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章

    江柠看着她的眼睛,笑了一下,问她:“你不是说给你家里建了大楼房吗,然后呢?有你的房间吗?”

    第11章

    11

    江月琴愣了一下,随即涨红了脸:“当……当然有我房间!”

    江月琴家的楼房是加盖的,她前几年拿回家的钱,只建了个平房,房间格局是中间一个堂屋,两边是正房,左边的正房是留给她哥哥结婚用的,自然是哥哥房间,右边的正房是她爸妈房间,带着她弟弟睡,旁边一个小厨房。

    想到楼上要加盖一层,到时候肯定有她的房间,她的声音又大了起来:“我家可是楼房!房间多的是,怎么可能没我房间!”

    江柠听到笑了笑,没说话。

    她家也是大楼房,江爸喜欢热闹,希望儿女们都住在一起,特意建的很大,上下三层,十多个房间,她三日回门那天,推开自己的卧室门,床上睡着的是嫂子和侄子侄女,说以后那就是她小侄女房间了。

    连她三日回门都等不及。

    江月琴被江柠说的心烦意乱的,气哄哄的走了,回到家,直接问她爸妈:“楼上哪个房间是我的?”

    她父母一愣,都沉默了。

    江月琴父亲说:“什么房间不房间?房子建好肯定有你住的地方!”

    江月琴今天却杠上了:“我不管,我要右边房间!”

    楼上加盖两个房间,左边肯定是要留给弟弟以后娶媳妇用的,那她就要右边房间!

    她爸妈挥挥手:“行行行,右边房间归你。”

    在她父母看来,女儿在外打工,也就过年回来,她都十九了,再过两年就嫁人了,什么房间不房间的?

    *

    江柠将河蚌壳刷干净的河蚌拎回家放木盆里养着。

    全家就这么一个洗澡盆,晚上江妈他们回来还要用盆洗漱,如果到时候江妈没盆用,肯定会将她辛苦摸回来的河蚌给倒掉。

    为了节省时间,她在木盆里放了一勺油,又舀了一大勺粗盐洒里面。

    在河蚌和螺蛳吐泥沙的功夫,她去处理这些快死掉的小杂鱼们。

    小杂鱼不好清理,主要是一只一只的要将里面内脏清理出来,小杂鱼因为小,数量就多,非常废时间,她只能先淘了米,将米放在大锅里煮,将中午要烧的小杂鱼先挑拣出来,用料酒、葱姜蒜先腌制着,再继续处理剩下的小杂鱼。

    等杂鱼们都清理干净,那边腌制了半个小时的杂鱼就可以下锅红烧了,为防止粘锅,在下杂鱼之前,还得沿着锅边撒上一些盐粒。

    陶罐里没有细盐,只有散装卖的粗盐,将杂鱼们都煎的两面金黄后,放入姜蒜干辣椒爆香,再放入大酱炒香,加开水煮熟,最后出锅的时候放入青红辣椒和蒜叶。

    没有郫县豆瓣酱,只有大伯娘晒的黄豆酱。

    江妈厨上的手艺不行,每年大伯娘要晒酱,江妈都拜托大伯娘帮着一起晒些,之前她烧小龙虾也是用大伯娘晒的酱。

    红烧杂鱼,凉拌藕带,又炒了个蒜香茄子,自己先吃了些,给河蚌换了一次水,又倒入油和盐,继续让它们吐泥沙,搞完这些给江爷爷和江爸江妈他们送饭去。

    因为经过稻场,先给江爷爷送的饭,等到了河滩,已经摸了一上午鱼的江爸和江妈,推着小半菱角盆的鱼,坐到了岸边,在沟渠里洗了手,拿起饭就吃了起来。

    菱角盆里有水,鱼都还活着。

    他们这里虽然临河,可每年也就给秧苗灌水抽水时,才能来露出河面的河滩上摸点鱼虾之类,大河是不能去的,所以每次抽水露出河滩,基本都是全村人一起上,一年难得一次可以摸很多鱼,改善家里伙食的机会。

    家里妇人们,也会趁此给娘家送些鱼。

    江妈也是如此。

    她想多抓一些鱼,给娘家哥哥弟弟妹妹们送去。

    她娘家在山里,平日想吃鱼,要么是山下买,要么是山涧里捞一条两条小鱼。

    江妈是家里老二,上面一个大她三岁的哥哥,下面的弟弟妹妹全是她一手带大的,和他们感情很深。

    这也是曾经的江柠常常会自我怀疑的一点。

    孩子濡慕母亲是天性,可她的母亲对她的哥哥们,对她自己的兄弟姐妹们都很好,唯独对她不好,是不是因为她不够好?

