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8章

    思秋雨知道以夏建国那把闺女当成宝的性子,估计早就对这个女婿进行了一番严格考验,否则不会把女儿安心的嫁给他。

    这时候他也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而是站在被挤出内围的夏黎旁边,视线看着陆定远被一众老一辈科研人员提问婚姻观,额头都冒出冷汗的模样。

    满眼笑意的对身旁的夏黎道:“我就猜着你们两个早晚有一天能成。

    小陆在很久之前,看你的眼神就根本就容不下别人。

    你之前可能没发现,你看他的眼神,也比看别人的时候有生气的多。”

    他的命是陆定远带人救的,就在他被送去大西北的路上。

    与其他的老哥哥老姐姐们觉得新女婿上门应该好好考验考验不同,他觉得陆定远的人品能力绝对过得去。

    最主要的是有军人强大的意志力,与责任感,让他绝对不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

    和他身边这个出色的大侄女很配。

    夏黎心说,她以前对陆定远有什么不一样吗?她怎么没感觉出来?

    有些尴尬的抬手搓了搓耳朵根,“那大概是我是他保护的对象,他为了保护我的安全,得一直盯着我吧。”

    随意的敷衍了一句连自己都不信的话,夏黎视线在屋子里一扫,就把话题转到了其他方面。

    “黄叔和温叔,还有克爷爷怎么不在?”

    夏黎这句话,让原本心情很好的司秋雨沉默了。

    整个人散发着颓然无力的气息,说话的声音都低了几分,“你克爷爷是搞卫星的,咱们华夏目前急需大力发展卫星行业,就提早把他平反了。

    他已经回家有半年时间。

    你温叔肝有点问题,跟组织反映过后,组织也想办法给他平反,目前被他小儿子带回去,在沪市那边的医院进行治疗。

    现在状况已经稳定下来了,估计短时间之内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

    夏黎听他说了半天,也没听他说搞原子能的黄明昊去哪了,有些疑惑的问:“那黄叔呢?

    也平反了?”

    如果按照历史上的时间来算,今年10月就应该结束那场旷世荒唐的运动。

    如今已是时至7月,其他人像他们家一样,陆陆续续的被平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夏黎虽然有些惋惜以后研究支援对越反击战的武器,以及目前这艘需要立即制造出来的补给舰,没有办法在这些既厉害又有耐心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的帮助下完成,肯定没以前制造饕餮号那么顺手。

    但人家回家是好事儿。

    夏黎也只会为他们能重新回到自己热爱的岗位,为他们哪怕在生死攸关的境遇,也依旧热爱着的祖国发光发热而感到开心。

    然而思秋雨听到夏黎这话,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整个人都散发出一股悲伤的气息。

    就连夏黎这个思维,有些大条的人都发觉出了他不对,心中有了个不太好的猜测,眉头紧锁的看向思秋雨。

    想要确认,却又不太敢确认。

    思秋雨挺起胸膛,仰头望向前方,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沙哑的道:“年初的时候,刚变天,南岛这边许多人因为病毒传染,得了流行性感冒。

    最开始大家都没在乎,毕竟流感每年春秋都是高发期,像他们这些年龄稍微大一点的,一年得一回都已经习以为常。

    老黄最开始没怎么在意,可后来在研究过程中晕倒,并发心肌炎,人就这么去了。

    化学组的老刘知道了这个噩耗,当场就晕了过去。

    后来,脑溢血突发,也跟着去了……

    还有咱们隔壁办公室的老宋,也没能逃过这一劫。

    后来组织上带着咱们所有人去体检,又精心开了药给年龄大的这些老一辈进行调养,大家的身体才陆陆续续的恢复康健。”

    这本就是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科研人员又呕心沥血的搞研究,熬夜、不吃饭,基本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常态。

    这种混乱的作息就导致他们的体质别说是和当兵的比,就连普通人都比不上。

    加之南岛这边秘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年纪普遍都偏大。

    老人到了这个年龄段本身就已经是需要人照顾的年纪,更何况是这些本身体质就不好的老爷子、老太太,得了病也不说,什么都不当回事,每天就想着搞研究,壮大华夏呢?

