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2章

    “嫂子。”

    “再见。”叶荞在背后对她们摆了摆手,头也没回就走了。

    “嫂子真好,连这么大的野鸡都舍得送给我们。”杨小萍拿起那只野鸡看了看,笑着说。

    “她是真心照看我们。”杨小娥也点点头:现在的肉是多么珍贵,谁能把一只鸡随随便便送人?

    叶荞快步走近公交车站时,何英他们就迎了上来:“她们怎么样?”

    “她们没什么事,上午不在家是因为上山采蘑菇了。”叶荞解释说。

    “她们都是闲不住的人,这样的天气肯定不愿意待在家里。”何英理解的点点头,如果不是要上班,在这蘑菇生长的季节,她肯定天天往山上跑。

    “现在气温还比较高,肉食都收不住,你们打算怎么办?”叶荞指着麻袋里的猎物问。

    “当然是做成腊菜,留着慢慢吃。”何英和林悦异口同声的说。

    “也只能这样办。”叶荞点点头,他们都没有冰箱,想要收住这些肉,唯有做成腊肉。

    第189章

    独自上山

    “荞荞,我们不好拿太多的猎物回去,我们能不能去你家处理猎物?”林悦不好意思的说,公安局的家属楼是筒子楼,洗漱间和卫生间都是公用的,也没有单独的厨房,大家都是在过道里做饭,没有地方处理猎物,那浓重的血腥味搞不好还会惹来有心人的举报。

    “可以,英子,你也一起吧。”叶荞点点头,同时又邀请了何英。

    “好。”何英也笑着应了。

    商量好后,公交车也来了,几个人背着篓子和麻袋上了车。

    “这麻袋里是什么?”售票员看到他们又是篓子又是麻袋的,很不高兴。

    “是些蘑菇和板栗,我们带的东西有点多,也不愿意占公家的便宜,我们多买两张票。”叶荞淡淡的说,同时把车票钱递了过去。

    “这还差不多。”售票员看到他们愿意多买两张票,也不再多说什么:这段时间城里有不少人进山采蘑菇、打板栗,带着背篓和麻袋的人她见多了,也不差他们几个。

    回到车站新村,沈毅很自觉的去处理猎物,叶荞去淘米煮饭,林悦去帮忙烧火,何英从篓里里拿了些蘑菇出来,去掉上面的泥土和腐叶,泡在水里洗蘑菇:有蘑菇有野鸡,一顿野鸡炖蘑菇是少不了的。

    煮上饭后,叶荞让林悦看火,自己去备菜:她打算做个野鸡炖蘑菇,香辣兔丁和清炒小白菜。

    她先去处理野兔,野兔处理好后,正好水也开了,再去给野鸡褪毛。

    在几个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在七点以前终于把猎物都处理好了,同时饭菜也端上了桌子。

    吃了晚饭,他们再分猎物,按叶荞的意思是四个人平分,但何英不同意:打猎她没有出力,能跟着开开荤就不错了,哪里还好意思要猎物?更不用说平分了。

    大家犟不过她,就分了她和林悦一人一只野鸡,一只野兔,五斤野羊肉和五斤狍子肉,另外的猎物由叶荞和沈毅平分,其他东西四个人平分。

    “你们不拿点回去吃新鲜的吗?”叶荞听说他们全部要做成腊味,不可置信的问。

    “今天已经吃过了,一周内不需要吃荤。”林悦小手一挥说。

    “你们真节约。”叶荞点点头。

    她拿了几只大小不一的陶缸出来,先把野兔、野鸡和已经分割好的羊肉、狍子肉都腌制后,码到了陶缸里,盖好盖子,一天翻动一次,腌上两天拿出来炕到五至六成干,再用松柏叶和橘子皮、米糖等熏干就行了。

    “先放在这里,我熏好后你们再过来拿。”叶荞招呼他们把陶缸搬去厨房,收进厨柜里,锁好厨柜,免得被人看到。

    “嫂子,如果有人来查,你第一时间销毁。”沈毅交代说。

    “我知道的,你们放心。”叶荞点点头,心里却想等你们走了我就会把它们收进空间,就是有人来查也查不出什么。

    “嫂子,辛苦你了。”沈毅不好意思的说。

    “没事,我这边有大灶,炕起来很容易,两天就干了。”叶荞笑着说。

    “过两天我过来帮忙。”何英觉得把一切都扔给叶荞不好,就自告奋勇的说。

    “不用,我晚上弄,你过来不方便。”叶荞摇摇头:她来了自己哪里还能在空间里弄?

