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谢谢姐姐。”叶家齐把鸡蛋剥了,三口两口就吃完了,又喝了一杯温水,漱了漱口,确定嘴里没有鸡蛋味了才回去。叶荞好笑的摇摇头,目送他走了就去煮饭,至于菜,她仍然是去空间里做。
今天买了莲藕,她从储藏室拿了根排骨出来做了个莲藕炖排骨,又做了酸辣鸡杂和清炒小白菜。
吃饱喝足后,去储藏室搬了一桶菜籽油出来,按照每竹筒两斤的量把油装进竹筒里,盖好后装进箩筐里,明天带去黑市售卖。
既然要去黑市,当然不能只卖食用油,她又准备了几袋大米和几十斤野猪肉。
第二天,叶荞吃过早餐就去马路边等公交车了,她的运气很好,她等了不到两分钟公交车就来了,虽然还是那辆破车,但车窗玻璃已经修好了,车内的环境好了不少。
下了公交车,她直接去了那个死胡同,进入空间变装后就背着一箩筐菜籽油和五十斤大米去了黑市。
年后的黑市虽然要清淡些,但还有不少人,叶荞把箩筐放下来就有人过来问:“大姐,你这里有什么?”
“菜籽油和精米,菜籽油两斤一筒,一筒三块钱,精大米五毛一斤。”叶荞从竹筒里倒了点油给大家看。
“大姐,这价格是不是有点贵?”一个中年女子不满的说。
“妹子请看,这油是经过多次过滤的,没有半点渣子,质量不是粮店那些油能比的,而且不要票,至于大米,也是真正的精米,里面不仅没有土坷垃和石子,也没有米糠和碎米。”叶荞拿了只小杯子倒了点油给她看,又从袋子里抓了把米给她看了看。
“质量没得说,值这个价。”旁边一个中年男人点点头,“大姐,麻烦你给我称二十斤大米,拿两筒菜籽油。”
“好的。”叶荞拿出杆秤给他称了二十斤大米,又给他拿两筒菜籽油,“十六块钱,承惠。”
人都有从众心理,有人行动了,旁边两个还在犹豫的也不再犹豫,分别要了五斤大米和一筒菜籽油,接下来大家更是蜂涌而上,你要两斤米,我要两斤油,不到一个小时,她带来的四十斤油和五十斤大米就卖完了。
接下来,她跑了那个死胡同两次,不仅把余下的四十斤菜籽油卖掉了,卖掉了一百斤大米和五十斤野猪肉,听说有人急需水果,她还卖了五十斤苹果和五十斤橘子,收获了几百块钱。
在然后的几天里,她又去了省城的另外几个黑市,卖掉了五百斤大米、两百斤面粉、四百斤玉米、一百斤腊鱼和两百斤野猪肉,一百斤苹果、一百斤橘子和一百斤橙子,收获了一千多块钱。
第46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元宵节后,学校要开学了,钱家人因为有几个孩子要上学,也不能再赖下去了,于是,在正月十六这天,一大家子人带着大包小包走了,听说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用叶家齐的话说他们家犹如蝗虫过境,也如鬼子进村。
而叶荞,得知他们要走的消息后,就早早的出了门,在之前的山坡上进了空间,化了个大妈妆等在马路边,钱家的人到了后,她铺开精神力,把钱家人口袋里的钱票全部收进了空间,然后施施然的走了,回到山坡进入空间,洗去脸上的妆,换上自己的衣服快步回了家。
这时钱大寒和钱朵朵还没有回来,她走到钱大寒他们的屋子后面,铺开精神力,把钱大寒藏在床底下的钱票全部收进了空间,又把钱朵朵的私房钱也收进了空间,才高兴的回了屋,闪身进入空间清点今天的收获。
