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李淮这一说,元思蓁也意识到,他们在三清庙待了许久,若僵尸能进来岂会在外头一动不动地待那么久。“是我在水里转迷糊了。”元思蓁这才喘了口气,依着李淮的意思靠在他身上,李淮的衣襟还滴着水珠,可不知为何却能让元思蓁感到一丝暖融融的气息。
她缓了一会儿,意识也比方才清晰,又试着掐法诀在莲花灯中点了一簇小小的火苗,那火苗的光晕只能让他们看见彼此的脸庞。
“莫不是三清祖师保佑我,知道有我这个不知哪一辈的小徒孙糟了祸,这才挡了僵尸在门外?这么看王爷你是借了我的光。”元思蓁看了一眼三清石像的方向,忍不住说道。
李淮没想到元思蓁这时候还有兴致调笑,虽是叹了口气,嘴角却微不可查地勾起,“那你以后见到了三清,替我美言几句。”
“那是自然。”元思蓁也笑了笑,她心想若真有机会见到三清祖师,怕是只有她飞升成神的一日了。
元思蓁靠在李淮挪了挪姿势,恰好碰到了就在她腿边的诛邪宝剑,她将宝剑拿起,语气疑惑地说:“又或是这把宝剑?王爷这剑究竟有什么来头,方才在水中我便觉得是它将我们牵引过来的。”
李淮默了默,半晌才说道:“是个老道士给我的。”
“道士?”元思蓁微微一愣,她从认得李淮起就见过此剑,想不到他此前也与道门有些渊源?如此看来,这宝剑也是道门宝物,那又与三清庙有何关联?
元思蓁举着剑朝门外一挥,诛邪宝剑却如一把普通的铁剑一般,并未发出嗡鸣声也没有红光闪过,门外依旧只有沉闷的水声。
她还想再试之时,却被李淮握住了手腕从她手中接过剑柄,只听他有些凝重的声音道:“被这群僵尸围着,我倒是乱了心神,现下才想到此事。”
“何事?”元思蓁连忙问道。
李淮的声音顿了顿,又再环顾漆黑的四周,这才说:“僵尸为何要在这庙外围着我们?”
他这话一出元思蓁这才明了自己方才一直觉得怪异的地方,撑着李淮的膝盖就坐起身道:“是了!他们不赶去长安,为何要在此处围着我们两人,你我又不是什么吃了能长生不老的神仙肉,何况依着我的命格,寻常的阴煞之物,见了我都绕着走,更别说紧紧围着。”
李淮不由挑了挑眉,他第一次听到元思蓁说她命格重,想不到命格重还有驱散阴煞邪物的用途?
他忽然想起不久之前那个叫凌霄的道士来看晋王府的风水,曾说过王府之中有镇宅的宝物,这镇宅宝物指的就是元思蓁不成?
“他们围着无非就这几种可能。”元思蓁盘腿坐起,朝李淮比划着手指说:“一是,有什么引着他们,或许是我们,又或许是这庙中的什么东西。二是,不让我们离去,可这却说不通,你我本就离不开这水底。三是......”
她话未说完,就听李淮接道:“亦或是,怕我们。”
元思蓁连忙点头,“应该说是怕我们找到什么,我方才就觉得奇怪,这三清庙就这么一点儿,我们在此待了许久,却丝毫不觉得呼不上气,或许,这庙里还有别的进气的地方。”
她边说边在李淮的搀扶下站起身,举着莲花灯在四周搜寻起来,“这庙定能通向别的地方,而外头的僵尸却要阻止我们,可却被什么挡在了三清庙外头,只能在外面紧紧围着。”
那些寻常可见的僵尸说白了都是死人,都只受着阴阳之气驱动,又哪里会有这般复杂的心思。可元思蓁曾在书中读到过,吊着一口生气的僵尸亦或是道行极深的老尸能如有灵智一般,像活人一般做事有个因由。
还有一种可能便是,这群僵尸背后,有什么东西在指挥驱动着。
两人在庙中搜寻了一圈,墙上地上都敲打了一遍,却没有什么发现。元思蓁只好一动不动端着莲花灯,放缓了呼吸紧盯着灯芯的变化。
紫红的火苗微微摇曳,感受着黑暗中若有若无的气息,直到火苗终于朝一处偏了偏,元思蓁立刻便朝反向看去。
那方向正是三座石像所在的案台。
李淮借着微弱的烛光走到案台前,伸手敲了敲台面又摸上三清石像。这举止在元思蓁看来虽有些大逆不道,可现下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李淮的手停在元始天尊石像的脸上,指缝划过一丝若有若无的气息,这才沉声说道:“在这儿。”
说罢,他便跨上案台单膝跪地稳住身子,双手握着石像用力推动。只听几声石头碎裂的响声,元始天尊的石像便被李淮推倒在案台上。
元思蓁立刻举着莲花灯上前,只见石像原本所在的地方露出一个深洞,洞中阴冷的凉风吹到她面上,差点将本就微弱的火苗吹灭。
她稳了稳心神,将灯芯中的紫火引出朝洞中探去,只见里头极其平整,四壁都是石砖砌成,还有一条石板堆成的台阶往下延伸,直到火光照不到的深处。
李淮朝元思蓁点了点头,将下摆别在腰间顺着石阶而下,而元思蓁则跟在他身后引着火光照亮前路。
两人不知这洞中乾坤,走得极是谨慎,过了小半个时辰才将往下的石阶走完,踏上了一条更加宽阔平坦的道路。
“好家伙,不是真要从这地道里跨江吧!”元思蓁看着眼前没有尽头的黑暗,忍不住撑着墙壁喘了口气。
李淮伸手扶住她问道:“可要歇一歇?”
