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就自己对铃音不抛弃不放弃。许二叔见妻子不服气,就问小豆丁:
“铃音啊,如果被人要欺负你,你怎么办?”
“打回去!”小豆丁理直气壮。
“打不过呢?”许二叔道。
许铃音想了想:“那我和他们做朋友,他们就不会欺负我了。”
你这娃子,思想觉悟不行啊,打败仗的话,十有八九当叛徒……许二叔心说。
吃完饭,许二郎心事重重的回书房。
点上蜡烛,他靠着椅子,开始沉思。
作为读书人,但凡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参考史书。
以史为鉴,从中学习先人的经验。
“史书中各朝各代对末期的乱象,采取的无非是剿灭和招安两种。更多的是采取剿灭态度,因为每一个王朝的末期,朝廷与百姓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用战争解决的地步。
“招安的前提是有钱有粮,并且出让一部分利益。朝廷可以用招安的办法解决一部分匪患,但不可能靠招安解决所有匪患。
“能做到这一步,就不可能有如今的乱象。”
许二郎凭借强大的记忆力,分析、回忆着史书内容,首先得出的结论是:
如今的大奉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与大部分王朝末期的腐朽不同。
烂的还不够彻底。
这是好事。
“这个时候,云州的逆党若是发动叛乱,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何解决匪患?”
许新年越想越觉得无解,越想头越疼。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王首辅的身体越来越差,以致药石都不见效。
归根结底,是心力交瘁,是积劳成疾。
这时,他脑子里突然闪过铃音说的话。
仿佛有一道光劈入他脑海。
“成为朋友,成为朋友……”
许新年睁开眼睛,眼球布满血丝,神态却极为亢奋,他铺开宣纸,研磨,提笔书写:
“现今灾情严重,流寇四起,为祸一方,朝廷可用三策,一为招安,对于规模庞大的山匪,采取招安策略,并让归顺的山匪剿其他山匪……
“二为派军剿灭,对于规模不大的乌合之众,坚决清剿,不留后患……
“三,效仿江湖人士,派遣高手深入民间,聚拢流民,占山为王。”
这一点,是铃音是话激发了他的灵感。
让朝廷和流民成为“朋友”,当然,不可能聚拢所有流民,但至少能减轻朝廷现在的负担,大大减轻匪患对百姓的荼毒。
许二郎继续写道:
“需委派忠心正义之士担当此任,风评不好,名声不佳者勿用;需严密监控其家属,以为人质。”
写完之后,许二郎开始沉思,觉得还欠缺什么,但那股子劲泄了后,精神开始疲惫。有些力不从心。
他扭头看一眼水漏,才发现已经子时两刻,他竟在书桌边做了足足两个时辰。
……
清晨。
许七安早起洗漱,然后在桌面摊开地图,商船此行的目的地是禹州。
到了禹州,他们就要更换其他交通工具。
“到了禹州后,就驾驭浮屠宝塔飞行吧。作为一座空中堡垒,浮屠宝塔的防御是没问题的,就是续航能力差了些。”
法宝的能量来源于主人,或自身积累。
失去主人驾驭的法宝,续航能力通常都不行。
就像太平刀,平日里自己有积累刀气,但只能做一时之用,用完,就得再次积累。
这和武夫气机耗尽无力再战是一个道理。
所以许七安平时不会主动祭出浮屠宝塔赶路,遇到危险时,才拿出来当庇护所,驾着它逃命。
突然,心悸的感觉传来。
他自然而然的摸出地书碎片,查看传书。
李妙真迅速传书回复。
看来朝廷也注意到这个隐患了,每一个朝代的末期,都是内忧外患的,有时候内忧远比外患要可怕……正为匪患头疼的许七安,回复了天宗圣女:
圣女带着情绪的传书出现在天地会成员的地书上。
过了一阵,怀庆的传书逐一分段传来,总共三条计策,字数大概有两百多字。
许七安二话不说,先拍马屁。
二郎的计策?许七安一愣。
二郎什么时候和怀庆走这么近了,他酸溜溜的想。
李妙真出点子不行,眼光还是可以的。
这时,楚元缜跳出来发表意见。
其他人也安静下来,没有插嘴,楚元缜是状元郎,才华横溢,又有丰富的阅历,是天地会智商担当之一。
许二郎来找她,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她没能给出答案,于是才想请教天地会成员,除了丽娜之外,大家都是聪明人。
楚元缜也确实没让她失望,立刻看出第三策的破绽。
而第三策,是解决匪患的重中之重。
短时间内,楚元缜还真想不出对策。
李妙真根据自己的经验,给出对策。
李灵素跳出来了。
虽然在现实里他已经死去,但在“网络”上,他依旧能重拳出击。
李妙真大怒:
圣子潜水去了,他也没辙。
许七安迟迟没有说话,逼怀庆主动“”。
我能有什么办法,我都把鸡精的收益捐出去赈灾了,打架破案我在行,治国的事就别找我了啊……许七安一边心里吐槽,一边积极开动脑筋。
他最大的优势是上辈子的见识。
比如以工代赈,但这条计策不适合用在此时的大奉。
小范围的使用还可以,除非大奉朝廷要把路修到农村……
等等,好像还真有一个办法……许七安心里一动,想到一个大胆的点子。
但他没有说话,脸色有些纠结、犹豫。
怀庆又催促了。
天地会内部猛的一静。
他疯了?!众人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
就连劫富济贫的李妙真,也觉得许七安破罐子破摔,出的是馊主意。
在这个时代,皇权不下乡,乡绅望族充当着维持底层稳定的重要角色。
把无产阶级发动起来!
