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方才那阵喧闹声,便是从吐蕃的营帐里发出来的。”“是宋熹之去看了?她白天不是还掉进了山洪里吗?”光启帝微微蹙眉,随即便转身出了营帐。
瞧着皇帝的举动,身后的群臣也纷纷跟了出去。
只是司天台的罗大人正在原地,回忆着皇帝方才的话,口中念念有词:“宋熹之?”
等众人跟在光启帝的身后来到了吐蕃的营帐前,便听见巫医近乎凄厉的声音,是在破口大骂:“大乾的人害死了圣女!如今还要玷污圣女的灵魂!”
“原来你是灾星!你才是祸端!”
“若是将此女子留于世间,想必天下将不得安宁!王子,您快阻止她啊!若是再这样下去,苍天即将降祸于吐蕃!”
吐蕃巫医的话语声声入耳,光启帝皱紧了眉头,猛地掀开了营帐的帘子,便看见宋熹之正趴在一个女孩的身上,双手置于女孩的胸口,使劲的按压着。
女孩半晌没有反应,便见她咬紧了牙关,捏住了女孩的鼻子,便要朝着她的嘴巴亲下去。
在场的所有人被眼前的场景惊骇了。
“王子!此女如此淫乱,践踏圣女的遗体!天下的医者有这样治病的吗?”
“宋熹之!你到底在干什么?”
巫医和誉王的两道声音在同时响起。
宋熹之没有理会他们的质疑,只是支起腰身,深吸了一口气,继续弯下腰去对小女孩做着人工呼吸。
方才的心肺复苏没有见效,师父说若是碰上这种情况,就必须用上人工呼吸。
营帐内重新陷入了一片寂静,可却又是有一道惊恐的声音在此刻响起:
“宋熹之!有木又有水!原来她就是那个灾星!”
“她就是害了封禅大典的天煞孤星!”
此话一出,全场震惊。
“殿下!殿下!我说过什么!这个大乾女人就是灾星啊!”巫医第一个反应了过来,声泪俱下的对着吐蕃王子道。
原本跪在地上的吐蕃使臣眼眸皆是一缩,终于回过神来,他们看着宋熹之气喘吁吁的背影,正在对着他们圣洁的吐蕃圣女做着不堪入目的事情。
他们一下子就相信了巫医的话,惊恐又慌乱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便钳制住了宋熹之的双手,阻止了她的动作。
宋熹之还未施救成功,便猛地被人阻拦,她咬紧牙关,还想要冲上前去,可双手却被禁锢的动弹不得。
“放开我!我是在救人!她马上就要活过来了!”
宋熹之死死的盯着担架上的小女孩,心里实在是不甘心,她死死的盯着身边的巫医:“一条人命就要在你手上葬送了,你真是该死啊!”
巫医感受着宋熹之的眼神,就像是母兽一样,他急急瞥下了眼眸,不敢与宋熹之对视,只是低声道:“你是灾星,葬送了那么多无辜之人的性命!”
“你才该死!”
吐蕃王子此刻也呆愣的站在了原地,眼眸里带着迷茫和困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光启帝也十分凝重的望向了罗大人的方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罗大人看了宋熹之一眼,又对着众人解释:“造成封禅大典天降异象的原因,便是因为有个天煞孤星,混进了封禅大典之中。”
“此人名字里又有木又有水,才造成了山洪和地崩的情况。而那个人就是宋熹之!正如这位巫医所言,她此刻还想要玷污圣女的遗体!”
“若是不处理了灾星,恐怕接下来的祸事还会接踵而至,到那个之后,整个大乾都要在这个女人的手上灭亡了!”
罗大人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张大了嘴巴,望向宋熹之的时候,态度简直是避如蛇蝎。
就连光启帝听见这话,神情都在猛地变了变,他的声音一下子变得很沉:“司天监,你说的是真的吗?你是如何确定?”
罗大人肯定的点了点头:“微臣所言,绝无半句虚言。”
誉王也在此刻气定神闲的勾起了嘴角:“若是罗大人这样一说,本王倒是想起来了,宋熹之来了这个封禅大典之后,所有的一切都不安生。”
“不仅是赵夫人的身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又是丽妃院子里出现了背主的太监,甚至连父皇身边的申公公遇刺,可能都是因为宋熹之这个灾星!”