元思蓁摇摇头说:“我就喘口气,快些走,快些出去。”
她刚想撑着墙壁起身,却觉掌下的石壁上有些凹凸不平,借着火光看去,皱眉说道:“有字。”
她拽着衣角将墙壁上的灰尘青苔擦去,一行还算工整的小字出现在石壁上。
可她读完其中的内容,却不知该忧还是该喜。
那行小字写的是,“大辉小周主墓成,留一往生之路。”
李淮也读懂了其中的意思,他们所在的地洞,只怕是修建陵墓的工匠为自己留下的一条逃遁的地道,这地道一头通往三清庙,那另一头接着的便是这位大辉小周主的皇陵。
元思蓁无奈看了他一眼,“这倒是误打误撞让我们寻到了前朝皇陵?也不知等我们上去,会不会是到了僵尸的老巢。”
“往回走不也是?”李淮淡淡说道,牵起元思蓁的手拉着她继续往前行去。
元思蓁只好跟上他的步伐,她感受着李淮手心传来的暖意微微愣神,又听李淮轻声说:“前朝何时有位小周主?”
前朝大辉皇室姓周,可史书中却从未记载有哪一位被称为小周主,况且这个“小”字,绝不是一个帝王愿意被冠以的称呼。
“那工匠不喜他才称小周主?”元思蓁拉回了思绪问道。
李淮微微摇头,“或许吧。”
两人又行了快一个时辰,终于见到了往上的台阶,元思蓁引火一探却见不到尽头,不由叹了口气坐在台阶上,“让我缓缓,这工匠真是个心眼多的,逃跑的地道还修这么多台阶,修这么宽敞。”
李淮也有些疲惫,他靠着墙壁坐到元思蓁身旁说:“或许要跑的不止他一个。”
“应是如此!”元思蓁这才想起那个银发冠,连忙说道:“还有那些陪葬的官员、妃子和宫人。待会儿真进了皇陵,我定要好好瞧瞧是哪一位周主这般凶残。你看那些僵尸的数量,想必给他陪葬的人可不在少数。”
第70章
一地尸骸
两人小憩片刻,便又起……
两人小憩片刻,
便又起身沿着台阶往上而行。
元思蓁一开始还有与李淮说上几句的心思,到后来她也累得不再吭声,却不敢停下脚步,
只能提着一口气继续抬腿。
她一手扶着墙,感觉到墙壁不再像先前那般湿濡,
应是已经出了江底。
这洞中黑黝黝的不见尽头,
若不是还有李淮这么个活人在自己眼前,
元思蓁真以为自己被困进了什么虚妄地域。
“王爷可记得我们走了多久?”元思蓁双腿有些打颤,
不得不停下撑着墙喘气。
李淮额头上也满是细汗,却没有像元思蓁那样卸力,反而转身半扶着她继续往前带:“上行之时莫要随意停下,
泄了气再要爬,就更难了。”
元思蓁用一种‘你是怪物吗?’的眼神看着他,她虽知道李淮习武,
也曾领兵打仗,
却没想到他体力这么好。她咬咬牙,心道自己可不能给师门丢脸,
借着李淮的手劲又迈开了步子。
“从你我下到地道,快四个时辰了。”李淮话音沉稳,
可元思蓁却能在火光下看到他有些苍白的嘴唇。
两人在江中一番挣扎被冲进庙中,本就受了些伤,现下又走了这般久,体力不济也是正常。
“四个时辰,
怪不得我都饿了。”元思蓁边喘气边说:“不过我们应该快出去了,
我心里头数着台阶算着距离,再不上去,这皇陵岂不是要在山顶上了。”
李淮点点头,
沉默不语地拉着元思蓁的手,继续跨着脚下无止境一般的台阶。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元思蓁察觉脚下的石阶不再像方才那般工整,墙壁上挖凿的痕迹也愈发明显,“快到了,暗道越是靠近皇陵越是粗糙隐蔽,工匠生怕被人察觉了去。”
李淮这才放缓了脚步,眼神复杂地看了她一眼,“你倒是清楚。”
元思蓁瘪瘪嘴,也懒得去辩解,直说道:“我捉妖除煞,跟这些坟啊墓啊打的交道可多了,看多了能不知道嘛?”
