按照章程来办即可,我当村长或者是其他人当这个村长,咱们全村奔小康,人人走上巅峰的目标都不会改变。”

    况且现在文具厂的经营已经步入正轨,还有宋瑜钱旺乔芸等骨干在,村里入股的村民分红今后只会越来越多。

    至于地里的那些安排,她前两年已经做过示范,现在大家伙育苗种西瓜都会了,她在或不在都是一样。

    “族长,您回去吧,明日傍晚在祠堂举办新村长选举大会,很快就会有一位新村长替我主持大局,村里乱不了。”秦瑶诚恳微笑,动身送客。

    族长叹了不知道多少口气,道理他都懂。可秦瑶就这一个,纵然能选出一百个新村长,也抵不了她往村里那一站!

    但话又说回来,这样的人物,又岂是他们一个小小山村能留得住的?

    “那你记得常回来看看。”族长不舍的嘱咐道。

    秦瑶颔首,“放心,我又不是走了就不回来了,这院子这田地庄子还有文具厂,都在这里呢。”

    这里就是她的退路她的根基,就算走出去了,以后也还会回来的。

    基地建设完毕,有了退路,她现在也可以出去转转了。

    秦瑶前脚送走族长,后脚老宅这边的人就来了。

    大房二房还有二老一起过来,倒是省了秦瑶去老宅解释的功夫,把人都请到堂屋就坐,让李氏准备一顿丰盛晚饭,等刘季和孩子们办完退学转让入学名额回来,两家人聚在一起,边吃边聊。

    饭菜一上,刚吃一口刘老汉就放下筷子,迫不及待地问:

    “怎么就这么突然要进京去呢?这老四前脚才刚走,你们后脚也要跟上了,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秦瑶看了刘季一眼,大事不大事,得看是冲谁。

    对她来说,除非天塌下来,别的都不算大事。

    只是时机正好,说走就走咯。

    但实话是不能说的,秦瑶轻叹道:“是公良先生那出了点事,刘季心急如焚想入京探望。但说实话,爹娘兄嫂你们也知道他是个什么人,倘若他一人进京,我还真不太放心。”

    “既然如此,那便一起都去一趟吧,就当带孩子们去见见世面,顺便为刘季来年春闱做准备,也省得到时候路上急匆匆的奔波......”

    秦瑶这话说得是滴水不漏,大郎兄妹四人外加阿旺殷乐都快信以为真了。

    哦不,刘三儿他已经感动得眼含热泪,激动的唤了声:“娘子~”

    秦瑶抬手,“你闭嘴,不要破坏气氛。”让他去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拿过来。

    刘季捂嘴颔首,深吸一口气,他怕自己哭出声。赶忙起身回房间将她准备的县城商铺和郊外宅院契子拿来,放到大房二房面前,一人一张。

    放在大房面前的是商铺,放在二房面前的是城郊宅院。

    何氏和邱氏对视一眼,惊讶望向刘季:“他三叔,这、这是什么意思?”

    猜测到那个可能,何氏根本绷不住自己嘴角的笑容。

    刘季暗暗肉疼,面上还得笑着说:“此次入京,诸事缠身,恐怕没有心力打理商铺和宅院,还得辛苦两位嫂嫂,帮忙看管看管。”

    “商铺大嫂想要收租也行,想自己做个小买卖也成,反正不管租金还是得利,都是大嫂你的。”

    “还有城郊的房子,二嫂别看它不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己不想住就租给人家,一年也有十两进项。”

    何氏大喜,“哎呀呀,没想到三弟你这么信得过大哥大嫂,那既然如此,大哥大嫂就把这铺子收下了,一定帮你好好打理,你就放心上京去吧,家里一切都有我们呢!”

