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8章

    因为它的火爆而触动了灵感,徐子矜在空间电脑上看了多部后世作品。

    经过多次修改,创作了这一部相对符合时代、具有爱国情怀、又引人入胜的中篇。

    本来,她是准备给潘导演的。

    去年底刚给了旺林影视一个剧本,罗三刚开拍,所以一时半会不着急。

    有作弊神器,又有电脑和打印机,徐子矜的创作速度自然是惊人的。

    听到这提议,她是真的有些心动了。

    “宁三爷,这部作品才连载三分之一,你就这么有信心?”

    宁三放笑了笑:“不是我有信心,而是我母亲无意中见到了这部作品,她老人家非常喜欢。”

    “如果你愿意合作,我一定给出你最优越的条件,当然,也有我们的要求。”

    “那就是在体现爱国情怀的同时,要增加一些剧情,特别是男女主角的感情戏。”

    难道那个宁老夫人是个言情痴?

    这时代,台省有名气的家都还没有涌出来。

    而徐子矜的这部作品,正是以三四十年代为背景的言情作品。

    但主打就是一个爱国。

    “能在国内上映吗?”

    宁三放笑着点了点头:“当然,宁家是生意人。”

    徐子矜小手一伸,一脸微笑:“成交。”

    这次轮到宁三放有点惊讶了:“你不谈谈条件?”

    徐子矜轻轻一笑:“宁三爷会亏待我吗?”

    “哈哈哈5151(524052*)!!!好!不愧是个军嫂,爽快!”

    宁三爷的确是个做大事的人。

    他给徐子矜的条件是,净利润的30%。

    不过,有一个附加条件,每年必须给宁氏影业提供一部优质剧本。

    这分成,若是放在一般的小公司,或许没什么。

    但宁氏影业,那是有票房保证的。

    此时的徐子矜并不知道,后世的金牌影视作者就此横空出世!

    因为这部作品除连载的版权外,其余的都是自已的,所以她直接签约了。

    宁三爷走了。

    熊麻子赶紧凑了上来,他用一种略带巴结的口吻开了口。

    “妹子啊,自从你提了那建房子的事后,我就想了很久,觉得你说的是条出路。”

    “这段时间,我跟几个战友一起商量了一下,决定按你说的干。”

    “现在,他们在准备各种工具,我这边也招了一些老部队退伍的战友过来。”

    “我现在想问问,你那个院子,能不能交给我们来建。”

    当然可以。

    自从得知熊麻子是工程兵出身后,徐子矜就在等他的决定。

    未来有二十年时间,房地产都是国家的经济支柱。

    她想分这一杯羹。

    用它做更有意义的事。

    “熊大哥,我就在等着你的消息,既然你这边定下来了,我现在就可以答应你。”

    “我图纸都带来了,你先看一下。”

    说罢,徐子矜从包里翻出了图纸……

    第738章

    新计划

    熊麻子工程兵出身,而且对建筑这一块,他很有天赋。

    一看这图纸,他立即被徐子矜的设计给震惊了。

    “妹子,你要把小院建成这样子?”

    徐子矜笑着点点头:“是的,未来城中的土地寸土寸金,我想要充分利用。”

    既能做商业赚钱,又能当住宅住人。

    这样的房子,熊麻子还是第一次见。

    “这结构好,这种房子,就是再过几十年也不会过时!”

    徐子矜闻言甜甜一笑:“可惜的是这地盘太小了,要是再大点,那就更好了。”

    地盘?

    熊麻子看了看图纸:“你这院子在哪块地方?”

    徐子矜眨眨眼:“就在二中的斜对面,旁边不远的地方就是市纺织厂。”

    这话一落,熊麻子的眼珠子都亮了:“妹子,看房子去?”

    虽然不知道熊麻子为什么这么兴奋,但徐子矜还是立即点了头:“好,实地看过再讲更好。”

    一行人去了,小院从熊麻子那过去三站路。

    看完之后,熊麻子指着旁边的一个院子问徐子矜:“若是把这个院子也划进来,是不是就够了?”

    这院子?

    徐子矜张张嘴:“那当然,如果这个院子能买下来,这规划就不一样了。”

    “如果有这块地,我会把一楼建成铺面,二楼建成饭店,三楼建成宾馆,四楼五楼建成住宅。”

    熊麻子一听,笑了:“那就建吧!”

    “这院子是我的老宅,现在我两个弟弟住在这,搬迁的事我来办。”

    这叫什么?

    徐子矜震惊得嘴都合不上来了。

    “熊大哥,真行?”

    熊麻子一挥手:“放心吧,我这个大哥在家里还是有地位的,你只要说你的条件就行了。”

    条件?

