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71章

    许辞旧转头四顾了一阵,似在寻找什么,看见许七安身影后,他松了口气:“大哥,大哥,有急事”

    许七安立刻迎了上去,能让许二郎在午休时间,亲自骑马回来的,上一回还是为了王思慕。

    “大哥,元景帝要让我随军出征。”许辞旧脸色严肃。

    “”

    许七安如遭雷击。

    他亲生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战争,楚州查案时,烛九率领着妖族部众,吉利知古率领青颜部铁骑,双方协力攻打楚州城。

    那场攻城战持续时间不长,但足够凶险和激烈,床弩和火炮之下,不管人族还是蛮族,不比草芥坚韧多少。

    这狗皇帝想让许二郎出征这不是要他送死吗

    “装病”许七安试探道。

    “陛下批红了,就算有一口气,抬也抬去所以我才来找大哥你商量。”许辞旧闷声道。

    就是说无法拒绝许七安眉头紧皱,没好气道:“商量什么,商量怎么违抗圣旨”

    许辞旧噎了一下,沉默半晌,道:“我是说,商量怎么打仗,我,我其实也想去。”

    “啪”

    许七安一巴掌把小老弟拍翻在地:“打仗打你还差不多。”

    许二郎狼狈的起身,心里吐槽大哥是粗鄙武夫,表面上乖顺,不敢顶嘴,害怕又被拍一巴掌。

    许七安看了他半晌,叹口气:“你自己去和婶婶说吧。”

    许二郎嘴角抽了一下,缓缓点:“好。”

    俄顷,内厅里传来婶婶“嗷嗷嗷”的叫声,美妇人奔出厅来,左顾右盼,接着目光锁定许七安。

    “宁宴”

    婶婶大呼一声,一副要哭出来的表情,使劲儿的招着小手:“二郎要上战场,你,你快来想想法子。”

    现在家里就一个许七安能扛大梁的,婶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第一时间就找侄儿。

    第445章

    半生

    许七安无奈的迎上去,不等走近,婶婶主动靠拢过来,抓着他的手臂,急切道:

    “二郎怎么能上战场呢,他连一只鸡都没杀过的啊。他就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皇帝让他上战场,这,这不是要他命嘛。”

    说着,嘤嘤嘤的哭起来。

    许玲月此时也在厅内,站在一边,清丽脱俗的容颜,做出柳眉轻蹙的姿态,为二郎的安危担忧。

    “娘,我是七品仁者,是七品。爹也才七品而已。”许辞旧不服气。

    “有什么用你爹早跟我说过了,七品的书生一样手无缚鸡之力,九品的武者都打不过。”婶婶气道。

    许二郎顿时语塞。

    许七安拍了拍婶婶的手背,以示安慰,而后说道:“倒也不是没办法解决,大不了辞官呗。”

    “辞官”婶婶抹着泪。

    战争在婶婶这样的妇道人家看来,是天塌一般的大灾难,作为一个母亲,她宁愿儿子放弃前程,也不要上战场。

    “不可能”

    许新年强硬的打断,身为书院的读书人,怎么可能因为害怕上战场而退缩呢。

    婶婶坐在椅子上,垂泪道:“你是我肚子里出来的,你几斤几两我还不知道你如果有你大哥一半的本事,我也懒得管你。可你就是个没用的书生,做做文章你在行,拿刀子和人家拼命,你哪来的这本事

    “二房就你一个子嗣,你要是出了意外,我,我也不活啦”

    许玲月愁眉苦脸的安慰母亲。

    “娘,我修的是兵法,战场本就是我的主场,是我修行的地方。而今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他语气转柔的辩解道。

    “你是不是蠢”

    婶婶尖叫道:“那狗皇帝是要你死啊,他和宁宴有仇,他巴不得我们全家都死。你还傻乎乎的自己送上去”

    她流着泪,激动之下,少见的有些面目狰狞。

    看到这一幕的许七安,忽然愣住了,婶婶其实心里很清楚许府的处境,知道侄儿得罪了皇帝,全家都被盯上,处在朝不保夕的危机里。

    可她从来没有表露过这方面的担忧,更不曾埋怨过“多管闲事”的侄儿,不是因为笨,而是把这个一手带大的侄儿当做家人,当做儿子。

    有些人嘴上不把你当一回事,其实心里是爱着你的。

    许七安默默的退出了内厅,让下人牵来小母马,朝打更人衙门疾驰而去。

    浩气楼,七层。

    茶室里,许七安皱着眉头,说道:“魏公,元景帝那狗贼果然没放弃迫害我,他见我声望如日中天,又有院长赵守、您还有监正撑腰,暂时不愿动我,便把主意打到辞旧身上了。”

