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1章

    还和门卫说了,她爷爷来了,就在旁边铺子里,她有些不放心,想去看看,门卫看了她手中端着的两个饭缸好几秒,知道她说的大概是真的,才放人说:“没有下次了啊,快点回来啊!”

    江柠忙谢过门卫大爷,先去附近的招待所找王咏,王咏已经退房离开了。

    他要先坐汽车去邻市,乘邻市的火车去广市,光是路上就得花费二十多个小时,所以要早一些。

    江柠扑了个空,又带着她打的早饭去找江爷爷。

    江爷爷年龄大了,觉也少了,早早就起床,在门口摆了个小摊子,摆放着他昨日带的蔬菜。

    因为昨天摘的,蔬菜没有今天新摘的新鲜,可有路过的人见江爷爷卖的便宜,你一把我一把的,也卖了不少。

    还有人好奇地问江爷爷:“怎么是你老在卖菜呀?店老板呢?”

    大家都以为王咏是店老板。

    江爷爷不知道,只以为衣服是王咏的,那说王咏是店老板,似乎也没错,就说:“他回去咧。”

    听得人都不由恍然大悟:“肯定是衣服卖的差不多了,人家回去了。”

    买到衣服的人都暗自庆幸,果然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遇到便宜果然是要抢的,这不?人家店老板衣服卖完就回去了?

    想到自家嫂子之前还犹犹豫豫要不要来买的,她们回去赶紧跟自家亲朋好友说,让她们赶紧来买,店里衣服不多了呢,卖完就没了。

    没看到吗?老板都回去啦!

    还有问完后,当场就想买的。

    江柠过来时,就是看到有人来店里买衣服,因为店里换了人,店里衣服也不多了,看江爷爷老老实实乐乐呵呵,看着很好欺负的模样,就不由跟江爷爷还价说:“这衣服都没几件了,给我们便宜些得了,我多买几件。”

    江爷爷就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已经是最便宜了,听我孙女说,再便宜就要亏本了。”

    原本就觉得这些衣服很便宜的婶子,听到连老实的江爷爷都这么说,更是觉得这个价钱已经压到底了,买了衣服高高兴兴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江柠来看江爷爷习不习惯,江爷爷不以为意地说:“这有什么不习惯的?习惯,我习惯的很,你上你的学去,不用担心我,我好的很!”

    江爷爷觉得,就再也没有比现在更美的日子了。

    孙女就在距离他百米左右的学校里,想看就能去看到,住的屋子明亮又干净,屋后有个小廊檐,廊檐下接了个自来水管,取水洗漱什么的都很方便。

    尤其是,刚来第一天,他大孙女居然还过来给他送了早餐,听大孙女说,这东西叫小馄饨。

    江爷爷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这玩意儿,皮擀的比纸还薄,里面包了指甲盖那么大点的肉,问江柠多少钱,知道要二两饭票后,江爷爷顿时嫌弃到不行:“就这么点玩意儿就要二两饭票?二两饭票都够吃一碗大米饭了,这东西吃到肚子里不就跟吃了空气一样?下次别给我买了,我不爱吃这玩意儿。”

    一边嫌弃着,一边将汤都喝的干干净净。

    江柠还给他带了个学校食堂做的大肉包。

    此时食堂的肉包,那是真大肉包,陷是好陷,就是此时的人吧,吃包子图的都不是多好吃,而是要吃饱,所以一个大肉包子,那是真的大,皮厚馅儿大,一口咬下去,都是鲜香的肉汁。

    江爷爷问江柠肉包子多少钱一个,得知是五两饭票两个后,江爷爷立刻说道:“以后就给我带这个,这个好吃,也能吃饱肚子。”

