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5章

    “我来到这边,还是第一次在春天上山,也不知道哪里有香春树。”叶荞笑着说,她也喜欢吃香春芽,如果碰到了香春树,她还想挖两棵种在空间里,以后想吃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吃到。

    “我们注意着点,也许能找到也说不定。”何英笑着说。

    “嗯,这山里应该有香春树。”叶荞点点头,同时放开精神力寻找了起来,可惜周围五百米内没有香春树,她只得做罢,专业掰起了笋子。

    为了节约时间,她们连午饭都没有回去吃,一人吃了两个馒头,喝了点开水继续掰笋子,直到把背篓和麻袋全部装满了才不得不回家。

    “英子,要不要去我那边吃饭?”分开前,叶荞问何英。

    “不了,我在家里随便搞点什么吃就行了。”何英摇头拒绝:中午吃的馒头是叶荞的,晚上她怎么好意思去占便宜?

    “行,今天晚上尽可能把笋子剥好,明天早上好带回市里。”叶荞知道时间紧,也不勉强她。

    “好。”何英点点头,“明天早上我喊你。”

    “你不用太性急,从这边坐车到市里只要半个小时左右,没有赶上第一趟车也没有关系。”

    “嗯,明天见。”何英点点头,她打算明天早上早点起床,把笋子焯熟了再带回去:回去后只要拿出来晾晒就行,可以节省不少时间。

    “明天见。”叶荞跟她挥挥手,拿出钥匙打开后门就走了进去。

    这时还不到五点,还没有到做晚饭的时候,叶荞干脆去了前院,把笋子全部倒了出来,拿了个马扎坐下来开始剥笋子。

    小笋子最麻烦的就是剥皮,她拿出一把小刀,把笋子从头到尾划上一刀,把笋尖剥开,用手指卷上再向外侧翻卷,直到笋壳掉落,一根小竹笋就剥好了。

    因为有精神力的加持,叶荞剥笋子的速度很快,到做晚饭前已经剥了四分之一。

    早上吃的是面条,中午吃的是馒头,叶荞晚上就想吃米饭,于是,她煮了一碗米饭,去空间的储藏室里切了一小段腊肉,拿了一把萝卜菜、几个青辣椒和红辣椒一起带了出来,把腊肉洗干净后切成薄片焯好,把青红辣椒切成圈后备用。

    又拿了点剥好的笋子洗干净后拍扁切成段,最后把萝卜菜择好洗干净,焯水后切成末,拧干水份备用。

    第165章

    要离婚

    米饭熟了后,叶荞起锅烧油,做了腊肉炒笋子和萝卜菜汤,虽然只有两个菜,但有荤有素,有菜有汤,她一个人吃足够了。

    吃完饭,收拾好桌子,洗好了碗筷,把已经泡好的油渣撒到地里,然后分出一块地,种了些豇豆和四季豆:她原本打算从空间里移栽一些辣椒树苗和茄子树苗出来,

    但陆向北没在家,没有人浇水,她怕它们晒死了,那样她就白忙活了,所以她打算等陆向北回来再移栽,如果他回来晚了,她就把剩下的地种上土豆或者花生,反正不让它们空着就行。

    忙完地里的活,叶荞继续去剥笋子,今天的收获实在是太多了,她一直忙碌到了十一点才把笋子全部剥完,然后把笋子带进了空间,去厨房用大锅烧水,给笋子焯了水,控干水份后放在木屋前面的坝子里晾晒。

    把笋子处理好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叶荞也没有做别的,又给那两棵人参浇了灵泉,把蘑菇采了,把蛋捡了,洗个澡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叶荞跟平时一样起床、洗漱、晨练、吃早餐,用篮子把昨天的笋子装好带出了空间,把屋子收拾好后,从后门出去与何英会合。

    “英子,你的笋子也焯好了?”叶荞看到她的篮子还在滴水,便问道。

    “嗯,我怕回去后做不赢。”何英笑着点点头。

    “我也是,为了有时间焯水,我还特意早起了一个多小时。”叶荞笑着说。

    “我们还真是心有灵犀。”

