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89章

    伙计哀叹一声:“都别急,我回头就跟主人家商量,这价格应该还能再下来点,要不明日约上主人家咱们一起聊聊?”

    秦瑶和秦封对视一眼,“行!”

    伙计心里一喜,看样子客人对这家还挺满意的。

    但其实最让秦瑶满意的不是房子,而是周围的环境——不排外。

    这里的宅院有大有小,有独门独户住着的,也有几户人家一起共同租住在一间大院里的情况。

    一路走进坊内,各家多是大门敞开。

    有坐在门边择菜的大娘,见到外来新人,都会热情问上一声:

    “做什么来的?”

    “哦,看房子啊,那家宅子确实方正。”

    巷子里走几步就能遇到一个这样热情又八卦的媳妇婆子,眼神里有好奇和打量,唯独没有高人一等和鄙夷。

    因为大门基本敞开,各家情况一眼就能看出来,比永通坊那边的条件好多了。

    和现在秦封家所在的永通坊比起来,宽正坊这边的人衣着整齐,鲜亮的颜色也不少见。

    家里有不用外出干活的人留下来操持家务,还能见到拿着当季水果和饴糖吃的小孩子,不说多么富裕,小康肯定有。

    这些邻居们口音天南地北,有一半以上都是外地来的,与本地居民相处十分融洽。

    秦瑶兄妹看完房子和伙计出来时,刘季已经带着四个孩子成功打入水果摊前八卦的妇人们。

    龙凤胎手上一人拿了一颗不知道是谁送的李子,跟旁边那些还没上学堂的三四岁小奶娃玩。

    刘季和大郎二郎父子三人正被一群婶子和婆婆围着,看刘季介绍他两个儿子多么聪明多么有本事。

    “大郎,来,给婶子们表演一个金鸡独立!”

    “二郎,你不是新背了曹操做的诗?去,给婆婆们亮一嗓子!”

    大郎一脸尴尬,却还要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展开双臂,提起左脚,只靠一只右脚站起来,做了个金鸡独立的动作。

    刘季推了推他的腰,少年郎却纹丝不动,稳如深深扎进土里的老树根。

    婶子婆婆们纷纷露出惊奇的表情,激动鼓掌:“好好好!”

    哥哥都表现了,弟弟呢?

    大家期待的目光落到二郎身上。

    小少年抽着眼角,深吸一口气,负手而立,微微仰头四十五度角看向天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大娘婆子们面面相觑,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有没有。

    “刘相公,你这两个儿子教养得好啊。”

    “你们什么时候搬来?到时候我让我家的小子过来跟你家二郎多学学。”

    “对啊对啊,还有我家那小子,整日里就好舞刀弄剑的,正愁没个一起习武的伴儿呢......”

    刘季应对自如,“哪里哪里,就快了就快了。”

    667

    麻辣火锅

    伙计看看那边应对自如的刘季,又回头看看身旁的秦瑶兄妹俩,“没想到刘相公这么的......平易近人。”

    兄妹两:“......”

    正被婶子婆婆们包围的大郎二郎,看到人群外的阿娘和舅舅,瞬间松口气,忙躲开婶子婆婆们伸来的魔爪,跑了过来。

    “阿娘!”兄弟两都有点委屈和不忿。

    秦瑶笑着摸摸头,兄弟两心情这才好起来。

    刘季回头一看,娘子已经出来了,忙朝这些热情的邻里们拱手一抱拳:

    “嫂子婶娘们,咱们回头再聊,先告辞了。”

