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两句诗成万古名,何其高的评价。暗香和疏影甚至成了词牌名,可见这首诗在古代文人中的地位。
欧阳修、司马光等名人都对这两句诗给出过高分评价。
而这首七律的作者,也因此诗千古留名嗯,作者是谁许七安忘记了。
这不可能啊,她没道理会拒绝我这首诗要是赠予云鹿书院的两位大儒,他们能把我当亲儿子养许七安想到了一个可能,这位号称诗琴双绝的花魁,其实是花架子。
炒名气,卖人设而已,本质上是个没什么文化的人。
但这里有个悖论,倘若浮香花魁是个卖人设的花瓶,她是不可能被文人认可的。
相比起前世艺人的炒作卖人设,这个时代的花魁也有类似操作,但后者是有真本事。
理由很简单,古代的读书人可不像后世的小年轻那样好忽悠。
愁眉不展间,那位在浮香身边伺候的大丫鬟,迈着小碎步疾走而来,目光略显焦虑的在人群中搜索,瞧见许七安后,神色一松,莲步款款而来,福了福身子,娇滴滴道:
“杨公子,是您作的诗”
许家爷仨面面相觑,如释重负。
“是我。”许七安点点头。
丫鬟展颜一笑,愈发恭敬,低眉顺眼,柔声道:“我家娘子有请。”
许七安镇定的颔首,跟在丫鬟身后,朝着阁楼另一侧的主卧走去。
这一幕也引起了打算留宿“影梅小阁”的客人主意,交头接耳。
“咦,他怎么也跟着进去了。”
“这,这不合规矩啊,怎么进去两人”
“刚才那丫鬟好像说到诗了,而我恰好看见他与那位俊俏小哥写了什么。”
一位富家翁打扮的中年人走到许新年和许平志面前,拱手道:“两位,不知道浮香姑娘这是何意方才那位兄台怎么进去了,你们写了什么诗”
第54章
截胡
许二郎默不作声,许平志凝视着中年男人,摇头道:“随手一句打油诗而已,我听那位公子说自己书法生疏,写不出好字,才劳烦这位公子帮忙代笔。”
许二叔是老江湖了,摆出一副自己是旁观者的姿态,与侄儿和儿子撇清关系。
众人立刻看向许新年,许二郎呵了一声,生人莫近的高冷姿态,不屑回答他们。
他这样的态度,让问话的中年人一阵恼怒、尴尬,拂袖回了原位。
原本想留宿这里的许平志,偷偷给儿子一个眼神,两人一前一后离开了影梅小阁。
“不好继续留在里头,让人瞧出我们三人有关系就不妙了。”许平志教导儿子。
“我懂。”许新年颔首,说完,在寒风里打了个哆嗦。
屋里有炭火取暖,乍一出来,温差巨大,让人忍不住直打颤。
许平志看了眼儿子,说道:“原本宿在影梅小阁的话,那些婢子只要一两银子就够了。
“现在只能去别院找其他女子而不是婢子的话,低价是五两银子,这里包括了打茶围的钱。”
说到这里,许平志顿了顿,见儿子没有习惯性的毒舌反问他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奇怪的同时,心里松了口气。
许二叔从怀里摸出一锭官银,制式银子,一锭五两。
“二郎,银子你拿去。”
许家因为税银案,倾家荡产,即使过了一个月,许平志通过灰色渠道弄了好些银子,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拮据的。
许二叔不觉得儿子还能拿出五两银子。
许新年微微动容,低声道:“爹,那你呢”
许二叔不在意的笑了笑:“爹炼精境的时候就不惧寒暑,就算在路边睡一宿,也不碍事。你身子骨可经不起夜里的寒风。”
许新年双手拢在袖中,微微躬着脊背,承受着料峭的夜风,有些恍惚的盯着五两银子,半晌,声音有些嘶哑的说:
“我不要。”
许二叔一定要儿子收下。
拉扯之间,啪嗒一声,许新年怀里掉出一锭官银,不多不少,正好五两。
父子俩望着地上的银子,陷入了沉默。
另一边,丫鬟推开主卧的门,示意许七安入内,而自己却没打算进去。
“杨公子请进”
障子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暖香扑面而来,地面铺着一层价格昂贵的丝织地衣,价格贵也就罢了,且极耗人力。
地衣上绣着一朵朵青色莲花,一团团祥云。
女人走在上面,步步生莲。大官人走在上面,平步青云。
心思玲珑。
一架临摹名画雨打芭蕉图的三叠式屏风隔开睡处和锦厅,一位风姿绝伦的妙龄女子跪坐在屏风前的壶门小榻,小塌上摆放一架凤尾琴。