    两个人相视一笑,然后一起朝外面走去。

    她们回到车站新村的时候已经是七点二十了,她们各自回家,拿出筛子把笋子晒好就去上班了。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但也是收获的季节,在其后的一段时间里,叶荞和何英为了不辜负山林的馈赠,她们每个周末都会去驻地,去军营后面的洪林山掰笋子、采蘑菇和采野菜,她们也找到了心心念念的香椿树,采了不少香椿芽,叶荞不仅挖了两棵手臂粗的香椿树种在了空间里面,还借这个机会采了不少药材收了空间。

    时间在不紧不慢中过去了,转眼间三个月就过去了,叶荞已经翻译了两本,因为准确率高,速度快,在出版社也算小有名气,翻译部的主编对她也更重视了,知道她的父亲是机械厂的付总工后,建议她试着翻译专业书籍。

    这个时候的翻译人才特别紧缺,特别是那些专业书藉,里面涉及到不少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一般的人根本做不出来,而这些书藉又是国家最需要的。

    而叶荞英语水平很高,有关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去请教她的父亲,这是个很大的优势,如果能把她培养出来就是大功一件。

    叶荞考虑了片刻后就答应了,不是她自大,她前世就对机械类的知识有所涉猎,对机械方面的了解,虽然比不上那些专业人员,但做个翻译应该没有问题,况且她还可以查字典。

    而这段时间,钱朵朵出嫁了,虽然她心不甘情不愿,但她已经和李从文上过床的事已经在厂里传开了,她就是再不想嫁也不可能。

    李家拿捏着她非嫁不可,叶木又不管她的事,钱大寒又是只拔了牙的老虎,李家根本就不愿意出彩礼,最后只拿五十块钱打发了她。

    她自己没有存钱买嫁妆,钱大寒手里也没有钱,最后她只能带着两床被子嫁进了李家,让李家人嫌弃得要死,加上她的男人是残废,她在李家的日子可想而知。

    经过几个月的煎熬,钱大寒的腿终于痊愈了,虽然走路需要拄拐杖,但生活可以自理了,职工医院为了照顾她,还把她调去了后勤,工作是轻松了,不但收入少了,在医院地位也更低了,这让她很难接受。

    在家里养伤的这段时间里,因为钱朵朵的婚事,加上自己又残疾了,心气很不顺,看着叶木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三天两天要闹腾一翻,对两个儿子颐指气使,只要不按她说的做,不是打就是骂,把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现在心里不平衡了,对家里人的态度也更加恶劣了。

    这天,因为叶家康没有听她的话去给钱朵朵送吃的,她再次用拐杖打了叶家康,已经忍到了极限的叶木终于提出了离婚,而他离婚的理由是钱大寒为母不慈,为媳不孝。

    她不仅苛待婆母和继女,截留他给母亲和女儿的生活费,导致他的母亲和女儿生活艰难,还虐待亲生儿子,好几次都把儿子打得遍体鳞伤,他也再无法忍受了。

    钱大寒看到叶木是来真的,顿时谎了:她现在就是一个残疾人,曾经寄予厚望的女儿也嫁了个残废,如果和叶木离婚了,她和朵朵以后怎么生活?王大宁已经看她不顺眼了,以后岂不是更要把她踩到尘埃里?

    于是,她开启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模式,她不仅在家里闹,还去单位和妇联卖惨,说叶木是个负心汉,她辛辛苦苦给叶家生儿育女,看到她残疾了就想抛弃她,让单位领导和妇联给她做主云云。

    闹得家里人心惶惶,单位的领导和妇联的同志也烦不胜烦,他们只得再三做叶木的工作,让他看在两个儿子的面上,别离婚。

    “我再不离婚,两个儿子总有一天会被她打死。”叶木脱下叶家康的衣服给单位的领导和妇联的同志看,“她自己的腿残了,不好好反省是哪里出了问题,而是把气撒在两个儿子身上,这让我怎么能容忍?”

