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你们在这里说什么?”正在跟何英她们说话的叶荞没好气的说。“我不是怕别人以为你是因为救了我而赖上我的吗?现在解释清楚,免得以后造成误会。”陆向北扫了贺铃一眼说。
“这是我们之间的事,与人何干?”叶荞瞪了他一眼说。
“是,是,夫人说得对,我们之间的事与外人无关,我多嘴了,还请夫人原谅则个。”陆向北对着叶荞嬉皮笑脸。
“老陆,你今天的行为真是颠覆了我对你的印象。”袁昆没想到他在叶荞面前是这个样子,还真是人不可貌相。
一队人马在小广场里转悠了大半个小时,直到天色暗下来了才往回走。
时间从指尖流逝,转眼就到了十月份,两个孩子已经满了周岁,已经可以遍地跑了,话也说得很利索了,他们知道妈妈每天都要工作和学习,所以很自律,妈妈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他们兄弟两个就自己在客厅里玩,绝对不去干爸爸妈妈说不能干的事。
当然,他们也有他们的坚持,就是每天傍晚都要爸爸妈妈陪着去外面散步,妈妈去赶海的时候也必须带上他们:他们要去抓虾子,挖蛤蜊和花甲,看着妈妈从水坑里网鱼虾,去石头底下找螃蟹,去礁石上撬鲍鱼和生蚝,真是快乐多多。
为此,叶荞还特意给他们弄了一套赶海的装备:她用兔皮给他们做了两双小皮靴、两双小皮手套和两个小皮帽子,用竹子给他们削了两把小铲子,用竹篾编了两只小桶子,在里面沾了一层塑料布做内衬,就可以装水了。
这天,叶荞再次把王主编寄来的书翻译完了,她把翻译稿和书本一起塞进一个信封里,准备去门岗寄出去(为了方便部队的官兵和家属,邮局在门岗设了一个代办点,也可以寄挂号信和邮件了)。
“大宝,二宝,妈妈要去门岗寄信,你们去不去?”叶荞问坐在地毯上玩积木的两小。
大宝和二宝正在拼一座城市,又看了看外面火红的太阳,同时摇摇了头:“妈妈,我们就不去了,你自己去吧,外面的太阳有点大,你记得打伞。”
“妈妈知道了,谢谢宝宝们。”叶荞看到他们不愿意出门,也不勉强他们,把信件和钥匙装进小挎包里,背上挎包,提着菜篮子,带上雨伞就出门了。
去门岗把信寄了,又去穿过家属区,从后门去了菜地,摘了几根黄瓜,两根苦瓜,几个茄子,一小匝豇豆,半斤青红辣椒才回了家。
“大宝,二宝,妈妈回来了。”她看到两小还在坐在地毯上玩积木,便走去过去坐到一边陪着他们玩。
“妈妈,辛苦了。”大宝和二宝也笑着回答。
“宝宝,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叶荞看到他们把所有的积木都拿了出来,已经搭好了不少房子,还要继续搭房子,便问道。
“我们想要建立一座城市,现在的房子还有点少,还要继续建设。”大宝回答说。
“那你们慢慢建,妈妈希望能早点看到你们建设出来的城市。”叶荞笑着说。
“嗯,妈妈等着吧。”二宝点点头。
叶荞在旁边看着他们搭建房屋,又和他们说了会话,看到他们认真的样子,知道自己在这里打扰到了他们了,便起身坐到沙发上,打开收音机准备听听音乐。
没想到却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凡是符合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啊,真的恢复高考了。”叶荞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等这个消息,却迟迟没有消息,她以为这个世界不会跟她原来的世界一样恢复高考,或者恢复高考的时间不一样,没想到今天终于听到了消息,这下,她的心终于定了下来。
“妈妈,你怎么了?”还在带着弟弟认真建设城市的大宝看到妈妈高兴的样子抬起头来问道。
“没怎么,就是以后可以考大学了。”叶荞走过去抱着他们亲了亲说。
“妈妈是不是要去考大学?”二宝停下手问道。
“嗯,妈妈想考大学,你们愿不愿意?”叶荞一手一个抱起他们问道。
“爸爸说妈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妈妈想考大学就去考大学,我们都是愿意的。”大宝看着叶荞说,爸爸妈妈都说读书是件好事,妈妈能考大学是件好事,他们为什么不愿意?
