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他觉得要不是他搞出这一出‘叔嫂’把戏,自已也不会过得这么纠结……不过这念头刚出,他立即否定了,他觉得要感谢杨胜军。
要不是他这么一搞,自已就没有机会与那小丫头在一块!
长舒了一口气,陆寒洲内心嚣叫着:小丫头,你快点现出你的真实身份吧!
——只要你不是特务,我铁定疼你一辈子,把你当太后娘娘一样伺候着!
就在陆寒洲纠结之时,徐子矜已经坐上了去海市的班车。
从海市去广市,是最近的距离,上辈子,徐子矜去过好几次。
身带运气卡,运气不错。
这年头还没有迎来打工潮,海市火车站,买票的人不多,她买到了卧铺。
她一身半旧军装,一副老式眼镜,肤色暗黄,外加额头上一块铜钱大的黑斑。
一路上,她拿着一本书在看,没有人故意来搭讪。
下午五点,火车到了广市。
拿着介绍信入住了离火车站不远的招待所,东西收拾好,然后下楼打了个电话才去吃饭。
“徐子矜?”
七点半,徐子矜的同学陈卫东过来了,他在广市的消防总队当兵。
“好久不见!”
看到徐子矜这身打扮,陈卫东张着嘴:“你……你这是……”
“哈哈哈……我这是为了安全,怎么样,这化妆技术不错吧?”
岂止是不错?
陈卫东抽抽嘴角:“你要不叫我,我绝对认不出来这是你。”
“对了,怎么突然到这来了?工作分配了吗?”
“嘿嘿嘿……”
徐子矜先傻笑:“我过来是想赚第一桶金的,工作还没分好,不过快了。”
“我找你,是想请你帮忙,看看有没有关系,能找到进货的门路?”
陈卫东张张嘴:“你……果然是读书人!这信息就是与别人不一样!”
“我是没有这方面的关系,但我的班长就是本地人。”
“我跟他关系很好,明天给你答复。”
“对了,明天早上带你喝广式早茶,七点钟我来接你。”
徐子矜跟陈卫东不仅仅是同学,而且陈卫东的妈妈,她得叫堂姑。
陈卫东比徐子矜小两岁。
“嗯,这是从老家给你带的炸虾须和大白兔。这两斤是明前茶,我自已炒的,给你送人。”
包装精美,送人好礼!
两斤茶,分成四个盒子,分别用纸袋装好。
纸袋是春天的颜色,没有任何标识,不会让人怀疑。
陈卫东高兴坏了:“那我就不客气了!好久没有吃炸虾须了,想得慌!”
炸虾须就是红苋菜裹面粉,调上调料用油炸好当零食。
这东西是桐君县的特产,别的地方没有。
徐子矜乐了:“我就知道你馋!赶紧去吧,一定要帮我找一个人帮忙。”
“知道了!”
两人是没出“三代”的表亲,读书时两个人关系就很好。
因为性格比较野,徐子矜跟他玩成了兄弟。
次日是星期天,六点五十,陈卫东与他的战友过来了。
“班长,这是我表姐徐子矜。子矜,这是我班长李建民。”
李建民是典型的南方人,中等身材,一七零左右。
肤色较黑,眉骨稍高,大眼睛。
“李班长好。”
今天的徐子矜与昨天不一样了。
一身格子连衣裙,一副金边眼镜,两条黑黝黝的大辫子。
虽然没有了额头上的黑斑,但肤色并不白。
不惊艳,但绝对的不丑,那满脸的笑容让人看着很舒服。
特别是这一声江南人特有的软侬调“李班长好”,把李建民叫得脸都红了。
“你好!徐子矜同志,你叫我建民就好了。”
徐子矜摆摆手:“不不不,你是我表弟的班长,就是我的班长。”
“卫东,今天早上我请客,你带路。”
陈卫东知道徐子矜现在条件不差,也没争抢:“今天带你见识一下广市的早茶。”
广市的早餐又叫早茶,可不是喝茶,而是吃各种早点。
上辈子徐子矜来广市做过多场学术交流会,还上过多场专业课,对这里的早茶自是熟悉。
只不过到了早市,她还是惊讶了,没想到八一年的广市早市,竟然已如此的热闹。
果然,广省未来成为全国最发达、最富裕的省份,是有道理的!
李建民与陈卫东点的早茶都很实惠,徐子矜额外加了几份。
“我有钱,今年做茶,卖了一千多块,不用跟我省。”
瞬间,两个小伙子张大了嘴……
李建民不愧是本地人,他介绍的彪哥黑白两道都吃得开,是他的邻居。
“你想要些什么?”
徐子矜想了想:“我想看看电器与电子产品。”
“没问题,只要你出得起价钱,想要什么都有!”
出得起价钱……她钱可真不多。
第208章
离婚的消息泄露出去了
在广市待了三天,徐子矜用空间的大牌香烟、名茶和几瓶好酒,换了不少东西。
不过,都不是什么大件。
唯一的大件就是两个电饭煲,岛国来的最新产品。
她准备一个给自已爸爸、一个给姐姐。
面对这些限供的东西,彪哥还真是非常高兴:“以后再来,就找我。”
徐子矜另送了他两斤好茶:“明年新茶上来,我再给彪哥寄。”
这下彪哥更高兴了:“好好好!以后你再来,我一定帮你谈个最好的价钱!”