    “那怎么好意思?”何英觉得她就住在旁边,就是再晚也能回去。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这段时间接的活不少吧?好好做你的衣服。”叶荞笑着说,“行了,时间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

    “那我们走了。”三个人只得告辞。

    叶荞把他们送到门外,看着何英回了家才关上大门回屋,她先去厨房把那些腌制了的肉食全部收进空间的厨房里,然后回到卧室,闪身进了空间,开始做一天的功课。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叶荞把叶木的衣服做好,又把那些肉食也全都熏制好,从空间里拿了出来,分别用油纸包好:何英的那份在散步的时候给她带了过去,至于林悦他们的,她不好带去办公室,只能让她自己过来拿了。

    林悦听说腊味已经熏制好了,很是高兴,当天下午下班就跟着叶荞回了家。

    林悦打开油纸包,从中拿出一只腊兔子:“叶荞,辛苦你了,这只兔子算我们的谢礼。”

    “顺手的事,再说我又不是没有,这个你拿回去。”叶荞把腊兔子推了回去。

    “叶荞,你帮了我们的大忙,你要是不收,以后就不敢请你帮忙了。”林悦把腊兔子放下就急匆匆的走了。

    叶荞无奈的摇摇头,把腊兔子收进空间的储藏室里才去厨房做晚饭。

    转眼又到了周末,何英手里有活做不赢,不得不放弃上山的打算,而林悦因为娘家有事也不能去,叶荞不想待在家里,想着自己一个人还可以走远一点,于是,她天不亮就出发了。

    出了城后,叶荞从空间里拿出摩托车,骑上往洪林山而去,二十多分钟后,她就来到了洪林山下,她把摩托车收进空间,随便找一个入口进了山。

    这时天还没亮,山里的路又不好走,她只得铺开精神力,洪林山的外围除了蘑菇和野菜,没有别的东西,而且这些地方是部队那些军嫂和附近村子里的孩子们采蘑菇和野菜的地方,她就不跟他们抢这点资源了。

    她运起轻功,以最快的速度往山里走去,她翻过了四座大小不一的山峰,天色也亮了起来,她才减缓速度,一边往前走,一边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山里的湿度比较高,这边又接近深山,人迹罕至,蘑菇特别多,她大的没要,小的也没采,她专门捡铜钱大小的采,看到野鸡、野兔也会顺手打下来,即使这样,她也在一个多小时后把背篓装满了,她看到周围没有人,她把蘑菇收进空间,才继续前进。

    “何首乌!没想到在这边也有年份这么长的何首乌。”叶荞在一片悬崖底下发现了两根何首乌藤,她走过去一看,这两株何首乌竟然都已经初具人形,应该有上百年了。

    第190章

    离职

    叶荞从空间里拿出锄头,小心的把何首乌挖了出来,收进了空间的储藏室,等有空再炮制出来。

    收了何首乌,她看了看天色还早,便继续往前走,不久后又发现在一小片黄精,她把一些年份比较长的都挖了收进空间,年份短的都留下做种:叶荞是个讲究时续发展的人,不管什么都不会赶尽杀绝。

    收了黄精,叶荞又往里面走了一个多小时,在连云山的中围碰到了一个小小的野猪群,她二话不说,就拿出弓箭,全部射杀了,收进了空间。

    这时太阳已经西斜了,她知道自己不能往里面走了,只能往回走,幸好她的运气还不错,在返程的途中,不仅又采了一背篓蘑菇,还碰到了麂子一家四口,她全部收进了空间,放在了草地上,给空间多了一个新的物种,不久之后又碰到了两棵核桃树,她把核桃打下来收进了空间。

    打核桃的时候费了点时间,叶荞走到山下时已经暮色四合,她把摩托车从空间里拿了出来,骑上去往市里而去。

    她回到家里,先去厨房做了饭吃,在外面把蘑菇清理好就进了空间,她把蘑菇放在木屋门口的坝子上晾晒好,把收进来的猎物处理好后,已经是凌辰两点多了,她把那些肉食都收进储藏室就洗洗睡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叶荞白天上班,晚上先在外面做两个小时的鞋,然后进空间打理空间和做功课,周末就去山上采蘑菇和打猎。

    忙碌中的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一月份,天气越来越冷了,雨天也越来越多,还不时不时会下点小雪,山上已经没有蘑菇了,知道的板栗也已经收回来了,叶荞把竹山那边的柠檬收回来后,除了偶尔去山里打猎,已经很少上山了。

