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0章

    “经此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老师保重。”许七安以弟子身份行礼。

    紫阳居士微微颔首,有些唏嘘,刚认了一个学生,揣怀里还没焐热,就要走了。

    “此番去云州,好好办案,要时刻牢记,报效朝廷,为天下百姓。”杨恭沉声道。

    为天下百姓许七安在心底默默重复了一遍。

    数日后,青州边界,驿站。

    凌晨两点,结束吐纳和观想后,已经七天没有睡觉的许七安,提着蜡烛走出了房间。

    夜深了,驿站内部静悄悄的,他顺着走廊来到尽头,再沿着楼梯下楼。

    大厅的柜台边,一盏油灯静默的燃烧,驿卒趴在桌上酣睡,嘴角流出晶莹液体。

    官办驿站是二十四小时营业的,有些官员会因为紧急公务连夜赶路,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投宿驿站了。

    咚咚

    许七安轻扣了两下柜台,发出沉闷的声音。

    驿卒惊醒,边抹着嘴角边起身,“大人,有何吩咐”

    “给我几张信封和信纸,本官要写信。”许七安提出要求。

    驿卒当即从柜子里抽出一张信纸和信封,许七安摇头:“不够。”

    “您要多少”

    “七个信封,信纸越多越好。”

    驿卒第一次见有人一口气写七封信的,无声的嘟囔着什么,顺从的递了七张信封和信纸。

    接过信封和信纸,许七安转身上楼,回到房间。

    他把信封摆在书桌上,从玉石小镜中取出红莲花瓣,将五片花瓣压在五张信封上,然后铺开纸张,压上镇纸,研磨写信。

    第一封信。

    “怀庆公主:

    “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已抵达青州边界,即将进入云州。离京时,本想与殿下商议,听一听殿下的高见。

    “却不想卑职不知何处得罪了殿下,令殿下如此狠心,闭门不见。

    “途径禹州,卑职勘破了一起贪污案从此案中可见,巫神教对朝廷侵蚀已久,暗中培养了许多谍子。所谓千里之提溃于蚁穴,不得不防。望殿下能规劝陛下,励精图治,重振朝纲。

    “对了,青州有一种花,名红莲,隆冬季节盛开。红莲之风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这让卑职想起了殿下,抱歉,卑职知道此言是对殿下的大不敬。然殿下之风华绝代,乃卑职平生仅见。您与红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卑职采摘了一瓣莲花,与信一同寄给殿下,聊表心意。”

    第二封信。

    “临安公主: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殿下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响在耳畔,半月不见,甚是想念。

    “云州之行并不寂寞,途中发生了许多有趣且光怪陆离之事,原来运河里是有水鬼的,途中一位虎贲卫夜里登上甲板,忽闻故去母亲呼唤,于是鬼使神差的跃入水中。

    “水鬼死死拽住他的脚踝,欲将他拖入河底。幸好卑职及时察觉,奋不顾身跃入河中,与水鬼激斗三百回合,打的浊浪涛涛,方才救下可怜的虎贲卫。

    “青州至云州途中,路过一座村庄,村庄里发生了一件怪事,某户的媳妇死后尸变,整日整夜绕着房间游走,长出森森白牙,青黑指甲,见人就咬

    “幸儿卑职路过,一眼便瞧出女子尸变必事出有因,严查之后方得出真相。原来那家丈夫与村头寡妇偷情,欲休妻另娶,妻不愿,便残忍杀害。

    “妻子含怨而死,阴魂不散,这才发生尸变。

    “对了,青州有一种花,名红莲,妖艳如火,总能让卑职想起殿下身穿红裙的绝代风姿。

    “它就和公主一样婊里婊气划掉它是那样的明媚如风轻盈似箭,然一阵风吹来时,它羞怯的低头,我心里油然而生一句话: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卑职唐突了,无意冒犯公主,只是公主之美,乃卑职平生仅见。”

    第三封信。

    “采薇姑娘: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掐指算来,我们也有半月未见。鸡精炼制的如何可有顺利晋升炼金术师

