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叹了口气,他道:“我已将所得情报上陈陛下。”“希望还来得及。”
一定程度上,算是达到了目的的赵鲤心情极好。
宽慰道:“沈大人不必着急,此时灵气复苏,海上危机重重,正是最危险的时候,不必急于一时。”
只要能意识到一些问题,就不算太晚。
看她高兴,沈晏也高兴。
小心翼翼收起这个自鸣钟后,他问道:“你喜欢这种自鸣钟吗?”
赵鲤随口答道:“喜欢啊,自鸣钟内部机械之美,让人着迷。”
得了她的回答,沈晏暗自点头不在说话。
两人同坐桌边吃了早餐,便一块去双树祠。
今日九月十五,距离考城隍的时间十分临近。
田齐、宫战、鲁建兴和郑连齐齐开赴水宛。
从传回的情报看,水宛已有异动。
成阳盐务诸事初定,沈晏和赵鲤将开赴水宛坐镇。
也不知以后还有没机会再来成阳。
自然得同双树祠中的两株灵树,好好道别。
到了双树祠的望城坡下,四处都是人声鼎沸。
此前,双树的册封文书招摇的从县衙发出,得了朝廷册封的灵树,在百姓心中等级自然不一样。
现在这里已经是成阳香火最为鼎盛的地方。
双树祠桂树掌姻缘,枣树掌子嗣延绵。
来往的不乏青年男女。
赵鲤和沈晏混入其中,拾级而上。
双树祠旁就是义猫冢,沿路的阶梯上都是各式各样的猫儿在嬉戏打盹。
成阳之事递到隆庆帝面前,猫奴皇帝坐在书房抹眼泪。
亲笔补写了聘狸奴的文书,为义猫冢题字。
每年拨款维护,喂养猫儿。
其中表现最出色的奶牛猫,虽缺了尾巴,却得了隆庆帝亲赐的小牌子。
坊间以后横着走。
这些小猫,都是拿了官府编制的。
往来上香的百姓并不滋扰它们,有时还会来捎上两条小鱼。
有两只,似乎认出沈晏和赵鲤。
跑到脚边喵喵的叫。
倒叫路人都偷偷地说,连猫也喜欢长得漂亮俊朗的。
等赵鲤和沈晏一人抱了一只猫,踏进双树祠。
一眼就看见某只狸花猫脖子上盘着白蛇,在供桌上吃贡品。
第474章
离别,水宛
跟着赵鲤吃病号饭的沈小花,肚皮上生了一层肥膘。
它和沈白一样,怕念书。
成日早出晚归躲得不见身影。
没想到会在这撞上这两个家伙,瘫供桌上大口大口的炫贡品。
应该是经常来,百姓都知道给它们带小鱼干和鸡蛋。
赵鲤叹了口气,感叹着双树脾气真好。
她打开心眼,看向双树。
就见桂树的树枝上,坐着一位穿曲裾的女郎。
双脚藏在裙下,看着树下的香客,脸上满是温柔笑意。
在她旁边,是一个作护卫状的高大身影。
面容平常的男子,小心护着女郎别摔下树去。
全然忘了他们是树灵,哪里会摔伤。
树上坐着的女郎抬头,冲赵鲤笑着招招手。
周围都是香客,赵鲤并没说话。
上前双手合十,在心中道:“我们将离开成阳,今日来与二位道别。”
“不知还会不会有机会回来,二位要保重。”
桂树上的女郎,轻轻跃下树来。
一只手拂过赵鲤的脸颊。
“要小心。”
桂树知道,他们的战场并不在这。
“定有重聚之日。”
赵鲤觉得掌心多了些什么。
张开一看,是一对树木根须盘结而成的戒指。
一大一小,躺在赵鲤掌心的纹路里。
赵鲤抬头,就见桂树脸上满是笑意,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旁边。
只见沈晏不知何时站在了供桌旁。
嘴里还叼着小鱼干的狸花猫,默默收起原本四仰八叉,毫不知羞露蛋蛋的躺姿。
背对沈晏乖巧蹲坐。
低着头,猫脸上胡须颤抖不已,胸膛剧烈起伏。
肉眼可见的心虚和害怕。
阿白也没好多少,嘴里的白煮蛋都吓得吐了出来。
“开心吗?”
沈晏问话的声音毫无情绪起伏,沈小花和阿白齐齐一抖。
阿白看见赵鲤,就想往这边爬。
半道被沈晏捉到手里。
他一手提了猫的后颈皮,一手提着白蛇。
垂下的猫尾巴和蛇尾巴,晃荡出了相同频率。
沈晏走到双树前,对手中提着的沈小花和沈白喝道:“道歉!”