    他心想,刚刚那什么小馄饨吃到肚子里,不是撒泡尿就没了?城里人也真是闲,居然擀那么薄的皮,有这闲工夫,不如吃顿饺子了。

    唉,回去得跟那帮老家伙们好好说说,这什么劳什子的小馄饨。

    他们肯定没吃过。

    想到他的那帮老伙计们都没吃过,而他吃过这什么小馄饨的东西,江爷爷想想就觉得心里美滋滋。

    又可以去吹牛了呢。

    江柠就看着江爷爷那副口嫌体正直的样子,心底暗暗好笑。

    她其实是明白,江爷爷是最愿意尝试新东西的人,他对她给他买的所有新东西,新食物,都很乐意去尝试,哪怕尝试了后,他不喜欢,甚至嫌弃,他还是会去喝。

    比如电视上广告天天在放的‘某某豆奶,欢乐开怀’,听说这东西有营养,江柠后来拿了奖学金后,每个学期的假期回到老家,都给江爷爷买各种老年人奶粉,豆奶、藕粉,给江爷爷补身体。

    江爷爷特别讨厌豆奶的豆腥味,可因为是大孙女买的,电视上也天天播放广告,他每天都要冲一杯豆奶,用透明的罐头瓶装着,然后慢慢悠悠踱步到放牛的老人们中间,打开透明罐头瓶,叹气地抱怨道:“唉,我大孙女在大学拿了奖学金,买什么不好,听说那豆奶有什么营养,用奖学金给我买了一堆牛奶、豆奶,说给我补身体,这东西又不好喝,难喝的要命,还要我天天喝。”

    说着怅惘地喝了一口,眉头都皱了起来,用实际表情向大家展露,这豆奶有多难喝。

    难喝到那群放牛的老伙计们听了想打他。

    店铺里开火不方便,江爷爷就一个人,江柠怕他一个人又不好好吃饭,干脆跟他说,让他别做饭了,她每天中午去食堂打了饭菜给他送来。

    “食堂饭菜做的给师生吃的,食堂大师傅们自己都吃自己做的菜,卫生应该没问题,又不贵,省的自己烧饭麻烦,又要煤炉又要煤,还要洗碗筷,我就直接从食堂给你打了饭菜送来,中午直接在水房给你打一壶开水,一起拎来,水不够的话,傍晚我再给你打!学校一壶水只要一两饭票,你点个煤炉,一天烧的煤都不止这个钱了。”

    那对江爷爷来说是再好不过。

    江爷爷一个人吃饭,正懒得费事呢,就想着中午一碗芝麻糊了事,现在食堂能打菜打水,省的他烧了。

    只是江柠偶尔出来一趟,门卫大爷还能放行,一日三次的这样跑出去,就是走读生也没这么干的,门卫说,必须要拿到她班主任和政教处主任开的证明,他才能给她放行。

    江柠又去王老师和政教处主任那里开证明。

    王老师那里证明倒是好开,事情讲清楚明了,班主任了解情况确实属实,就给开了,可到了政教处主任那里,江柠磨了半天,又是讲好话,又是说爷爷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说服他来到吴城,就是想就近照顾他,监督他好好吃饭,甚至连江爷爷的体检报告和医生开的病历本都拿出来了,政教处主任才跟着去实地考察了情况,见江柠说的情况确实属实,这才松了口,给江柠开了早中晚放学后,可以离开学校二十分钟的证明,并严格规定,离开学校和回到学校,必须在进出登记本上写明出去和回来的时间,去了哪里。

    “除了你说的这个店铺,别的地方哪里都不能去。”政教处主任面容很严肃:“不然出了事谁能负的起这个责?”

    “对对对,您说的对,您这是对我们学生负责呢,若不是有您这些负责人的好老师,好领导,也不能把我们一中管理的这么好,学生成绩也这么好,成为我们吴城首屈一指的重点学校,我作为一中的学生,深深的为自己身一中而感到骄傲,为自己能考中一中,成为一中的学子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江柠一顿彩虹屁输出,把政教处主任都夸笑了,用笔点了点江柠笑道:“滑头。”

    可明知道她是拍马屁,政教处主任还是被她拍的舒舒服服,证明马上就给她开好了,还忍不住叮嘱她:“每次只有二十分钟啊,我会跟门卫打招呼的!”