“父皇,还请您速速下了决断!”
宋熹之一听这话,又感受着誉王似笑非笑的模样,在一瞬间便是明白了一切。
她原本焦躁的心情在一瞬间被浓重的阴郁所包裹,眼前的一张张的人脸化作了杀人不见血的魑魅魍魉。
宋熹之冷嘲,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天降异象?”
“若一切都是人为呢?那个人为了一己之私,不惜坏了两国邦交,更是断送了一条人命!那他又是该当何罪?”
第215章
光启帝听见这话,望向宋熹之的目光稍微缓和了几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宋熹之目光坦然的望向了光启帝的方向:“今日中午,我在人潮中看见了一个走失的小女孩,被拥挤的人群胡乱踩踏。”
“于是我吩咐司琴用功夫到了那个小女孩的身边,把她救起来,这也就导致我被一只暗中的黑手,推下了悬崖。”
“方才,我得到了秀王的嘱托,来这吐蕃的营帐一看,才发现原来中午司琴救得小女孩,便是吐蕃的圣女。”
宋熹之话说一半,又是挪了眸子,望向了吐蕃王子的方向:“就算是司琴为了救我,把圣女交给了其他人,可她已经被救起来了,却又再次落水。”
“这就说明这根本不是意外,这就是人为,是有人打算利用圣女,挑拨大乾和吐蕃的关系!”
宋熹之的话条理清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可她的话还在继续:“而此刻,我说她能活,可某些别有用心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却不让我救,想要她死,更是想要我死。”
“这些人若是大乾和吐蕃内部的人,便是两国的蛀虫,是名副其实的灾星。而若这些人是外邦之人,那陛下和王子更应该注意。”
“注意追根溯源,而不是舍本逐末!”
吐蕃王子听见这话,始终注视着宋熹之的脸,思考着她的话。
而皇帝的眼神幽深了一下,心中的天平则是彻底的偏向了宋熹之的方向。
若是方才,他还对宋熹之心存怀疑,觉得她可能是所谓的“天煞孤星”。
毕竟她的身份对于大乾来说至关重要,就算是有一丝一毫的可能,皇帝都不会放过。
可现在,宋熹之话里的意思,和皇帝心中的想法不谋而合。
光启帝一直认为,这场“意外”是有外邦势力精心策划,更是有“蛀虫”里应外合。
宋熹之方才说的事情,更是佐证了一这点。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极其聪明的女子,只不过是用了只言片语,就彻底的打动了皇帝。
皇帝沉默着没有说话,那个巫医便已经急得跳脚:“你说谎!你自己都已经落水了,又怎么能救下圣女!”
“你是灾星!是大乾和吐蕃公认的灾星!上天都已经降下了旨意,她怎么可能被你救活?”
罗大人也点头,他双手抱拳,朝着皇帝深深的鞠躬:“陛下!微臣夜观星象,绝对不会有错!”
“无论她做了什么,说了什么,都无法改变她灾星的身份!这确实是上天的旨意!”
宋熹之冷笑了一声:“夜观星象?难道我宋熹之三个大字,就刚好挂在天上,被你瞧见了吗?”
“是老天爷指着我的鼻子骂,说我是天煞孤星?”
罗大人简直是要被宋熹之的话,气得背过气去:“你!你你你!不尊重星象!简直是强词夺理!”
誉王瞧着光启帝沉默不语的模样,急急上前了一步:“父皇,儿臣只是觉得奇怪。”
“宫中的太医和吐蕃的巫医,应该是天下医术最精妙之人,可他们都觉得回天乏术,宋熹之不过是一介夫人,算是半个赤脚大夫,她能有这么强的医术?”
“恐怕她方才巧舌如簧,是另有心思!”
“就算是圣女死了,可圣女的遗体却同样是重要,必须要带回吐蕃。恐怕宋熹之就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想要接近圣女的尸体,挟持遗体,从而求得一线生机吧?”
肃王观察着眼前的局势,没有说话,可秀王却在此刻犹豫着开口:“父皇,儿臣觉得贺夫人救了许多人,才特意将她请来,她是有医术的,也绝不可能是天煞孤星。”
誉王的眼眸一下子变得凌厉了起来:“这里哪里有你说话的份?”
光启帝深吸了一口气:“够了!”