    徐子矜想了想:“地我买下来,大楼建成之后,给他们每人一个店铺。”“另外,再加一套不少于一百五十方的房子,永久的居住权。”

    那图纸上的房子,可不是一般的好啊。

    熊麻子听后,大手一挥:“走,去家里说。”

    这一说,就是大半天。

    熊家兄弟俩对自已的大哥非常尊敬,听完徐子矜的计划后,他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大哥,我们就按徐妹子说的,一个店铺、一套住宅,我们同意把院子并进来。”

    四楼五楼,徐子矜本来就是打造的跃层。

    这里,她也没准备卖,就想留给家里人住。

    本来面积不大,仅可做成三套面积约九十平的跃层。

    可有了熊家这个四五百平的院子,加起来有八九百平,那可就不一样了。

    院子变大了,设计图纸得重新修改。

    熊麻子叫徐子矜先提出设想,他会根据徐子矜的思路修改图纸,图纸审定之后,马上就可以开工。

    徐子矜听了很高兴,她颔首说道:“选个吉日开工,我明天就把钱给你送过来。”

    “不不不。”

    熊麻子连连摆手:“不急不急,等我把全部的预算做好、材料预定好,再跟你拿钱。”

    这也太好了。

    徐子矜再次建议:“熊大哥,你那两个弟弟不是工作不好吗?不如让他们跟着你干好了。”

    “等我们的店面建成了,我有人在省化肥厂,到时让你弟妹开个卖化肥的店好了。”

    “再过两年,鹏城的调料厂也将开工,到时候发点货过来,也可以开店。”

    这真是太好了。

    熊麻子的两个弟弟都没什么好工作。

    一个在环卫所当淘粪工、一个在纺织厂当搬运工。

    又苦又累的活,工资还不高。

    这一提议,熊麻子的两个弟弟眼珠子瞬间就亮了:“大哥,我们愿意跟你一起干。”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熊麻子是家中的老大,人也义气,这些年都是他照顾弟弟妹妹。

    如今,突然有了一个改变家庭生活条件的机会,他自然是分外高兴。

    “好,那等我这边准备好了,你们就把手上的工作辞掉,工作指标转让给别人,留点本钱做生意。”

    “哎!”

    兄弟俩高兴地答应了。

    中午,熊家非要留徐子矜吃午饭。

    徐子矜婉拒道:“我婆婆在我朋友的店里等我,吃饭以后有的是机会。”

    “熊大哥,这房子的设计,我觉得要有比较大的调整。”

    “你家这个院子后院比较长,这二楼做饭店面积有点大。”

    “我在想,一楼就做四个铺面,我们一家一个,余下的改成两个饭店。”

    “二楼、三楼、四楼,全部做成宾馆。”

    “我听说鹏城那边有小型电梯卖,然后我们加一层,五楼六楼做住宅。”

    宜桑市未来是个旅游城市,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几个大的景区,将来会大力开发。

    而且,现在这里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宾馆。

    建成一家现代化的宾馆,将来一定能赚大钱。

    每层有将近九百平的面积,两层就是一千八百平,若用三层呢?

    面积一大,徐子矜的想法就完全改变了。

    熊麻子也是个走南闯北的人,他一听双眼立即就亮了:“好,就按你的意见办。”

    “审批这块,我路子熟,我去办。”

    那更好。

    很快,两人又对着图纸进行了修改,出来时,已经十一点半了。

    “妹子,你真不要我送?”

    朱小莲的面店离这里很近,徐子矜笑吟吟地拒绝了:“熊哥,就这几步路,送啥?”

    “你放心吧,我手上有东西,没人敢惹我。”

    也是。

    熊麻子想到了徐子矜卖给他的那批高压电棍——那可是防坏人的神器!

    “好,那你小心。”

    与熊麻子道别后,徐子矜先去邮局给潘导演打了个电话。

    她不知道的是,在某处有四只眼睛正盯着她……

    “小姚,她跟这黑市头头关系怎么这么好?那个姓熊的,可不是什么好人。”

    说话的赫然是李思佳的妈妈朱淑青,她嘴中的小姚正是林政委家属姚梓莹。

    这两人在一个单位工作,提前从单位溜出来去转转,没想到碰到了徐子矜。

    看着徐子矜与熊麻子有说有笑,姚梓莹点点头:“这两人……有问题。”

    对,肯定有问题。

    自从与李科长离婚后,朱淑青的心越变越冷,她心中充满了对徐子矜与陆寒洲的恨。

    她一直认为,若不是这两个人,自已的女儿是不会走到这一步的。

    ——姓徐的,等我抓到了你做坏事的把柄,我要让你好看!

    第739章

    陆寒洲去了边境

    徐子矜完全没有想到自已的行踪会被这两人看到,更不知道这朱淑青还想害自已。

    到了邮局,正好没什么人,她很快就拨通了潘导的电话,说了一下与宁三放签约的事……

    “老师,没有提前与您商量,就把作品给签约了,对不住了。”

    电话那头,潘导演先是一脸惊讶,但更多的是替她高兴。

    “没事没事,这是你的权利,不必内疚。”

    “小徐啊,说真心话,现在内地这方面不如港城,这一块还不能做到这么迅速。”

    “而且我手上刚开始拍你的新作,今年根本不可能再拍第二部。”

    “你的这部写得也是非常好,满满的正能量,若能拍成电影,那是再好不过了!”

    “谢谢老师!”

    徐子矜真诚地说了一句。

    文化产业将来是圈钱最快的赛道。

    用它赚来的钱再投资实业,研发新产品,振兴民族企业,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上辈子的徐子矜局限在个人感情的小圈子里,格局太小。

    这辈子,她生活的环境变了,她的格局也完全打开了。

    她没学过军工,无法替国家的军工事业做贡献。

    她也没学过医,研发不了什么济世救人的好药品。

    但她的空间有亿万吨的物资,能拿出来帮助无数有需要的人。

    国家是老百姓的后盾,老百姓是国家的基础。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