她先数了数从钱家人身上搜刮来的钱票,一共有两百二十多块钱五十斤粮票:“钱大寒对钱家人还真是大方,一次就给两百多块钱,多来几次岂不是要把叶家都搬空了?难怪要截留给原主和叶奶奶的生活费。”
她又把钱大寒和钱朵朵的私房钱拿出来数了数,钱大寒有五百多块钱,钱朵朵也存了一百多块钱,她不禁摇了摇头。
钱母说得没错,叶木就是个楞子,把身家都交给了钱大寒,却没想到她不仅大把大把的把钱财搬去了娘家,还存了大把的私房钱,根本和他不是一条心,幸好他以后有退休工资,还有叶家齐这个孝顺的孩子,不然,他老无所依是妥妥的。
叶荞在家里感叹钱大寒的奇葩和叶木的木楞时,钱家人遇到了这辈子最大的难堪:售票员要他们买车票时,他们一分钱都拿不出来,售票员看到他们那么一大群人,口袋里没有一分钱,就认为他们是想坐霸王车,顿时愤怒不已,要司机把车开去派出所。
听说要把他们送出派出所,钱家人都急了,一个个的都着急忙谎的解释,说他们是从女儿家里回去,女儿是给了他们车费的,只是被偷了,才变得身无分文,他们愿意用手里的粮食或者布料换钱买车票。
售票员也不想车票打了水漂,听说他们愿意用东西换后,就发动车里的人跟他们换物资。
车里的人起初怕当成投机倒把被抓,没人跟他们换,还是在售票员和司机的再三保证之下,才有一个外地人拿钱跟他们换了两块布料,帮他们解了困境。
叶木回来后,看到钱家人不仅把家里的粮食拿走了,孩子们的衣服、他的衣服也少了很多,顿时怒气冲天,把钱大寒好好收拾了一顿,并且扬言,她要是再这么无底线的纵着娘家人,两人就离婚。
钱大寒被叶木突然而来的脾气吓到了,连连求饶并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
因为这事,钱大寒想让叶木断了叶荞的口粮和生活费,以此逼她辍学,然后再好心的把她安排到屠宰场去做临时工的事也不敢开口了。
只不过她并没有打消这个念头,反而更加急迫了,而且她还想到了个好办法,就是等叶木去了京都,她截留了叶荞的口粮和生活费,没有吃的,叶荞还不得老老实实的听她的安排?到时候就把她扔去屠宰场,让她干最脏最累的活,要是有合适的人家再把她高价卖了,用来补贴娘家。
这天傍晚,叶家齐就把他爸的反应告诉了叶荞,叶荞笑了笑说:“看来爸爸要雄起了。”
“没有掌握经济大权,再雄起也是白搭。”叶家齐摇摇头,以前他爸也严厉警告过他妈,连给他外公外婆的养老费都断了,其实他妈只是口头上答应了,私下里给的钱只多不少,不然靠他那些好吃懒做的舅舅舅妈,哪有钱送那些表兄弟表姐妹上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要手里有钱,就可以在家里称王称霸,就像你们家,你妈掌握了经济大权,所以她和钱朵朵能在家里吃香的喝辣了,而你们则只能吃红薯和红薯米饭。”叶荞笑着说。
“姐姐说得对,爸爸只是这个家里赚钱的工具,他现在能赚钱,我妈和钱朵朵还能在表面上尊重他,等哪天他年老力衰,赚不到钱了,就会沦为家里最底层的人。”叶家齐想了想说。
“所以你们要好好争气,只有你们兄弟两个有出息了,他的晚年才会幸福。”叶荞知道叶木在他们兄弟两个的心里还是很有份量的。
“我们记住了,这个寒假我们都在努力,除了开荒种土豆就是学习。”
“你们这段时间种了不少土豆吧?”