    这段时间,叶荞收到了陆向北的几封信,他不仅诉说了对她的思念,也告诉了她他们现在在东海的情况,他还特意说明了东海的气温比星城要低三到四度,让她给自己准备好御寒的衣服,为此,他还买了三斤桑蚕丝给她寄了回来,让她给自己做两套桑蚕丝棉袄。

    叶荞用这些桑蚕丝给自己做了一薄一厚两套棉衣棉裤和一件马甲,给陆向北做了一薄一厚两件棉衣和一件马甲连同几瓶肉酱和蘑菇酱给他寄了过去。

    后来又用兔皮给自己和陆向北分别做了两双棉拖鞋和一双棉皮鞋。

    何英和周睛也在为自己去东海做准备,她们跟叶荞一样用赵云华和梁时钰寄回来的桑蚕丝给自己和她们的男人做了棉衣棉裤,看到叶荞做了棉皮鞋后,又跟叶荞要了兔子皮给自己和她们的男人做了兔皮棉鞋。

    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东海那边的家属房子建好,把工作交接好后就可以走了:叶荞的工作已经确定了卖给林悦的兄弟,周睛的工作也已经按抽签的办法落实了人选(因为G委会的人还在盯着他们周家,周家不敢把小儿子放回星城,只能放弃这个工作),而何英的工作也找到了买主。

    这天天气不错,叶荞去小区里和何英散步。

    “荞荞,山里很快就有冬笋了,你说我们要不要早点把工作交接了,专心去山里挖冬笋?”何英跟叶荞商量,她觉得去山里挖冬笋比上班拿工资划算多了:反正都要离职了,还不如早点离职,专心去山里挖冬笋去马路上卖给那些过路的货车司机,也许还可以挣一笔。

    “你说的很有道理,一个月后就是挖冬笋最好的时节,我们再上一个月的班,然后把工作交接了,专心挖冬笋。”叶荞原本就有这个打算,现在何英提了出来,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一个月二十几块钱的工资,她进山一天就能赚回来,她何必天天去办公室消磨时间?

    “到时候我们一起上山。”何英高兴的点点头,她还怕叶荞自持身份不愿意上山了,她一个人上山还真有点怕。

    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聊,直到天快黑了才各自回家。

    叶荞回到家里,把堂屋的灯开着,但人却进了空间,她坐在客厅里一边纳鞋底(想着快要离开星城了,以后不好买碎布了,这些日子陆陆续续买了不少碎布回来,小块的全部做成了鞋底和头花,稍微大一点的做成了鞋面)一边看书,一个小时后,才起身出了空间,把堂屋的关了,回到卧室再次进入空间。

    想着田里的水稻已经成熟了,她以最快的速度把蘑菇采了,把蛋捡了,把药材采了,把蔬菜摘了,再去收水稻。

    随着精神力的增长,叶荞收起水稻来越来越得心应手,她轻轻松松的收完了两亩水稻,又把稻子全部挑回了木屋前门口,晾好后去浴室洗了澡,再去练功室练功,恢复了精神力再去书房做功课。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气温也更低了,下雪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南省进入了真正的冬天,叶荞和何英分别把工作交接了,至于周睛,她知道自己的体力不行,没本事去山里捞到好处,就打算到离开前再交接工作。

    “荞荞,我们什么时候进山?”交接完工作后,何英就高高兴兴的来找叶荞。

    “这两天天气不错,我们明天就进山。”叶荞看了看外面的天色,觉得这两天不会下雨,便说道。

    “我们去哪里?什么时候走?”何英问道。

    “我们去连云山,那里我们熟悉,知道哪里有笋子,哪里的笋子更好。”叶荞想了想说。

    “是不是太远了?”何英犹豫的问。

    “我们坐公交车到连云站(云峰机械厂过去两个站)下车,从连云村旁边的一条小路进山,只要翻过两座山就到达连云山的外围,时间跟我们从云峰机械厂走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来回要花一块钱的车费。”叶荞计划去挖冬笋时,已经选好了进山的路径。

    “真的?”何英惊喜的问,她原来还以为只能去麻叶山或者洪林山,但那边的竹林比连云山那边的质量差多了,笋子的数量和质量应该也比不上。

    第191章

    再进连云山(上)

    “当然,我是经过实地考察的。”叶荞得意的说,从那边可以进连云山她还是听陆向北说的,为了查看那边的路况,她还特意跑了一趟,顺便猎了两只野鸡回来加餐。

    “荞荞,你好认真,难怪什么都能做到最好。”何英笑着说。

    “没办法,既然要专业挖笋子,当然要找好地方,不然,要是没有挖到笋子,这个冬天岂不是浪费了?”叶荞笑着说。

    “你说得对,是我见识短浅,果然,读书人就是更聪明。”何英笑着说。

    “也不能这么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见识自然就上去了。”叶荞笑着说,“你那夜校还在上吗?”