“那这儿与其说说是僵尸的老巢,不如说是你的老巢。”李淮语气淡淡地说,元思蓁本想辩驳几句,忽然却意识到李淮这是在与她打趣?
她不由愣了愣,心想还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更加适合他,这人打趣起来极是奇怪。
就在她思索如何回话时,眼前的台阶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极其陡峭又粗糙的狭小地洞。
元思蓁立刻拉住李淮继续往前的身子,皱眉说道:“上边不知是何情形,若真个僵尸老巢,可要费好些力气,待你我恢复体力再上去不迟。”
李淮轻嗯一声,先撑在墙上喘平了气,再靠着墙壁坐在地上。
元思蓁就坐在他旁边,待缓过了力气,便盘腿打坐聚气凝神,她心中隐隐觉得皇陵之中决不可能一切如常,若只有些僵尸她倒是不担心,就怕还有什么别的邪物,而李淮虽有诛邪宝剑傍身,可却全然不通道法。若陷入恶战,她还有分出心神来护着他,现下定要养精蓄锐。
她将身上所有的符纸都摆了出来,大多都湿了水而不能再用,元思蓁挑了许久才寻到一两张没湿透的,贴到李淮的手背和后脖颈。
“虽然符纸湿了,可有总比没有好,王爷千万莫要弄掉了。”元思蓁仔仔细细地帮他贴好。
李淮摸了摸手背上的黄符,他上次瞧见元思蓁符纸还是贴在他脑门的安神符,此时再见这些画满精妙道符的黄纸,又看着元思蓁在他身边不停忙活的身影,心里头的紧张不由淡了许多。
他握了握手中的诛邪宝剑,沉声道:“你不必太过担忧我安危,若有什么妖邪,只管专心对付便是。”
元思蓁点了点头,又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锦囊,将里头仅剩的一点儿糯米倒到李淮手中,认真嘱咐道:“若你我分开了,符纸和宝剑又不起用处,你就只管撒腿跑,僵尸腿不打弯,跑不过你,但要是被围住了,就撒糯米!”
李淮见她神情关切,也明白她为何这般紧张,只好郑重地点了点头道:“放心。”
两人不再多言,起身继续前行。
那地洞比方才窄了许多,李淮要俯下身子才能通行,行至陡峭之处还要以手攀石,才得以向前。
待爬过一处近乎垂直的地方,李淮终于在头顶瞧见了一扇石门。
元思蓁连忙从他下边往上蹿,挤到与他同一位置,伸手朝石门摸去。
两人此时紧紧相贴,李淮难免觉得有些不妥,可见她如此认真的模样,不由在心中责怪自己,都这般时候还在意什么无关紧要的事。
元思蓁不但不在意,还用膝盖压在他腿上借力再往上窜,她用手贴在石门上感受气息,半晌才朝李淮点了点头,慢慢将石门推开。
因着尘封多年,元思蓁费了好大的力气也只推开了一条缝隙,直到李淮稳住身体与她一同去推,才将其推开。
元思蓁眯着眼吐了吐落到嘴里的灰,没停顿一会儿,就祭出莲花灯紫火往里探去,见那火焰没有什么异常,她才小心翼翼地从地道中探出个脑袋查看。
李淮一直在下面稳稳托着,自石门打开他便一直抬头警惕地盯着,手中的诛邪宝剑随时都要出鞘。
他腿上的力气忽然一轻,元思蓁整个人攀着石门往上一跃,极其灵活地钻了进去。
李淮见她的身影忽然消失在黑暗中,不由心中一紧,连忙也跟着往里钻。
“王爷慢点。”元思蓁在上边轻声道:“这里头矮。”
可她这话说慢了,李淮心里头担忧她,起身之时借了力,一下便撞到了头。
“咚——”
这阵撞头声虽不大,却极其沉闷,元思蓁倒吸一口冷气,连忙替他揉了揉,关切地问道:“没...没事吧?”
