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今夜救了他人,要走的时候李淮应该不会再为难她吧?她翻到门楼顶上的飞檐上俯瞰蓬莱殿的方向,耳边是龙武军换防整军的兵器敲击声,
不知过了多久,才决意要下楼离开。
可意料之外的是,她踩着的宫门顶上忽的发出暗红的光芒,一闪即逝,待她往脚下看去时,竟见一个覆盖满屋檐顶上的朱红阵法隐隐浮现。
元思蓁惊得后退了一步,一个不稳踩掉了一块瓦片。
那阵法她认得,正是在长安城各城楼顶上长达十年的旧阵,而她从武昌回来后第一时间就去查探,却不见了阵法的踪影,还以为是效力已过而消散,没想到竟是出现在了宫门上。
她扬首往别的宫门方向看去,果然见每一个宫门顶上都如这处一般。
从城门到宫门,倒像是套猎物用的绳圈,越缩越小,直到缠住猎物的脖颈。
这阵法究竟是作何用处?
元思蓁心急如焚,阵法在李淮入宫后亮起,她直觉定是与宫中之变有些关联。
可她根本没机会细想,那块砸下的瓦片引起了守卫的注意,她不得不先藏到了飞檐下边。
躲藏之间她反倒做了决断,既然瞧不出阵法的原委,不如直接毁了去,即便不是什么祸患,也不过花些心力而已,更何况这阵法以人血绘成,凶煞非凡,不可能无甚用处。
等到守卫离开,元思蓁便立刻回到屋顶,屏气凝神,引出莲花灯中一簇紫火,聚在阵法的东南角上灼烧。
绘制阵法的人血一触上紫火便像是沸腾了一般,滋滋作响,还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缓缓游动。
元思蓁再掐了个法诀,紫火骤然一盛,又缩成一团青色烈焰,好半晌,终是听到“啪”的一声闷响,阵法最边上的符文才断开了一小段,而元思蓁却已是满头大汗。
她没想到这阵法竟如此难对付,也不知一点儿损坏有没有用处,真要将阵法烧完,她一人只怕是一天一夜都不够。
可如今之计,也唯有继续。
宫门顶上的火焰燃了许久,元思蓁的心思却被远处传来的疾步声吸引,她一边控着火一边扭头去看,竟见到一个极像李淮的人影走了过来。
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疑惑刚刚冒出,她便眉头一皱停下了手中的活,那人根本不是李淮,而是穿着李淮衣袍的孟游,只是两人身量相似,晚上乍一看去极其相像罢了。
若这是孟游,那李淮在何处......
元思蓁瞧见他身后的影卫还架着一个一动不动的人,半边脸还被蒙了起来,她心中立刻升起一丝不好的感觉。
只见孟游低着头过了宫门,就匆匆上了早已等候的马车,而尉迟善光也从宫墙上下来,飞快接过那蒙面人也跃上马车,不过是一瞬,元思蓁就瞧见他的脸上是从未有过的惊慌。
元思蓁哪里还有心思继续去烧阵法,蒙着面一动不动的人显然就是李淮,她不知道这短短半个时辰宫中究竟发生了何事,竟会让孟游顶替了李淮的身份将人偷偷带出。
她飞快跃下宫墙直接跳上了马车顶,不等里头的人有反应,直接反手一勾,从车窗翻了进去。
“是我!”元思蓁此时是护卫的打扮,又施着障眼法,孟游见此才将半出鞘的佩剑收了回去。
元思蓁来不及向他解释什么,连忙撤下蒙面人的面罩,果然就是李淮。
“王爷这是怎么了?”只见李淮的脸色透着不正常的青白,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元思蓁探他脖间,竟是已经没有了脉搏跳动。
“不可能......”她喃喃道。
李淮死了?
元思蓁心跳漏了半拍,排山倒海般的惊讶与慌乱翻涌而来,她怎么也不信,方才还昂首阔步踏进皇宫的人,怎么就忽然没了脉搏?