    大家客气挽留两句,朝秦瑶那边友好的点点头。

    有个这么有趣的相公,这家的娘子应该也是个好性子的人,她们很期待她的加入。

    秦瑶微笑颔首,回应了大家的热情,与伙计确定好明日上午去见房主谈价,便带着家人们离开了。

    已是黄昏,宽正坊内的私塾下学了,三三两两的学生们结伴从私塾里跑出来,嘻嘻哈哈打闹着往家走,好一阵热闹。

    这样久违的氛围,大郎兄妹四个趴在车窗边看得羡慕。

    又暗暗期待,住进这里来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

    回家的路上,刘季买到了辣椒,麻辣火锅立马安排。

    热油下锅,把香料炒香,再加入辣椒爆炒,一股难以言喻的诱人香气飘出来,帮忙打下手的阿旺和殷乐一边打着喷嚏一边暗暗咽口水。

    新鲜的五花肉,被阿旺片成薄薄的肉片,用料酒和酱油先腌一下入味儿,而后摆入白瓷盘中,鲜红的肉片像是一朵花在白瓷中绽放。

    家里人多,肉片了五大盘。

    另外还有殷乐清洗出来的配菜若干,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秦瑶和秦封也没闲着,生好炭炉,把火发得旺旺的。

    未免伤到木制的桌面,在桌面上垫了三块砖头,再把燃烧得旺旺的炭炉放上去。

    “都让让!锅底来啦!”

    刘季一声吼,围在桌前的众人立马把位置让开,锅底才是今晚的主角。

    一锅香辣红油稳稳放在炭炉上,上面飘着几根提香的白绿大葱段,还有红枣,看起来就诱人。

    大郎兄妹四个把煮好的白米饭盛出来端上桌,筷子一放,殷乐再把昨日打来却还没来得及喝的酒从井下取出,齐活儿!

    夜幕降临,烛火照得通明的大厅内,一家人大大小小围坐在火锅桌前。

    小的一口肉一口汤,交头接耳,说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懂的叽里咕噜话。

    大的一口酒一口肉,畅谈着对未来的期许。

    一股温暖流淌在每个人心间,熏得人骨头都懒懒的,好像是泡在幸福的温泉池水里。

    秦封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笑盈盈的面孔,一点都不想离开,更舍不得妹妹一家搬走。

    “要不咱们一家就都住在这吧。”秦封喝了两杯酒,嗓子听起来沙沙哑哑的。

    秦瑶只是笑,秦封便知道自己说的根本不可能实现,轻叹一声,心里更是酸涩。

    “舅哥,吃肉。”刘季夹了一筷子刚捞出来的五花肉片放到秦封碗里,哥俩好的一把揽住了对方的肩膀,笑嘻嘻说:

    “以后家里永远都给舅哥您留一间屋子,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住着一辈子不走了都行,只要您高兴!”

    他倒是会借花献佛,分文不出,还卖了个好。

    偏这好还让他正正好卖到了人心尖尖上,秦封瞬间心花怒放,猛的拍了拍刘季的背,激动道:“好妹夫,哥没看错你!”

    刘季端起满满一碗酒,腾的站起来,“舅哥,妹夫敬你一杯!”

    “好!”秦封也被带动得上了头,酒杯都不要了,拎起酒壶就要跟他干咯。

    秦瑶无语的看着眼前这两个斗酒的男人,不出预料,“咚咚”两声闷响,一起倒在了饭桌上。

    她不紧不慢先把酒坛里剩下的半坛酒端起来,“吨吨吨”干完,一抹嘴满足的打了个响嗝,这才招呼上阿旺,把桌上这两个菜鸡扶起,送回他们各自的房间。

    秦封酒量其实还行,并没有醉到不省人事,秦瑶刚把他架起来,他就迷迷瞪瞪睁开了眼睛,嘴上比钢筋都硬,“我没醉,妹妹你放开我自己能走。”

