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1章

    “可我现在有个好老公,还有个好婆婆,这世上的女人有几个有我的命好?”

    她是个好婆婆吗?

    陆妈知道自已有时候脾气很硬,而且性格强势,所以遇上两个强势的儿女,他们都逃离了。

    可儿媳妇说,她好!

    陆妈的鼻子酸了。

    “子矜,娘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

    “娘的脾气就是个急性子,有人说我像爆竹一点就炸。”

    徐子矜笑眯眯地接了话:“娘,寒洲跟我说过你许多的事。”

    “您脾气是有点急,可是我觉得您并不是一个无缘无故发火的人。”

    “能让你发脾气的事,肯定不是小事。”

    “娘,您心地善良、关爱子女、遇事讲道理、为人争硬气,值得我们学习。”

    就她这火爆脾气,还值得学习?

    她这个儿媳妇呀,心地好、嘴也巧!

    婆媳俩越聊心越贴近,等做饭的时候,一个洗菜烧火、一个动手做饭,格外和谐。

    晚上,三家人围坐在树下,两张桌,大人小孩各坐一桌。

    “好吃!这个饭太好吃了!”

    “妈妈,以后我们天天做这个饭吃好不好?”

    小鹏跟刘子望同年,家里就姐弟俩,是父母宠大的,这性子比刘子望活泼很多。

    娟子大些,九岁的她已经懂事不少。

    瞪了自家弟弟一眼:“小鹏,这饭里有肉的,当然好吃了,可谁家天天有肉吃?”

    “别说没钱,有钱也没有地方买。”

    “妈妈,我说得对不对?”

    齐红点点头:“还是娟儿懂事,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

    “鹏儿,人要学会知足,别一天到晚就想着吃好的,看来忆苦思甜很有必要!”

    “要不然,你会忘本。”

    一边的徐子矜一听,乐了!

    “没这么严重。现在农村实行了承包制,农民养猪养鸡都不受限制了。”

    “粮种也会越来越好,粮食产量也会越来越高,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过。”

    “可能有一天,你们会看到肉都不想吃。”

    还会有看到肉都不想吃的时候?

    小姐妹可真是会安慰人。

    齐红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徐子矜这么说了,不过她只是当作玩笑话在听。

    饭好吃,菜又丰盛,整个家属院就数这里最热闹。

    很快就吸引了一群人过来,还有人拎了酒过来,于是,几个女人让了位。

    儿子不在家,陆妈留下住了三天。

    见儿媳妇把家照顾得井井有条,孩子们对她很尊敬,她才提回家的事。

    “有事就拍电报或打电话回来,娘过来很方便。”

    “不要我每次来你都给我东西,家里什么都有,你别担心。”

    “要是手头紧了,一定要记得跟娘说,可不兴跟娘见外,记住了没?”

    昨天晚上,徐子矜从空间找了几双黑色大雨靴和塑料凉鞋出来,又找了几件比较符合这时代的衣服。

    还有临时做的坛子肉,给陆妈塞了整整两蛇皮袋。

    这三天,自家婆婆把家务全抢了。

    你让她别做,她就说不当她是亲娘。

    此时听着婆婆的叨叨,徐子矜感到无比的亲切。

    她点着头,一脸认真:“记住了,娘,我可记得清清楚楚呢。”

    “有事当然要找娘,不找娘我找谁去啊,我可不傻!”

    “您路上小心些,家里要是缺些啥,你给我写信。”

    “肥料过几天就会到,这次寄多点,您尽管用。”

    有个仙女一样的儿媳妇真是太占便宜了。

    那个肥料真是个好东西。

    “嗯嗯嗯。”

    陆妈喜滋滋地回去了,徐子矜用自行车载着二十斤新米去了牛家村。

    “我婆婆送来的,刚打下来的。”

    九婆婆才六分水田,而且种的还是红米。

    因为红米耐寒好种,而且红米有饭,但红米是真不好吃。

    余琴留下十斤:“这次的稿费你都留着,不用给我了。

    占了人家的名誉,还占人家的钱?

    徐子矜不肯干了:“老师,您要这么做,那我就没脸见人了。”

    第330章

    上门借钱的

    余琴抬抬眼,静静地看着徐子矜,许久才开口:“你给我的东西,我拒绝过吗?”

    “吃的用的穿的,我们一家四口,花的钱少了?”

    “你跟我分得这么清楚,说给我当女儿的话,是假的吧?”

    又来了!

    夫妻俩都用这一招!

    余琴的性格,徐子矜算是了解了。

    再说下去,她得跟自已断交。

    “那这次的稿费比较多……”

    余琴头也没抬:“总稿费一人一半。”

    徐子矜:“……不跟你说了,我去九婆婆那。”

    余琴做出一脸嫌弃的样子,挥挥手:“去吧去吧,看着你就讨厌!”

    徐子矜:“……”

    ——这么别扭的性子……亏得牛伯伯受。

    九婆婆看到杂交新米时,倒是喜欢得紧。

    “丫头,这米能买到的话,你多给我买点来,我有钱!”