这短短半个时辰,究竟发生了什么变故,让一向心高气傲胜券在握的李淮,就这样死了?
半搂着李淮的尉迟善光还猛掐着他人中,脸色已从煞白变成了涨红,好半晌,他才沉声问孟游道:“究竟出了何事?”
孟游极是懊恼地低下头,闷声道:“王爷进了蓬莱殿面见圣人,可没多久就匆忙扑了出来,还拿诛邪宝剑向空中劈去,再然后就昏死了过去......”
“空中有什么?”元思蓁连忙问。
孟游摇了摇头,“我没瞧见......”
“圣人呢?”尉迟善光又问道。
“圣人......也晕死过去了。”孟游这才抬起头看向他们,继续说道:“我怕王爷出事,乱了军心,才伪装带人出来,即刻要寻大夫救治,今夜谋划之事只怕是......”
他话还未说完,就被尉迟善光打断:“我收到风声,今夜吴王也有动作,现下圣人不清醒,他们岂会放过良机,现下我们退让,反倒让他们瞧出破绽,为今之计,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尉迟善光行伍出身,遇事果决从不瞻前顾后,不提他与李淮的生死情谊,如今他这一族已经站到了李淮这边,若是不成,也逃不过一个满门抄斩,他看向脸色苍白的李淮,沉声道:“说不定等他醒来,大局已定直接登基便可。”
孟游郑重点了点头,又去探李淮脉搏,说道:“王爷脉搏还算......”
他这话还没说完,脸色一瞬间煞白,瞪着眼不可置信地看着李淮,又换了只手去探,仍是感受不到跳动的脉搏,他不信邪地要趴到人胸膛去听,却被在一旁沉默许久的元思蓁拦住。
“已经死了。”元思蓁一动不动地看着李淮,听不出情绪地低声说。
一瞬间,狭窄的马车一片寂静。
李淮若是死了,今夜逼宫事成,又有什么意义?
可对于元思蓁来说,她心中却是一片空白,像被挖去了一块一般,害怕、惊慌、悲怆、不舍,这些情绪乱作一团,她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作何反应。
她又牵起李淮已经冰凉的手,那手掌她曾牵过许多次,一直都是那么的温暖有力,指缝间跳动着的是旺盛的生命力。
不对!李淮怎么可能就这么死了?
他的宏图霸业?他的狼子野心?今日不过就差一步,他竟然能让自己在此功亏一篑?
元思蓁不信。
“可我什么都没看到!王爷为何就这样死了!”孟游眼中已满是血丝,他下意识就去拍自己的脑袋,“若是如此,圣人会不会也?”
元思蓁闻言查看起李淮周身,即没有刀剑伤口,也没有中毒的痕迹,她紧紧握着李淮的手,飞快思索妖鬼侵害能留下的痕迹,不过一瞬,她就毫不犹豫地用颤抖的手盖住了李淮的双眼,往他灵台探去。
人死之后,灵台会变得死寂一片,原本翻涌的思绪与记忆会随着魂魄脱体而出,而李淮此时竟还残留着一点儿漪澜,那勾丝拉扯的模样,倒像是被人生生将灵台挖去了一块那样。
他的灵台还未完全死去,若能在身体彻底无用之前将魂魄填回去,或许能有一线生机......
元思蓁也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大胆的想法,她从未听师父说过,也从未在书上看到过,一切不过是她的推论,可心中却燃起了希望。
“王爷还有救。”她低着头讷讷。
“真的?”尉迟善光眼中又闪过了光芒,只有李淮能活,一切就都不是死局。
元思蓁咬了咬唇,看着李淮毫无生气的眉眼说:“速回王府!”