    许七安为什么没有离开京城,反而敢私底下查元景帝就是因为背后有这三位大佬撑腰。

    再加上自己还算低调,没有在元景帝面前作死。

    但他知道,元景帝迟早会与他算账,这位皇帝擅长权谋,他有充足的耐心等待,比如这一次。

    许七安自己不怕元景帝,但对于二叔和二郎,他心里颇为担忧,元景帝想“嫁祸”他们,实在太简单。

    魏渊笑道:“你有什么想法。”

    许七安试探道:“魏公能不能挡回去”

    魏渊摇头:“陛下钦点的,不好拒绝。”

    许七安重重叹口气:“我原本想随二郎一起入伍,暗中保护他,但觉得如果我也离开京城了,家人才真正危险,于是只好来求魏公了。

    “魏公是这次出征的主帅,您帮我照拂一下二郎吧。”

    监正和赵守会保他,但两位大佬会给他当保镖,保护他的家人么

    许七安可没这个信心,唯独在魏渊这里,他有信心。

    监正和赵守把他当棋子,所以只认他,不认他家人。魏渊把他当心腹,当重要的人,所以魏渊会顾及他的家属。

    魏渊喝着茶,笑道:“我会把许新年安排到北方去,姜律中和杨砚与你关系最好。另外,楚元缜也会去北方。”

    许七安猛的惊喜起来:“原来您都已经安排妥当了您让楚元缜入伍,就是为了保护二郎”

    爸爸

    魏渊嗤笑道:“那只是顺带而已,楚元缜才情无双,当一个江湖散人太可惜了。他依旧是心怀天下的读书人,只是不满陛下修道才辞官归隐。

    “只要还有心,就不会拒绝我,这么好的人才,不用白不用。”

    楚元缜也是老工具人了许七安心说。

    魏渊旋即问道:“你还有什么想和我说的吗”

    他似是有些期待。

    许七安嘿嘿两下,起身,恭敬行礼:“祝魏公凯旋。”

    魏渊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似是有些失望。

    “许七安”

    但他告辞离开时,身后突然传来魏渊的声音,“九州天下,比你想的更加复杂。去吧,走好你的路。”

    许七安等了片刻,没等到魏渊的解释,回眸看了他一眼:“好”

    离开浩气楼,许七安掏出地书碎片,向楚元缜发出私聊请求。

    三:楚兄,刚刚兵部传来消息,我与你一样,也得随军出征。

    四:魏渊也找你了那你堂哥是不是也要去

    楚元缜很震惊,同时担忧恒远,如果没了许七安在京城坐镇,光靠“一二五”三个人,真能顺利解救出恒远么

    三:我与你不同,是元景帝钦点。

    许七安没咒骂元景帝的恶毒,因为楚元缜肯定能懂,他那么聪明的一个人。

    四:无妨,我会照拂你的。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许七安当即传书:我会把地书碎片暂时交给大哥,嗯,就这样吧,我还有事处理。

    不给楚元缜问话的机会,迅速结束私聊。

    唉,做人还是要诚实啊,少在网上吹牛皮,一不小心就被架着下不来台许七安由衷感慨。

    另一边,许府。

    许平志收到府上传来的消息后,立刻赶回了家,现在黑着脸,坐在椅上,一言不发。

    “老爷你快说说这个孽子,赶紧让他辞官。”婶婶哭闹道。

    “陛下用的是阳谋啊。”许平志叹息道。

    要么从翰林院滚出去,要么去打仗,前者前程尽毁,后者九死一生。

    许平志是经历过山海关战役的,知道自己当初能活着回来,纯粹是靠运气。北方战事肯定不如山海关战役那般凶险激烈。

    可许二郎也不是武夫,在战场上缺乏保命手段。

    许新年坐在一旁,沉默的不说话,他已经挨过大哥的打,没必要再挨父亲的打。

    一家人愁云惨淡。

    婶婶抽抽噎噎不断,许玲月软语安慰。

    “我看大哥刚才出去了,肯定是想到法子了,娘,你先别急,等大哥回来再说。”许玲月柔声道。

    “也只能等大郎的消息了。”

    婶婶擦拭着泪痕,频频看向厅外,患得患失道:“可大郎能有什么办法他已经不当官了,还得罪了皇帝。”

    许平志脸色阴沉,不说话。

    这时,他们听见外头传来许铃音清脆稚嫩的声音:“大锅”

    一家人霍然转头,看向厅外,果然看见许七安大步返回,一脚踢飞迎上来的妹妹。

    许铃音顺势飞进一旁丽娜的怀里,她开心的娇笑起来,表示腾云驾驭的感觉很有意思。

    许七安用的是巧劲,过去,兄妹俩一直都这么玩。

    “大郎”