她穿着轻薄的纱衣,凝脂如玉的肌肤若隐若现,正笑吟吟的望向门口。
两人目光交接,她微微低头,嘴角带着羞涩的笑意。
最是那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许七安脑海里浮现这句诗。
行酒令时文雅如大家闺秀,在塌边时妩媚勾人欲说还休。
这是只有教坊司的女人才能修出的魅功啊。
许七安两个头,一个大。
“公子”花魁痴痴笑道:“公子何故如此看着奴家。”
许七安喟叹道:“早听说浮香姑娘天资绝色,是世间难得一见的美人,我以前不相信,现在信了。就算说浮香姑娘是天下第一美人,我也信。”
“杨公子莫要取笑奴家。”浮香抿了抿嘴,娇羞的低下头,眉眼间笑意盈盈,显然是很开心的。
隔壁的茶室里,赵公子喝掉了整整一壶茶,膀胱抗议了两次,第三次时,他终于忍不住了。
他是来喝茶的吗
赵公子满肚子牢骚的离开茶室,走向主卧方向,却在门口被丫鬟拦住。
“我在茶室等了许久,为何浮香姑娘还不见我。”赵公子质问丫鬟。
“赵公子莫怪,娘子已经选了他人。”丫鬟回答。
“”赵公子感觉脑门上被接二连三的轰了几道雷,继而涌起怒火,大声道:
“浮香姑娘分明是选了我,为何突然改变主意,消遣人是吗你若不给我个说法,休怪本公子不客气。”
他凶狠的语气和狰狞的语句让丫鬟有些怕,下意识的想喊院子里的扈从。
“萍儿,既然赵公子不服气,你就把诗带出去让他看看。”
屋里传来花魁娘子充满女性魅力的嗓音。
丫鬟谨慎的看了眼赵公子,把障子门拉开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缝隙,闪了进去。
几秒后她又闪了出来,把宣纸递给赵公子。
后者接过,扫了一眼,愤怒的表情登时凝固在脸上,继而缓缓化开,取而代之的是惊愕、震撼、难以置信
他原地呆了许久,手指一松,宣纸徐徐飘落。
外头的客人惊愕的发现,赵公子竟然出来了。
完事了
赵公子的表情让他们意识到不对劲,这是被赶出来了啊。
“赵兄,你这是怎么了”一位同龄的,书生打扮的年轻人立刻上前,看似关切,实则八卦。
先前丫鬟喊走那个姓杨的,没多久,赵公子就失魂落魄的出来了。
显而易见,这是被人半路截胡,摘走了丰腴牡丹花。
穿青袍的赵公子,缓缓扫了众人一眼,喃喃道:“我输了,输的心服口服。”
“到底怎么回事,输从何说起啊。”
“赵兄,那人是写了首诗对吧,到底什么诗能让浮香姑娘破坏规矩”
“你倒是快说啊,急死人了。”
客人们都凑了上来。
赵公子置若罔闻,边往外走,边喃喃念道:“众芳摇落独暄妍”
众人心头一振,知道他念的是方才那首诗。
“占尽风情向小园。”
此时,赵公子已经走到院中,客人们不由自主的跟在身后,听着。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客人们没有跟上,留在了原地,空气短暂的陷入寂静。
好长时间都没人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一位学子热泪盈眶,嘴皮子颤抖:“此诗一出,羞煞千古咏梅人各位,小生先行告退,小生要去别处打茶围了,将诗词传扬出去。”
“在下也告退了,为大奉诗坛扬名,怎么能少了我。”
客人们一哄而散,迫不及待的去参加别院的茶围,然后抛出此诗一鸣惊人。
第55章
计划初成
“奴家要谢过公子,倘若将来奴家能名垂青史,定是公子的功劳。”浮香眼里流淌着绵绵情意,愈发娇媚动人。
许七安知道她指的是什么,自古以来,因为诗词名传百世的名妓不少。
这份机遇,任何一个风尘女子都会欣喜若狂。
世上两种人喜爱争名,读书人和妓子。
我要的就是你这份感恩戴德许七安笑了笑,适当的表现出一点轻浮:“你要怎么谢我”
屋内温暖如春,他喝了不少酒,坐了这么一会儿,已经觉得燥热难当,便脱了外袍搁在圆凳上。
浮香咬了咬娇艳丰满的唇瓣,羞涩道:“公子,长夜漫漫,不妨先听奴家为你弹奏一曲助助雅兴。”
许七安一愣,知道对方会错意了,笑了笑,没解释。
还是古时候的女子优雅,你来睡她,她会说:你别急,让小女子为你弹奏一曲。
不像后来的姑娘,你去睡她,她会说:搞快点