    于是越发的乖巧听话,压抑自己的本性去讨好江妈。

    那时的她,对自己没有清晰的认知,对江妈没有清晰的认知,对人性的复杂也没有清晰的认知。

    江妈见江柠站在岸边看着,不想放过她这个劳动力,问她:“吃饭了吗?”

    已经吃过的江柠:“没吃。”

    想要让江柠下去摸鱼的江妈:……

    没有戴表,江妈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全村大人小孩全都来摸鱼,有些人家比江柠送来的饭菜都晚,她便也没了以此来骂她的理由,便说:“真是懒的出奇,人家一上午能摸一脸盆鱼回去了,就你,尽折腾些没用的!”

    江柠不想听她啰嗦,转身就走。

    江妈以为她是急着回去吃午饭呢,加上江柠烧菜的手艺着实不错,她也确实饿了,快速的扒饭。

    江柠回去没有急着去处理河蚌,而是先准备要做田螺辣椒酱和河蚌辣椒酱的材料。

    既然叫辣椒酱,除了主要材料的螺肉和河蚌肉,当然少不了辣椒了。

    他们当地人爱吃辣,各种朝天椒、小米辣都有,就连做虎皮青椒的菜椒,都非常辣,甚至日常的饮食,懒得烧菜的人,直接就用辣椒酱拌饭吃。

    江家人也爱吃辣,院子里,菜地里,都是江爷爷和江爸种的各种辣椒,门口也挂着一串串晒干的红辣椒。

    江柠直接摘了一串,剪了捣碎成辣椒面,小米椒、朝天椒也切了许多备用,接着是姜蒜末、白芝麻、花生、各种香料等。

    有些香料没有,整理更多汁源,可来咨询抠群,以五二二七五二吧一她就采了些药芹回来。

    药芹是他们当地产的一种芹菜,水沟里到处都是,也没人吃,因为芹香味太浓了,浓郁的像中药味一样,被本地人称作药芹。

    等这些都准备好,河蚌和螺蛳吐沙差不多有四个小时了。

    其实最好能多养两天,河蚌和螺蛳会更干净,但她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她必须在晚上江妈回来前将一切都做好。

    她用框将河蚌螺蛳带到池塘边,用刀将河蚌一个一个剖开,肉挑出来,扔在搪瓷盆中。

    她这次摸的河蚌着实有些多,足足装了大半搪瓷盆,洗干净后,又倒了江爸自己酿的米酒、白醋、盐粒、淀粉进行反复搓揉清洗,将上面的粘液洗掉,这一步可以去腥。

    淀粉是自家洗的红薯粉,每年洗了粉都吃不完,江柠趁着江妈不在家,可劲儿用。

    一边洗,江柠脑中就已经浮现出河蚌的十八种做法。

    河蚌其实可以制作出很多美食,什么河蚌咸肉豆腐煲、河蚌冬瓜煲、河蚌腌笃鲜、河蚌鲜笋煲、小炒河蚌、酸辣河蚌、干锅河蚌田螺、蒜蓉粉丝河蚌,等等,越想越馋,馋的她直吞口水。

    十来岁的她,真的太缺肉了,整个人瘦的真是皮包骨。

    她快速的做了几个蒜蓉粉丝河蚌解了馋,这才又开始处理河蚌肉来。

    用河蚌肉做肉酱,其实并不是烧河蚌的好选择,肉容易老。

    可是没办法,她缺肉啊。

    将河蚌肉快速焯了水捞出,倒入料酒、葱姜蒜、胡椒粉腌制在那,开始处理田螺。

    田螺和河蚌不一样,洗干净后,得先下锅煮熟,煮的田螺嘴上的薄壳脱落,再将田螺肉一个一个的挑出来,非常费时间。

    挑出来后,还得再清洗田螺肉几遍,直到洗的再怎么搓揉,水也完全清澈为止。

    到此,准备工作基本就做好了,然后就是起锅烧油。

    做田螺辣椒酱,最好是使用猪油。

    可那么大一块猪油,她要是全部给用了,她妈回来估计得疯,就只能用菜籽油,菜籽油将芝麻和花生炸香,再放入药芹和香料,直至药芹和香料炸的金黄,香味都渗透进菜籽油里,捞出,再倒入螺肉炸至表面微黄,依次放入各种提前准备好的辣椒和黄豆酱。