马车在长安城的大道上疾驰,争分夺秒地冲回晋王府。
王府门前值守的金吾卫刚想上前去拦,却立刻被李淮的影卫所制服,孟游扮做是李淮的模样,昂首阔步地就往内院中而去,而尉迟善光与元思蓁一人架着李淮一边身子,放在了卧房的床上。
孟游刚想去传大夫,却被元思蓁拦住,“王爷身体已与死人无异,大夫来了也无甚大用。”
“那如何能救?”孟游的语气冷了下来。
元思蓁拿出莲花灯摆在桌前,手指一转,灯芯便冒出了一簇淡蓝色的火焰,一瞬间,灯面上的妖鬼图案都如同活过来了一样,在灯面上栩栩如生地跃动起来。
“我以此灯为引,下黄泉地府,寻回王爷的魂魄,只要他还没过奈何桥,就可......”元思蓁此时也顾不上隐瞒道士的身份,她马上要做的,更是要这两人的配合。
可没想到孟游闻言后眼神却暗了下来,他打量了一阵元思蓁,忽的抽出了腰间短剑,指着她问:“我怎能信你?如此关头,你竟不让大夫来救治王爷,还说些什么荒唐的法子!更何况你虽是王爷贴身护卫,可却与外人纠缠不清,王爷下令看管了那姓花的,我这些日子也没再见过你的踪影,现在却忽然出现,如此种种,岂能取信于你!”
尉迟善光见此挡住了孟游一边肩膀,沉声道:“你先冷静,袁护卫确实会道法。”
孟游方才的那番话,尉迟善光也不是没有过怀疑,更何况他本就对神神鬼鬼的东西嗤之以鼻,可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信任袁护卫,即便只是听他说过而已,并非亲眼所见。
“这法子也太过......”孟游仍是不信,看着元思蓁的眼神充满了戒备。
元思蓁不愿听他们再争辩,这危急关头耽误不得一点儿功夫,她想也不想就把脸上的障眼法撤去,露出本来的面目对孟游道:“你不信袁护卫,总该信本王妃!”
第120章
以血为楔
孟游全然没有想到,袁……
孟游全然没有想到,
袁护卫会忽然变成了晋王妃的模样,他抵在元思蓁肩上的短刀往后缩了缩,面露惊疑地问:“怎么会是王妃......”
这一瞬间他也有怀疑会不会是唬人的妖法,
可仔细一想,若袁护卫就是王妃,
很多事情都说得通了,
为何去武昌时王爷忽然多了个贴身侍卫,
还那般取信于她,
甚至会吃味她与别人走得近,而为何回长安后却极少见到袁护卫的影子......
可若真是如此,孟游回想起这些日子袁护卫的矫健身手,
也不知道究竟是袁护卫是王妃假扮,还是王妃擅长道法一事更让人震惊。
尉迟善光也是心中一震,因着共患难过又性子相投,
他一直将人看做是兄弟,
现下竟没想到会是晋王妃女扮男装,那他岂不是跟李淮的妻子称兄道弟了这么久?
“你们若是不信,
可去王府里寻上一寻有没有别的王妃。”元思蓁将他们变了又变的脸色收进眼底,也顾不上多加解释,
又继续掐起法诀:“王爷并非身死而魂灭,而是魂魄强行离体后才肉身寂灭,灵台也尚未枯竭,我若能及时将他魂魄带回来,
就还有一线生机。”
尉迟善光闻言眉头紧皱,
换做是以前他绝对当这法子是骗人的荒谬把戏,可现下却不由担忧地问道:“下黄泉地府将魂魄带回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他虽知道能从前朝皇陵里出来元思蓁出了大力,可那时他一直昏迷不醒并未亲眼所见,
一切不过是后来听说,带回魂魄的法子怎么听怎么凶险,地府黄泉岂是凡人能随意踏入的地方,他实是担忧元思蓁的本事修为不够,还将自己搭了进去。
莲花灯中的幽蓝火焰已是大盛,照得整个卧房都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蓝光,而灯面上妖异非常的图案映照在墙上,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尉迟善光一瞬间真有一种这就是黄泉路的错觉。
“我自幼便拜入道门,修行数十载,下黄泉地府也并非第一次。”元思蓁看着这两人轻轻一笑,不想再耽误时间解释,便扯了个谎道:“下面的事你们无需忧心,只管在上头守好王爷的身体,还有别让我的灯火熄灭。”
说罢,她从孟游手中拿过他的短剑在手心一划,殷红的鲜血从掌心滴落到莲花灯的灯芯中,一滴一滴,直到将整个灯芯都淹没在血水中。
她只听师父说过,地府黄泉有奈何桥孟婆汤,还有十殿阎王与无数狰狞可怖的鬼差。
那里是阴间,魑魅魍魉四处游荡,只有人死后的魂魄,看不到一点儿生气,若是凡人下去,一沾染上死气,就是会迷失在阴气中,再也不能回到人间,永远人不人鬼不鬼地在黄泉飘荡。
而元思蓁命格极其阴煞,不似阳气足的常人那样受不住地府阴气,反倒能待上一段时间,只不过她毕竟是凡人,又不算是得道仙人,下到黄泉地府需要一个在阳间的牵绊,让她能寻到回来的路。
而这牵引的楔子,就是她自己的鲜血,而她必须在鲜血燃尽之前将李淮的魂魄带回来才行,否则......