“谢谢彪哥!”
去了黑市,又逛了百货大楼。
这里已经有很多东西不用凭票就可以买了,回程的时候,弄了两个大纸箱。
“子矜,路上小心。”
陈卫东送她上了火车,再三交代。
想想自已这模样儿,简直就是丑到爆!
徐子矜嘿嘿直笑:“你说,我这样子,还会有人打主意吗?除非是想吐!”
明明一个大美女,现在成了个农村老妇女!
陈卫东脸皮抽抽:“你个鬼头,狡猾狡猾的!不过这样非常好,安全第一。”
那当然。
不过她这叫聪明,可不能叫狡猾。
这年头人贩子、小偷小摸,到处都是。
徐子矜笑眯了眼,朝陈卫东挥挥手:“走了,去了q省,记得找我。”
“这块手表,你拿着,别说不要。”
“将来你发达了,记得我的手表之情就好了!”
陈卫东:“……”
——我发达个毛线啊,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兵,能有发达的一天吗?
徐子矜知道陈卫东在想什么,未来的有钱人现在都在怀疑自已的能力。
可这充满魔性的八、九十年代,就是暴发户崛起的时代!
上辈子自已没想过要当一个暴发户,甚至有点看不起他们。
可到掏钱的时候才知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要不是为了钱,她能那样没白天、没黑夜的,废寝忘食地学习吗?
其实身体的苦,根本比不上脑力的苦。
深呼一口气,不准备再清高的徐子矜真诚地提醒道:“卫东,广市发展得很快,而别的省份离真正的改革开放还早。”
“我相信再过几年,广市这边的东西会越来越多。”
“而别的地方,依旧物资贫乏。”
“我这点东西拿到q省,价格可以翻几倍。”
“以后休息天,多去外面逛逛,了解了解行情。”
“有什么好东西,你打电话给我,我出钱你出力,我们俩合作发财。”
上辈子陈卫东与李建民合伙,他们在广市附近的几个大城市都开了公司。
陈卫东成了在外创业的典型,每次回到家乡,当地政府都将他奉若上宾!
这辈子徐子矜也不想放过,谁还会嫌钱多呢?
赚钱其实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陈卫东似乎有点懂了:“你回去以后给我写信,把你的想法好好的理一下给我。”
徐子矜挥挥手:“行,那我走了。”
“再会。”
火车是晚上的,徐子矜故意选的时间。
到达c市的时候,她找了个地方把东西收进空间,然后,一身轻松地回到了县城。
刚下车,就有一班开往乡里的车。
“爸。”
看着女儿笑盈盈地跳下拖拉机,徐承吊了几天的心总算放下了。
“爸,是不是妹妹回来了?”
屋里,传出了徐子康的声音。
“哥,我回来了。”
徐子康出来时看到门口的拖拉机,怔了一下:“娇娇,你这是?”
徐子矜笑呵呵的解释:“我买了不少东西回来,请这位师傅帮忙送回来的。”
“哥,快来帮忙。”
望着拖拉机车斗上这一大堆的东西,徐子康再次傻了眼:“这……这……你这是怎么弄回来的呀?”
这算什么?
她的空间,再多的东西也能放得下。
徐子矜心情好得不行,不停的笑:“请人帮忙啊,出钱就好了!”
“哥,你快点,人家师傅还要回家呢。”
拖拉机是在镇上请的,是隔壁大队的,这个人恰好又是徐子矜同学的哥哥。
人的运气就是这样,运气一来,什么都顺。
在镇上下了车,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她把东西移出了空间。
才移出没几分钟,就遇到了这辆拖拉机。
两个大队是相邻,而且去红星大队还要路过光明大队,这就更方便了。
两块钱,东西就拉回来了。
当然,这两块钱还是徐子矜强行给的。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她绝不欠人情。
很快,生产队上的人都知道徐子矜跟着同学去了广市,还买回来不少好东西。
“这不是投机倒把吗?”
有人震惊得不行。
可也有人信息比较灵通,听了这话,立即反驳:“你说什么呢?政府都开会了,现在要那个什么放开,不抓投机倒把了。”
“现在允许个人做生意,只要你有本钱。”
靠,这女人胆子也够大的,竟然敢跑那么远的地方去!
农村里,很多人连县城都没去过,到过省城的更是寥寥无几。
这出省跨市的,听起来仿佛是天方夜谭……
“这娇娇也太大胆了,敢去那么远的地方,就不害怕吗?”
不过,也有人觉得没什么:“娇娇在外省读了几年的书,去一趟广市也没什么吧?”
也是,人家可是读书人,在外省三年了。
“买的啥?”
云霞婶去看过了:“买了好多手表,据说都是外国货,可漂亮了。”
“还有那个收音机,能收到好多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