“我们开了两亩地的荒地,全部种了土豆,等土豆成熟了有吃的了,我和家康就可以跟着姐姐学习叶家拳了。”叶家齐眼里充满了向往。
“你们还真是够努力的。”叶荞没想到他们兄弟两个为了学武还真是下了力气。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了以后能过上好日子,只能现在多下点力气了。”叶家齐笑着说,“姐姐,时间不早了,我回去了。”
“我这里煨了两个红薯,你拿去和家康分了。”叶荞从灶灰里拿出两个煨红薯,拍了拍上面的灰递给叶家齐。
“姐姐,你自己留着吃,我们能吃饱。”叶家齐摇头拒绝。
“我那天在集市上买了不少红薯,不少这两个。”叶荞把红薯塞到他手里,“你们自己吃,别让你妈和钱朵朵看见了。”
“谢谢姐姐,我走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叶荞在叶木上班的路上截住了叶木。
“什么事?”叶木不高兴的问。
“听说你过两天要去京都学习了,我的口粮和生活你是怎么安排的?”叶荞也不跟他转弯,直来直去的问道。
“我已经跟你阿姨说好了,她会按时把你的口粮和生活费给你。”叶木不耐烦的说,钱大寒已经再三跟他保证会及时给叶荞口粮和生活费,他已经把这事全权交给她了。
“你认为她会按时给我生活费和口粮?”叶荞嘲讽的问。
“你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你以前不也是安排她给我和奶奶寄生活费吗?她给我们寄了几个月的生活费?如果不是我自己争气,我们祖孙两个早就饿死了。”叶荞看着他冷笑着说。
“你的寡母含辛茹苦的把你拉扯大,砸锅卖铁的送你上大学,你出息了,在国营大厂做了工程师,拿着上百块的工资,老母亲和幼小的女儿却在老家饥饿而死,你说你是不是个笑话?”
“你说怎么办?”叶木想到以前的事,也对钱大寒的保证产生了怀疑,况且前几天还在他的耳边嘀咕家里的开销太大了,想让叶荞缀学去工作,那样不仅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她的工资还能补贴家用,这让他对钱大寒更加不信任了。
第47章
分户
“把我的户口和粮本分出来,我自己去买粮食,再预支半年的生活费给我。”叶荞说出自己的办法,这个时代,户口和粮本是人的命脉,户口和粮本在别人手里,就等于被人握住了命脉,只有把它们握在自己手里,她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行,我这就帮你去办。”叶木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便截住走在后面的领导请了假,回去拿了户口本和粮本去了派出所,先分了户,又把粮食分了出来。
拿着簇新的户口本和粮本,叶荞泪流满面:这下子她不用受制于人了,不然,她怕哪天自己的名字就莫名的上了知青下乡的名单或者别人的户口本,到了那时,她就真的叫天天不天应,叫地地不灵了。
叶木看到她泪流满面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那几年她们是挨了多少饿,才让她产生了这么大的心理阴影。
“这下我就放心了。”叶荞把两个本本装进袋子里,对着叶木咧嘴笑了笑。
“钱你自己计划着花,免得到时候没钱买粮食饿肚子。”叶木把六十块钱递给她,并交待说:因为买粮食需要钱,他便按十块钱每月的生活费给了她。
“我知道的,爸爸放心吧。”叶荞点点头并接过了钱。
“嗯,明天就要开学了,记得去学校。”叶木和这个女儿不亲近,也没有话说,到最后也就憋出了这么一句话。
“嗯,我会的。”叶荞点点头,“我明天去学校了,你出发的时候应该没有时间回来给你送行,我提前祝你一路顺风。”
“好,你自己照顾好自己。”叶木点点头就转身走了。
因为要住校,很多东西都要带去学校,叶荞不仅把陆向北给她的布料都做成了衣服,用已经染好的土布做了两个四件套,还从空间里拿了床七成新的单人棉被出来,她把旧被子放在家里,把从空间里拿出来的棉被套上新被套带去学校,这样她就不用担心露馅了。