他的话音刚落,还未等他再次开口,誉王的一众党羽却都在此刻齐刷刷的跪了下去。
“陛下明鉴!如今司天台和巫医都这么说,上天都降下了异象,吐蕃的圣女都因此而死,求陛下速速处决,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一听这话,吐蕃的各个使者也都跪了下去。
巫医是受了上天的旨意来到世间,照拂吐蕃王室的身体,是吐蕃王室的守护神,更是上天直接的对话人。
相较于其他,他们这些吐蕃人,自然是更加相信这个受命于天的巫医,他们世世代代相传着能够治病救人的巫术,可以算是他们的信仰。
于是吐蕃使臣也纷纷开口:“我们要求严惩灾星,给吐蕃一个交代!”
最后大乾朝中那些守中的老臣,也纷纷跪了下去。
整个营帐内是乌压压的跪倒了一片,让皇帝的胸口猛地起伏了一下。
不过光启帝很快就敛下的神情,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封禅大典期间,不能杀生。”
罗大人一听这话,很快便接了一句:“天象显示,将此人绑到祭台上祭天,便不算是杀生!”
赵庆舒也看准了时机,急急怂恿:“陛下!处置了宋熹之,今日的事情便迎刃而解,您可以给天下和吐蕃一个交代,朝廷也不会再动荡!”
赵庆舒的话还没说完,众人便瞧见一个黑色的人影,极快的从营帐外闪了进来。
苏明礼指着赵庆舒的鼻子,几乎是破口大骂:“匹夫!你是何居心!是有了之之的提前预警,才救了许多人,她怎么可能是灾星?”
苏明礼说着,冷笑一声,阴冷的视线一点点的扫过跪在地上的老臣:“你,你,你!”
“你们当时就在陛下身边,距离悬崖最近,若不是宋熹之前来警告,又是给你们指了一条明路,你们现在还能在这里喘气吗?”
“恐怕你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早就淹死在河里了!”
“你们这些老匹夫,嘴上说是惧怕天煞孤星,可你们分明是因为这件事情,怕了,所以想要推一个女子出去送死,以堵住百姓的悠悠众口!”
苏明礼的话掷地有声,滔滔不绝,这话一落地看,便叫那些冠冕堂皇的老臣,纷纷的垂下了眼眸。
第216章
赵庆舒可不惧怕他,他冷笑一声,高高抬起了下巴:“你说什么宋熹之救人?”
“可是有更多人是因为宋熹之而死!若不是她这个天煞孤星来了封禅大典,根本不会出现意外。”
苏明礼听见这话,浑身的气血都在此刻翻涌了起来,他猛地冲上前去,便要往赵庆舒的脸上狠狠的揍上一拳。
所有人都没有见过文质彬彬的苏明礼,此刻是这样一副面红耳赤的模样。
幸亏苏明仁急急的赶到,又是拦在他的身前,阻止了他的动作。
“阿礼!不要冲动!”
苏绍元刚刚进了营帐,只是怜惜的看了宋熹之一眼,便转身对着皇帝的方向跪了下来:
“陛下,若是您要处置了宋熹之,便是老臣管家不严,您便连老臣一起处置了!”
苏明礼也一掀衣袍,转身便干脆利落的跪了下来:“宋熹之是会医术,是她救了微臣,还请陛下让她继续拯救圣女,时间快要来不及了!”
“宋熹之绝不是灾星!微臣愿意以死明志!”
赵庆舒听见这话,又是冷冷的笑出了声:“陛下,他们自家人偏帮自家人,苏大人为了护短,连江山社稷都不顾了,真是忘本!”
“向来也是,宋熹之出生之后,便克死了自己的母亲,随后便是苏绍元降职,苏明仁的仕途不瘟不火,苏明礼得了怪病,一家子什么都不是!”
“就算是这样,你们还被猪油蒙了心,要为一个灾星辩解,确实是应该好好反思!”
赵庆舒的话语尖锐极了,让宋熹之闭了闭眼眸,努力的克制自己内心的怒火。
可他的声音却还在喋喋不休,犹如魔音绕耳:“若是我家里人有灾星,我为了大乾朝廷,早就当表率,亲自把我的外甥女烧死,才不会像他们这样自私自利!”