“妈妈要去考大学,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以后陪你们的时间就更少了,考上大学以后,还要去东海上学,只能把你们送去幼儿园了,你们都没意见吗?”叶荞问道。
“没意见,我们都是大孩子了,不用妈妈整天陪着,就是去幼儿园也没有关系,辉辉弟弟和涵涵弟弟都可以去幼儿园,我们也可以。”大宝点点头说。
周阿姨和何阿姨要上班,两个弟弟很小就送去了幼儿园,而他们因为妈妈可以在家里工作,才没有送去幼儿园的。
“真是妈妈的乖宝宝。”叶荞亲了亲他们说:两个孩子太可爱了,她恨不得天天陪在他们身边。
“妈妈,爸爸也要考大学吗?”大宝问道。
“爸爸早就大学毕业了,不会再考大学了。”叶荞摇摇头,她记得陆向北是军校毕业的。
“周阿姨和何阿姨会不会去考大学?”二宝问道。
“嗯,周阿姨和何阿姨也会去考大学。”叶荞点点头。
“妈妈,你去看书吧,我们自己玩。”大宝小大人般的说。
“你们饿了吗?要不要吃水果?”叶荞问道。
“妈妈,我想吃葡萄。”二宝举手回答。
第291章
自信
“妈妈去给你们洗葡萄。”叶荞去厨房,从空间的储藏室里拿了一盘子葡萄出来冲洗了一遍,就拿去客厅,放到茶几上,“你们去洗手吃点葡萄再玩。”
“好的。”大宝和二宝站起来一前一后去了洗漱间。
叶荞跟了上去,帮他们把小手洗干净,又帮他们洗了脸,才带着他们出来吃葡萄。
葡萄都是空间出品的无籽葡萄,皮薄汁多,酸甜可口,而且没有污染,不用剥皮,他们一家四口都喜欢吃。
母子三个把那盘葡萄干完了,叶荞再次带着他们去洗了手洗了脸,才让他们继续去建设城市,她则去书房做计划:距离高考只差两个月了,她首先要决定是考文科还是考理科,然后再有针对性的学习。
原主的各科成绩都很好,她自己也是个全能选手,加上这几年不间断的学习,她相信不管是文科还理科,她都能考好,现在主要是她要考虑的是以后做什么。
“去学校当老师?进机关当公务员?下海经商?还是当作家做翻译?”叶荞坐在书桌前沉思,直到面外传来了陆向北的声音,才把她的思绪中拉回来。
“荞荞,我回来了,宝宝们,爸爸回来了。”
“爸爸,爸爸。”两小看到爸爸回来了,同时站起来,跑向陆向北,然后一人抱住一条腿往上爬。
“宝宝们,你们有没有调皮?妈妈去哪里了?”陆向北一手一个抱了起来,在他们的小脸上亲了亲。
“宝宝没有调皮,很乖很听话,妈妈要考大学,去书房学习了。”大宝慢条斯理的回答爸爸的问题,二宝则在一边点头,表示哥哥说的没有错。
“哦,妈妈跟你们说要考大学?”陆向北没想到叶荞这么快就知道了消息。
“妈妈听收音机里说可以考大学了,她要考大学,还问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愿意。”二宝解释说。
“真是爸爸妈妈的乖宝宝。”陆向北再次亲了亲他们,就把他们放了下来,“你们自己去玩,爸爸去煮饭。”
“你陪他们吧,我去煮饭。”叶荞走出来说。
“你还是加紧备考吧,以后煮饭炒菜这些事就让我来。”
“不用,这些年来我都没有间断学习,考个大学还是可以的,不用加班加点的复习。”
“这么自信?”
“当然,也不看看我是谁?”