前几天,叶荞就把需要带走的东西都打包好,不能带走的,除了床上的旧被子和锅碗瓢盆外,其他的东西全都收进了空间,当然,离开前她也锁上了屋门:她去学校后,以后回来的次数肯定不多,最多一周回来一次,如果她不锁门,她怕等她回来时什么都没有了。
因为要住校,大家都没有骑自行车,叶荞本来想背着行李去学校的,但是托洪梅的福,坐上了洪宇送妹妹的皮卡车。
塔顺风车的不少,其中就有李从文的妹妹李从殊,她看到叶荞背上背着背篓,手里提着被子,嘲讽的说:“认识的知道你是去上学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去逃难的。”
“那样的人不是眼瞎了就是狗眼看人低。”叶荞面无表情的说。
叶荞对这个原主的小姑子没有丝毫好感,她不仅捧高踩低,而且心肠狠毒,是钱朵朵的忠实走狗,原主的信息大都是她提供给钱朵朵的,如果没有她,原主也不会落个与他们同归于尽的下场。
“你骂谁呢?”李从殊听到叶荞说她狗眼看人低,一只手叉腰,一只手指着叶荞大喊。
“谁对号入座就骂谁。”叶荞拍开她的手,把自己的行李放到车箱里。
“有娘生没娘养的东西,一点教养也没有。”李从殊刻薄的骂道。
“你才有娘生没娘养。”叶荞的巴掌重重的拍在她的脸上,“这世上比你还没有教养的我还真没有见过,我妈虽然过世的得早,但我也知道‘礼貌’两个字怎么写。”
“你敢打我!”李从殊没想到叶荞在大庭广众之下敢对她动手,气急败坏的舞着双手抓向叶荞的脸,企图抓破她的脸。
叶荞怎么可能让她得逞?只见她扣住李从殊的双手,然后一扭,就把她的双手反剪到了背后,再用膝盖一顶,李从殊就重重的跪在了地上。
“叶荞,今天你动了我,我爸爸妈妈是不会放过你的。”李从殊疼得直冒冷汗,嘴巴还死硬。
“让他们放马过来,如果他们不为没有教好女儿而感到羞耻,反而来欺负我,我一定十倍百倍的还回去。”叶荞又给了她两个耳光,她现在还真没把李家人放在眼里。
“荞荞,你别跟一个疯婆子计较。”洪宇并没有关注两个女孩子吵嘴,更没想到叶荞说动手就动手,但是他看到她那个狠戾的样子并不反感,那个李从殊确实欠揍。
“哼,今天看在宇哥的面上放你一马,下次还敢对我的亡母不敬,我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叶荞松开手前还重重的推了一把,李从殊摔了个狗啃泥。
其他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看起来胆小懦弱的叶荞也有这么狠辣的时候。
俗话说兔子急了也会咬人,看来她那早逝的母亲是她的逆鳞,只要一戳,她立马就从软弱可欺的小白兔变成凶狠的恶狼。
李从殊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屈辱,她想打回去,但奈何实力不行,而站在旁边的人,最有话语权的洪宇已经发话了,话语中的厌恶是个人都听得出来,而她的同学,不知是怕叶荞还是不想引起洪宇的反感,没有一个人说话。
看来今天她只能把这口气吞进肚子里了,到下周再让她妈去叶家十倍百倍的讨回来,钱大寒和钱朵朵恨不得把她踩进泥,有了这样的把柄,她相信钱大寒母女不会放过她。
想到这里,她恨恨的看了叶荞一眼,跟着大家一起上了车。
路况虽然不好,但是距离不远,他们很快就到学校,洪宇让大家去报名,他则坐在车上守行李,等大家报了名,分了寝室再来拿行李。
大家都是云峰机械厂的子弟,又是洪梅的同学,跟洪宇也算熟悉,所以,大家也没有客气,小跑着进了学校,去班里报名交学费。
时间刚过八点,老师也才走进教室,叶荞他们是第一批来报名的同学,老师收了学费和寒假作业,给他们办完了报到手续,又把宿舍号给他们就算完事了。
报完名,大家又一窝蜂的去校门口的车上拿行李,洪宇还要回去上班,也没有送妹妹,等大家把行李拿下车后就走了。
“梅梅,这个包我帮你拿。”叶荞看到洪梅带了两床被子,还背着粮食、书本,就提起了最重的那个袋子。
第48章
宿舍
“你行吗?实在不行,先放在门卫室,我等下再回来拿。”洪梅看到叶荞提起了那个装着书本和粮食的袋子,不忍心她劳累。