这其中的凶险她一点儿也没有告诉尉迟善光与孟游,只最后看了一眼李淮的脸,便沉下心念起法诀。
莲花灯中的火焰炸出好几个火星,幽蓝色的火焰猛地从灯芯中窜出缠绕在元思蓁周身。
她像是被点燃了一般,从衣服到发梢都燃起了猛烈的火焰,不过一个喘息的功夫,就被烧成了灰烬,没有在房中留下一点儿踪迹。
“这......”孟游连忙扑上前去,一个大活人在面前被火烧没了,他下意识就想去救人,可一切发生的太快,他只能不可置信地看着元思蓁消失的地方。
尉迟善光比他要冷静些,被火焰吞噬的一幕极其震撼,他甚至在最后一瞬间透过火焰看到了一片荒芜阴森,鬼影重重的幽冥。无论信不信元思蓁的本事,如今他能做的,就是在上边守好那盏诡异的花灯。
莲花灯并未随元思蓁一块离开,而是静幽幽地燃着那簇蓝色火焰,尉迟善光上前去看,只见灯芯中的鲜血像油蜡一般在被燃烧,他不由担忧起来,虽然元思蓁只说护着这火苗不灭,可是她的鲜血总有烧完的时候,若是在那之前没回来,会不会出什么事?
孟游命王府的下人从地窖中运来了好些冰块,他生怕李淮的肉身出了什么差错,他布置好一切后,就焦急地守在床前踱步。
“圣人晕死过去后,是何人服侍?”尉迟善光这时候才得了空隙问宫中之事。
“是圣人的心腹亲卫。”孟游答道,他当时原本也想将圣人晕死一事瞒下,最好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中,可当时声响有些大,没多久就有亲卫出现在殿中。
尉迟善光揉了揉眉心道:“只要不是吴王那边的人便可。”
他们在宫中的布置还未撤去,再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能及时知晓。
而现下圣人晕死的消息只怕是藏不住了,吴王李沐那边定然会有动作,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即便李淮今夜醒不来,该做的事情都要做完,至于到时候如何收场,那也是后来的话了。
-------------------------------------
安仁坊的小雁塔下,有个不为人知的地牢。
花鳞在里头待了好些日子,她一直想逃出去,只不守卫森严,始终寻不到合适的机会。
前些日子孟游还会过来,这几日不仅不见了人,她还敏锐地察觉到牢中换防的频率下降了,守卫的人数也少了那么一两个,若是她猜的没错,定是别处有什么需要人手的大事发生,这倒是她逃出去的好机会。
她不觉得李淮会因为吃醋就捉了自己下狱,定是师姐那里出了什么差错,才让两人撕破了脸皮,她也曾听闻晋王李淮是个手段狠辣的,师姐这回定是要喝上一壶,不过应该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不然李淮哪里还会留着她在牢中。
花鳞的身上除了衣服什么也不剩,她的折扇、符咒、桃木剑、罗盘全部被孟游收缴看管了起来,想到当时的情景,花鳞就恨得咬牙切齿,心中盘算着出去后一定要找人算账。
“诶,你们孟校尉去哪儿了?”花鳞趴在牢柱上漫不经心地问道。
守卫只睥了她一眼,却不答话。
“喊他过来,我有话说。”花鳞伸出手朝他挥了挥。