    “已经拿到初中毕业证了,现在正在学习高中的课程,但很快就要去东海了,应该拿不到毕业证了。”何英遗憾的说。

    “坚持学习,到了那边再考虑拿文凭的事。”叶荞鼓励她说,“有看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好的,以后少不了要麻烦你。”何英点点头。

    “我们之间没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叶荞摇摇头说。

    何英又坐了十多分钟,到了做晚饭时间才告辞回去做饭。

    叶荞送走何英后,叶荞也去了厨房做晚饭,她先把大米饭煮上,又从空间里拿了一份鳝鱼片、一把干红辣椒和两条黄瓜出来,做了个油爆鳝片和一个拍黄瓜。

    吃了饭,在院子里转了转把堂屋的灯打开就进了空间,在木屋前面的坝子里活动了一下身体,又打了一趟元气拳和一趟叶家拳(工作以后,她都是晨练的时候练拳,好久没有在傍晚打拳了),去浴室洗了个澡再去做别的事。

    去连云山那边的第一趟公交车是早上六点半,叶荞五点半起床,在空间里洗漱、晨练、吃了早饭后就带着大米、卤菜、清水和两个苹果出了空间,她把两个麻袋和从空间里带出来的食物放进背篓里,背上背篓,把门锁好后站在小院门口等何英。

    何英没有让她久等,两分钟后,叶荞就看到一个身影急匆匆的朝这边走来。

    “英子。”叶荞喊了一声,并且对她挥了挥手。

    “荞荞,你已经出来了?”何英也对她挥了挥手。

    “嗯,早点走,免得赶上不上车。”说完,叶荞就率先往公交车站走去。

    这大冬天的,天还没有亮,除了那些要去郊外几个单位上班的人,很少有人坐早班车,所以白天人挤人的公交车,这时只有小猫两三只,叶荞她们找了一排靠前的座位坐下,把票买了靠在靠背上闭目养神。

    一个小时后,叶荞她们下了车,背上自己的背篓往竹山那边而去,她们的速度很快,一个小时后就到了连云山外围,叶荞带着何英去了那座变异楠竹山。

    “这边竹子比较粗,笋子也比较大,只不过不知道今年是当年还是背年。”叶荞指着山里的变异楠竹说。

    “先去找找再说。”何英在山区长大,也知道竹山分当年和背年,当年的笋子比较多,背年的笋比较少,但在这种接近深山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哪座山是当年,只能自己去观察。

    “这边没有什么危险,我们分开走。”

    “行,我往西边走,你往东边走。”何英点点头,很自觉的往西面走去。

    叶荞也放开精神力,把周围三十米内,地下半米的范围都笼罩了,瞬间,这个范围内的一切都清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她也看到了地表下面的笋子:“这山里的笋子还真不少,看来是当年。”

    她跟往常一样,秉着挖一留一的规矩开始挖笋子,因为何英就在旁边,虽然有竹子遮挡视线,但也不敢跟只有自己一样把篓子装满了再收进空间,而是按一比二的比例,把挖出来的笋子分别收进篓子里和空间里。

    何英的眼力也不错,很快就找到了笋子,还喊了一声:“荞荞,这边有不少笋子,你那边怎么样?如果不行就到这边来。”

    “我这边也不错,就不过去了。”叶荞一边挥锄头一边大声回答。

    忙碌的时间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叶荞和何英两个人在约定的地点会合,一起做午饭。

    叶荞决定做竹筒饭:她砍一根竹子,从中间取下两个竹筒,破开后把淘好的大米放进去,加上清水,放在用石头搭好的简易小灶上,何英也把枯树枝捡了回来,抓了点干树叶放进灶里,划根火柴点燃干树叶,再慢慢的添上干树枝开始煮饭。

    “荞荞,你挖了多少笋子?”何英问道。

    “大约有一篓半的样子。”叶荞笑着回答:为了方便收笋子,她的背篓装满后就倒进了麻袋,然后把挖出来的笋子收进背篓里,“你呢?”

    “我也挖了一篓子多一点。”何英也笑着说,她也倒了一篓子到麻袋里,“这山里有好多竹鼠,你要不要抓几只回去打牙祭?”