    蚌肉辣椒酱的做法和田螺辣椒酱的做法差不多,只是田螺肉需要过油炸一下,河蚌肉却不用,河蚌肉稍稍炸一下,肉就老了,是以河蚌肉是最后放的。

    等到两大搪瓷盆的肉酱做好,江柠满满都是成就感。

    她在厨房的架子上找了几个罐头瓶出来,洗净煮了后,晾干,将肉酱装入消毒锅的罐头瓶中,再滴蜡封口,放入地窖中。

    她家地窖口,就在她房间的床下面,每次进出都要钻到床下面去。

    她们这地因为临河,空气潮湿,睡得都是高床。

    此时天色逐渐暗了,江柠估摸着江爸江妈他们应该要回来了,就没再耽搁,因为有肉酱,就没再做饭,直接做了手擀面,热面过了凉水,将晾凉的肉酱浇上去,撒点花生、黄瓜丝,葱花、蒜蓉……美滋滋。

    她忍不住吃了满满一大碗螺肉酱凉面,再盛了给江爷爷送去。

    还没到稻场呢,就见到扛着菱角盆的江爸和挑着一担子鱼的江妈。

    江爸江妈实在累的够呛,江爸连连喊江柠:“快来给你妈搭把手!”

    江妈也是累的不行,以为女儿会过来替换她呢,结果江柠头也不回的跑了:“我先把面给爷爷送去,一会儿面坨了。

    刚准备轻松下的江妈:……

    江妈也是性格很刚强的人,哪怕累到极致,依然强撑着一口气,将两大框的鱼挑回家。

    江爸也不敢耽搁,放下菱角盆,就飞快的去池塘里挑水,倒入菱角盆中,再将两筐鱼倒入菱角盆中,生怕它们死了。

    天这么热,鱼要是死了,可不经放。

    江爸挑水的功夫,江妈在井边打了水,洗脸洗胳膊,简单清洗自己身上的泥巴。

    过了会儿,江爸也过来。

    江爸直接就脱了上衣,穿着裤衩,在井边洗头洗澡。

    江妈本想让江柠给她打水洗澡,可江柠现在不在家,只能拖着疲累的身体,自己去倒洗澡水。

    等她自己把这一切都弄好了,江柠回来了。

    江爸江妈都饿了,江爸洗干净后,就迫不及待的喊:“柠柠,晚上做了啥好吃的?有没有小龙虾啊?”

    “没有!没烧菜,晚上吃手擀面!”

    江爸就手擀面的印象,还停留在江妈做的死疙瘩手擀面上,闻言顿时失望的不行,期待值一下子就落空了。

    这些天都让女儿把嘴巴养刁了。

    是的,江妈做的手擀面,重点不在于擀,也不在于面,而在于疙瘩。

    江爸亲切的称呼它为:疙瘩汤。

    就是一团一团的面疙瘩,下在清澈的水里,里面在稍稍放上一丢丢的猪油和盐,就是一碗妈妈亲手做的手擀面疙瘩了。

    这样的面疙瘩,外表熟了,一口咬下去,里面还是生的,会喷面粉的那种。

    长大后,看到电视上的广告台词:想念妈妈亲手做的手擀面……

    江柠都会露出‘咦~’这样的想不通的表情,咋会有人想念那玩意儿?

    此时此刻,江柠将她做的手擀面从凉水中捞起,放上黄瓜丝、番茄片、花生、葱花,再浇上她做的蚌肉酱,端到江爸面前。

    第12章

    12

    此时江妈也洗完澡出来了,饥饿的她,也吃上了江柠做的河蚌辣椒酱面。

    她吃的一声不吭。

    还是江爸呼啦啦一大陶钵的面吃完,意犹未尽,问她:“这什么酱,怎么这么好吃,怎么做的?”

    江柠在一旁默默的,“就是河蚌肉酱啊。”她又把河蚌辣椒酱的做法跟江爸说了一遍。

    江爸江妈这才发现,她上午摸的河蚌和螺蛳都没有了,江爸拍着大腿:“我滴乖乖,这河蚌还能这么好吃啊!”

    几乎只要说到河蚌,大家对河蚌的印象就是肉又老又腥,已经形成既定印象了。

    毕竟那个年代,哪里还有钱买料酒去腥?通通一锅煮,有点粗盐都不错了。

    江爸眼睛亮的惊人:“你把你做的河蚌辣椒酱给我瞧瞧。”

    江柠去拿了一瓶螺肉辣椒酱过来,递给他。

    江爸开盖吃了一筷子:“这个螺蛳居然还能做酱!”而且还这么好吃!