“你放心,这点力气还是有的。”叶荞背着背篓,一手提着自己的被子,一手提着洪梅的包包,轻轻松松的走了,这些东西对于一个普通学生来说很重,但是对叶荞来说还真不是什么负担。
他们直接去了自己的宿舍,叶荞、洪梅、李从殊以及另外一个女孩子赵灵分在同一间宿舍。
宿舍在宿舍楼的一楼,是个八人间,一间大约二十个平方的房子,两边分别摆了两张双层木架子床,最里面的窗子下放着一个写字台,这种老式的写字台有九个抽屉,除了每人可以分到一个外,还有中间一个大抽屉做公用,外面靠门摆着一个柜子,分上下两层,有八个格子,每个人可以分到一个格子,柜子旁边有一块空地,可以用来放热水瓶、脸盆、桶子之类的东西。
这时,宿舍里还没有别人,叶荞抢先占了东面靠窗的一个上铺,洪梅占了她的下铺,李从殊占了她们对面的上铺,赵灵则占了叶荞她们旁边的下铺。
上届的师姐很勤快,宿舍里除了灰尘没有别的垃圾,叶荞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抹布,去宿舍楼中间的水房洗湿,先把自己的床擦干净。
“荞荞,借你的抹布给我用用。”洪梅没有带抹布,看着床板上的灰尘不知所措,看到叶荞带了抹布才心头一喜。
“我顺便帮你擦了。”叶荞把床柱擦完后,顺手把洪梅的床也擦了,“等水汽干了再铺床。”
“谢谢荞荞。”洪梅连连点头。
叶荞又把写字台和柜子擦干净,才去把抹布洗了,把被子放到床上,脸盆和桶子放到柜子里,跟洪梅说了一声就去镇上拿被子。
被子早就做好了,叶荞看了看质量,付了工钱,弹匠给她打好包,提着就往回走。
她一边走一边想,想来想去总觉得新被子拿回去不是件好事:宿舍里除了她之外,还有三个人是云峰机械厂的子弟,她今天拿了新被子回去,到了周日,她有新被子的事就会传遍整个生活区,到时候她的麻烦就来了。
想到这里,她找了个地方把被子收进了空间,去卧室的柜子里找了个一米宽的木棉垫子,水洗棉做的套子,中间用缝纫机压了几路固定就可以了,既柔软又暖和,加上是大自然的产物,除了人工费不需要别的成本,别人看到也不会眼红,她可以大大方方拿出来用。
回到宿舍,床板上的水汽也干了,她垫上垫子,铺上床单,把带来的书码到床尾,被子也放在床尾,把换洗的衣服和粮食放到柜子里,柜子分了两层,她计划上层放衣物,下层放粮食,然后用小锁锁好。
而从家里带来的菜(这时学校的食堂没有菜卖,大家都从家里带菜)则放写字台的抽屉里。
她的背篓没地方放,只能塞进床底下,与背篓同一个命运的还有大家的箱子,宿舍里的几个人,只有叶荞没有箱子,为此,李从殊又刺了她两句,说她是宿舍里最穷的人,连只装衣服的箱子都没有。
但是叶荞不在乎,比起身家,就是李家也不一定比得上自己,不然,李从文也不会三番几次想让自己带他进山打猎改善生活了。
“荞荞,你这是个什么垫子,软软的,比棉花也不差。”洪梅看到叶荞没有带垫被,却拿回来了一个从没见过的垫子不禁问道。
“这是木棉垫子,里面是木棉。”叶荞解释说。
“春天山里到处都有的木棉?”
“对,有人采来做枕芯,也有人采来做垫子,我没有垫被,只好托人买个垫子来用,不然,这天气睡在木板上太冷了。”叶荞解释说。
“这东西多少钱?我看蛮软和的,睡在上面应该很舒服。”
“四块钱,木棉虽然不值钱,但是收集这么多木棉需要不少时间,外面的布也要两块钱,加起来价格就不低了。”
“但是跟被子比起来就算便宜的了,而且棉花难买,还要加工费。”
“你说的是,我也是因为买不起棉被,不然,我肯定买床新子做盖被,这床旧被子就可以做垫被了。”叶荞点点头。
去供销社买棉花需要棉花票,外面的棉花则很贵,叶荞上次买的棉花归到两块五角钱一斤,四斤棉花花了她十块钱,加上三块钱的工钱,一床四斤的棉被就要十三块钱,跟这个比,木棉垫子太便宜了。
“叶荞,能不能托你的朋友给我也买个这样的垫子?”这时,赵灵突然说,她也没有垫被,只不过被子比较大,可以垫一边盖一边,但是总没有有单独的垫被来得舒服。
“这是我朋友从外地带来的,你现在想买还真没有办法。”叶荞笑着拒绝了,这个时代根本没有人做这东西,她就是想帮忙也办不到。
“我真的喜欢,你能不能托你的朋友再带一床回来?”赵灵摸了摸垫子说。