李淮顿了顿,若无其事地继续钻了进来,还扭过身去查探头顶上的墙。
借着莲花灯的火光,元思蓁早已知道他们身在何处,拉过李淮说道:“我听王爷撞的声响,顶上的棺盖不重,应只是陪葬之人的棺椁。”
“我们在棺材里?”李淮立刻明白她的意思,匆忙忽略还有些疼的后脑勺,借着火光打量起周围来。
他们所在之处除了顶上低,还呈一个边长头窄的模样,堪堪能躺下一个人,壁上还有些模糊不清的花纹,一座陵墓里这样的地儿,除了棺材里还能有何处?
元思蓁摸索着棺材顶,仔细搜寻棺盖的缝隙,这棺材里既然没躺着人,想必是工匠用来掩人耳目的,必定不会封死。
她刚摸到一处细小的凹槽,就见李淮直接将诛邪宝剑往里一刺,再抱臂一划,直接就在棺材臂上拉开了一个口子。
元思蓁见好好一把诛邪宝剑被他这般用,不由有些心疼,可那被划开的口子窜进一缕阴冷的气息,立刻让她警惕起来。
等李淮将棺材板撬开了一个小缝,她便引着一簇紫火在手边,扒着棺材板朝外小心翼翼地探去。
棺材外仍是一片漆黑,阴冷异常,元思蓁屏气凝神却并未感受到阴邪之物的气息,微微松了口气,又催动莲花灯中火焰。
紫火瞬间大盛,照亮了整个墓室,也照亮了地上铺得密密麻麻的骸骨。
元思蓁呼吸一滞,连忙定了定心神,才翻出棺材,给李淮让出起身的位置。
“这哪是皇陵啊,这是万人坑吧?”元思蓁一边翻看着地上的白骨一边对李淮说道:“这些尸骨乱七八糟的,应该是陪葬的奴仆。”
李淮也是头一回见到这般场景,他从棺材中翻出后见这间墓室内还摆放着其他几个横七竖八的棺椁,冷声说:“不像,陪葬的奴仆,不需棺材,杀了埋起来便可。”
他又俯身查看另一棺椁上的花纹,“倒像是后妃的棺椁。”
元思蓁走到他身边,也伸手在棺材板上摸了摸,像是感觉到什么,微微挑眉伸手一推,竟直接就把棺材板推开。
只见里面只摆放着已看不出模样的衣物和零散的玉石,却不见任何的骸骨。
“空的?”元思蓁讷讷,有些疑惑地伸手摸了摸棺材底,神色更加凝重,她原以为里头的没有尸体,是因为诈尸后僵尸从中出来,可那棺材板盖得好好的,棺材里也没有躺过的痕迹,难不成一开始就是空?
李淮也发现了这怪异之处,却未能想出其中缘由,而是对元思蓁道:“待出了这皇陵,再纠结此事不迟。”
元思蓁点了点头,将灯芯火焰收小,与李淮肩并肩向墓室边上的墓道走去。
这条墓道没有什么曲折,还连接着几个相似的墓室,也都是一地的骸骨和几具空棺。
直到这条墓道渐渐变宽,壁上也出现了些斑驳不清的壁画,便听到墓道中传来极细的水滴声。
“王爷,这皇陵果然是被水冲开的,墙上都渗出了水渍,或许我们寻着这些痕迹,能从被冲开的地方出去。”元思蓁边观察着墓道边说。
李淮刚要答话,腰间沉寂了许久的诛邪宝剑又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两人立刻止住了脚步,警惕地朝前方看去。
第71章
百尸朝拜
元思蓁手中飞快掐诀,……
元思蓁手中飞快掐诀,
紫火从灯芯中窜出,绕着墓道燃烧,将眼前黝黑的墓道照亮。
几步外的墓道骤然变宽,
顶上还有些塌陷,一旁的墙面已被土堆盖住,
不似方才那般平整。
李淮握着诛邪宝剑朝前走去,
行至土堆前,
耳边的水声渐渐清晰,
他刚想伸手摸一摸土堆,却被元思蓁握住了手。
元思蓁面色凝重地摇摇头,朱唇微启,
压低声音道:“小心尸毒。”
她方才已嗅到微弱的尸毒气息,现下靠近滴水之处,这气息则渐渐浓烈,
与在长安之时,
豆腐西施水缸中尸毒极其相似。
如此看来,倒是印证了长安城僵尸来自前朝皇陵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