    实际上脚下打飘,已经走起凌波微步。

    就这,胜负欲仍旧不减,回头去找他亲亲妹夫的人影,看到被阿旺扛在肩上软成泥条,已经呼呼睡去的刘季,得意地“哈哈哈”大笑。

    秦瑶心里吐槽:真幼稚啊。

    面上不动声色,一把捂住了秦封大笑不止的嘴,吵得她耳朵疼。

    刘季那个菜鸡,第二天早上压根没能爬起来。

    秦封倒是恢复得不错,就是一想起昨晚上自己的傻瓜行为,面对秦瑶揶揄的目光,脸上总是一阵阵发烫。

    兄妹两一起出门,去城西见房主,双方进行了长达半个时辰的价格拉扯,最终以五千八百两银子完成这场买卖。

    当场银货两讫,秦封给的银子,屋主写上秦瑶的名字,房契也交给她保管。

    秦瑶这次没说什么,只当是给亲哥守着这套房,万一哪天秦封混不好了,这宅子至少还能值个几千两银子。

    后面秦封又买花八千两买了两间城南临街旺铺,一间两层小楼,一间中等单层铺子。

    这两间铺子都有租客租着,买下就能收租金。

    原本还想要再买田庄,但时间已经来不及,秦封在京城耽搁了这么多天,再不走,就赶不上去苏城的船了。

    秦封走的那日,秦瑶夫妇两带着孩子们亲自把他送到码头,看着他上了船,直到船开走后才离开。

    兄妹两约好今年一起在京城过年,想着年底还能再相聚,离别的伤感又被冲淡许多。

    秦封也打定主意,这次一到苏城就同嫣红断掉联系。

    跟七叔一起走完这趟商回到望城后,他要下狠心将望城那边对自家盐矿虎视眈眈的对手都处理掉。

    然后一身轻松的进京与妹妹一家一起过年。

    眺目远望,京都已经被海上升起的浓雾笼罩,他要找寻的人影已经变成比蚂蚁还要小的黑点,一晃神,便失去了踪迹,混迹在一群小黑点中,再也分辨不出来。

    668

    新邻居

    送走秦封后,家里的情绪低迷了两天。

    但很快一家八口就投入到新家的布置当中。

    堵住的排水沟要疏通,破掉的马棚要重新修补,还有院里的水井需要重新砌砖给它围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房屋的分区布置。

    这次的房子可不是临时住一住,一家人都有长期定居的共识,三五年只是基本的。

    所以秦瑶一点都不会凑合。

    家里的各部分功能区域都要按照一家人的生活使用习惯来重新装修。

    夫妻两各有分工,秦瑶带着阿旺和殷乐开始每天往返于新家和秦封家之间。

    刘季则带着四个孩子在家里巩固功课,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顺便打听私塾的消息。

    一整个四月,一家八口过得忙碌又充实。

    等房子彻底收拾好能够入住时,时间已来到五月。

    秦瑶一家搬进新家的那一天,国师也完成了祈福仪式。

    整个京城一片欢腾,人人都徜徉在欢乐的海洋中,仿佛自己已经增福,不日即将暴富。

    宽正坊内也十分热闹,折腾了大半个月的宅子终于有人搬了过来,邻居们好奇前来围观。

    挂着“刘府”牌匾的三进宅子大门口,邻居们三三两两站在一起,兴奋讨论。

    于大娘困惑道:“这家折腾了大半个月,这也没看出来有什么不一样嘛,还不是屋顶是屋顶,大门是大门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外头看着差不多,里头可大变样了。”

    邱老太太家就再刘府相邻的西面宅子,她一开口,旁边众人立马朝她看过来。

    “我听那几个在里头干活的泥瓦匠说,这家把后院的花草全给拔了,搭了架子,种上了菜......”

    “原先的厨房和隔壁的耳房直接打通,还把临院的墙给砸了一半,整个厨房变得又大又敞亮,还在屋里直接垒了个烤炉,买了三块大青花大石板,做了个叫啥中岛台的桌子来着。”

    “还没完呢,前院那么大的鱼池全填平,做了个演武场......”

    一个年轻嫂子拍手喊:“这个我知道!”