    身体的溃败,好像早已在冥冥中注定。

    夏黎听到这个消息,格外觉得揪心。

    不说搞医学的宋老,人家都90多岁了,就算人没了也算是喜丧。

    可老黄的年纪并不是那么太大,今年也就只有63岁。

    而刘阿姨是他的妻子,年纪和他相仿。

    夏黎依旧记得上次他们开庆功宴时,清冷美人的刘阿姨拿着酒杯站在那儿,老黄一把年纪了还乐呵呵的像是小奶狗一样贴过去,完全不顾面子,开开心心哄媳妇的模样。

    也或许,从始至终化学实验室的刘阿姨也只是看着清冷,可实际上对待这份感情,并不比老黄看得轻,只是从来没表达出来而已。

    否则也不会老黄前脚刚走,她后脚就跟着去了。

    第2203章

    夏黎:既然大家都不会,就尽情发挥自主想象力吧秘密研究室里的所有人只要再熬三个月,他们就可以陆陆续续的全部平返,得到他们应有的荣光,去建设他们热爱的祖国。

    可他们却倒在了黎明的前夕,再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建设他们热爱的国家,蹉跎了10年,最后连亲人都没能见上一面。

    夏黎有些不敢想,老黄和刘阿姨还没平反的独生子,要知道自己父母双亡,到底得有多绝望。

    毕竟当年他父母下放的时候,他并没有选择和父母断绝关系,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支援大西北。

    他对父母的爱可想而知。

    夏黎原本的好心情,此时也荡然无存。

    她轻叹了一声:“给家人送信了吗?”

    思秋雨摇了摇头,用很平淡的语气说出来一句,让外人心里听着都跟着觉得难过的话。

    “我们在明面上,早就已经是死人。”

    只有平反,他们才能有重新“复活”,站在阳光底下的一天。

    否则帮他们躲过当年一劫的人,全部都会被牵连。

    彻查起来,还会牵扯进去更多的人。

    谁都不知道这场运动什么时候结束。

    如果这场运动一直持续下去,老黄的结局大概就是他们所有人的结局。

    夏黎听了这话心里更堵了。

    对那些疯狂鼓动这场运动的人,心里也难免更加恼火。

    他们家确实是已经平反,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过去那九年所受到的苦难,没有一天是掺假的。

    真正经历过那每日每夜提心吊胆的人,才能知道他们家这些年活得有多难。

    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大家是否还存在还是个未知数。

    而他们小小的夏家,就是这个年代一个个有才学,有能力之士之家命运的缩影。

    能平安回到原来的位置,不仅要靠才能,还要靠运气。

    老一辈的他们实在是太难了。

    思秋雨看到夏黎那有些沉郁的脸色,也大体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心里又何尝没有“物伤其类”的想法呢?

    思秋雨叹了一口气,对夏黎道:“事情总会过去的,组织上也已经透露,会尽快想办法给已故的三位先去平反,让他们的家人把他们的骨灰接回去,尽早安葬。

    人已经故去,目前也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了。”

    夏黎点点头,也跟着叹气道:“也只能这样了。”

    陆定远虽然被围观,可他的注意力却从来没从夏黎身上离开过。

    他远远的就见到夏黎站在思秋雨旁边,原本心情极好的她,此时整个人都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气息。

    陆定远下意识的皱眉,想要过去询问夏黎发生了什么。

    恰在此时,门口传来一阵敲门的声音。

    “请问,哪位是夏黎同志?”