    “钱大寒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的腿伤残了,有情绪我们可以理解,但你不能拿孩子们发泄。”妇联的同志都是做母亲的人,看到叶家康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很是不落忍,她们也知道,钱大寒以前就没有把两个儿子放在心上,只拿那个跟前夫生的女儿当成宝,但也没想到她会虐待他们。

    “他们不听话,我一个做母亲的还不能教训不成?”钱大寒理直气壮的问。

    “我们怎么不听话了?”叶家康泪汪汪的反问。

    “我让你给你姐姐送点肉干过去,你不仅不动,还一口气把肉干全部吃掉了,你这是听话?”钱大寒瞪着叶家康恶狠狠的问。

    第166章

    分家

    “那是我二姐从牙缝里省出来给我们补充营养的,我们怎么可能送给钱朵朵?她对我们又不好,对我二姐更是恶毒得要毁了她。”叶家康看着她的眼里也充满了仇恨。

    他们每次吃点肉,她都要他们给钱朵朵送去,不送就拿拐杖打她们,如果不是他们练了武,跑得快,他们两兄弟早就被她打死了。

    “你胡说什么呢?”钱大寒想到那次被叶木审问的情景,就有点心虚。

    “我胡说?难道不是钱朵朵出主意,要把我二姐骗回来,给她下药,让李从文毁了她的清白,逼她嫁给李从文,去给李家当牛做马吗?要不是那天晚上你们出了事,我二姐又打电话问爸爸他是不是要办生日酒,她就真有可能被你们算计了。”叶家康紧握着拳头说。

    “我没有。”钱大寒否定。

    “你自己做了的事别不认账,我们听过录音了,不然,我们还不知道我们的生身母亲和姐姐这么恶毒。”叶家齐走进来淡淡的说,他给叶家康穿上衣服,摸了摸他的头,“傻子,你怎么不跑?”

    “哥哥,她堵在门口,我跑不出去。”叶家康摇摇头,他是故意的,故意惹她发怒,故意被她堵在屋里:他不想再跟她生活在一起了,他怕他们一个不小心就被她们母女弄死了,所以,他知道他爸今天会回来,就演了一处。

    “你也太不小心了,走,哥哥去给你抹药。”叶家齐拉着他要走。

    “现在不去。”叶家康摇摇头,他要在这里等结果。

    “你们想要怎么样?反正婚我是不离的,你们要是逼我离婚,我就吊死在这门口。”钱大寒也破罐子破摔,她知道叶木虽然情商比较低,但智商绝对高,他只要针对自己,自己绝对玩不过他。

    “你想死尽管去死,最多我赔你一条命,家康,家齐,如果我死了,你们就去投奔你们二姐,我相信她会抚养你们长大的。”叶木也恶狠狠的说。

    “爸,我们不想你死。”叶家康拉着叶木的手说,他生怕他爸死了。

    “爸,我们不能做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事,你的命哪是她那条贱命能比的?”叶家齐也拉着叶木的手说,他知道钱大寒就是个疯子,发起疯来什么都不顾,她说吊死了在他们家门口还真有可能这么做。

    “叶家齐,你这个不孝子。”钱大寒听了叶家齐的话,顿时大怒。

    “母不慈,子不孝,你对我们没有半点慈母之心,要我们怎么孝顺你?”叶家齐冷笑着问。

    “你······你······我真是白养你们了。”钱大寒指着他们说不出话。

    “叶工,非离不可吗?”厂里的领导没想到钱大寒干了这么多丧心病狂的事,但以钱大寒的疯狂,如果叶木坚持要离婚,恐怕会出大事,那样不仅会影响到叶木,对他们这些厂领导来说也不是件好事。

    “不离就分家。”叶木想了想说,他也不想真的陪钱大寒去死,毕竟他有事业,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他已经够对不起叶荞了,怎么可能把两个包袱丢给她?但他又不想和她一起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家。

    “哪有两口子分家的?”钱大寒对叶木怒目而视。

    “你有把我当成你男人吗?有把家齐他们当成儿子吗?”叶木冷笑着问,“你的腿稍微好了一点就去李家帮忙了,家里的事却全部扔给了两个儿子,不但如此,还要从家齐手里抢钱抢东西去补贴钱朵朵那只白眼狼,我问你,你的心里除了钱家人和钱朵朵,还有谁?”

    “从文生活不便,朵朵又要上班,我不帮着怎么办?难道要累死朵朵吗?”钱大寒想到钱朵朵的处境,眼里就泛起了泪花。

    “李从文有亲妈照顾,有兄弟帮衬,你这个当岳母的去掺和个什么劲?你不仅自己去帮忙,还隔三差五的指挥家齐他们去给李家当奴隶,难道你卖身给李家了?”叶木厉声问,她自己去李家当保姆他不管,但她不该喊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不愿意分家,就离婚。”

    “那就分家。”钱大寒看着叶木那双似乎要喷出火来的眼睛,知道她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她也不是真的不怕死,再说了,如果她死了,她的朵朵怎么办?