    “禹州有一种美食,叫黄芽菜煟火腿,火腿是南方独有的美食,北方难觅。

    “做法也很简单,用好火腿削下外皮,去油存肉。先用鸡汤将皮煨酥,再将肉煨酥,放黄芽菜心,连根切段,约二寸许长;加蜜、酒酿及水,连煨半日。上口甘鲜,肉菜俱化,而菜根及菜心丝毫不散。汤亦美极。

    “青州有数种美食,且容我一一道来

    “对了,青州有一种花,名叫红莲。此花明媚活泼,迎风绽放,随风摇摆时,仿佛是一张张明媚的笑脸。不由的让我想起采薇姑娘。

    “你就是这样一个没心没肺划掉你就是这样一个带给人快乐的女孩,无忧无虑,天真烂漫,拥有一双澄澈明亮的大眼睛,见之忘俗。”

    第四封信。

    “浮香姑娘:

    “半月未见,我很想你。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外套,想念你白色奈子和你身上的味道划掉

    “半月未见,我很想你,此时的我已抵达青州边界,明日便到云州。这一路来,同僚也曾邀请我去教坊司,但我拒绝了,因为没有你的教坊司,是那般的无趣。

    “不由的想起,你我二人日夜缠绵,情到浓处,我在你耳畔低语:我射不亦精乎。你含羞带怯的点头。那是我们美好的时光。

    “云州之行比我想象中的更加耗时耗力,我们相见之期甚是遥远,我知你想我想的发狂,相思难耐之时,请记得修一修指甲。

    “对了,青州有一种花,名红莲。此花灼灼似火,如你一般热情如火,让人流连忘返。”

    许七安写完了给备胎们的信,吹干墨迹,看着涂涂改改的信纸,无奈叹息。

    手写就是这样的,写着写着就会写错字,或者写出一些不该写的东西。他年少写作文的时候,就已经犯这样的错误。

    无所谓啦,这些都是与他知根知底的女子,不会因为他的字迹难看而嫌弃。

    内容方面还是很满意的,针对备胎们不同的性格,写不同的内容。比如怀庆喜欢时政,他就写案子。

    临安喜欢听故事,他就写沿途的怪闻奇事。

    褚采薇是个吃货,就跟她聊美食。

    至于浮香,滚过那么多次床单,写信更像是在调情,足矣。

    接下来是写给家人的信,许七安留到最后,反复斟酌后,蘸墨提笔。

    第五封信。

    “玲月妹妹:

    “为兄在外头甚好,就是有点想你,从小到大,为兄都未离开你超过三天。当然,也没离开过二叔和婶婶。

    “可还适应内城的生活内城物价昂贵,不比外城,但千万不要委屈自己,多出门走走,去绸缎铺子和首饰铺逛一逛。

    “我离开时,给婶婶留了三百两银子,够家里花销一段时间。嗯,大哥不在家,二郎又在书院,有些事情要记得自己拿主意,不要什么事都听你那个愚蠢的娘。

    “如果婶婶再提议让你嫁人,你就让她把三百两银子还给我,让她把绫罗绸缎还给我。大哥不希望回家后,发现你定亲了。

    “对了,青州有一种花,名红莲,如你一般清丽脱俗,温柔美丽。”

    第六封信。

    “婶婶:

    “请照顾好铃音,完毕”

    第七封信。

    “二叔:

    “我在外面很好,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刚抵达青州边界,在云州会发生什么事,暂时未知。

    “不用担心,男人嘛,总是要经历一番波折的。你和我爹不就是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嘛。

    “我最近在冲击炼神境,希望我回京时,二叔你也顺利晋升炼神境了。届时,我许家一门双神,听着便很气派。

    “哦,还有,我忽然想起你大字不识几个,该不会没给辞旧写信吧我一直以为你这个当爹的心里自然记挂儿子,便没有给他写信告诉他我们搬家了罢了,反正都半个月过去了,辞旧现在应该知道家搬到哪儿了。

    “希望是我多虑。”

