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她们三人安静的吃着饭,一直到吃完了,三人一起去洗饭缸时,江柠和何小芳站在一起,才对她说:“这次考试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何小芳眼泪啪嗒啪嗒的落到了洗碗池里。
她觉得自己好笨。
同样的题目,老师只要讲一遍,江柠和徐秀丽就懂了,她哪怕当时听懂了,可考试时,只要老师换个出题的方式,她就又不会了。
而且越学越吃力。
她哭着问江柠:“我初中成绩明明还可以啊,为什么到高中就跟不上了呢?是不是真的女生到高中就不如男生了?我是不是真的到高中就不行了?”
江柠给她拿了条手帕,在自来水下洗了洗,递给何小芳。
何小芳擦了眼泪,又垂着头跟在江柠身边上楼。
她觉得有些丢脸,明明她比江柠还大,可她面对江柠,反而依赖江柠更多,江柠更像姐姐一样在包容她、鼓励她,她都知道。
只是她除了向江柠求助,她也不知道跟谁去说。
江柠就静静的听着她说。
等她说完了,才指着自己和徐秀丽问她:“你看我们两个,哪个到高中就不如男生了?我这次考试可是足足比班长高了五十九分。”
班长就是个人高马大的男同学,是他们班这次总分的第二名。
何小芳想到江柠和班里第二名的差距,又噗嗤一声笑了,笑着用力点头。
“那不就对了,你再看看秀丽,班里男生占了大半,又有几个考过她的?”
徐秀丽每次考试,都能考进班级前五,成绩很稳定,更难得的是,她还不偏科,不论数理化,还是语文英语政史,成绩都平均的很。
何小芳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老是有人跟我说,女孩子高中就不行了,我就真的以为女生到高中就不行了,加上高中我确实学的困难,压力好大。”
“你上次不是进步很大吗?这说明你是能学进去的,只是方法可能没找对。”江柠声音很温柔,温柔又坚定,让人忍不住想要信服她。
何小芳垂着头,她心里很清楚,上次数学考试进步大,是因为有江柠一直在帮她,给她讲题。
有时候老师讲的太快,她听不明白的,江柠给她揉碎了掰开了跟她讲,她就听懂了。
可她不能总是找江柠给她讲题啊。
江柠现在在竞赛班,周末还要去店里帮忙,自己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教她?她也不好意思老是打扰江柠。
她想退学了。
“柠柠。”她垂着头,拉着江柠的手:“谢谢你前段时间一直陪我,我……”
她眼圈红红的,“我初中刚毕业,就有人来我家提亲,我爸想给我定亲,我二姐不同意,一定要让我上学,我考上了一中,她说她砸锅卖铁都要让我读一中。”何小芳陷入自我怀疑中:“可我真的学的好累,我不知道我到底能不能考上大学,要是考不上,我都对不起我二姐出的学费……”
别的同学周六周日都回家,她都不敢回家。
一方面是她们三姐妹的房间,现在住着她大姐带着她的小外甥,二是她怕她回去,她爸让她和那男的定亲,到时候那男的不让她读书了可咋办?
她每日都在这种又怕考不上大学,对不起二姐对她付出,又怕回家和大姐一样,早早就结婚生子,然后被婆家赶回来被人指指点点的焦灼中不安又害怕着。
她想退学,又不敢退。
江柠静静地等着她说完,其实何小芳的情况在农村非常常见,她工作的那些年,见到过太多的‘何小芳’,一直到千禧年之后,江柠走上工作岗位,还遇到过一个初中还没毕业,家里就给那小姑娘订婚,准备一毕业就结婚的。
那小姑娘也懵懵懂懂,身边人都说那人会对她好,就真的含羞带怯的听着家里人给她的安排,安安分分准备嫁人了。
她说:“高二可以分文理,你可以选择你擅长的文科,这样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把你的数学和英语两门课成绩提上来。”
英语倒是不担心,他们的班主任王老师,在教英语这一块,相当有一手,大半个学期下来,原本只是学哑巴英语的何小芳,现在都敢开口说了,哪怕还结结巴巴,口音很重,可开口了,敢说了,就是很大的进步。
再说了,他们这地方人,谁说英语还没个地方口音了?
江柠前世口音比她们还重呢,毕竟水埠镇方言,那可是土话中的土话,被吴城本地人都嫌土的掉渣那种。
“如果你担心你的成绩,考不上大学,你就看看我们市的师范学院,分文理科后,以你的成绩,考师范学院还是可以的,毕业后,如果包分配最好,如果不包分配,你就努力考个编制,也算脱离你原来的生活圈了。”她的声音温柔又平静,就和她那些年在工作中,鼓励过的每一个女孩子们一样:“不然你要回到你原本的世界,重复你父母和你从小到大看到过的,那么多女孩的人生吗?”