耐心听完一曲,许七安得承认这位花魁是有两把刷子的,琴诗双绝,诗不知道,但琴弹的是真的好。
他一个不通音律的人,也能静下心来沉浸其中。
许七安喝了口茶,缓解因为饮酒造成的喉咙干涩,语气随意的开了个话题:“浮香姑娘国色天香,难道没有人为你赎身吗”
这显然不是一个很愉快的话题,花魁娘子黯然叹息一声:
“教坊司的姑娘,哪里是说赎身就能赎身的便是遇到个有情郎,礼部也不会同意。”
其实是太烧钱了,教坊司当红花魁赎身很难,因为是官妓,要走一大堆流程,上下打点,耗费的银子远胜其他青楼花魁。
我记得王捕头说过,寻常青楼的花魁,大概500两1000两。教坊司的花魁也许还要翻一倍,甚至更多。
两千两是什么概念
我得不吃不喝攒十年,我这还是中等偏上的收入了有这么多的钱,我买几个姿色不错的小妾不是更好
许七安下意识的在心里盘算,得出结论是:这笔生意血亏
“也是,以浮香姑娘的美貌,便是大奉京城,也挑不出第二个。”许七安吹捧。
花魁娘子噗嗤一笑,心里欢喜,嘴上则说:“公子不要取笑人家,这大奉京城第一美人是镇北王妃,人家不过是蒲柳之姿。”
自称从奴家变成了人家,关系更亲近了,语气里也带了些许撒娇。
镇北王妃又是这个女人。许七安又一次听到了这位传说中的京城第一美人。
他上辈子自问阅美无数,而今见了许玲月褚采薇等几乎没有瑕疵的美人,实在想不出这位王妃得美到什么程度,才能稳居京城第一美人的称号。
八成是身份光环吧他心想。
“那位王妃出身江南书香门第,九岁那年随父母到玉佛寺烧香,主持赠了她一首诗:出世惊魂压众芳,雍容倾尽沐曦阳。万众推崇成国色,魂系人间惹帝王。
“从此名声大噪,十三岁时被送入皇宫。”
许七安好奇道:“那又是怎么成了王妃”
浮香花魁伸出拢在长袖中的纤纤玉手,兰花指捻起瓷瓶,倾倒出琴膏,一边养护凤尾琴,一边说道:
“十九年前,山海关大捷,镇北王做为第二大功臣,圣上便将那位京城第一美人赠予他。”
镇北王是当今圣上的亲弟弟,赏赐美人也不奇怪,毕竟那位美人固然天资绝色,但当今圣上潜心修道,早已不近女色许七安好奇的是另外一件事:
“第一大功臣是谁”
“魏公,当初魏公是三军统帅,若非他是宦官,王妃也就不是王妃了。”浮香笑道:“我与公子所说,乃事无不可尽人言的磊落话,只是出了这个门,莫要多谈。”
关于那位魏公的事儿,寻常老百姓说说也就罢了,她毕竟是在国企工作的招待人员。
原来是他许七安恍然,魏渊这个人,许大郎素有耳闻。
太有名了。
此人虽是宦官,但惊才绝艳,文能治国,武能平乱。若非早早的痛失良机,考个状元,当个首辅,轻而易举。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许七安深谙循循善诱的话术,这是当初苦练审讯技巧时锻炼出的技能。
兜兜转转了半天,终于把话题扯到周立身上。
“此人好色荒唐,胸无点墨,奴家不喜,每次他参与打茶围,奴家就当他不存在。”浮香气道:
“教坊司归礼部管,他一个户部侍郎的公子,奴家也不怵他。”
许七安适当的表现出几分好奇,笑着问:“好色荒唐从何说起,寻花问柳不是常态吗。”
“此事倒是涉及一些官场秘闻了,”花魁娘子犹豫了一下,柔声道:“人家也是听其他官人说起,才略知一二,杨公子若想知道,人家便告诉你,但莫要外传才是。”
似撒娇似哀求的语气。
许七安恰到好处的装出受宠若惊模样,表示自己只是一时兴趣,绝不外传。
“这事得从去年元宵节说起,那周立是荒唐人,元宵灯会看中了一位姑娘,趁人多眼杂,便上前非礼,还让人打伤了女方身边的扈从。
“谁想那姑娘也是个有背景的,是威武侯的庶女。原本呢,若只是个庶女,事情到也不麻烦,可问题是那位庶女的生母,与威武侯的发妻是亲姐妹。
“有着这一层血缘关系,那庶女颇受主母喜欢,与嫡女待遇差的也不大了。只是缺个名分而已。”
许七安悄然握紧拳头:“那怎么处理的”
“威武侯告了御状,户部侍郎上书解释,双方扯皮多日,最后圣上裁定:周侍郎教子不严,发俸一年,赔偿威武侯五千两。周立禁足三月,若有再犯,严惩不贷。”
如有再犯,严惩不贷这句话仿佛闪电劈入许七安的脑海,让他灵感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