    “我抓了两只,回去后拿一只给你红烧。”叶荞笑着说:她不但抓了好几只竹鼠,还抓到了几只野兔和两只野鸡,只不过除了两只竹鼠,其他的全部收进了空间。

    “那我就先谢谢荞荞了。”何英也不跟她客气。

    米饭快熟时,叶荞把竹筒的盖子打开,把带来的卤菜放在上面,何英也把带来的腊肠放在上面,盖上盖子,用小火继续蒸,直到饭香和肉香传出来才把柴从灶里退出来。

    两个人把饭盒拿出来,把竹筒里的饭菜一分为二,分别扒进她们的饭盒里开吃。

    “这饭太好吃了。”何英一口饭一口菜的吃着,一边感叹饭菜的美味。

    “竹筒饭而已,想吃就自己做。”叶荞笑着说。

    “竹筒易得,但大米难得。”何英也笑着说,她家就她一个人的粮食的份额,现在又成了普通居民,每个月只有二十七斤粮食,按照一半粗粮一半细粮的比例,她一个月最多能买到十斤大米。

    “加上红薯一起煮,味道也不错,主要的是要菜的味道好。”叶荞笑着说,“如果你在上面盖一层腊肉,就是红薯米饭的味道也不会太差。”

    第192章

    再进连云山(中)

    “我这边还有点肉票,过两天去买回来做成腊肉,走的时候也好带走。”何英想了想说,赵云华临走时跟他的战友换了不少票,其中肉票最多。

    “是得多带点肉食过去,我过两天去深山里转转,看能不能弄只野猪回来做腊肉和腊肠。”叶荞想了想说,她的空间里虽然还有不少腊肉,但时间有点久,拿出来很可能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到时候匀点给我,用钱和物资换都行。”

    “行,到时候你用笋子跟我换。”

    “你自己也挖笋子,还要换?”

    “我婆家人都喜欢吃冬笋,我打算每个人都给他们寄点,你也知道,陆向北家里的亲戚比较多,一人一点就要不少。”叶荞解释说。

    “这东西太打秤了,邮寄的话很划不来的。”

    “不走邮局,陆向北的堂哥在火车上有朋友,到时候托她带过去就行。”叶荞点点头,这东西太打秤了,从邮局寄确实划不来。

    “这还差不多。”何英点点头,“我的笋子先不卖了,看你要多少,剩下的我再拿去卖。”

    “行,我尽量多换点。”叶荞点点头,她决定过两天就去连云山打个转,搞几只野猪回来,把何英挖的笋子全部换了,也免得她出去卖,至于她说的寄给陆向北的家人,也不是骗人的,但肯定不会太多,给他们尝尝鲜就行了,其他的她都会收进空间里,带到东海去。

    她前世听人说过,东海人喜欢吃笋子和蘑菇,而笋子和蘑菇在那边又是稀缺货,价格自然不会太低,她想借此机会赚点小钱钱。

    吃完饭,她们把装笋子的麻袋放在原地,把篓子里的笋子也全部倒进另一个麻袋里,然后继续去自己的地盘挖笋子。

    她们要坐公交车回市区,怕赶不上最后一趟车,她们不敢太晚了,四点不到就收拾东西准备下山。

    “英子,这么多,你背得动不?”叶荞看到她不仅背篓是满的,两个麻袋也差不多装满了,应该有一百多斤重。

    “背得动。”何英点点头,她从小做苦力,早就练出了一身的力气。

    “我先走,等下再回来接你。”叶荞看出她很忙,怕累坏了她,便想着把自己的笋子先背去马路边藏好,再回来接她。

    “别,你自己的笋子比我的还重,能够背回去就不错了。”何英连忙阻止。

    “我力气大,这点重量不在话下,你慢点走,实在是走不动了就歇一会,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叶荞大声回答,但脚步却半点没有慢下来。

    走出何英的视线,叶荞把背上的笋子收进空间,又从空间里拿出一个背篓和两个麻袋,又拿出一把柴刀割了几捆茅草,一捆放进背篓里,另外的把塞进两个麻袋里,把麻袋码了背篓上,背起往山外而去。

    半个小时后叶荞就走到了山下,她找了个隐秘的地方,把背篓和麻袋藏在茅草丛里,再返回去接何英。

    她接到何英的时候她正在歇息,叶荞过去把两个麻袋捆在一起,准备背着走:“英子,可以走了吗?”

    “我来背麻袋,你帮我背篓子就行。”何英怎么好意思让她背麻袋。

    “我比你的力气大。”叶荞不跟她多话,背起两个麻袋就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