何小芳想到她们村里那些十七八岁就嫁人生子,小小年纪就抱着个奶娃娃串门的小姑娘们,硬生生打了寒颤,摇摇头说:“我不要。”
“对,你不要,那就奔着另外一个方向去努力,一直走,别回头!”她握着何小芳的手。
何小芳心中的迷茫和彷徨不知不觉间消散,破涕为笑地说:“柠柠,谢谢你。”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将心中所想,跟江柠说,或许她小动物般的直觉让她知道,江柠会愿意去倾听。
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复习,江柠现在对学习数理化这件事,游刃有余的多了。
中午午休时间有空,她便趁机给何小芳讲题,徐秀丽看到,也过来听。
她虽各科成绩都很好,可和直接拉了班里第二名近六十分的江柠还是差远了,江柠给何小芳讲的东西,很多她虽然懂,可再被江柠说过后,她也有种思路被打开的豁然开朗之感。
她们在讲题的时候,原本午休也好,聊天也好,看书也好的寝室众人,不知不觉间都围了过来,听江柠声音舒缓而柔和的讲题,她讲的非常细,一步一步,还时不时地柔声询问何小芳:“听懂了吗?”
如果她们中有人上过一中夏老师的课,就会发现,江柠和夏老师上课讲题的样子非常像,连神情表情‘听懂了吗’的语调都很像。
那时候,夏老师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温柔坚定的,将她从黑暗的泥沼中,拽出来的。
寝室里都没人说话,只偶尔在江柠问‘听懂了吗’的时候,没听懂的人,会将自己不懂的地方问出来,江柠就接着给她们讲,一直讲到她们听懂为止。
*
教职工公寓里,计老师打了饭菜,没在食堂吃,而是回了他自己的单身宿舍,他对象也来了。
他和他对象是大学同学,两人感情很好,当初毕业的时候,他对象被分配到吴中当老师,他是跟着他对象来到吴城,刚好一中在找竞赛班老师,他校友便跟一中校长推荐了他,他这才来的一中。
他和他对象虽不在同一个学校教书,但是门对门,离的近,他对象有时候会来他宿舍,和他一起吃饭。
一中大厨烧的菜更好吃。
他打菜回来的时候,他对象正坐在他书桌前,帮他批改试卷。
他打开折叠桌,满是笑容:“放着别管了,我一会儿就批完了。”
他对象在吴中教物理的,也带了高一的物理竞赛班,她虽是物理老师,可数学和化学当初学的也不错,批改了几张试卷抬头笑着调侃:“阿伟,你们一中竞赛班的成绩不错呀?”
计剑伟笑着谦虚:“一般一般。”又拿了椅子放到桌前,“来吃饭了。”
他对象闻言也笑着放下了手上刚批完的那张试卷。
第63章
63
计剑伟对象回到吴中后,
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突然就想到了她在计剑伟那里看到的一中学生的竞赛班试卷,抬头问他们物理组的组长,
也是他们教务处的主任:“主任,
我们什么时候和一中联合主办一次联考?”
一中和吴中是有联考传统的,吴中虽然不把任何学校放在眼里,
眼里就只有他们自己,可有时候,学校的学生也是需要外界压力刺激他们一下的,不然他们还以为他们就是天下第一了。
这个外界的刺激,就是一中。
虽然他们觉得一中对他们没有威胁,
可一中毕竟也是和他们吴中一样的重点高中,是他们的小弟,
偶尔也是可以分点眼神给他们的。
如果要联考,自然不光是两个学校,
二中、三中,还有吴城周边几个还算不错的乡镇高中,到时候都要一起考。
可对吴中来说,稍微能给他们造成一点威胁的,只有一中,
其它?呵呵。
二中一直都在努力的想把自己往重点高中里面挤,
在下面的乡镇中学里名声还不错,
追着一中、吴中在后面跑,
可惜一中、吴中没一个把二中放在眼里的,
三中就更不用说了,
完全没名号。
物理组的组长,兼教务处主任的汪老师,
听到年轻老师的话,不由从书案里抬头:“怎么?小周是有什么想法?”