此话一出了,宋熹之实在是忍不住了。
可她刚一睁开眼睛,便看见了一个飞一样的人影,猛地冲到了赵庆舒的身边。
苏明仁抡起拳头,便结结实实的往赵庆舒的脸上锤了过去。
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太突然了,不仅是把赵庆舒打得尖叫了一声,更是让苏家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宋熹之目光呆滞的看着苏明仁飞一样的使出残影,那口老牙更是结结实实的往他的手腕处咬去,一样样招式真是叫人眼花缭乱。
赵庆舒咬牙尖叫,两只无力的手拼命的抵抗:“来人啊!快来人啊!有人发疯了!”
听见这话,很快便有大臣和太监小心翼翼的想要上前阻拦,却不曾想苏明礼蹭得一下就站了起来。
“兄长!你糊涂啊!快些停手,等待陛下的裁决!”
他一边说着,又是一边凑到了扭打在一起的两人身边,苏明礼用手结结实实的按住了赵庆舒抵抗的手,一只脚也压住了他的双脚。
让原本都开始抵抗的赵庆舒又是结结实实的挨了好几拳。
所有人都被苏家兄弟的动作惊得叹为观止。
就连那些吐蕃使臣的神情,都一个比一个呆滞。
这就是大乾文官的战斗力吗?
宋熹之则是趁着这个机会,眼疾手快的再次跪在了女孩的身边,继续完成自己还没有完成的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方才她的治疗初有成效,起码算是吊住了这个女孩的性命。
否则事情被耽搁了这么久,就算是大罗神仙来了,活人也要被拖死了。
吐蕃王子时时刻刻的关注着自己的女儿,可当他看见宋熹之那认真又严肃的表情时。
他双手捏了捏拳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最终还是选择了站在宋熹之的身边,遮掩住了她的动作。
最后还是光启帝压抑着怒气,咬牙喊了一句:“够了!”
苏明仁眼疾手快的停手,又是拽着苏明礼噗通一声跪在了皇帝的跟前,气喘吁吁,痛哭流涕:“陛下恕罪!老臣实在是委屈啊……”
皇帝看了他们一眼,突然喘了一口气,又是瞥开了眼眸,对着一旁的群臣道:“你们到底是想要怎么样?”
众臣纷纷跪了下来:“不敢,只是臣等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求陛下速速做出裁断,给天下一个交代。”
赵庆舒也咬紧了肿胀的脸颊,捂着那张被挠花的脸蛋,怒气冲冲的加了一句:
“还要严惩苏家的人,追究他们的责任,毕竟是他们才养出了这样的外甥女!”
苏绍元又是悲切的喊了一声:“陛下!”
皇帝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场景,只觉得身心俱疲:“宋熹之不能死……”
他的话还没说完,便马上有人砰砰砰的磕头:“陛下三思!灾星不除难以堵住悠悠众口,这是给天下万民最好的交代了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灾星!宋熹之就是灾星!处置了她,一命换一命,为了两国的邦交,这是最好的方法!”
宋熹之的动作粗暴的被吐蕃的使臣打断:“此妖女不思悔改,还在对着圣女的身体为非作歹,皇帝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苏家兄弟几乎是咬碎了牙龈,皇帝进退两难。
可就在此刻,营帐的门帘突然被掀开,一阵冷风从外面灌进来。
众人惊讶的抬头望向门口,便看见了一个平平无奇的老人,缓缓的从门口走了进来。
外面风大,他还带着一顶斗笠,等他放下了门帘,褪去了斗笠,众人便看见他光洁的头颅。
这还是一位僧人。
只见他双手合十,又是轻轻念了一句佛偈,于是道:“人活一世,无需给他人交代,只需要给自己的心一个交代就好。”
老者说着,又是将平静的目光投向了眼前各怀鬼胎的众人:“你们能对得起你们的心吗?”
一听这话,那个巫医便涨红了脸:“你是谁?怎么无缘无故的闯入了我们吐蕃的营帐!”
“圣女高洁的尸体,在此刻便要被你们污染了!”
皇帝闻言,缓缓转过身,看见的就是一张熟悉的脸。
他的身上还沾染着冰冷的风霜,这张脸就算是面对质疑和挑衅,仍旧是平静祥和,不过要比皇帝记忆中的老了不少。
“圆慧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