    来人是个椭圆脸的小老头,头发格外稀疏,除了头侧还留着根根竖起的短发以外,整个脑瓜顶都是秃的。

    只有左边太阳穴上边一点的头发被留得很长,压屏覆盖在头顶上,看着像是头顶还有那么一些头发一样。

    别看他年龄大,但此时眼睛却晶晶亮,视线在屋子里的众人身上扫过,最终落到2号研究室里唯一一个年轻女同志夏黎身上,眼睛顿时变得更亮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雷空”!

    好年轻的娃娃!!

    夏黎寻声望过去,就见到这位头发格外稀疏的老爷子,目光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眼里冒着灼灼光芒。

    她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位应该就是柳师长说的,对补给舰十分了解的科研人员。

    转身阔步上前,夏黎走到老爷子身前,抬手伸向老爷子,坦坦荡荡的道:“您好,我就是夏黎。”

    老爷子顿时更加激动了,整个人肩膀一耸,差点没原地蹦起来。

    他抬手就和夏黎握手,浮动的速度相当大,力度也相当快,声音里带着完全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雀跃:“夏黎同志,你好你好,免贵姓胡,你叫我老胡就好。”

    夏黎一看他这激动的模样,心里就猜到这位过来的时候,应该有人和他说过她就是“雷空”,否则他也不会激动成这样。

    当即一叫了一声,“老胡同志,您就是柳师长介绍的那位十分擅长补给舰的老前辈?”

    确认完了以后,大家就赶紧进入正题吧。

    她这边时间确实有点赶。

    老胡虽然见到夏黎十分兴奋,可也能看出这位一副赶时间的模样,虽然有些可惜这次可能没办法讨教许多有关于机械方面上的知识,但还可以来日方长。

    他当即十分上道的道:“擅长算不上,毕竟咱们华夏目前为止还没有一艘属于自己的补给舰。

    但如果您有什么想问的,我必知无不言。”

    两人很快就去了走廊尽头的聊天室,夏黎开始对自己并不知晓的地方进行询问。

    一开始,老胡确实能给夏黎解决一些有关于补给舰基础性的知识,等夏黎问到后来一些补给舰核心内容的详细知识,诸如水油补给系统、横向补给装置这些华夏目前本不具备相关理论的知识,老胡的回答就开始有些捉襟见肘。

    问了一圈之后,夏黎心里也就明白。

    以华夏如今这种想学先进知识根本学不到,自己想要研究,科研人员底子又不太行的状况,她想要投机取巧,从别人那里拿到理论,再结合华夏目前的工业水平进行改装,这种既快又稳的方式肯定不可行。

    他们都不会,要怎么教她?

    这一晚上,夏黎一直问问题,从8点问到了12:30。

    在确认如没办法从老胡这里得到更多相关知识以后,便颠颠的跑去找思秋雨。

    这位可是搞航母的,对船本身肯定十分了解,怎么加油,怎么加水,就算不知道系统要如何运行,但总归知道其中的原理。

    她拥有后世数不清的知识,既然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弄的,可知道原理后,就可以想办法,弄出一个同样目的地却不同的解题过程。

    一切都按照他自己的理念来吧,反正最后能装多多的东西,还能随时进行补给不就行了吗?

    夏黎前半宿问完老胡,后半宿问思秋雨,第2天早上早早的就回了部队。

    等老胡醒来时,听说夏黎已经离开,让他可以提前回去,只觉得满脑子都是问号。

    啥玩意儿啊?

    过来这一趟,他还有好多知识没教呢,雷空根本问都没问过他,这怎么就撵他走了呢?

    他还想跟雷空好好交流、学习一下彼此的经验,长长见识呢!