    “放心!主任!我外号飞毛腿,保证只会提前,不会延后!”

    搞定了证明的事,江柠中午打了饭菜,就往江爷爷那跑,顺便看看江爷爷过了一上午适不适应在店里卖衣服的活。

    “咋不适应?适应的很!有啥不适应的!”光是一个上午,他就卖出去十一件衣服了,其中两个大妹子都是买了两件。

    他以为一件衣服也就赚个一两块钱,十一件衣服,那就得十几块钱了。

    一上午就能赚到十几块钱,那一个月,不是起码得挣三四百块钱啊!

    江爷爷算清楚这个账,简直惊呆了。

    第57章

    57

    三百块!

    此时的好多干部的工资都没这么高呢!

    估计比他们大队书记的拿的钱都多。

    这下什么巡山的工作,

    什么怅惘迷茫,通通都没了!

    一个月能赚三百块,哪怕减掉房租、水电,

    一个月起码还有一百多块吧?

    如果能有一百二十块一个月,

    一年就有一千五,孙女一年两个学期的学费就够了。

    想到这里的时候,

    原本还因为辞掉巡山工作,情绪有些萎靡和不习惯的江爷爷,一下子就支棱起来,那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

    天空都蓝了。

    中午江柠给江爷爷打的菜是青椒炒藕片干和雪菜红烧肉。

    食堂的饭菜除了雪菜红烧肉,是常年不变的外,

    食堂其余的菜,会根据市场上上市的时令蔬菜的变化而变化。

    比如此时,

    正是藕上市的季节,市面上的藕极其便宜,学校食堂为了节约成本,就会买藕,每天不是炒藕片就是炒藕丝,

    买的藕也不是中间段的好藕,

    而是藕两端的小藕节和扁扁的长藕节,

    本地人称之为藕屎。

    这样的藕没有中间段圆润的藕好卖,

    卖藕的人通常都是将两端的小藕节和长藕节切下来,

    中间的藕段送入市场,

    两端切下来的藕节就送到学校附近的小食堂,学校食堂为了减少成本,

    也会低价收这样的藕节。

    这些藕节的口感和营养和中间圆润的藕段没区别,就是小和扁,看着没有中间的藕好看,切下来一圈一圈的,做炒藕片倒是刚好合适。

    江爷爷这些生在河边长在河边,家乡的河滩一望无际都是野生莲藕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些藕片是出自藕身的什么部位,嫌弃地吃了口藕片说:“这些都是小藕屎啊?”

    食堂大师傅手艺不错,藕片炒的清爽脆嫩,里面点缀着些许的小米辣,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江柠吃的津津有味:“这么多藕片才二两饭票呢。”

    要不是足够便宜,哪会有这么大的量。

    在江柠看来,只要食物卫生方面没有问题,吃藕身上的哪段都是一样。

    江爷爷只吃藕片,却是一块没动,推到江柠面前,故作嫌弃:“我不吃这玩意儿,你拿去吃了。”

    江柠直接把自己的饭缸往江爷爷面前一伸:“我也有呢,食堂打菜的姐姐们都可喜欢我,每次给我打的菜都多多的,足足的。”

    江爷爷听了就乐。

    他觉得自家孙女哪哪儿都好,没人会不喜欢自家的大孙女。

    他就想到了江妈,笑容又敛了敛,心底暗暗叹了口气。

    “你正在长身体,多吃肉才长得高,唉,你这身上都没二两肉。”在他眼里,孙女永远都是瘦的,她上大学后,身上明明已经长了许多肉,可每次回家,爷爷看到她,都还是会心疼的直说:“瘦了,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然后将自己平时不舍得吃,腌的咸鱼咸肉都拿出来蒸给江柠吃。