桂树轻笑:“沈大人不必如此,那些贡品我们也吃不了。”
在桂树的周旋下,两个家伙才逃过一劫,只是须得背下一篇文章。
赵鲤手中攥紧桂树给的戒指,在心中同桂树说了些话。
约定若有什么世俗之事,可叫双树祠庙祝周琦,到源宁巡夜司传讯。
若有诡事,可寻赵鲤入梦。
又商议了些事情。
见赵鲤和沈晏就要离开,一直被忽略的某树,才终有插嘴的机会。
“公务虽繁忙,还是要记得多生孩子啊。”
赵鲤目不斜视同桂树道别,当做没听见。
“敦伦繁育,呜——”
还想说什么的某树灵,被桂树树灵堵了嘴巴,某些不雅之言没有说出口。
他不死心的挣扎,知道赵鲤不会理他,因而伸长手臂朝沈晏递来。
沈晏到底识礼,伸出双手,接到了一把干枣。
不用想也知道是什么玩意。
沈晏顿了顿,揣进袖里,诚心行了一礼:“多谢树公。”
枣树树灵的一番折腾,离别的愁绪倒是冲淡不少。
最终两人一起走出双树祠。
赵鲤颈上盘着阿白,沈晏手中则是提溜着沈小花。
沈小花左边是沈晏,右边是赵鲤。
连挣扎也不敢,生无可恋的四爪垂下。
临下台阶前,它抬头,看见数只喵喵叫的猫咪。
从气味它知道有几只已经揣上了猫崽子。
终究,是它负了它们。
猫正淳冲着台阶上的十数只母猫无力挥了一下爪子:都回去吧,好好养大它的孩子。
这一幕落在沈晏眼中。
提着它顶瓜皮的手,不由一紧。
暗自运气,冷静片刻后才道:“之后我每年会支一些钱来给庙祝。”
就当猫仔的抚养费了。
沈小花一顿,随后猫脸上一阵动容。
果然,雄性之间的情谊还是很可靠的。
下一秒就听沈晏道:“一半从你月饷里边扣。”
值得一提的是,沈小花已经是隆庆帝亲笔点的校尉。
脖子上还挂着特质的乌金狴犴吞口小牌子。
每月有二两银子的月饷。
听见月饷没了,沈小花的猫脸又垮了下来。
……
九月十六日
收拾停当的赵鲤和沈晏开赴水宛。
水宛位于江南与泰州的交接。
温柔的水乡,又有百桥之城的称呼。
水道在城中环绕穿梭。
舒适的气候和长久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让水宛成为大景文气最盛的地方。
出了阁老高官才有资格修建的笔峰塔,在水宛仿佛是不要钱烂大街的货色沿路可见。
大抵是因为这个,此次考城隍的事件才会出在水宛。
成阳距离水宛不算远,三日路程即到。
赵鲤他们换乘驳船,进了外河。
站在船上,看向城中。
烟雨朦胧的水乡,蒙了一层雾气。
远看雾中青瓦百古,赵鲤不禁感叹此地美丽。
只可惜,这美丽的地方却是麻烦得很。
大景文人屁事多,这水宛是文人朝圣之地。
许多官员致仕后,也会选择在此建别院寓居。
士大夫们,时常聚会清谈。
一同共享家中奴仆无数的所谓田园粗足生活。
如此场景自然更是叠满了麻烦buff。
还没进城,赵鲤便看见了无数游船。
船上的人有老有少,都穿着文士袍服。
远见官船上狴犴旗,船上之人莫不挡脸避让。
并非畏惧,而是做作的鄙夷。
倒好似光是看见船上狴犴旗,呼吸同一口空气,他们就会被污染。
里里外外透露出一股子欠收拾的气息。
第475章
两个熟人
“见过沈大人,见过赵千户。”
田齐、宫战、鲁建兴和郑连齐齐站在码头上相迎。
天上飘着细雨,下边也都不是什么外人。
沈晏撑起画着一支红梅的油纸伞,为赵鲤遮挡细雨。
一手扶着她下了船。
赵鲤每日吃吃喝喝,伤口愈合不错,看着小脸红润的。
田齐几人都安心下来。
码头边安排了官轿,是沈晏出行的仪仗。
安排这事的,是最通俗务的鲁建兴。
考虑赵鲤现在的身体,他们本应该在队伍中多加一台轿子。
但鲁建兴托着下巴琢磨了一阵,在城中寻了一台宽大舒适的双人轿。
此举引来田齐和宫战两个军中退下的大老粗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