    第2204章

    让所有的东西都在天上,乖乖的跟着他们飞吗?临近中午,夏家。

    夏黎扶按在桌子上写写画画,陆定远则坐在不远处的凳子上看书。

    这次夏黎去糖厂并没有将乱七八糟的一大堆活,推给那些已经年过古稀的老人,就为了给自己减轻一点工作量。

    因为她意识到,秘密研究院里的那些习惯性鼓励她,给他作为后盾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都已经老了。

    那一代的爱国者正在逐渐走向死亡。

    或许无论是宋老,老黄,还是刘阿姨,甚至研究室里那些已经80多岁的老一辈研究人员,都曾有过想“向天再借五百年”的期许,毕竟他们热爱的祖国还这么落后,可他们却因为自然老去而毫无他法。

    或许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给他们添太多的麻烦,以及看着他们热爱的祖国逐渐走向繁荣昌盛,帮他们见证华夏的未来。

    笔尖“沙沙”,并没有暴露夏黎此时心中的情绪,她抛却脑中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补给舰的构造上面。

    “怒涛号”的满载排水量是945吨,标准排水量是650吨。

    也就是说,在人和吃的都上船,能正常行驶作战的情况下,“怒涛号”的承载能力只有295吨。

    就算把所有的东西都拆下来,船上甚至不放任何防御武器,最大的承载能力也绝对不会超过400吨。

    发动机的重量要改,但马力要加大,武器要全部卸下来,却要保证自身防御力,速度也要有所增加……

    就在夏黎满脑子都是“节能减排”、“加几个外挂”、“加大转换率”、“给敌人几个大鼻兜”、“如果你觉得有点累,送你个小地雷,把它扔给你的烦恼,把烦恼都炸飞~”这些乱七八糟完全不属于这个年代,甚至有些不着边际的想法,充斥在整个脑内,还带着b

    gm时,身侧伸过来一个大碗。

    陆定远将一碗面条放在夏黎手边,“吃点东西再继续画。”

    夏黎本想说自己不饿,结果看到了面条上面的大鸡腿,突然就觉得其实饿不饿的倒是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浪费粮食。

    夏黎果断停下写写画画的手,把桌上的稿纸往旁边一掀,拿过陆定远放在桌子上的碗,开始就着小菜和陆定远一起吃饭。

    看到夏黎毫不客气,一点都不怕弄坏,掀翻稿纸的陆定远:……

    桌子已经十分空旷,二人就这么简单的在这张夏黎用来研究的桌子上吃了一个午饭。

    陆定远随口询问道:“想好最后装备什么武器了吗?”

    之前夏黎就和他说过,要尽可能的减轻重量。

    但有些东西不可能不装备,否则就是给敌人送菜。

    夏黎嗦了一口面条,从碗底又扒拉出来一颗荷包蛋,感觉像是抽奖抽到了彩票,心情极好。

    “我准备不在减轻武器重量上下功夫了。”

    陆定远拿着筷子的手一顿,抬头有些诧异的看向夏黎。

    这可和她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不符。

    她想要让补给舰带更多的东西,就绝不可能轻言放弃。

    果不其然,夏黎接下来说的话,完全佐证了他对夏黎的了解。

    夏黎:“我准备在补给舰上设立两门近防炮,两个适配于空压弹、铝热弹、防空弹、燃烧弹的发射炮,一个信号探测器用于反导,一个高压水枪,外加我之前安装在饕餮号上的声纳鱼雷。

    饕餮号上的装备本就是我为了让饕餮号上有一个豪华餐厅,尽量往轻了减负的。

    这些东西加起来虽然没有“怒涛号”之前那些武器装备重,但近距离火力却绝对比他之前要强。

    给其他船补给方面,起重机、以及一些核心系统肯定不能少。

    除此之外,我还想给“怒涛号”左侧侧面配备一条小型飞机跑道,外加两架一吨左右的轻型战斗机,以方便对油管和水管的运送,进行远距离补给。

    主舰上的补给跟不上没有关系,反正它也不用于作战,到时给他弄几个可控制的外挂,在不影响行动的情况下,弄个上千吨的补给不成问题。

    好不好用的先用着吧,等钢铁质量上去了,这船完全还可以扩充。”

    到时候再弄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东西塞进去,武力威胁有多大不清楚,保证没人敢靠近这艘船太近。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