“哟,这位是谁呀?原来是陆向北同志的夫人,叶大作家,怪不得这么自信。”陆向北搂着她的肩打趣的说。
“贫嘴。”叶荞笑骂了他一句,跟着他一起进了厨房。
“老婆,想吃什么?”陆向北一边淘米一边问道。
“你先捞点蛤蜊出来焯水,把蛤蜊肉取出来切碎,给宝宝们做个蛤蜊肉蒸蛋,把昨天的鱼拿出来一条,做个清蒸鲈鱼,再切点腊肉炒个冬笋,我去剥笋和择蔬菜。”说完,叶荞从空间的储藏室里拿出一根冬笋,从菜篮子里拿出一把小白菜。
她把冬笋皮剥掉,切成薄片,又把小白菜择好洗干净,看到陆向北还在切蛤蜊肉,就从厨房的挂勾上把腊肉取下来切下一小段,洗干净后切成薄片,又洗了些葱、姜、蒜和干红辣椒切好备用。
陆向北从储物戒指里拿出一条约两斤重的海鲈鱼,打上花刀,腌制好后,又拿了两个鸡蛋打进碗里,打散后加上焯蛤蜊的水,加上一点食盐,打匀,放到蒸锅里隔水蒸,等蛋羹蒸到八熟时再把剁碎的蛤蜊肉加进去,继续蒸上两分钟就可以。
蒸好蛋羹后继续蒸鲈鱼,这时饭已经熟了,叶荞就去做腊肉炒冬笋和清炒小白菜。
两个人分工合作,饭菜很快就端上了桌子。
“大宝,二宝,我们去洗手吃饭。”叶荞带着两小去洗漱间洗手洗脸。
“我家的宝宝真香。”给他们洗干净后,叶荞把他们抱到特制的儿童座椅上,给他们一人盛了半碗饭,舀了两勺蛋羹,让他们自己吃饭。
安排好两小后,他们自己也坐下来吃饭。
“大宝,二宝,吃点鱼。”陆向北夹了两块鱼肚子上的肉,挑去鱼刺,给了他们一人一块。
“好吃,蛋好吃,鱼也好吃。”兄弟两个拿着勺子,一勺饭一勺菜的往嘴里塞。
“吃点青菜。”叶荞给他们一人夹了一大筷子小白菜:为了方便他们吃,她特意把小白菜折了小段。
“青菜也好吃。”两小虽然不是很喜欢吃青菜,但妈妈说了,他们必须吃青菜,不然营养不均衡,以后长不高的,他们都是男子汉,必须长得跟爸爸一样高,那样才能抓坏蛋,保护妈妈。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完饭,陆向北去收拾残局,叶荞去收拾两小:两小虽然是自己吃饭,但糊得满脸都是,有时用勺子不方便,他们还会用小手抓,所以,叶荞放下碗筷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给他们洗脸洗手。
做完这一切,一家四口就出去散步:叶荞一手牵一个,陆向北则扛着那辆推车下了楼,他们走累了再让他们坐车。
“老陆,嫂子,大宝,二宝,等我们一起。”他们打开门,对面的门也开了,只不过周睛还在换鞋。
“我们去楼下等你们。”陆向北点点头。
他们走到三楼,赵云华他们已经出门了,正在门口等着他们,陆向北对他们点了点头:“老梁他们也快了,我们先下去。”
“也好。”于是,赵云扛着婴儿车,何英抱着孩子下了楼。
楼下,张政委一家子和秦参谋长一家子已经在等着了。
“今天怎么没见老袁他们?”陆向北没有看到袁昆一家子,便问道:这段时间,都是几家人一起散步,自从贺颖回去后,贺铃也改变了不少,不再针对荞荞了,荞荞也不再跟她一般计较,相处起来也算友好。
“贺铃肚子痛,应该是发作了,刚才老袁送她去医院了。”赵云华解释说。
“还是她的运气好,发作的时候男人在家里。”何英笑着说,她和周睛两个发作的时候,男人都不在家,幸亏有叶荞,把她们抱去医院。
“你们也很好,小叶一个公主抱就把你们抱去了医院。”张嫂子笑着说。
第292章
商议
“我们两个还真亏了荞荞,特别是我,如果不是她抱着我跑去医院,很可能会生在路上。”何英笑着说。
“所以,这里最幸运的人是你,生孩子都那么快,听说从开阵痛到生产不到一个小时。”张嫂子笑着说,她长到这么大,还没有见过生孩子这么快的。
“应该跟她经常活动有关系。”叶荞笑着说,何英在幼儿园看孩子,每天都要动个不停。
“小叶说的是,孕妇确实不能整天躺着坐着,每天都要出去活动活动。”张嫂子笑着点点头。
“也不知袁嫂子肚子里的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这时周睛抱着孩子走了下来,“我们这个单元孩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要多添几个女孩子才好。”
“小周喜欢女孩子?”张嫂子问。
“我是男女都一样,但男多女少的话,我怕我儿子以后讨不到老婆。”周睛笑着说。
“等二胎的时候生个女儿,平衡一下男女比例。”张嫂子笑着说。
“辉辉还那么小,生二胎还为时过早,而且即使生二胎,是男是女也不是我能决定的。”周睛笑着摇摇头。
“你说的也是,现在孩子太小了,还要上班,再带一个就太累了,等孩子大一点再要更好。”张嫂子想到她没有公婆帮衬,男人又是个军人,时刻要准备着出任务,现在生二胎确实不合适。
几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往小广场那边走去。
而此时,在医院里,贺铃正在病房里艰难的走动:“袁昆,我肚子痛,不走行不行?”