    儿女们给他买的桂圆红枣之类的食物,他也舍不得吃,一直留着等江柠回来给她带回学校吃,生怕她在学校吃不好。

    那些桂圆红糖,因为放的时间太久都生虫结块变味了。

    江柠红烧肉打两份,就是为了防止江爷爷要把肉让她吃的情况,边吃饭边说:“肉太多吃了腻,我吃不下了,爷爷你吃。”

    江爷爷还第一次听到有人说,吃肉能吃腻的,一时又觉得,老百姓日子是真的越来越好了,孙女都能说出吃肉吃腻了这样他想都不敢想的话来了。

    他也就没有拒绝孙女的好意,夹了几块吃。

    食堂大师傅的手艺是真的好,红烧肉肥而不腻,雪菜的酸香中和的恰到好处。

    吃了几块后,江爷爷就说什么也不吃了,见江柠也不吃,江爷爷无奈:“那你带回去给你二哥吃。”

    江柏在接过江柠送来装着红烧肉的陶钵的时候,才知道,江爷爷居然到了吴城的事。

    “爷爷来吴城做什么?他不巡山了?”

    他们从小就跟着江爷爷巡山,是在山里长大的,所以在江柏的既定思维中,江爷爷一直是和巡山绑在一起的,这时候他还没考虑到,江爷爷年龄渐老,不再适合做巡山工作的事。

    江柠和江柏说了让江爷爷不再去巡山的原因,江柏其实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想尽快工作挣钱,让爷爷能早点退下来。

    可惜,前世江柏高中毕业后,去人家汽修店给人家当学徒,想跟师傅学手艺,白白给人家干了好几年的活,冬天冻的耳朵、手都裂开了,师傅都不教他们真本事。

    还是江柏自己对这方面感兴趣,又有几分悟性,时间长了,哪怕师傅不教,他偶尔看到,慢慢自己摸索,后来也出了师,这才有了工资,慢慢又干了几年,积攒了资金后,后来终于开了属于他自己的汽修店。

    只是和江柠一样,等他终于熬出头,江柠也大学毕业了,江爷爷却不在了。

    傍晚江柏也来到江柠的店里。

    江柏这才知道,江柠居然在这里盘了个店铺,还进了这么多衣服!

    他转头吃惊的看着江柠:“你哪来的钱?”

    江柠满脸无辜状:“就……稿费啊。”

    江爷爷之前已经听江柠说过,作文登上杂志,杂志社还会给她稿费的事,听到他们的对话也不觉得有什么。

    倒是江柏很震惊,稿费有这么高吗?

    他又问她店铺租金的事,江柠将租房合同给江柏看。

    合同上租房日期是三年,房租75一个月,看到这么多房租,江柏顿时心头一紧,75块钱,这都相当于现在很多人半个月的工资了。

    他望着店里已经所剩不多的衣服,很难想象,这些衣服卖出去,够不够付房租,又怀疑江爷爷会不会做生意,卖东西。

    实在是江爷爷看着真不像会做生意的样子。

    江爷爷对于小孙子看扁他做生意的事情,很不服气,说:“这有啥难的?有人来买,衣服卖给他就是了,我这一天都卖掉二十多件了。”

    江爷爷很得意的将今天卖的钱都拿出来,递给江柠。

    江柏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

    听到江爷爷话,江柏这个只卖过泥鳅黄鳝的人,也以为这衣服一件就只赚一两块钱,想到一天卖掉二十多件,那就能赚二十多块钱,这样算下来,一个月的利润,也让江柏震惊了。

    他有些怀疑的望着因为放学,街面上终于有了些热情景象的街面,然后又看到因为到了放学时间,江爷爷已经半关起来的店门。

    街面上好不容易有点人气的时候不开门,反而关门,白天街上没人的时候反而开门,这样衣服真能卖的掉?还能一天卖出去二十多件?他怎么听着这么不信呢?

    天方夜谭呢吧?

