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24章

    登天梯!

    能飞升成仙!

    那他岂不是也能成仙?

    可是这登天梯如何上去啊?

    不对!

    要是他成仙了,大雍朝该怎么办?他的江山社稷又该怎么办?

    他既舍不得成仙的机缘,又舍不得人间的权力和富贵,一时间竟然纠结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他身边的人却飞了起来,踏上了那条登天梯。

    正是柏舟。

    “国师?”

    第965章、莫以百姓可欺

    “太玄娘娘!”众人似乎想到了什么,失声惊呼,“您不能抛下我们啊。”

    官员们还好一些,那些宫人就像是被主人抛弃的宠物一样跑上前来,扑在地上哭叫哀求。

    柏舟转身看向众人,双目低垂,身上的圣人气质让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我此次下凡是带着三清四御的任务而来,如今任务已经完成,也该回天上交差了。”她说,“我既然到大雍朝走了一遭,自然跟大雍朝有缘,断不会弃你们于不顾。但此次是天上的君王下旨令我回去,不能违逆。我决定赐下一本仙书,里面记载了各种农耕之法,助大雍朝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说罢,她袖子一挥,一本荡漾着白色光华的线装书便缓缓地落下,新帝连忙伸手接住。

    青色的封皮上用正楷写着两个字:农书。

    这是柏舟的字,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学习书法,练就了一手好字。

    女孩子的字一般都带着些脂粉气,清秀俊雅,一看就知道出自女孩之手。

    但柏舟的字却不一样,带着一股雄浑之气,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当初爷爷都说,她的字有柳公权的风骨。

    新帝捧着农书,还是有些不甘心,上前道:“太玄玉女,朕……”

    “你乃大雍朝的新帝,大雍朝需要你治理,只要你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将来终有成仙的机缘。”柏舟道。

    新帝大喜,连忙行礼道:“多谢太玄娘娘。”

    见事情已经处理得差不多了,她微微抬起下巴,高声道:“师兄!寒云仙子!随我回仙界去吧。”

    在众目睽睽之下,闻君止出现在众人的面前,但他戴着一顶黑色纱帽,遮盖了自己的面容,怀里还抱着一条大黄狗。

    他是凭空出现的,众人都惊得低呼出声。

    真是神仙手段!

    其实他只是用了隐身的灵异物品,可以隐身三分钟。

    他一只手抱狗,一只手托起寒云仙子所坐的步辇,飞身而起,站在了柏舟的身侧。

    柏舟又对着下面所站着的那些文武官员道:“你们须谨记,克勤克俭,兢兢业业,造福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本是清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内乡任职期间所撰写的一副对联,反正这里的人不知道,她就拿来自己用了。

    官员们全都跪了下来,叩首道:“多谢太玄娘娘教诲。”

    柏舟转身,带着闻君止和寒云仙子一起往天梯尽头走去。

    他们明明是用很普通的速度在行走,但却非常快,片刻之后已经消失在了天梯的尽头。

    天空中的云层涌了过来,遮去了他们的身影。

    新帝抬头一瞬不瞬地看着这一幕,心中一阵惆怅。

    他的福缘没有崇宁帝深厚啊,崇宁帝虽然下场凄惨,但他得到了两百多岁的寿元,还得到了寒云仙子的辅佐,国家昌盛,国库充盈。

    而他,却没能留住太玄玉女。

    但转念一想,太玄玉女走之前给自己站台,证明了自己是上天承认的君主,他的江山稳固了。

    少一个人跟他共享皇位,也是一件好事啊。

    他低头看向手中的农书,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辉。

    柏舟三人升到天空之中,那天梯尽头亮起了一团白光,三人心中一喜,拼尽全力朝着那白光冲了过去。

    轰!

    随着一阵天旋地转,当三人一狗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摔在了之前的那个洞府之中。

    回来了!

    真的回来了!

    大黄围在柏舟身边跳来跳去献殷勤,尾巴摇得飞起,根本就不去搭理闻君止。

    闻君止很无语,我才是你的主人好不好!你这只见色忘义的傻狗。

    大黄猛地回过头,瞪了他一眼,仿佛在说:“我知道你在骂我。”

    闻君止更无语了,你成精了吧?

    寒云仙子的身体很孱弱,好在闻君止一直抓着她的步辇,她才没有摔倒。

    老人最怕摔了,一旦摔伤,身体就会肉眼可见地孱弱下去。

    她盯着那只黄金壶,道:“柏姑娘,闻先生,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两位可否答应?”