    何氏伸手欲拿契子,刘季一手摁住,两人暗暗拉扯了一番,终于在秦瑶警告的轻咳声中,刘季松手,结束了这场拉扯。

    邱氏和刘仲把宅院契子拿到手里,夫妇两话不多说,直接起身敬了秦瑶一杯酒。

    大家其实都知道,这一切都是秦瑶的安排,就老三那抠搜性子,可干不出来这么大气的事。

    村里的十亩上等良田,秦瑶留了五亩给阿旺种西瓜,另外五亩给了刘老汉。

    老人家一点不觉得辛苦,他终于能有点地里活儿干了。

    如今家里日子一下子好起来,老四入京前还给他们留了一千两银子让建房买地请长工,眼看着今后就要过上老爷般的富贵日子,但刘老汉心里却不踏实。

    直到此刻,接过秦瑶递来的五亩地委托,这才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

    一顿饭毕,宾主尽欢,各自散去。

    阿旺领着孩子们收拾碗筷,刘季回书房准备他明日要进县衙去办理的各种科考章程,秦瑶也起身准备回房间核算银钱。

    “师父!”

    殷乐跟了过来,师徒两对视一眼,秦瑶打开卧房,二人一同入内。

    秦瑶点亮烛台,烛光把屋子照得亮亮堂堂,她懒懒在桌案前坐下,拿出算盘。

    殷乐深呼吸一口气,开口道:“师父,我决定了了,我明日去辞掉食堂的活儿,跟你一起进京,以后师父去哪儿我去哪儿,不管是去京城还是去无人边境,我都跟着师父一起!”

    秦瑶满意一笑,点点头表示已知晓,挥手示意她关门出去,低头继续核算村中公账,以便明日顺利交给新村长。

    605

    祝你一路平安

    新村长选举大会按时举行,获得票数最多的竟是老村长家的孙子刘琪。

    刘大福要郁闷死了,选了几轮都没轮上,看来村里的村民现在都喜欢年轻人来管自己。

    选举会散后,刘大福来到秦瑶身前,没好气道:“都是你先开了这个头,这以后啊,我就不来参与这村长选举会了,让他们年轻人闹腾去吧。”

    秦瑶笑,“那挺好,年轻人有冲劲有干劲,体力还好,不怕奔波。”

    刘大福一噎,玩笑似的瞪了秦瑶一眼,到底还是没绷住,自己笑出声来,“罢了罢了,与你说这些,我也是存心来找不痛快。”

    “打算什么时候走?”刘大福关心问。

    秦瑶答:“三日后。”

    这么快!刘大福有些吃惊,还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艳羡,他若是再年轻个二十岁,也是说走就走的吧?

    但也就这么一想罢了,“还是你们生在了好时候,我年轻那会儿世道乱得不像样,能躲在这山坳坳里免受战乱之苦活到现在已是不易。”

    秦瑶看出他的艳羡,将祠堂大门锁上,钥匙郑重交给等候在身后的新村长刘琪,转过身对刘大福笑着说:

    “现在世道好了,你也不算老,只要腿脚还能走,想走便走。”

    刘大福也就是羡慕羡慕,真让他出门去,他还有点打怵,讪讪摆了摆手,“还是你们年轻人自己去吧,要是遇到山匪猛兽,我可就要交代在外头了。”

    生在这个地方的人,对鬼神很是敬畏,若是死在外头,担心给家里人带来祸端,那是连祖坟都不能进去的。

    刘大福与秦瑶打交道这么多年,逐渐接受了她一部分新奇的想法,但生死大事上,他不敢苟同。

    说话间,二人行至岔道口,两人点点头,便各自走上了各自归家的路。

    只是走着走着,刘大福突然又停下脚步回头往北坡方向看了一眼,视线被村里的屋舍遮挡住,黑夜里只有一片模糊的灰。

    “唉~”他叹了一口气,到底是不敢再向前走啊。只是心间的羡慕扩散开来,叫他都酸了。

    秦瑶推开院门回到家中,因为三日后的远行,屋内各种行李摆得乱糟糟的,大郎兄妹四个外加一个殷乐,还在为自己的行李做最后筛减。

    带的东西不能太多,就只有一辆马车两匹马,马车载人载物,太重了路上不好走。

    而且这一路往京城去,路上也不知会遇到什么情况,自然是能轻就轻,万一有个什么万一,逃跑也快些不是。

    “刘季没回来吗?”秦瑶站在前院扫了一圈,没寻到刘季的踪迹。

    屋内一大四小立马转过头来,四娘答道:“阿爹今晚不回来。”