    写完信,许七安把信纸折好,连带着红莲的花瓣,逐一装进信封。

    第192章

    杀敌

    大奉地理志记载,云州纵横六万里,物产丰富,农桑、瓷器、草药等等。武宗皇帝揭竿而起之前,云州的富庶程度,在大奉各州可以排进前五。

    官道迢迢,蜿蜒着通往天边,两边是黑土田野,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

    阳光刚升起没多久,空气中残留着昨夜的低温,一百多人的队伍缓缓在官道前行。

    马蹄“哒哒”声里,夹杂着车轮辚辚。

    “元景初年,云州总人口达五百万之数。而后,黄册每十年编造一次,人口逐步锐减,元景30年,云州人口三百五十多万。现在是元景36年,再有四年就是重造黄册之年,不知道这云州还剩多少人口”

    张巡抚掀开帘子,感慨着说道。

    30年里人口缩减150万,非常恐怖,而真实缩减人口只会比这更多。因为云州土地肥沃,不闹天灾的情况下,是不用考虑饥荒问题。

    也就是说,30年里正常繁衍生息,人口是可以稳步增长的。

    从500万到350万,可不是简单的做减法,实际缩减人口至少再翻一倍许七安嘴里飙出一声国骂:“什么鬼地方。”

    张巡抚看了他一眼,继续道:“这损失的人口,一半是因为赋税太重,弃田当了流民,或进城另谋生路,或落草为寇,这些人都是不记在黄册里的。

    “再就是匪患严重,烧杀劫掠,雪上加霜。有时候山寨土匪为了补充劳力,会主动下山劫掠百姓。呵,山匪当然也不在黄册之内。”

    许七安目光无声的眺望远方,耳边听着张巡抚的话,心里则在分析。

    元景初年还有五百万人,元景十年的时候,人口还是缩减,到元景30年,没了一百五十万人,真是人数还要更多云州是在这二十多年里急转而下,差不读就是元景帝修道的开始

    因为大奉皇帝痴迷修道,因此让巫神教感觉有了可乘之机巫神教图谋二十多年,绝对不会小打小闹,大奉和巫神教统率的诸国,必定要有一战。

    想着想着,他头一歪,差点睡过去。

    “你精神状态不太好。”张巡抚审视着他,皱眉道:“怎么了”

    巡抚大人记得,许七安这一路来,安分守己,没有流连教坊司,理当不至于这般亏空疲惫。

    许七安扭着头,朝巡抚大人苦笑道:“没怎么了,就是成了时间管理大师而已。”

    这是他不眠的第八天,大脑突突的疼痛,血管仿佛要爆开,今早吃饭时,甚至出现了轻微幻觉,以为许铃音在抢他的肉包子。

    眼球布满血丝,眼圈是黑青色的,这让许七安想起了自己生活在996的福报社会里,偶尔还要体验一把007,也是这般凄惨模样。

    “还有两天,熬过这两天我应该就能晋升炼神境了吧。不能让自己睡过去,否则功亏一篑怎么感觉心脏跳的好难受”