“我朋友的男人改路线了,现在跑南方,去那个地方的机会很少,这事我真不能答应你。”叶荞摇摇头。
“真可惜,这么好的东西不能拥有。”叶荞不愿意,赵灵也不能勉强,只得遗憾的点点头。
“荞荞,梅梅,你们也在这间宿舍,真是太好了。”这时,两个女孩子带着大包小包走了进来。
“含笑、宁宁,你们也带了。”叶荞和洪梅两个都去帮忙,杨含笑和余宁宁是她们上个学期交的朋友,没想到这么巧,会分在同一间宿舍。
不久,剩下的两个舍友也来了,都是同班同学,只不过叶荞上个学期忙着学习和适应新环境,只跟坐在周围的同学有来往,跟坐在前三排的吴雨和杨铃没有多少交集,仅限于认识而已。
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后,大家开始搞公共卫生,拖地的拖地,擦玻璃的擦玻璃,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搞完了。
第49章
难题
把宿舍里的卫生打扫完,已经快十点了,大家又急忙赶去教室打扫卫生,忙完已经快十一点了,大家洗了手又赶回宿舍。
这时,她们的任务就是拿着饭盒去食堂蒸饭:学校不会卖饭菜给学生,只提供蒸饭服务,住校生每个学期只需要交几块钱的柴火、人工费就可以了。
云峰机械厂的职工虽然相对来比较富裕,但是粮食也只能按照政策来,定额跟大家一样是一半细粮,一半粗粮,这边的细粮是大米和面粉,粗粮就是红薯和红薯米,连玉米都没有,因为这边除了山区,一般很少种玉米。
正因为这样,大家的饭都差不多,都是一半大米,一半红薯米。
到了食堂,大家去水槽边把米淘好,加上水放进蒸笼里就行,当然,也要记住自己的饭盒放在哪个蒸笼,不然,来拿饭的时候就有得找了。
蒸好饭,大家又回了宿舍,有的坐在床上看书,有的躺在床上看书,叶荞则躺在床上想事:住校,别的倒没什么,吃菜却是个问题,从家里带炒熟的菜,只能带耐放的菜,蔬菜肯定不可能,别人每周都有亲人送菜,但是钱大寒肯定不会给她送,没有蔬菜吃,又不能放开吃水果,身体怎么受得了?
而且到了夏天,就是再耐放的菜也放不了一周,况且她也不想每周都回去,那里,除了她的口粮和生活费,没有什么让她牵挂的了,昨天已经从叶木那里拿到了半年的生活费和粮本,她回不回去都无所谓。
“看来,还得想办法在附近租间屋子才行。”叶荞眉头紧锁,是她想得不周全,要是事先安排好了,她就用不着住校了,想到这里,她很是懊恼。
“荞荞,你在想什么?”洪梅站在床边看到她紧皱着眉头,不由得问道。
“我在想要怎么样才能解决吃菜的问题,学校里不卖饭菜,从家里只带咸菜,不吃蔬菜,我怕对身体不好。”叶荞也不瞒她。
“你说的也是,你说学校食堂为什么就不卖饭菜呢?”洪梅原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在家里是天天要吃蔬菜的,想着以后每天都只能吃干菜,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妈隔天会给我送菜,想吃什么都行,不像有的人,没有亲娘,还不跟后妈搞好关系,以后只能每天啃干菜了。”李从殊得意的说。
“你妈不用上班吗?”有人奇怪的问。
“她妈就一家庭妇女,上哪门子班?”叶荞冷哼一声,“我妈虽然不在了,但是她教给了我什么是自食其力,我相信自己很快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我们荞荞既然能自食其力,吃菜的事肯定也能想办法解决。”洪梅附和道,她知道叶木每个月只给她口粮和六块钱,穿衣、学费都是她自己解决的,她定然也能想出办法,解决在学校吃菜的问题。
食堂只有一间二十来平方的屋子,也没有桌椅,大家都是拿了饭回宿舍吃,叶荞虽然不想宿舍里满满的都是饭菜的味道,但没有吃饭的地方,她也只能入乡随俗。
让她感到幸运的是大家的菜都是凉的,而且菜里没有多少油水,除了油盐,也没有别的调料,并没有太多的味道。
“荞荞,你带了什么菜,怎么这么香?”洪梅看着叶荞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