天地会内部沉默了,许久没人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楚元缜传书道:
只能尽量……他心里补充了一句。
许七安知道,当他这个计策被采用时,哪怕注意再注意,谨慎再谨慎,也依旧会有无辜者遭受波及。
这是他刚才犹豫的原因。
但上辈子的经验告诉他,一旦把大局观上升到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时,处理问题,就不能以简单的善恶来评判。
如今灾情汹涌,流民成灾,每天都在死人。
以后还会死更多的人。
掌权者,要做的是尽快让社会秩序得到稳定,而不是考虑到可能会有无辜者牺牲,就畏首畏尾。
慈不掌兵,同理,慈不掌权。
地书聊天群再次陷入沉默,尽管隔着千山万水,许七安却仿佛听见了他们粗重的呼吸声。
或者,还有颤抖的手。
作为传统读书人的楚元缜,有些无法接受。
众人则没有说话,隔了好一会,楚元缜再次传书:
李妙真突然传书:
因为这样,才能尽量做到不滥杀。
怀庆的心比他们更狠,她已经认同并接纳许七安的建议。
李灵素发言。
李灵素愤怒传书:
“……”
李灵素深吸一口气,传书道:
这一回,李妙真没有抬杠。
到此,再没人说话。
……
当日,永兴帝收到翰林院庶吉士许新年递进宫的密折。
所谓密折,便是无需通过内阁,直接递交给皇帝的折子。
永兴帝坐在大案后,望着桌上摊开的密折,久久不语。
……
第644章
围棋
委派心腹高手,聚拢流民,专打劫乡绅商贾,侵占他们的资源来稳住流民……
永兴帝脑袋里“嗡嗡”的,只觉自己过去近三十年里培养的认识被这封密折推翻,涌起了荒诞的、不真实的感觉。
他看完折子,第一念头是:胡闹!
在永兴帝的认识里,乡绅、士大夫阶层,以及名门望族,是朝廷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维持王朝统治的一部分。
如果与这些阶层为敌,那么朝廷的政令根本难以实行,历史上,因为得罪这些阶层而被推翻的王朝、皇帝,不胜枚举。
永兴帝也是读史的,他对政治的领悟,可以归结为两句话:
不断的妥协;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
所谓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放在朝堂上,就是或者更多党派的支持。
放在统治国家上,拉拢的就是门阀、乡绅、贵族、士大夫等,打压的是天底下千千万的平民百姓。
可是,许二郎密折里的一句话,深深震撼到了永兴帝。
“手握土地者,盛世为盟友,乱世为弃子。”
围绕这句话,许二郎给出长篇大论的阐述,相比起不计其数的灾民,这些掌控王朝土地资源和财富的阶层,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人。
乱世之时,牺牲掉这小部分人,能得到广大民众的拥戴,皇权就能屹立不倒。
等到旧的阶层毁灭,自会有新的人进入这个阶层,取代他们。
永兴帝觉得,这同样是在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
附和他的政治理念。
最关键的一点,此事非朝廷所为,是流民匪寇作恶,与皇室与朝廷毫无干系。
“许新年有大才,可以重要!”
永兴帝感慨一声。
他反复密折,时而振奋,时而忧虑,时而咬牙,时而摇头,犹豫纠结了很久很久。
呼……终于,长长吐出一口气,心里已有决定。
“那火盆来!”
永兴帝吩咐道。
赵玄振立刻端来火盆。
永兴帝把密折丢进了火盆,火焰窜起,舔舐纸张,将这封传出去必定引来朝野震荡的折子焚烧。
他不打算采纳这个计策。
准确的说,不采纳第三条计策。
理由很简单,风险太大。
此事要是泄露出去,他的皇位绝对保不住。
他不是父皇,根基深厚,能稳稳压制朝堂诸公。他只是上位不到两个月的新不,即使是父皇这样积威深重的皇帝,也不敢这么做。
委派心腹去做这件事,这其实就相当于将把柄送出去了。
一个随时能让自己万劫不复的把柄。
别说心腹,就算是生母,胞妹,永兴帝也不敢把这样的把柄交给她们。
谁能保证心腹永远忠心?
……
浮屠宝塔内。
已经抵达禹州,开始驾驭浮屠宝塔前往南疆的许七安,忽然一阵心悸,转头对苗有方说:
“过来帮我下一会。”
他正坐在小桌边,与慕南栀对弈,黑白子杀的难解难分,局势千变万化,暂时谁都没能奈何谁。
塔灵老和尚都惊呆了,没想到此二人棋艺如此超凡绝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