    “刘相公家大郎是个习武的小子,他们头回儿来瞧这宅子的时候我们还聊过呢,以后我家那小子习武就有伴了。”

    “对了,你们发现没有,这家做主的好像是刘娘子,这大半个月,进进出出忙活的都是她,老大一块儿青石板,她一个人就扛了进去,你们看见没有?”

    于大娘夸张的问:“真的假的?桂芝你可别蒙我,那么沉的厚石板,没几个壮汉能抬得起来?”

    张桂芝白她一眼,“不信你问邱老太太,她们两家离得这么近,墙边架个梯子就能瞧到隔壁院里,她肯定也瞧着了。”

    这话邱老太太可不敢应,连忙摇手否认:“你这小媳妇别胡说八道,谁爬墙头了?我老太太是那种人?”

    旁边众人闻言,哈哈哈笑起来。

    “哎哎,有人出来了。”

    吵吵闹闹的一群人立马朝刘家大门口看去。

    一个脸上带着半张美人面具的姑娘手里端着一大盘的糖果瓜子花生朝她们笑盈盈走来。

    “我们家今日刚刚搬过来,忙着安顿没来得及招待大家伙,还请不要见怪!”

    “在外头晒着也热,大家伙到门口树下这边坐着,吃点瓜子糖果吧。”殷乐热情招呼。

    阿旺和大郎二郎搬了长条凳出来,放在门前的大树下,又跑进院里收拾去了。

    邱老太太等人面面相觑,暗暗点头,乐呵呵跟随殷乐转移到树下,一人客气的拿了点瓜子糖果,热情问:

    “东西多不多,要不要帮忙啊?咱们也不能白吃你家的东西,要是需要搭把手的尽管说,别客气哈。”

    张桂芝也道:“我家就住在巷口,你们要是有事尽管来找我,我家相公和他兄弟都在衙门里当差,一般宵小不敢乱来。”

    殷乐一一笑着谢过,“不用不用,行李不多,大家伙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今日没来得及招待大家,后日家中办乔迁宴,还请诸位带上家里人赏脸过来......”

    邱老太太和于大娘对视一眼,新来的这家可以啊,看样子是个好相处的。

    众人都笑着应了,还有人问殷乐家里缺不缺人手,她们可以过来帮忙。

    新邻居主动向他们释放善意,大家伙也乐意帮忙撑个场子。

    不过秦瑶早打算好在酒楼订席面,并不需要人手。

    殷乐谢了众人好意,又抬了张桌子过来,备上一些茶水,跟着邱老太太,把这附近聚集过来的人家都认识了一遍。

    到时候要请多少人,也就有数了。

    宽正坊里一共二十九户人家,一半本地人,一半外地人,大家伙在一个地方安家落户,邻里间互相照应,关系大多都挺好。

    住在这里的人家,家中男人大部分在各大府衙当差,七八品官员有,不入品级的小吏也有。

    秦瑶家隔壁两户,一户是邱家,邱老太太存在感强已经露面,家中男人都在西市互市监任职,家境颇好,城外还有本家族人帮衬,在这宽正坊里住了几十年,很有些威望。

    但就算家中有品级的小官,也没富裕到可以仆从环伺的水平,只偶尔几家会买一两个粗使下人。

    因为经济水平接地气,邻里相处也比较和谐随意。

    不过说到秦瑶家东面的那家时,大家伙都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来。

    “官威大得很。”

    “平日里大门都不见开,也从没跟咱们这些邻居打过招呼。”

    “监察御史呢,你们说话可小心点,省得人家上书弹劾你们。”

    邱老太太笑了,“不懂别瞎说,咱们这些小老百姓他有什么好弹的,又没做亏心事,还怕鬼敲门?”

    于大娘感慨道:“同是御史台的,我们家对门的王家老夫人就挺好,平日里虽然也不见什么客,但每回过节都给我们这几家相近的送节礼,身边丫鬟都和和气气的。”

    正聊着呢,东面那家侧门开了,于大娘赶紧推推殷乐手臂,“估计是听见咱们这边动静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