    殷乐为其补充,“还有些手续需要等到明日才能办好,师公应该是打算一块儿办完了再回。”

    这趟出远门,除了随身衣物银钱之外,还得准备两样重要文书。

    其一是刘季的科举证明文书。

    其二是全家出行的路引。

    没有这两样,他们连紫荆府都走不出去。

    所幸盛国现在鼓励百姓经商,各地人口流动管制比先前松散许多,要不然路引都不好办下来。

    了解了刘季的情况,秦瑶点点头,让孩子们继续收拾,自己回了房间,拿出从甄玉白那‘要来’的陆路地图,提前了解进京路线。

    盛国有两座都城,一东一西,东都为主要行政区,皇帝百官都在此处。

    西都为旧都,没有东都繁华,是一个军防基地,守护西面国门,为震慑西域诸国所设。

    按照地图所指,紫荆府大概位于盛国东都西北方向,此次上京,一路向南而下,途径两州八县六镇,快则十日,慢则二十日。

    若是水路,也需半月,只是一路坐在船上,没有那么奔波,舒适度要高上许多。

    不过现在的船要么是商船,要么就是私人小船,马车皆不可登舟,只适合轻装上阵。

    除非有人前后接应,才能带上许多行李。

    但秦瑶一家并没有这个条件,出行也没有仆从丫鬟使唤,一切都靠自己,坐船这个选项就被她直接划掉了。

    况且,陆路走一走,还能多看看别地特色风景人情,比坐船不知有趣了多少。

    至于公良缭的病情,就看天意了。大抵是能撑过这二十日的。

    要是撑不到,就算坐船赶过去,也来不及。

    末世里见过太多生离死别,秦瑶早就没有了见最后一面的执念,珍惜当下,及时行乐,才不会在事发之后感慨子欲养而亲不待。

    今天眷恋缠绵的爱人,几个小时之后就会天人永隔,死亡有时候来得就是这么猝不及防。

    你根本没有时间去伤心难过,因为危机已经来到眼前,求生的本能只会让你立即丢下爱人的尸体赶紧逃亡。

    更有甚者,死去的爱人还能成为盾牌,用他支离破碎的身躯,再爱你一次,为你挡下怪物的撕咬。

    “啧啧~”脑海里又冒出血腥画面,秦瑶甩了甩脑袋,把那些画面从自己脑海中驱除,重新将注意力放到地图上。

    带着孩子,加上这原生态的野外条件,秦瑶打算这一路能住客栈就住客栈。

    所以每日行路规划都得提前计划好,尽量减少露宿荒野的概率。

    不过古话说得好,计划总会赶不上变化,那么她就先随便圈出几个百分百能住进去的城池好了。

    潦草的计划完成,夜已深,家中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

    秦瑶耳尖微动,迅速抬起犀利的眼眸望向门的位置:“谁!”

    “我。”

    是阿旺的声音。

    秦瑶意外的挑了下眉头,难道想开了,准备和他们一起进京?

    显然,她想多了。

    阿旺只是武功高强,但他不是不怕死,京城那地方他若去了,不管是丰王还是圣后,都会杀了他!

    秦瑶起身来到门后,迟疑了两秒,还是把门打开。

    阿旺没有表情的脸出现在眼前,秦瑶皱眉问:“干什么?”

    阿旺举起一只布袋子,里面瓶瓶罐罐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止血药、迷药、麻药、腹泻药。”阿旺言简意赅,“祝你们一路平安。”

    这次倒是没有再取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了。

    但是......