    许七安深吸一口气,摘下水囊浇在头上,借此刺激身体,振作精神。

    一列三百人的商队在官道跋涉,一辆辆平板马车拉着货物,防水布底下盖着的是云州盛产的丝绸、茶叶、瓷器以及胭脂水粉。

    在就是一些云州的特产,比如蛇涎砚、黄晶石等。

    商队的东家是一位满脸横肉的汉子,叫赵龙,早年也是云州江湖赫赫有名的豪杰,黑白两道通吃。

    过腻了刀口舔血的日子,靠着早年闯下来的名头,以及人脉关系,做了商队生意。

    他总能打点好沿途的山寨,四平八稳的离开云州,将货物散到各地,赚的盆满钵满。

    时间久了,很多商人都愿意花重金加入赵龙的商队,求个平安。

    赵龙的商队发展至今,演变成了半商半镖。

    杨莺莺就是躲在这棵大树下乘凉的一份子,不过她是以散人身份离开云州,花了二十两银子请求商队庇佑。

    毕竟她这样的弱女子,根本不可能独立离开云州,指不定哪天就在官道上被拦路土匪劫走,当了压寨夫人。

    以她的姿色,当个压寨夫人绰绰有余。

    杨莺莺本是云州教坊司里的女子,年轻时也是位花魁,后来有幸遇到了良人,为她赎了身,便被养在院子里,成了外室。

    而今年过三十,姿容不减,反而是身段愈发的丰腴,更增添了成熟妇人的魅力。她有一双明亮的杏眼,望着人时眼波盈盈。

    骑在马背上的杨莺莺,察觉到周围镖师们火辣的目光,忍不住紧了紧斗篷,把脑袋埋的更低。

    她的手乍一看是护着丰满的胸脯,避免被某些汉子的目光亵渎,其实她护的是怀里的一个物件。

    正是这个物件,迫使她离开云州。

    一位镖师垂涎欲滴的看着杨莺莺的背影,骑在马背上,罗裙贴着身体,那紧绷的臀部轮廓可真诱人啊。

    身体强壮的镖师一夹马腹,追上杨莺莺,咧嘴笑道:“美人儿,晚上陪大爷耍耍。大爷这次出行挣的银子都归你。十两银子呢。”

    杨莺莺置若罔闻,不回应也不拒绝,权当没他这个人。

    镖师又说了几句,见美人儿不理,骂咧咧的走了。

    与他相熟的几个镖师哄笑起来,一阵奚落。但每个人眼里都有失望。这女人油盐不进,他们也一样没机会。

    几个手头有着人命的镖师眼里闪过狠辣,这种独自出行的水灵妇人,要不是碰到了赵老大,早就被人吃的连骨头都不剩。

    商队前头的赵龙抬手做了个手势,镖师们立即抽出兵器,如临大敌。但刀只出鞘一半,这是走镖不成文的规矩。

    大家混江湖求的是财,除非双方实力差距悬殊,否则不会死磕。更何况,赵老大在黑道向来有几分薄面,否则也不会吃这碗饭。

    小道两旁密林中哗啦啦跳出七八十号人,刀矛鲜亮,岔路上更杀出二十余骑,皆是人强马壮。

    赵龙有些纳闷,这条路他每年都要走好几遍,哪条路段需要打点,哪个山头需要孝敬,他一清二楚。

    这片林子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一群剪径悍匪赵龙压了压手,示意手下的镖师稍安勿躁,策马往前走了一小段,朗声道:

    “在下赵龙,朋友们之前是混哪条道的”

    靠的近了,他忽然意识到不对劲,这群悍匪腰间挂着军弩,手里握着制式长刀,这些都是军中装备。

    赵龙听说过,某些大寨子不缺军需,军刀军弩甚至火铳,一应俱全,但那都是顶级的土匪大寨,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宁宴,你看起来就像被女子掏空身子的病夫。”宋廷风与许七安齐头并进,趁机打趣嘲讽。

    许七安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我有个朋友,问我有没有司天监壮阳补肾的药丸。”

    宋廷风笑容一僵。

    “我那个朋友就是朱广孝,广孝啊,你都有未婚妻的人,何苦那么拼命呢。”宋廷风把锅甩给朱广孝。

    朱广孝闷不吭声的看了他一眼,又觉得不甘心,反驳道:“我是怜香惜玉的,你吃相太难看,每次早上,陪你睡觉的姑娘都下不来床。

    “你自己不知道节制,亏空了身子。”

    武夫体魄强悍,精力旺盛,可就算是牛魔王,天天从晚耕到早,日子长了,也会气血亏空的。

    “我这是厉害。”宋廷风不服气,骄傲的笑道:“只有教坊司的姑娘能尽情的配合我,尽管她们也疲于招架。”

    “廷风啊”

    宋廷风听见许七安喊他,转头看过去:“干嘛”

    “不是你厉害,而是人家能容忍你的渺小。”

    “你滚。”

    嬉笑怒骂之间,带队的姜律中沉声道:“前方有血腥味,全员准备。”

    锵刀刃出鞘的声音整齐划一,虎贲卫、打更人同时抽出了佩刀,并摘下了军弩。

    “突进”姜律中一夹马腹,冲了出去。

    巡抚队伍瞬间进入行军状态,速度极快,且有条不紊。

    行军十分钟,前方出现密林,风带来了浓郁的血腥味。

    当进入密林的刹那,利箭从两侧射来,袭击狂奔中的打更人和虎贲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