    柏舟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道:“前辈请说。”

    寒云仙子叹息一声,抬头看了一眼那副三头六臂的骨架,道:“这位坐化在此的前辈,名为淳于却,是三国时期的一位玄术师,他得到了上古时代的一本秘籍,学了仙术,虽然修为进展飞快,战斗力强大,但也有副作用,长出了三头六臂。”

    第966章、毁掉黄金壶

    “只有在成仙之后,这种异变才会消失,很可惜,他倒在了成仙的最后一刻,没能踏过那条门槛,终究坐化在此。”

    “我当时来的时候,洞府里还有几卷书卷,是他留下的手稿,里面记载了他的经历。”

    “估计他留下这些,是希望有人能为他收尸建墓吧。”

    “当时这黄金壶放在他怀中,而他的一只手里握着最后一卷书册,我就是在拿那卷书册的时候,不小心碰触到了黄金壶的盖子,才被吸进去。”

    柏舟明白,当初寒云仙子对他们还有忌惮,才没有跟他们说真话。

    “我到了壶中世界后,才来得及看那最后一卷书册,书册里记载的就是离开的办法,我是为了回家,才接近崇宁帝,去当他的帝师。没想到……”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眼神中弥漫着浓郁得化不开的哀伤。

    柏舟默默想:你还说你没有爱上他。

    恋爱脑要不得啊!

    柏舟问:“你是想让我们帮这位前辈入土为安?”

    寒云仙子摇了摇头,这个人害得她差点老死在壶中世界,她恨不得把他挫骨扬灰,怎么会给他收尸?

    “我已经是个废人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寒云仙子叹息,“我希望两位能够帮我将这只黄金壶扔到大海的深处,让它再也无法现于人世。”

    柏舟和闻君止都愣了一下。

    寒云仙子道:“人性贪婪,如果让别人知道黄金壶中有另一个世界,他们一定会进入壶中掠夺里面的资源,给里面的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这些年我虽然一直都被囚禁着,但我早已经将大雍朝的老百姓们看成了我的子民,我不希望他们受苦。”

    闻君止微微颔首,道:“有道理,如果有一天他们发展科技,成为高级文明,也可能来掠夺我们的资源,断绝两个世界的联系很正确。”

    那一刻,她忽然愣住了。

    她想到了一个典故:绝地天通。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会不会也像壶中世界一样,是另一个大世界的小世界呢?

    颛顼帝绝地天通,会不会就像我们藏起黄金壶一样,断绝两个世界的来往呢?

    寒云仙子看了闻君止一眼,道:“你若是生在我那个时代,必然会成为一代枭雄,只可惜你生在了和平年代。”

    闻君止淡淡一笑,道:“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皇帝。”

    寒云仙子又道:“我还有一个请求。”

    柏舟并没有不耐烦,道:“前辈请说。”

    “不知道我的家族还在不在,如果还在,我希望柏小姐能够将我送回家里去。这也算是落叶归根了。”她说。

    “好啊,你家在哪里?我现在就可以送你回去。”柏舟道。

    寒云仙子愣了一下,道:“你……”

    柏舟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好意思地问:“你是不是不能告诉我你家的地址?没关系,我可以将你送到山下,或者镇上,再找人联系你家族的人来接?”

    寒云仙子顿了顿,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柏小姐,难道你一点都不想跟我讨价还价吗?”

    柏舟奇怪地问:“为什么要讨价还价?将你送回家不是顺手的事情吗?我若是不帮你,就不会将你带出来了。既然已经把你从黄金壶世界中救了出来,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啊。”

    寒云仙子一时怅然。

    良久她才道:“柏小姐至情至性,这样的心境,我远远不及。”

    柏舟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闻君止意有所指地道:“就算小舟没有什么想法。想必寒云仙子也不会亏待了她。”

    寒云仙子道:“那是自然,救命之恩当涌泉相报。”

    柏舟道:“我救你,不是想要什么报答。”

    寒云仙子道:“你可以不要,但我不能不给。”她又说,“如今我身无长物。还请柏小姐将我送回,等回到家族之后,我定会报答。”

    柏舟也不多作争论,她不喜欢那种你推我就的人情往来,既然对方愿意给,她就收着呗,难不成还要像争着付饭钱一样打一架?

    寒云仙子又道:“事不宜迟,请闻先生将黄金壶送往大海,柏小姐送我回家。”

    闻君止微微眯了眯眼睛,寒云仙子这是在防着他,不想让他知道于家的位置。

    他道:“可以。”又顿了顿,说:“寒云仙子一心想要回家,但时隔多年,就算于家还在,也物是人非,寒云仙子还要多加小心,多多照拂小舟。”

    寒云仙子是聪明人,一下子就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

    第967章、送她回家

    柏舟将她送回家中,她或许对柏舟没有什么恶意,但于家人可不一定这么想。

    说不定他们为了保守家族的秘密,会来个恩将仇报、杀人灭口。

    寒云仙子道:“闻先生,请放心。我虽然已经离开了两百多年,但我对自己的家族还是有几分了解,在我的面前,他们不敢造次。”

    闻君止似笑非笑地道:“既然如此,我就将小舟交给你了,还请前辈多多关照。”

    “闻先生请安心。”寒云仙子眼中射出犀利的光,“我定不会让人伤害她分毫。”

    柏舟挠了挠头,道:“不是送寒云仙子回家吗?难道他们家人还能吃了我不成?”

    寒云仙子叹息一声,这小姑娘也太实诚太善良了,她这样在江湖上是怎么活下来的啊?靠闻先生给她出谋划策吗?还是她有很厉害的靠山?