    “村里人种的大多都是红米,种杂交稻的没几家。”

    徐子矜笑得直翻白眼:“财主婆,我知道您有钱,放心吧,以后每个月都给您送二十斤来。”

    “现在天气太热,拿多了怕坏。”

    九婆婆高兴了:“算你小丫头聪明。”

    “过两天再去帮我弄点肉票来,价钱没问题。”

    “好。”

    老人家守着座金山,吃好点对身体有好处。

    再说了,有钱干嘛不实现“猪肉自由”呢?

    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徐子矜认为,有钱就应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违法。

    “明天再给您送肉。”

    “天太热,就送一斤,多了会坏。”

    这丫头,就是实在!

    九婆婆看了徐子矜一眼:“这么热的天,你不怕中暑,我还怕把你晒黑了小陆子不要你了呢!”

    “来五斤,我也学你炸成那啥坛子肉,放油里泡着,不会坏。”

    “想吃了,就夹一块切了蒸上,用不着你天天跑。”

    好吧。

    这老太太心疼自已呢。

    徐子矜接受了:“那明天我去买,炸好给你送来,坛子肉炸的时候太香,您这不行。”

    好吧,九婆婆答应了。

    这左邻右舍虽然隔得不很近,但大路上时常有人走过,太香了容易传出去。

    在战乱中长大,经过了天灾,又度过了建国后最乱的十年,九婆婆知道低调做人才最安全。

    前些年,很多人无缘无故就惹上事被批斗,她看得太多。

    自已一个孤老婆子,要是不低调,怕是被人弄死了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丫头,能弄多点就弄多点,不必省钱。”

    “这个拿去看着,能不能换钱。”

    九婆婆摸出两条大黄鱼塞在了徐子矜手里……

    “九婆婆,您手上就没钱了吗?”

    徐子矜张着嘴,瞬间合不上来了。

    九婆婆白眼一翻:“不是我没钱了,而是怕你没钱了。”

    “养着三个孩子,不需要用钱?”

    “拿去换了,老规矩:一人一半,这东西老婆子我又不差这一根两根的。”

    徐子矜脸皮猛抽,这可是大黄鱼,一根200克。

    两根,400克!

    主要是人家还不差这一根两根的!

    贫穷限制了徐子矜的想象力,要说她也是见过一个亿的人,但是在真正的财主婆面前,她还是个穷人!

    现在黄金价不高,而且去兑换需要很多证明。

    徐子矜灵机一动:她可以去空间找几样高仿武器卖给熊哥,他一直想那个,这个她就留下。

    ——聪明!

    仿真手枪不是真枪,但也能伤人。

    仿真手雷里装的只是烟花,但却有浓度很高的迷魂药,伤不了人,却能自保。

    回到家,徐子矜找出两把仿真手枪,二十个仿真手雷进了城……

    “熊哥,为了弄这些,我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整个华夏国目前仅有这几样。”

    “它的威力你也看过了,要吗?”

    熊哥看着地上和他的狗一起倒下的钢子,心中的震惊,已经根本无法形容了。

    有这些,保命容易多了。

    人在江湖飘,难免要挨刀,谁能保证不遇上危险?

    “你开价。”

    “一口价,8千块!依旧是,有好货只找你。”

    “但是,你对这东西的来处也必须保密。”

    这是肯定的。

    熊麻子知道,做他这一行的,守规矩是第一。

    这东西……熊麻子知道,它们要是拿出去,翻个五倍是最低了!

    当然,熊麻子根本想不到的是,他以五倍的价出手一半后,他们这行业内炒到了二十倍也是有价无货。

    “成交!”

    收了钱,徐子矜找了个无人之地,闪身进了空间。

    翻出早准备好的新肥料袋,把肥料换了个包装,然后找了个无人的地方,把肥料挪出来。

    十分钟后,她看见两个找零活的男子,两块钱请他们帮忙送到了邮局。

    寄好肥料,徐子矜把另一半文稿也寄了出去。

    邮局出来后,她又去了副食品公司,象征性地买了肉。

    破天荒遇到有牛肉,徐子矜买了三斤。

    回到家已是下午一点半,她先从空间拿了几斤牛肉出来,洗好,然后炖上。

    再拿出几斤肉,开始炸坛子肉,然后又做了一碗扣肉,九婆婆非常喜欢这个。

    一阵忙碌,已是下午五点。

    她立即把东西送去了牛家村……

    “您老人家运气好,买到了牛腩,我炖了土豆,这个晚上吃。”

    “梅干菜扣肉没加水的,一时半会坏不了,您要吃时再稍蒸一下就好了。”

    “这次只卖了一条,一共八千二,一百块买了肉,再给您四千。”

    “还有一条,还给你,一下子卖这么多太显眼。”

    九婆婆只接钱:“东西放你那,下次再去。”

    徐子矜刚想说,您这么多钱怎么用得完啊!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一阵呼叫:“九婶,九婶,您在家不?”

    九婆婆立即使了个眼色,两人迅速把东西收进了屋里。

    “大花,有事?”

    刘大花四十多岁,头发花白,脸长无肉,双眼精光,是九婆婆旁支的一个侄媳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