“医生说让你走,你再走一会。”袁昆一边扶着她,一边给她擦去额头上的汗,耐心的劝道。
“可是我好累,我实在是走不动了。”贺铃苦着脸说,“我这是生二胎,又不是头胎,为什么还这么难?”
“平时让你多活动,你总是窝在家里,不是坐着就是躺着,怪得了谁?”袁昆没好气的说,幸好这段时间晚饭后他都拉着她出去散步,不然,她就更难了。
“我以为生二胎,不会那么严重。”贺铃也后悔了,她后悔没有多活动,多锻炼,不然,现在也不会这么难了。
“你先坐一会,待会再继续。”袁昆看到她实在走不动了,只得扶着她去床上坐着。
“袁昆,我饿了,杨阿姨怎么还没有把饭送过来?”贺铃摸着肚子说。
“她才回去多久,哪有这么快?”袁昆皱着眉头说,“杨阿姨是我妈妈的远房表妹,我妈妈为了你能做好月子才求她过来帮忙的,你对她最好客气点,不然,她摞挑子不干了有你受的。”
“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贺铃点点头,因为贺颖的事,她爷爷恨袁昆不配合,也恨她不帮忙,让贺家错失了与陆家结亲的可能,又不敢得罪袁家,就勒令她爸爸妈妈不准再给她任何支持,她妈妈不敢过来,她婆婆又要上班,她坐月子就只能请人帮忙了。
她坐了十分钟,在袁昆的催促下继续在病房里走动,直到杨阿姨把饭菜送过来。
吃了饭,贺铃坐在床上休息。
“阿昆,医生检查了没有?宫口开了没有?”杨阿姨一边收拾一边问。
“检查了,宫口还没有开,距离生产还早。”袁昆回答说,“医生说她怀孕的时候活动太少了,生产有点慢。
“只要胎位正,还没有破羊水就没有关系,待会你再扶着她走走。”杨阿姨看到他们两口子脸上带着焦急,只得安慰说。
“胎位是正的。”袁昆点点头,他不是第一次当父亲,知道只要胎位正,等宫口开了孩子就能生下来,当然,如果羊水流干了,肚子里的孩子就有窒息的危险,现在看来,贺铃的情况还算好,至少没有危险,只是时间慢点而已。
“杨阿姨,你回去吧,今天晚上小成就拜托给你了。”
“晚上还要吃点东西吧?我什么时候送过来?”杨阿姨问道,生孩子是个体力活,饿着肚子肯定不行。
“十一点的时候麻烦杨阿姨给她打几个荷包蛋,再煮点面条,我已经跟楼上的赵营长打好了招呼,到时候他会帮忙送过来的。”袁昆交代说。
“行。”杨阿姨表示她明白了,就带着碗筷回去了:家里还有一个孩子,她不快点回去不行。
叶荞他们不知道贺铃到底怎么样了,他们一行人在小广场上走了半个多小时才往回走。
只不过赵云华和梁时钰两家人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跟着陆向北他们进了门。
“你们有什么事?”陆向北看到他们落座后便问道。
“我们今天下午听到了恢复高考的消息,嫂子是不是打算参加高考?”梁时钰问道。
“嗯,以后的工作对学历和学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现在有机会,当然要想办法提升一下。”叶荞点点头。
“嫂子,你打算去哪里读大学?你上去学了孩子们怎么办?”赵云华问道。
“如果能考上的话,我打算去东海上学,至于孩子们,当然要带过去。”叶荞笑着说,陆向北是个军人,时时刻刻要准备出任务,不可能把孩子交给他。
“嫂子,你的意思是把孩子送去学校附近的幼儿园,放学的时候再接回去,你岂不是太累了?”梁时钰也问道。
“带去学校肯定不合适,我打算在学校附近租个房子,如果有合适的人,就请一个人帮忙看孩子搞卫生,这样我们轻松了,陆向北也不用为我们操心。”叶荞想了想说。