    “大哥”

    厅内的一家四口同时起身,看向许七安。

    婶婶急切道:“大郎,你有没有想到办法让二郎不去打仗”

    许七安微微摇头,“陛下钦点,如何拒绝。”

    见婶婶美艳的脸庞难掩失望,见许二叔脸色瞬间黯淡,他不疾不徐道:

    “不过,魏公答应我会照拂二郎。而且,人宗的记名弟子楚元缜也会随军出征,他与我,与二郎关系极佳,答应我会好好保护二郎的。”

    “老爷”

    婶婶朝丈夫投去问询的目光。

    许二叔露出笑容:“有魏公照拂,二郎安全无虞。而且,楚元缜堪比四品高手,能御剑飞行。即使遇到危险,也能很好的保护二郎。”

    婶婶一听,连丈夫都这么说了,她顿时安心不少。

    抽噎一下,道:“多亏了大郎。”

    每逢战事,除了调兵遣将,征调粮草等必要事务外,相应的仪式也不可缺。

    朝廷会让司天监择出吉日,而后祭天、祭地、祭祖,此为三祭。

    三祭规格严谨,分别在不同的吉日,由皇帝带着文武百官举行。

    要随军出征的士卒、将领,也会在这一天进行祭祖。

    子孙上战场,祭祖是必不可少的。

    许家的祖坟在京城外一处风水宝地,是请了司天监的术士帮忙看的风水。当然了,京城大户人家基本都会请术士看风水。

    人人的祖坟都是风水宝地

    许新年和许七安兄弟俩,现在是许族的金凤凰,核心人物。

    翰林院许二郎要出征这么大的事,几乎全族的人都来了,其中有两位白发苍苍的族老。

    一位族老身子骨还算硬朗,瘦瘦高高,就是白发有些稀疏。

    另一位头脑已经不太清醒,目光有些呆滞,却白发苍苍,甚是茂密。

    主持完祭祖仪式后,白发苍苍的族老感慨道:

    “当年其实没人相信司天监术士的话,京城就那么大,哪来那么多风水宝地。不过是讨个吉利罢了。现在看来,这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不然也不会接连出两位人中龙凤。”

    周围族人们笑了起来。

    这时,年老昏聩的那位族老,颤巍巍的在人群里搜索,嘴里喃喃道:“大郎在哪里,大郎在哪里我们许家的文曲星在哪里”

    许平志拉着许二郎靠过去,笑道:“老叔,咱们许家的文曲星是二郎,武曲星才是大郎。”

    族老浑浊的眼睛盯着二郎,看了半晌,不停摇头:“不,不是你,你不是大郎。”

    “他当然不是大郎,都说了他是二郎,是我们许家的文曲星。”边上,族人大声解释。

    族老不理,自顾自的在人群里搜索:“大郎,大郎在哪里”

    许七安只好走过去,笑道:“阿公,我是大郎。”

    族老眯着眼,仔细的审视着他,也露出了笑容:“是大郎,是大郎,是我们许家的文曲星。”

    这位族老的儿子,在旁尴尬的解释:“以前总是和爹说大郎的事迹,他听的多了,就只记得大郎了。”

    皇宫,御花园。

    魏渊坐在凉亭里,指尖捻着黑子,陪元景帝下棋。

    杀了老皇帝几盘后,魏渊淡淡道:“听说皇后进来身体有恙”

    元景帝看他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入秋了,许是着凉了吧。朕忙于政务,一时冷落了皇后,魏卿替朕去探望一下皇后。”

    魏渊起身,作揖退下。

    凤栖宫的路,他走过无数次,这一次却走的格外慢,明明路的终点有他最在意的人,可他却害怕走的太快,害怕一不留神,就把这条路给走完了。

    凤栖宫里,风华绝代的皇后站在殿内,一手拢袖子,一手焚香。

    “你怎么来了”

    她见魏渊进入殿内,颇为惊喜的说道。

    “马上要出征了,过来看看你。”魏渊笑容温和。

    皇后引着他入座,吩咐宫女奉上茶水和糕点,两人坐在屋内,时间静悄悄的过去,他们之间的话不多,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和谐。

    一盏茶喝完,魏渊感慨道:“宫里一直备着你做的糕点”

    皇后抿嘴轻笑:“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来,但知道你最喜欢吃我做的糕点。所以每天午后,我都会亲自下厨做一些。”

    魏渊点点头,“有心了。”

    皇后看了眼盘子,糕点只吃了两块,她轻声道: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