    正想到这里,就听柏舟说:“何况咱们又不是没有上门攻打过隐世家族,也没什么厉害的嘛,我哪里还需要人保护?”

    寒云仙子:“……”

    她还攻打过隐世家族?

    难道她的身后有一个庞大的宗门?或者她自己本身就是隐世家族的人?

    是了,若非如此,她怎么会有这么多神通?

    是她想得太简单了,以为她真的只是个傻白甜小姑娘,说不定这位的内心是个心机深沉,大智若愚的高手!

    她深吸了一口气,忽然想到,自己将她带回家,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可是现在她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只能相信这个小姑娘。

    她自认看人很准,除了在崇宁帝身上栽过一次之外,从未失过手。

    希望这个小姑娘不要让她失望。

    闻君止拿着黄金壶走了,柏舟找了一个藤椅,在上面系了两根带子,让寒云仙子坐在上面,然后背在背上,身形灵巧地在山林之中飞奔,很快就下了山。

    下山后她又找了一辆轮椅,推着她上了高铁,往大苏市而去。

    寒云仙子看什么都很稀奇,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感叹道:“这就是火车吗?竟然这么快。”

    “这是高铁,也算是火车的一种,速度比普通的火车快很多,而且很稳,你看。”柏舟拿出一枚硬币,立在窗台上,硬币居然不掉,转弯也不倒。

    寒云仙子惊叹:“太神奇了。”

    她又望着远处的小县城,道:“现在的城市都没有城墙吗?若是有人攻城,拿什么抵挡?”

    柏舟想了想,觉得自己解释不清,就翻出了阿美莉卡国所拍摄的现代战争电影,放给她看。

    她看得眼睛都直了。

    电影里的武器,对于她来说,就像是玄术师的法器一样。

    “连普通人都能掌握这样的力量吗?”她叹息道,“用这样的力量相互攻伐,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柏舟似乎也有所感悟,道:“人类啊,总是将最先进的科技用在互相毁灭上。”

    但她又立刻解释道:“不过你不用担心,我们国家民间早就已经禁枪了,所以我们的老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我们的治安才能够这样好。”

    她又从网上找到了一些纪录片,放给寒云仙子看,寒云仙子看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大苏市。

    于家就在大苏市附近的一座山里,坐大巴车有些不方便,柏舟干脆租了一辆车,将他们送到了山下的白水镇。

    白水镇是一座古镇,据说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到处都充满了江南风情,两条小河从镇上流过,河上有船夫撑船,曾经这是当地人的出行方式,而现在已经成为了旅游项目了。

    河边是烟雨长廊,无数戴着遮阳帽的游客拿着相机寻找美景合影,长廊里有着一家家店铺,卖着各种江南甜点和艺术品,还有一家连着一家的饭馆,里面坐满了人,热闹非凡。

    “好多人啊。”寒云仙子感叹,“以前白水镇可没有这么热闹。”

    柏舟道:“以前的人交通不便,很少出门,因此游客不多,而现在有了飞机高铁,大家天南地北地跑,一天就能从宁古塔一个来回,以前的流放地,都成了旅游胜地,因此一到节假日,各个景区就人满为患。”

    寒云仙子眼底有了一丝笑意:“国家强大、百姓富足,没想到我能亲眼看到这一天,我这一生足矣。”

    她看了看四周,目光落在路边的一家糕点店前,这家糕点店叫如意坊,里面卖的都是江南的各种当地小吃,是现做的,店里还传来阵阵甜香。

    第968章、怜悯男人没有好下场

    柏舟问:“前辈,你是不是想念家乡的美食了?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买。”

    寒云仙子露出了几分怀念之色:“我还记得如意坊刚刚开业时候的情形,是一对来自于苏杭的母女开的,镇上的另外一家糕点店看不得她们生意好,又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想方设法陷害。而我那天刚好从外面游历回来,买了一块如意坊的桂花如意糕,味道很好,一时心软,就帮她们解决了这个麻烦。从那之后,只要我到镇上来,她们母女俩都会送我一大包桂花如意糕。”

    “两百多年了啊。”她轻叹,“不知道如意坊的桂花如意糕还是不是以前的味道?”

    “尝尝不就知道了?”柏舟去买了一包桂花如意糕给她,又给自己买了一些荷花酥和紫薯饼。

    “味道不错。”柏舟吃了一颗荷花酥,称赞道。

    寒云仙子却看着手里的桂花如意糕发愣,柏舟问:“怎么了?”

    “不是以前的味道了。”她说,“那对母女……只怕没能将这家店传承下来。”

    她让柏舟推着轮椅来到店铺里,发现墙上挂着一块牌子,里面写着如意坊的来历。

    说当初苏杭百年老字号的大小姐嫁了个读书人,读书人考中进士之后就找了个善妒的借口将她休了,转身就去娶勋贵之女。

    当时被休的女子是要被人看不起的,她在当地每天都要面对街坊邻居的指指点点,不堪忍受,只能带着女儿来这里开店过活。

    后来她生意越做越红火,远近有名,连县太爷都喜欢吃她做的糕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