他知道小周老师的对象在一中当竞赛班老师,每天中午都去一中那边吃午饭,以为她是从一中那边打听什么消息来了,很感兴趣的问她。
他们战略上可以藐视一中,可战术上还是要重视的。
计老师对象长着一张圆圆的苹果脸,一笑两颊就会出现两个甜甜的小梨涡:“今年一中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好苗子,可以联考一下探探底。”
教务处汪主任老狐狸一般,拧开茶杯,摇着头吹了吹茶杯上茶叶末,喝了一口,笑着说:“没听说有什么出众的好苗子。”出众的好苗子已经被他们吴中尽收囊中,哪里会落到一中去?一中就算用奖学金挖过去几个,也无伤大局,“不过你说的联考,搞一搞也行,回头我找老孙聊聊这事。”
吴中和一中虽然是竞争多年的死对头,可校长、主任们,却是相识多年的老街坊,老邻居,彼此间都熟的很,每次联考,也都是吴中和一中牵头。
再过一个月就是学期末了,联考是在今年搞,还是明年搞,还是要和一中商量一下的,教育局、其它高中那边也要打声招呼,要不要加入进来一起搞,看他们自己意愿。
毕竟不是每个学校,都想跟吴中联考,到时候成绩排名一出来,自己学校对比太惨烈,面子上也挂不住。
汪主任倒是淡定的很。
对联考这样的事,吴中还是很积极的,毕竟是吴城高中的‘老大’,每次联考成绩排名出来,前两百名里,有一大半都是吴中的学生,这样的成绩一出来,哪个高中排第一,哪个高中排第二,一目了然,每次出去开会,遇到别的学校的那些校长、主任,他们腰杆子都更直,脸上笑容都更多些。
只是这事还得跟一中商量一下具体怎么搞,联考的事要是少了一中,那还有什么意思?
汪主任笑眯眯的想。
*
计剑伟批改完数学和化学两个竞赛班的试卷后,伸了个懒腰,心情颇好。
原本他每次上课,看江柠听的认真,问有没有哪里没听懂的,她也不说话,还以为她听不懂也不在意,把主要精力放在班里成绩上的,毕竟班里不少人都这样做,没想到这次小考成绩出来后,江柠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意外。
她虽然卷子也没有做完,可只要写了的,正确率非常高,这说明她上课不仅听懂了,连她之前没在班里学过的,有些居然也都做对了。
这真的是非常有悟性了。
而学数学,悟性是很重要的。
有些同学,看似一道题会解了,但实际那个知识点并没有掌握,真正掌握一个知识点,是它不论出现在怎样的题型中,你都会通过掌握的知识点,把它解出来,而不是只会解那一道题。
有悟性的学生,掌握的便是知识点,有些看似考试成绩也不错的同学,记得便是那一道题,或者几道题。
这也是大多数学生的状态,所以老师们让学生们多刷题,题目刷多了,题型见得多了,都刷过了,考试的时候遇上了,自然就会解。
只有极少的一部分人,是计剑伟老师说的,真正掌握知识点的人。
这一点,连他自己都不敢说自己一定是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江柠也不一定完全掌握了,但她有这个悟性。
*
计老师以为江柠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竞赛班上,觉得江柠可以作为竞赛生重点培养,到时候说不定能在省里拿个名次。
月考成绩出来后,三班的各科老师们也很满意,以为江柠把主要精力都放在班里的学习成绩上了,对于她没有傻了吧唧的把主要精力放到竞赛班这个聪明的做法,他们嘴巴上没说,私下却和别的老师聊起江柠的时候,都夸这小姑娘聪明。
他们也不夸别的,就夸她成绩,进步大:“上一次才说过她语文不用心,你看看这次,语文成绩就上来了。”
计老师因为是年轻的新老师,不带班,只专心搞竞赛班的成绩,和别的组的任课老师们,不在同一个办公室,他和他的校友有个单独的竞赛班的办公室,就在楼上的计算机教室旁。
总之,两边的老师们都很满意。
610寝室的同学们也很满意,因为她们今天吃到了江柠送给她们的红烧肉加餐。
当然不是给每个人打一份红烧肉,租书的钱倒也没那么多。
只有两块二毛钱,刘萍以七毛钱换一斤粮票的价格,不知道和谁换了三斤多的粮票,打了四份红烧肉。
寝室里八个人,平均每人大概能分到半份红烧肉。
即使是半份红烧肉,也足够610寝室的女孩子们,喜的眼睛都弯了起来,满是期待的看着江柠分肉。
这也是江柠提出来的。
江柠前世在大学时,就有个寝室的学生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日常接触并不会传染,但不巧的是,那个寝室的女生好像是通过在一起吃饭,不知怎么,被传染了,后来曝出来,才知道她们寝室有人是乙肝。