“缩回去!”守卫见此立刻上前要去打她的手,谁知花鳞不但不缩,还趁机拍上了他的手臂。
守卫只觉身体瞬间僵硬,一动也不动,就连话也说不出来,其他几个守卫见此上前来查看,可没想到一碰上那人的身体,自己也跟着僵在当场,一时之间,狱中的守卫都被定住。
花鳞完全没想到会这么顺利,她这些日子用稻草编出了几片能写字的草片,再偷摸摸用指尖血绘制符咒,效果自然比不上平日里别的符咒,也亏得今日人少,她才敢这么来用。
她看着那几个守卫怒气冲冲的样子也不得意,只面无表情地盯着他的眼睛,嘴中念念有词,施展迷惑人的幻术,没了折扇在手,她这本事大打折扣,不过对付普通人,还是有些作用。
那守卫果然扛不住,没一会儿就眼神涣散,花鳞撤掉他身上的定身法,让他如同提线木偶一般将监牢门打开。
就在牢门打开的一瞬间,她的劣质符咒终是没了效果,守卫挣脱开来就要将她压住,花鳞撒腿就往外跑,又往后甩了几个草片绊住他们的手脚。
她边跑边感应自己的折扇,可却全然没有反应,想必是被放在了别的地方看管。
因着守卫少了许多,从地牢出来这一路倒是顺利,她没想到这地牢的位置就在安仁坊的小雁塔下,扭头一看就能瞧见皇城高大的朱雀门。
她不由感慨李淮的大胆,私牢就设在一个这么明目张胆的地方。
此时已是深夜,她想趁夜摸回御药房拿些自己藏起来的符咒,再去寻元思蓁,万一人也被关起来了,总也有点手段傍身救人。
她扮做太监在宫里待了许久,对皇城的守备摸得还算清楚,可今夜却极其古怪,宫门上的护卫一个个严阵以待的模样,还有宫中全然不合规矩行走的金吾卫、龙武军甚至还有神策军,让她立刻嗅到了不对劲。
好巧不巧,刚从牢中出来,就让她撞上了变天?
在她离开宫墙之时,因着常年对阵法的钻研,忽然感觉到一丝极其阴煞的阵法波动,她不由心头一震,立刻环顾四周,却没有瞧见什么怪异之处。
这阵法的波动极其不对劲,虽然只是一瞬,但那阴煞之感传遍五脏六腑,没想到长安城最是龙气聚集的地方,还会有这样的邪阵。
花鳞没有过多的停留,带着满心的疑惑提防潜进了御药房,却见柳太医匆匆忙忙背着药箱出去,她远远的只能瞧见来寻他的人面色极其凝重,待看清他的嘴型,花鳞不由停住了脚步。
圣人昏阙不醒?
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与那邪阵有些关联,心中做了一番决断,便也跟在他们身后,往圣人此时所在的蓬莱殿而去。
可她刚进了宫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停住了脚步。
只见蓬莱殿上萦绕着黑紫色的气息,隐隐间能看出是一条巨龙盘旋在上,这气息像是龙气,可却处处透着阴邪,花鳞不由皱起了眉头。
真龙紫气不纯,岂不是天下大乱之兆?
第121章
地府黄泉
火焰俯身的一瞬间,元……
火焰俯身的一瞬间,
元思蓁像是栽进了莲花灯中一样,那些被她收在灯中的妖魔鬼怪缠绕在周围,带着不怀好意的笑容,
像是要把她也拉住留下来。
元思蓁一直都知道,莲花灯这件法器就像是连通地府与人间的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