    “行,现在厂领导和妇联的同志都在这里,我们请他们做个见证,写个分家协议。”叶木点点头。

    经过双方协商后,两个分了家:叶木不愿意和钱大寒同住一个屋檐下,厂里会给她安排一间单身宿舍,她即日就可以搬过去。

    两个孩子由叶木抚养,钱大寒不能干涉他们的生活,不能指挥他们做不该他们做的事,也不能来他们家打秋风,更不能抢孩子手里的钱和食物,如有违反,叶木可以随时提出离婚。

    钱大寒年满五十五岁后,两个孩子对她有赡养义务。

    分家后,叶木第一时间就去把户口分了,把钱大寒的户口本和粮油本交给了她,他们父子三个的则收在了办公室。

    钱大寒搬出去后,叶木就把家里的锁都换了,钱大寒除了上班,就是一心扑在了钱朵朵那边,叶家也算是清静了。

    叶荞听到这个消息后只是摇了摇头,她想不明白,都闹到这个份上了,钱大寒为什么还坚持不离婚?

    其实她不知道,这个时代不比后世,一个离婚的女人,日子是很艰难的,不仅被人看不起,还会被那些流氓混混骚扰,云峰机械厂虽然没有混混,但想占女人便宜的人却不少,而分家则没有这个顾虑。

    她在名义上还是叶木的妻子,以叶木在厂里的地位,谁也不敢去骚扰她,更不敢打她的主意,当然,她也心怀侥幸,他们没有离婚,叶木就不可能再娶,也许有一天叶木的气消了,会看在两个儿子的面上原谅她,那样她就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

    叶荞虽然不理解,但也没有多说什么,知道钱大寒不会参与他们的生活后,给他们的物资就多了些:比如会让他们带些腊味回去,给他们做些鞋袜等等。

    第167章

    出生在荞麦花开的时节

    没有钱大寒那个顾虑,叶家兄弟来城的次数也多了些,他们也会给叶荞带些地里的蔬菜,玉米和红薯等,过节的时候也会给她送礼物,知道她要过生日了,兄弟两个在她生日的前一个周末,把他们的零花钱拿了出来,去百货大楼给她买了只英雄钢笔给她送了过来。

    “姐姐,你生日那天我们不能过来给你贺生,只能提前祝你生日快乐。”叶家齐不好意思的说,然后把手里的钢笔送给她,“这是我家康给姐姐买的生日礼物,希望姐姐喜欢。”

    “我很喜欢,谢谢你们。”叶荞接他手里的钢笔,伸手摸了摸他们的头,“想去哪里玩?姐姐带你们去。”

    “姐姐,我们没什么地方想去。”叶家齐摇摇头,想去的地方都去过了,想玩的东西也玩过了,“我们就在家里。”

    “也行,我们上午在家里看看书,练练拳,下午去看部电影。”叶荞笑着说。

    “有新片就看,没有就不看。”叶家齐也笑着说,自从姐姐来市里工作后,他们看过的电影比前十几年看过的电影还要多,只要有新片姐姐就会带他们去看。

    “我没听说有新片,待会去电影院看看,有就看,没有再回来。”叶荞点点头,看过的电影确实没什么好看的,与其去电影院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里看看书,写写字。

    “好,我们现在去打拳,姐姐给我们看看,还要注意些什么。”兄弟两个点点头,和叶荞去了后院,打了一趟叶家拳,又对练了半个多小时。

    “打得不错,只是力量还有所欠缺,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你们还小,好好练习,总有一天会有所成就的。”叶荞点点头:兄弟两个的悟性都还可以,又足够努力,只要坚持下去,继承叶家拳一点问题都没有。

    “我们会坚持下去的。”叶家齐点点头。

    “锅子里有热水,你们去洗个澡,把衣服换了。”叶荞知道他们带了衣服过来,就让他们去洗澡。

    因为没有新片,叶荞他们也没有去看电影,姐弟三个就窝在家里看书,直到四点,叶荞才送他们去公交车站坐车。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几天就过去了,这天吃过早饭,叶荞正准备去上班,却听到了车鸣声,她赶紧过去开门。

