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27章

    迫不得已,魏世眼泪巴巴开口道:“此行诸事不顺,困难重重!”

    第664章

    偶遇

    从江州府到盛京,赵鲤的队伍护送着泰西使节团水陆兼程一路北上。

    虽在江州出了点岔子,停留了些时间。

    但接下来的路,或因某种神秘力量干涉,并没有再出现如孙农案这样的大事。

    偶尔一些小诡案,都顺利解决。

    沈晏亲自规划的归途,堪称大景旅游精华路线。

    甚至充分考虑了季节性。

    赵鲤等人的队伍,所行过的地方,必有特色景色和应季美食。

    沿途又有馆驿供给廪粮,官吏争相招待。

    队伍中的人员,除了赵鲤,平均体重都重了五六斤。

    那些在水宛讨饭许久的泰西传教士,个个吃得红光满面。

    腊月二十四,赵鲤的队伍距京城已只有五十里。

    可以说已经站到了皇城根的土地上。

    寻常五十里,加快点速度一天便可以进城了。

    奈何,雪太大。

    赵鲤再想念镇抚司中的暖阁,也不得不降下队伍行进速度。

    大团大团的雪花,从天上砸下。

    马晃动着脑袋,甩去堆在它鬃毛上冰凉的雪块。

    缰绳旁,结着一层霜的黄铜铃铛,发出叮叮的响声。

    带着皮制手套的手探来,安抚地摸了摸它的脖颈。

    赵鲤骑在马上,大毛斗篷的领子翻起。

    鼻尖冻得发红,领子上茸茸的白色皮毛衬得她唇红齿白。

    “赵千户,前面就是安德驿!”

    郑连靴跟轻踢马腹,指着前方道。

    赵鲤点了点头:“雪太大了,先住安德驿,明日再继续走。”

    她倒还好,但队伍中的普通人可受不住。

    那些习惯了江南的泰西人,根本受不了北地的天气。

    在这伤风都能死人的地方,赵鲤作为队伍的领导者,当要为所有人负责。

    到了安德驿近前,却出了一点小插曲。

    从另一个方向,也有一支队伍正进馆驿。

    大景馆驿明面上管理很严,专供办差的官吏使用。

    理论上,内外官吏便是起复、丁忧等事项,都不予勘合,不许驰驿,免得空耗财力。

    可惜理论归理论,实际归实际。

    官吏甚至是官吏家眷,入住馆驿并不少见。

    尤其在盛京这样的地方,今日你家老娘上山礼佛住一下,明日我家夫人去赏花住一下。

    七大姑八大姨,都可刷脸入住。

    馆驿被京中权贵滥用。

    与赵鲤等人撞上的,便是这样一支官吏家眷队伍。

    “怎么回事?”

    见队伍停下,郑连纵马上前,厉声询问门前驿丞和两个来探路的力士。

    他们护送泰西使团且不提,哪有靖宁卫给人让道的道理?

    两个力士苦脸缩起了脖子,讷讷道:“是……林阁老家的女眷。”

    “老夫人带着女儿和……来祭扫先人。”

    郑连初时还没想明白。

    等他在脑子里一转,顿觉脑仁疼。

    阁老林著只有一个女儿,这女儿后来嫁了侍郎赵淮。

    换言之,那支队伍里坐着的,是他们赵千户血缘上的外婆和娘亲。

    也不知这些贵妇人是不是闲出了屁,大雪天来祭扫。

    莫说两个力士为难,郑连也为难。

    一旁的驿丞上前道:“这位大人,对面说老夫人有些受寒,小的便斗胆先安排那边进来了。”

    驿丞像是吃了满把黄莲,心里苦啊。

    他对赵鲤和林家、赵家的纠葛倒了解不深。

    这些八卦虽说传遍大景,但八卦嘛,听完便过,谁还能牢记几个月的?

    驿丞只担心靖宁卫对这安排不满。

    郑连扯动缰绳,回身正欲回禀赵鲤此事。

    却见赵鲤不知何时已经立马在旁。

    “不必管,她们进她们的,我们进我们的。”

    赵鲤淡淡扫了一眼那支队伍。

    郑连看她没有什么别的情绪,也松了口气。

    却又听赵鲤压低了声音,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郑连我那便宜爹还是侍郎对吧?”

    郑连垂着头不敢说话,您家的事情,您别问我啦!

    见他装死,赵鲤不纠结这个问题,继续压着声音道:“公务出行者需要吏部符验才能使用馆驿,对吧?”

    不怎么关注大景馆驿制度的赵鲤,在想法子坑人时脑袋最灵光。

    她看着那支队伍,勾起唇角:“给赵淮记一笔,纵容家眷空耗馆驿廪粮人力。”

    “回京了,在年前参他一笔,别让他有好年过!”

    郑连轻咳一声,讷讷点了点头。

    心道,真不愧是你啊,赵千户!

    发现他的眼神,赵鲤白了他一眼:“怎么?秉公执法还有错了?”