    江妈想吃,但是又冷着脸,没去夹,还是江爸给她碗里倒了些,江妈嫌弃地皱着眉头:“别给我,我不吃这玩意儿,又不是没东西吃,吃这么个东西。”

    她一筷子给江爸夹了回去。

    到底是剁碎的酱,一筷子是夹不完的,又皱眉吃了起来。

    味道确实好。

    江爸说:“回头我做点去镇上卖卖,看能不能卖的出去。”

    江妈皱眉嫌弃道:“你可拉倒吧,这破玩意儿田里到处都是,谁家钱多了,会买这玩意儿?你别想一出是一出。”

    江爸不乐意道:“还没卖怎么知道卖不出去,反正这东西不值钱,水电站那里多的是,卖不掉自家吃也不妨什么?对了。”江爸对江柠说:“到时候卖不掉还可以给柠柠和江柏送去,多多少少也算个肉啊。”

    “要弄你去弄,别找我,地里的活还干不完呢,整天整这些没用的东西。”

    江妈哗哗吃完面,就回房间看电视去了。

    江柠道:“你拿去卖的话,螺蛳摸回来,最好多养两天,把泥沙吐干净。”

    江爸这才想到,上午才捡的河蚌和螺蛳,下午就做成酱了:“怎么没多养两天?”

    江柠说:“没地方养,就一个洗澡盆,家里要用呢。”

    这确实是个事,江爸皱眉,他要做螺肉酱的话,肯定要有个东西养它们。

    现在去摸螺蛳肯定来不及了,农村的夜晚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而且他今天也累了一天,需要休息了。

    江爸和江妈都没有看很久电视,新闻联播后面的天气预报看完,就睡下了。

    她明天一大早起来还要回娘家给兄弟妹妹们送鱼呢。

    经过他们一整天鬼子扫荡一样的捕捉,河滩上的鱼已经很少了,可次日依旧有很多人在那里摸鱼,多以年轻的小孩子们为主,也有少量的大人。

    别以为抓了这么多鱼,家里就有鱼吃了,所有的活鱼,都是要带到镇上去卖的,只有死掉的鱼才会被留下来,要么自家吃,要么腌了,晒成鱼干,等家里来客人了,或是年节的时候再吃。

    江爸天还没亮就起床去抓小龙虾了,江妈起的也早,天刚亮了点鸦青色,她就起来,过去喊江柠起床,没想到她在里面把插拴拴上了。

    她就拍门:“起来了!把鱼腌上,再不腌都要臭了!”

    昨天摸回来的鱼并不是每一条都还活着,有些昨天就死了,有些是昨晚死的。

    江柠被她吵的也不睡了,起床洗漱。

    没一会儿,江爸就拎着一桶小龙虾回来了,拿着刷子去池塘边刷小龙虾,怕赶不及去镇上的船,喊江柠过来和他一起洗。

    两人一个刷小龙虾,一个给小龙虾去除虾头和虾线,洗好后,又急急忙忙去烧香辣小龙虾。

    江柠给他切了不少黄瓜条、青椒、蒜叶拌在里面,“有人买小龙虾,你就送些黄瓜条和青椒给人家,汤也免费,要是没人买,就去姑姑家借个碗,拿几个出来给人试吃,尝过了知道好吃,总有人买的。”

    “行了,我知道。”江爸笑着说:“我得走了,一会儿该赶不上船了。”

    他拎起装着小龙虾的木桶,盖上盖子,又挑起两个大塑料桶的鱼,赶忙走了。

    江柠急忙拿了一罐螺肉酱过来,给江爸带上:“帮我带给姑姑!”

    江柠初中三年,经常饿极了的时候往姑姑家跑,在姑姑家蹭一顿饱饭,姑姑和公婆住在一起,她的到来,给姑姑添了许多不便。

    江爸又是挑,又是拎,都没手拿了,十分为难。

    江柠就跟着他,接过他手上的桶:“我给你送到船上去。”

    其实她想跟着一起去的,她在山上藏了很多小龙虾呢。

    路过稻场的时候,江爸抽了点稻草,快速的搓了个草绳,系在瓶口上,然后挥手赶她:“回去吧,过些天就开学了,赶紧回去把书多看看。”

    回到家的时候,江妈已经走了。

    江柠见天色还早,戴了帽子起身去地里摘长豇豆。

    这些都是她上学后要吃的菜。

    学校食堂有菜,可家里给她定的每月三十斤粮票,根本吃不饱,粮票都用来打米饭了,菜得自己带,不然不够吃。

    说来很神奇,江妈和江爷爷腌制的酸菜也好、缸豆也好、萝卜也好,通通都是烂的。

    从小到大,人家吃的酸豇豆都是又脆又酸,只有他们家的缸豆,是软烂发苦的,颜色也特别感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