“这个办法好,如果英子考上了大学,我们也这么干。”赵云华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我们也这样来,如果嫂子能和周睛、何英上同一所大学就更好了,房子可以租到一起,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梁时钰也点点头。
“如果能买到房子就更好了。”赵云华又补充了一句。
“赵营说得对,房子还是住自己的好。”叶荞点点头,就是不考虑房子的升值问题,住在自己的房子里也更加安心,不用担心哪天被人赶走。
第293章
决定
“嗯,如果有好的房子确实可以买下来。”梁时钰也点点头,东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地位虽然比不上京都,但以后的发展绝对不会差,如果能在那里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不错。
“我们只是在那里上几年学而已,以后还不知道要去哪里,有必要买房子吗?”周睛问道,她知道在东海这样的大城市里买房子可不是一笔小钱,搞不好家底都要掏空。
“随着知青回城的政策的松动,很快就会有大批知青回城,城里的房子只会越来越紧张,房价的上涨是必然的,现在买了房子,以后就是要离开东海,也可以溢价卖出去,我相信,房子涨价的幅度会远远高于银行的利息,所以,如果能买到房子,就要赶紧下手。”叶荞笑着说。
“那就买。”何英对叶荞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只不过我们手里没多少钱,可能买不到多大的房子。”
“能买多大就买多大,只要买了就不会亏。”赵云华笑着说,他知道陆向北两口子都是能人,自己没眼光,也没有人脉,跟着他们走就是。
“我们也买。”周睛看到大家都说买房子会赚钱,她也不再质疑,相对于赵家,他们的经济还是要宽松一点的。
“那就这么决定了,等你们考完,估过分后再去找房子。”陆向北也是赞成买房子的,而且他觉得现在就可以行动了:等他们走了,自己就跟荞荞商量以后去哪个大学,然后再托自己的朋友去大学的附近寻找房子。
“荞荞,英子,你们准备考文科还是理科?”周睛问道。
“我的数理化不行,只能考文科。”何英知道自己的短处,她的基础不行,数学还勉强,但理化她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所以只能考文科了。
“我也打算考文科。”叶荞想了想说,她这辈子想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想进工厂,也不想去研究那些高端科技,她想来想去还是做点翻译,写点文章最好,所以,她打算学习汉语言文学,再辅修一下外语,为以后的写作和翻译打下基础。
“我也考文科算了。”周睛本来有点偏文科,但她听多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还在犹豫到底要学文还是学理,现在听说叶荞和何英都要考文科,她也不再犹豫了。
“睛睛,你想好了以后要做什么不?”叶荞问道。
“我想以后当老师,以后时钰调去别的地方也能更方便找工作。”周睛的目标很明确,她的犹豫只是以后当什么科目的老师而已。
“我以后也想当老师,那样随时都可以跟着云华走。”何英也点点头,老师,哪里都需要,她不愁以后找不到工作。
“你们都是以夫为天的模范妻子,梁营,赵营,以后对她们好点。”叶荞笑着说。
“嫂子说得对,我一定不会辜负英子。”赵云华点点头,看着何英的眼神也更加温柔了。
“睛睛是我此生的至爱,不管她怎么样,我都会珍惜她,爱护她。”梁时钰搂着周睛的肩,笑着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