    对于赵鲤来说,赵家那档子人,没在眼前她不挂心。

    若在眼前,她必踩一脚。

    对赵鲤这般秉公执法,郑连只能陪笑:“赵千户公正。”

    赵鲤收回视线,又道:“这个时候,这种天气,她们去祭扫先人有些蹊跷,想办法打探消息。”

    “夜晚防备着点!”

    赵鲤遥望那支队伍。

    天上的雪越来越大,几乎遮蔽视线,只听风簌簌的吹。

    以赵鲤的眼力,也看不清那支队伍的具体情形。

    她叮嘱了郑连两声,便驾马回了队伍。

    发生在这的馆驿前的小插曲,就此翻篇。

    两支队伍一块入了这间安德驿。

    ……

    “瑶光,你叫丫鬟再去催催暖身的热汤。”

    赵鲤的便宜娘亲林娇娘,坐在馆驿的床榻边。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正倚在枕上,时不时轻咳两声。

    林娇娘没得赵瑶光回应,扭头去看。

    却见赵瑶光又坐在桌边发呆。

    身子单薄消瘦得好似一阵风就能吹跑。

    林娇娘不由一声叹息。

    今年府中像是走了背字。

    丈夫赵淮的仕途不畅,今年该入仕的儿子赵开阳回京后就卧病在床。

    连本该最稳妥的赵瑶光婚事也……

    正妃到侧妃,一个字就是天壤之别。

    更重要的是,明确告知了众人一件事——赵瑶光与瑞王殿下之间情谊,并不像他们所想那般坚不可摧。

    前些日子,赵家库房燃起大火。

    赵家为赵瑶光多年积攒的嫁妆,那些老木家具珍玩首饰,全付之一炬。

    知道之时,便是林娇娘都心疼得像是从身上割了一条肉。

    后来左拼右凑,林老妇人拿出自己压箱底的财物,勉强再给赵瑶光凑了嫁妆。

    不料,又来一场大火。

    这场大火,烧掉了赵瑶光的全部体面。

    京中已有传闻,赵瑶光乃天煞孤星。

    事情一桩桩一件件。

    赵瑶光原来那皎皎天上月般的人儿,现在竟瘦成了一把骨头。

    神思不属哪里像是待嫁的新嫁娘。

    第665章

    熟悉的耳光

    窗外的风呼呼吹,馆驿到底不比家中。

    只有一个炭盆,都放到了林老夫人床边。

    赵瑶光独坐桌前,愣愣看着桌面发呆。

    嘴唇冻得发白,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到底是娇宠多年的女儿,林娇娘怎么会不心疼。

    赵淮与赵开阳此前竭力呵护赵瑶光,都带着功利之心。

    他们其实并不在乎女儿是谁,妹妹是谁。

    他们在乎的,是嫁给瑞王那个人。

    谁能带来好处,他们疼谁。

    谁可能坏事,便抛弃谁。

    他们心里有亲情存在,只是不多。

    相比两个男人,自小被家中保护得很好的林娇娘倒是纯粹得多。

    对赵瑶光,她是真心疼爱的。

    见她这落寞模样,知道她在忧愁嫁妆忧愁未来,林娇娘无奈抿唇。

    这时,床上的林老夫人又轻咳两声。

    思绪被打断的林娇娘,忙又唤了一声:“瑶光?”

    赵瑶光这才回神:“娘,怎么了?”

    林娇娘不得不重新说了一遍:“你外婆受凉咳嗽,你再唤丫鬟去催一催驱寒的热汤。”

    赵瑶光收拾情绪,应了一声:“好!”

    见赵瑶光转身出去,林娇娘看着她的背影轻声叹息。

    又回首看躺在床上的林老夫人,林娇娘眼中忽有些迷茫。

    赵瑶光确实有该忧愁的理由,但……

    曾拿出压箱首饰为她凑嫁妆的林老夫人卧病,她竟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

    心性实是有些凉薄。

    林娇娘垂下眼睫时,一只微凉的手按在了她的手背上。

    “娇娘,别怪瑶光,她还是个孩子。”

    林老夫人说着话,又咳嗽两声。

    见亲娘这时反倒费心安慰她,林娇娘心中越发难过。

    她强打精神,给林老夫人掖了一下被角:“让您费心了。”

    她顿了顿,不无担忧的道:“娘,不若我们先回京吧,这天气我怕您受不住。”

    “年后叫哥哥们来也行,您何必亲自走一趟。”

    现在才出城,林老夫人就受寒咳嗽。

    这大雪天还要去祭扫,只怕会熬坏了身子。

    林老夫人拍了拍她的手,摇头道:“不行。

    林老夫人听着外边呼呼的风声,身边有炭盆,躺在暖和的被子里。

    却是猛打了个寒战,她道:“我嫁给你爹多年,从未,从未梦见过你奶奶。”

    可从月初开始,林老夫人频繁梦见婆母。

    梦中婆母立在窗外,一声声喊着冷。

    道是家中恶客临门,刨坏了屋顶。

    梦中婆母哭泣不停,可见身上覆满寒霜。

    一个劲嘱咐林老夫人,要亲自来看她。

    林著还未归京,林老夫人这梦接连做了好几日。

    每一日,婆母都有变化。

    初时身上覆了霜,后来竟结了冰。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