    “向北哥,你今天怎么过来了?”叶荞惊讶的问道。

    “今天是八月十六号,你说是什么日子?”陆向北笑着问。

    “我忘记了,上周末家齐他们还特意过来给我送礼物。”叶荞拍了拍额头:八月十六号是原主的生日,叶家齐他们走后,她就把这事丢到脑后了,今天压根就没想起来,更没想到陆向北会过来。

    “生日快乐。”陆向北递给了她一个拥抱,又给了她一个锦盒。

    “谢谢。”叶荞接过锦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原主小时候的生活太过困苦,她妈妈在世的时候还会给她煮一个鸡蛋。

    她妈妈去世后,她奶奶认为小孩子的生日应该悄悄的过(我们这边的传统),所以没有给她过过生日,而她自己,因为是孤儿的原故,并不知道她是哪一天出生的。

    她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也是她被送进孤儿院的日子,那个日子对她来说并不是个好日子,所以,她从来不过生日,就是叶家齐他们送了生日礼物,她也没有把这天放在心上。

    “荞荞,以后我争取年年陪你过生日。”陆向北伸手把她揽进怀里,看着她的眼里满满的都是疼惜:他的宝贝也太可怜了,她连自己的生日都不记得,可见她以前都没有过过生日。

    “我妈在的时候还是过生日的。”叶荞笑着摇摇头,“但我还是要谢谢你,谢谢你能来陪我过生日,谢谢你把我放在了心上。”

    “难怪人们常说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陆向北亲了亲她的额头,叹了口气说,“傻瓜,你是我的心上人,是我心头的宝,这么重要的日子当然会来陪你,你打开看看,这礼物喜不喜欢?”

    “太漂亮了,向北哥,你这是从哪里弄来的?”叶荞打开锦盒,看到里面躺着一支羊脂玉的桃花簪,惊喜的问。

    “用粮票跟一个老爷子换的。”陆向北笑着说,他知道她喜欢各种首饰,又觉得这支玉簪很配她,就换了回来。

    “谢谢向北哥,我太喜欢了。”叶荞高兴的在他的脸上亲了一口。

    “喜欢就好,以后看到了再给你换。”陆向北也很高兴。

    “不用特意去换,其实我妈还是给我留了些东西的,只不过现在不好拿出来。”叶荞笑着说。

    古董,首饰,她从王家和陈家收来的财宝里就有不少,到了合适的时候,她再从里面找出几件不怎么起眼的,说是她妈妈留给她的。

    原主的妈妈也确实给她留了几件饰品,但都是银饰,原主藏在书本里(她在一本旧课本中间挖了个洞,把一对银手镯、两根银钗和一把长命锁藏在里面)才没有被钱大寒搜走,她来了后就收进了空间。

    “你妈妈肯定是爱你的,荞荞,你的名字是不是也是你妈取的?有什么含义?”陆向北点点头,他们叶家在那样的年代能供出一个大学生,应该是有点家底的,她妈妈又是叶家唯一的儿媳妇,有几件首饰是可以理解的。

    “我出生的时候正是荞麦花开的时节,我妈就给我取名叶荞。”叶荞笑着说,其实原主的亲妈也是有几分浪漫情怀的,可惜她命不好嫁给了叶木这个狗男人,不然,她也不会英年早逝。

    “难怪我家荞荞的名字这么美。”陆向北笑着说,叶荞这个名字虽然直白,但也不失浪漫,他那个早逝的岳母应该有几分才华。

    “我妈她喜欢荞麦花,认为荞麦花开了,距离秋天就不远了,地里的很多庄稼都可以收获了,就不用饿肚子了。”叶荞笑着说,“向北哥,我要去上班了,你在家里还是?”