    她咋那么想揍人呢!

    606

    再见了刘家村

    房门“嘭”的一声关上,阿旺悻悻挠头,不知道自己好心过来送药,哪里不对惹到了秦瑶。

    算了,他本不是多心之人,反正药已送到,夜也深了,睡觉去。

    距离出发时间还有一天。

    人事方面,村中事物秦瑶已经全部交出去,文具厂那边也同工人们做了简短的告别,殷乐已辞掉食堂的活儿做好进京准备。

    刘季傍晚归家,办妥了出行所需路引。大郎兄妹四人也都把自己要带走的行李装入神力书箱。

    四娘想把琴一块儿带走,秦瑶特地在车厢顶上加了一个木槽,刚好能把琴放下。

    远途交通方面,地图有了,马车也已检查加固完毕,家中每人都准备了两双鞋子以便替换。

    另又买了两匹马,到时候秦瑶和刘季各骑一匹,殷乐赶车带着四个孩子坐马车。

    钱财方面,秦瑶已将手中现银全部换成方便携带的钱票随身携带,只留下五十两银子交给殷乐保管,负责一路上的食物住宿开销。

    一切准备就绪,出发前一晚,一家六口再次清算是否还有遗漏。

    刘季看着自己塞得满当当的书箱,重重一点头,“新做的衣裳都带上了,到了京城绝对不会给娘子丢脸。”

    秦瑶:无语就是她的母语。

    大郎兄妹四个仔细把自己的书箱再次检查,最重要的都已经装下,齐声对阿娘报告道:“阿娘,我们都收拾好了!”

    秦瑶嗯了一声,又看向殷乐。

    殷乐东西少,暗器都带在身上,余下两身衣裳往包袱布里一卷即可。

    “师父,我东西不多,都带上了。”殷乐认真禀报道。

    秦瑶也看了看自己的行李,她用了一只老款螺钿仕女匣,里面装了她一些私人日常用品还有一身替换衣裳。

    余下便是装偃月刀的木匣,还有一副弓箭打算直接挂在马车车厢里随时取用。

    马车车底,塞了一根铁棍,身上另外带着轻便的匕首和弹弓。

    “我也带齐了。”秦瑶冲众人说道。

    紧接着,所有人都看向李氏。

    李氏拿出两个鼓囊囊的油布包,告诉几人她已经把五把雨伞、一顶帐篷、一口部队小铁锅、七只木碗,还有用竹筒装好的混合调料味,以及随时可以食用的干粮点心,全都装在这两只袋中。

    到时候放在人骑的马上驮着,这一路上就不怕下雨和露宿荒野了。

    不过看最近几日的天气,李氏还是担忧道:“清明时节多雨,这一路行去恐怕大半都是雨天,赶路不要太着急。”

    秦瑶几人颔首表示知晓。

    天色已黑,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将启程出发,去往那天底下最繁华的地方。

    想到这,不止是家里孩子们激动兴奋,就连秦瑶这个沉稳的大人也忍不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暗暗期待。

    朦胧间睡去,再睁眼,已是天明。

    秦瑶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起来,迅速穿好缝了钱票的轻便春衫,又将匕首和弹弓插在腰间,推门出了房间。

    她在门口顿了片刻,仔仔细细将这间自己住了四年的屋子打量一遍,笑着关上房门。

    刘季父子几个早就已经起来,正在把各自的书箱都装上马车,一个叠着一个,用绳子绑在马车后门的延伸平台上。

    五只书箱,在车后放得整整齐齐。

    秦瑶的仕女匣和殷乐的小包袱放在车厢里的小桌下面,还余下许多空位给大郎兄妹四人坐卧。

    阿旺新买回来的马儿很温顺,刘季还没骑过除了老黄以外的马,将行李都装上马车后,趁着还没吃早饭,赶紧将马儿拉出来溜两圈,提前熟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