    江爷爷还在得意自己一天卖掉这么多衣服呢,有了这些钱,别说小孙女高中的学费了,大学学费都能挣出来了。

    就是吧,店里衣服有些不多了。

    他有些忧心忡忡的问江柠:“柠柠,那小伙子回去,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再寄点衣服过来?今天好几个人来买,都没有码了。”不然还能多赚几块钱呢。

    江柏听到什么小伙子时,心中顿时警铃大作,转头问江柠:“什么小伙子?”

    江柠:“就……这些衣服的供货商啊,他们制衣厂倒闭了,工资发不出来,厂里就拿仓库里的衣服抵工资,他拿了那么多衣服,想到我们吴城来卖,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刚好我有店铺,却没想好卖什么,就和他合作,我出铺子,他出衣裳,他七我三,两个人一起卖衣服,现在衣服卖的差不多,他就回去了,剩下赚的利润都是我的,后续衣服卖光了,他就寄过来。”

    “他们厂里积压了很多货,员工都在卖。”

    江柏想从中找出什么漏洞,都找不出来,谁让这个年代,到处都是倒闭的工厂和下岗的工人呢?这种厂子倒闭发不出来工资用衣服来抵的事,在这年代太常见了。

    而且衣服都已经在店里卖了,钱都在江柠手上,要说她上当受骗,也没啥可骗,就是她手里的这些钱,都足以抵这个店面半年的房租了。

    他又说:“你和我仔细说说那什么小伙子的情况。”

    “人家都回去了,家在几百公里外,以后都不晓得能不能见到面了,说啥?”

    江柠拿广告的八卦虽然很火,但江柏因为是高三生,除了周日,基本都在学校里学习,即使是周日,大多也在学习,很少有人会关注外面八卦的事,是以吴城传的沸沸扬扬的狗血大八卦,江柏愣是不知道。

    江柠不想让江柏追根究底的问下去,加上晚自习时间也快到了,对江爷爷嘱咐道:“爷爷,你以后每天都这个时候关门,店里衣服不多,估计没几天就能卖完了,你就随便卖卖,别太累了,热水我给你放这了。”

    江爷爷一点都不觉得累,挥手说:“晓得了晓得了,你们看你们的书,学你们的习去,我都晓得。”

    衣服哪里能随便卖卖?一个月房租都那么多呢!

    江爷爷心里盘算着,能不能把衣服带回到水埠镇卖。

    水埠镇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小镇,水陆交通便捷,又连着邻市吴城,中间有炭山、水泥厂这些厂子,每到逢集,那真是十里八乡的人,都齐聚水埠镇,水埠镇人多到人挤人,人挨着人,人流量大到不行。

    孙女店里的衣服卖的便宜,要是拿到水埠镇的集市上卖,既能给他们镇上的人,带来便宜的好衣裳,又不用付房租,还能把衣服卖的掉。

    以他们集市上的热闹,这些衣服在集市上,估计一个上午就卖空了。

    他有些怅惘的看着店里很多都断了码的衣服,衣服好是好,就是少了点。

    在江爷爷朴素的想法里面,所有不需要房租的小摊子,才是他的首要选择,且他从小到大到的经历的,都是赶集、赶庙会,下面乡镇农村人卖东西,也都习惯了去庙会上和集市上。

    一个月七十五块钱的房租,都快赶上他巡山一个月的工资了。

    接下来几日,江爷爷店铺里,每天都至少能卖出去二十多件,多的,连鞋子一起一天能卖出去三四十单。

    王咏叔叔衣服是周日寄的,按照此时的邮递速度,江柠估摸着一周能到,她这几天就没有着急,白日在学校按部就班的上课学习,晚上继续在竞赛班上课,放学定时给江爷爷送水送吃的,周六先去了网吧码字,将写好的一万五千字发出去后,来到邮局查看邮件。

    王咏叔叔寄来的邮件终于到了。

    只是看分量,着实把江柠吓了一大跳。

    江柠十分怀疑,王咏叔叔是不是把他厂里去年积压的库存全部给她寄过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