    第168章

    长寿面

    “你去上班吧,我在家里做大餐给你庆祝生日。”陆向北笑着说,为了今天,他已经做了很久的准备了,今天他要给荞荞一个惊喜。

    “好,那我就等着你的大餐。”叶荞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就背着她的小挎包走了。

    陆向北把叶荞送到院门口,看着她走远了才回到厨房,准备他心目中的大餐。

    为了给叶荞过生日,他已经在附近的村子里买了一只鹅,一只鸡和一条胖头鱼,他全都处理好了收在储物戒指里,加上他之前准备的墨鱼、排骨、五花肉、海虾、海参等,应该可以做一顿丰盛的午餐

    他先把墨鱼泡上,然后把鹅、鸡剁成块,分别焯好水后放在容器里备用,把鱼头切下来,从中间切开,打上花刀,放进盘子里,用葱、姜和料酒等腌制,再把鱼尾切成块放在盘子里备用。

    又把排骨和五花肉洗干净,把排骨剁成段,把五花肉放进锅子里,用大火烧开,再改小火慢煮,直到把肉煮到九成熟再把柴从灶膛里退出来,在此期间,他还把需要的配料都准备好了。

    叶荞中午下班回来时,餐桌上已经摆上了丰盛的午餐:铁锅炖大鹅、香菇炖鸡、剁椒鱼头、香辣墨鱼、糖醋排骨、回锅肉炒香干、油焖大虾、葱烧海参、烧辣椒、干煸四季豆,十个菜,点心是土豆饼和四喜饺子。

    “荞荞回来了,我去煮长寿面。”陆向北看到叶荞回来后又进了厨房。

    “向北哥还准备了长寿面?”叶荞跟着他走进了厨房。

    “嗯,我擀的面条,不知道味道如何。”陆向北把已经擀好的面条放进了开水里。

    “没想到向北哥还会擀面条,我都不会。”叶荞笑着说。

    “我在北方长大的,不会擀面条才怪,而你是在南方长大的,这边的人很少吃面食,就是面条也都是买现成的挂面,不会擀面条很正常。”陆向北笑着说。

    他妈妈是在南省长大的,参军后也一直在南方工作,直到他爸爸调去京都才跟着去了京都,那时他已经十来岁了。

    她初到北方,什么面食都不会做,家里又不能请保姆,她只得从头学起,他爸爸疼老婆,把他们姊妹三个也拉了出来,让他们和妈妈一起学习做包子、馒头、包饺子、擀面条等。

    他妈妈对做面食没有天赋,他们姊妹三个都学会了,她还没有学会,他爸爸就把这些事分派给了他们三姊妹:姐姐很细心,又追求完美,他爸便把做包子的任务的交给了她,哥哥的力气大,便把擀面皮的任务交给了他,他毛毛躁躁,没有耐心,便把做馒头的任务交给了他。

    但后来哥哥去参军了,姐姐说擀皮是力气活,应该由男人来做,他又学会了擀皮和擀面条。

    “看来我也要学会擀面条才行。”叶荞笑着说,她的空间里有做面条的机器,家里吃的面条也都是用空间出产的面粉做的。

    “荞荞不用学这个,想吃手擀面就让我来,揉面太费力了。”陆向北笑着说。

    面条很快就煮好了,陆向北把那根又细又长的面条夹出来放进汤碗里,加上烫好的青菜、煎蛋、油炸花生米,端进了餐厅。

    “荞荞,先吃长寿面,祝你长命百岁,青春永驻。”陆向北把那碗面放到叶荞面前,并且送上了筷子。

    “谢谢。”叶荞拿起筷子开始吃面,陆向北为了怕面条多了她吃不下饭,所以,他只做了小半碗面条,叶荞很快就吃完了:为了面条足够长,他才把面条擀得特别细。

    “我们喝点红酒。”陆向北开了瓶红酒,拿出两个高脚杯,倒了两杯酒,递了一杯给叶荞,举起了酒杯,“荞荞,生日快乐。”

    “谢谢向北哥,辛苦了。”叶荞跟他碰了碰杯,抿了口酒。

    “不辛苦,来,尝尝我做的铁锅炖大鹅。”陆向北给她夹了个鹅腿。

    “很好吃,向北哥做菜的手艺越来越好了。”叶荞咬了一口鹅腿,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好吃就多吃点,我把一只鹅全部炖了,锅子里还有很多,等下用碗装好收进储物戒指,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陆向北买了只七八斤重的大鹅,里面又放了些土豆,炖了满满一大锅,可以装几大碗。

    “你也带走一半。”叶荞本想让他全部带走,但她知道他不会同意,便点了点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