江柠前世的职业,让她们在吃饭这一块尤其注意,给领导们夹菜,是一定要用公筷的,当然,也没有谁会没事给领导夹菜,领导们也不需要,但用公筷是一定的。
徐秀丽也很介意大家的筷子戳在一起的夹菜,对江柠说分开吃的说法很是赞同。
本来江柠是想让大家自己分的,结果大家都怕别人多了,自己少了,让江柠分。
江柠就随手分成几份,放在桌上,让大家自己拿,每个人都伸手往自己觉得多的那份去拿,被别人抢先的也不介意,反正看着都差不多,一个个吃的很开心。
何小芳也很开心,吃完饭去打水的时候,她想让江柠在外面等她,她去打,结果还没说话呢,寝室长已经帮江柠把水打好了。
怎么还有跟她抢活干的?何小芳危机一下子就来了,江柠要去给江爷爷送饭,她跑回到寝室,看到江柠衣服没收,赶紧帮她把衣服都收回来,再一件件的折叠好,放在江柠的床头。
寝室里的卫生现在归了刘萍一个人,刘萍就拿拖把拖地,何小芳嫌刘萍打扫的不干净,把江柠床铺下面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拖了一遍,又将鞋子都整齐的摆放好,抬头的时候,看到江柠床铺上铺的浴巾折了一角,她又给她把床单扯平,然后看着自己整理好的江柠的床,满意了。
*
自从寝室里分过肉之后,寝室里气氛空前和谐了起来。
寝室长对于租书的账目问题,也十分上心,刘萍也很开心,哪怕租书换来的钱不是她一个人的,可每天看着有进账,她就干的不亦乐乎。
卢雪花也因为之前刘萍对她的欺骗,和私自拿江柠书租出去的事,对她人品产生怀疑,对监督她租书这件事,也十分上心和严格。
这些刘萍也不在乎,每天腻在卢雪花身边乐乐呵呵的。
何小芳因为整天跟在江柠身边,江柠不在的时候,江柠在寝室里有点什么事,都是何小芳在帮她做,大家都默认何小芳和江柠的关系好,吃了江柠分的肉,以后还将继续有肉分给她们吃,她们也不好再对何小芳冷脸了,还对何小芳说:“小芳,你晚上打呼噜声音能不能小点声啊?我每天都被你吵死了!”
何小芳有些不好意思,抓抓乌黑浓密的头发:“这个我也不知道,你们看晚上把我叫醒行不行?”
“根本不行!”刘萍也对大家诉苦说:“我现在都不敢跟她头对头睡,我晚上踹过她好几回,把她踹醒,她翻个身又睡着了,一点用都没有。”
睡在下铺的寝室长汪霞也说:“唉,我也用脚顶过她好几回,心想把她叫醒应该会好一点。”她无奈地摇摇头:“没用。”
“我现在都是拿棉花团子塞耳朵。”
“我是用纸团子塞,根本挡不住她的呼噜声!”
大家虽然是在说何小芳的呼噜声,却不是之前那样宛若冷暴力般,完全不提,也不和何小芳说话,或者给她白眼了。
何小芳被大家说的不好意思,只好挠挠头傻笑。
不知不觉,何小芳也融入了这个寝室,而不是每天只能跟江柠一个人说话了。
大家熟了,自然也不好意思再欺负何小芳,只是何小芳不懂拒绝别人,有时候大家叫她帮忙做什么事,依然会喜欢喊何小芳,何小芳也乐意帮助他人。
她从小干活干的惯了,也不觉得帮了别人做一点顺手的小事,就吃了多大的亏,反而是别人愿意喊她做事,比之前那样完全不和她说话,要让她在心理上感受轻松的多。
就是有一点,寝室里的人都喜欢跟她抢江柠的活干!
柠柠本来就独立,什么事都自己做,好不容易她不在寝室的时候,有点需要洗洗刷刷收收的小事情,她做的十分快乐,现在老有人跟她抢。
有时候她水还没打,江柠的水壶都已经被人拎回寝室了,害她每次都抢不到。
尤其是寝室长!
于是何小芳更勤快了,连江柠床单上出现一个褶皱,她都要给拉平,让她们谁都抢不过她,哼。
或许是有了共同收租的事业,一时间,610寝室空前的和谐,气氛空前的美好。
这种和谐的环境,带给江柠的,也是情绪上的舒适和放松,不知不觉,心头的紧绷感就消失了,人也舒展起来。
对寝室里变化感受最深的,还是何小芳,原本心情紧绷的她,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江柠不在的时候,她不光能和寝室里的其他人说说笑笑,偶尔在寝室长和她抢江柠的活干的时候,还敢跟她斗嘴了。
*
元旦节过后,《包青天》也要完结下映了,《大宋》已经在《武侠》上连载了快四个月,因为江柠的勤奋,她在《武侠》杂志社还有十多万的存稿,《武侠》在北方的市场也逐渐稳定下来,杂志开始往报刊亭铺货,这也使得《大宋》传播的越发广泛,看的人也越多,《大宋》的实体书也再次迎来了加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