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谈骊手上动作不停,答道:“今年十七岁。”十七岁。
赵鲤换算了一下,在她原本的时空,谈骊方才六岁。
“你呢?”赵鲤又问谈骏。
谈骏下了战场,又或许是面对赵鲤,性子腼腆些,红着耳朵道:“我今年十五。”
赵鲤换算了一下年纪,不由对他们带上了一点慈爱。
谈骊谈骏两姐弟,本身也不是那上不得台面的,见赵鲤和善,便放松了些。
从她们口中,赵鲤得知两姐弟都随母姓,是因谈莹性子烈。
谈莹曾有丈夫,但男人嘛,只有躺进棺材才安分。
在外头偷偷养了外室。
谈莹眼不揉沙,寻个山头将她丈夫埋了,外室发卖。
让一双儿女跟着她改了姓。
主动死男人,过着自由又快活的小日子。
这些旧事,谈莹从不避讳一双儿女,随了母亲刚烈性子的谈骊谈骏,对那死爹没什么好印象。
后来南地生变,她带着一双儿女南下戍守潼关。
谈骊和谈骏差不多算是在潼关长大。
谈骊还好,还留着一些北地太平的记忆,谈骏自小记忆却都是潼关的浓雾和不停侵袭的诡物妖邪。
难有机会与赵鲤这样的‘同龄人’相处,两人一改战场上的果决,想听听赵鲤说说其他地方的风物。
相比起其他老油子,赵鲤也乐意与他们交谈,打听些事。
从谈骊谈骏口中,赵鲤得知了江南道发生的事情,更得知了一件事——隆庆十六年北疆战事!
隆庆十六年春,倭国大举入侵李氏朝鲜。
战争初期,倭国迅速占领李氏朝鲜大半领土,李氏朝鲜国王被迫北逃至义州,并向宗主国大景求援。
时年,大皇子柴珣不等盛京政令,私率军进入朝鲜与倭国军队作战。
初时尚且顺当,但后来倭国源氏、卜部氏齐出,使了些鬼蜮手段,大景军一路溃败。
雄赳赳出发的大皇子柴珣,抛下大军孤身逃回。
说到柴珣大名时,谈骏满脸嘲讽鄙夷,被谈骊在腰间狠掐了一把才收敛。
赵鲤不以为意,她又不是真柴家人,丢脸也丢不到她头上。
况且,便是柴家人,柴珣此举也不堪至极。
赵鲤唇畔一抹冷笑,继续追问,这才知道大皇子竟是马死了换驴车,从朝鲜一路丢盔弃甲逃回了大景。
将无数将士,丢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便是沈晏日夜兼程北上,也已经无济于事。
李氏朝鲜灭国,倭国占据大片领土,与关外靺鞨民勾结,对大景虎视眈眈。
幸而大景还有忠臣良将,勉强御敌于辽城。
听到这里,赵鲤总算明白,为何隆庆帝为何沈晏要走那样凶险的路子。
外忧内患,加上各地藩王窝囊废作孽无数。
他们只有用这样的险招,来求一条活路。
赵鲤复盘他们的举动,若是这祭祀一直持续下去,说不得真能被他们制造出一个受控的神祇所向披靡。
只是代价实在太大。
尤其对沈晏、沈之行、隆庆帝三人而言。
第856章
见闻
夜里赵鲤没有回沈晏为她安排的住处。
这是一次小小的试探。
此前她无论身在何处在干什么,身后都定有人跟随。
或是万嬷嬷体贴照料生活,或是沈大黄那只肥猫。
但下午时,赵鲤敏锐发现身后的尾巴没再跟着。
于是试探着得寸进尺,跟着谈骊两兄妹,回了潼关之中的谈家。
谈莹虽说已是千户,但谈家的只一个二进的小院和一个老厨娘平日兼着扫洒。
这并非谈莹生活简朴。
林明远这一城主官家里也只有一个老仆。
宫战和田齐二人更是宿在军营,连个家都没有。
整个潼关由上至下都是这般。
这里既为战备而存在,潼关之内一切人事物都为防备南面诡物。
城关之中所有人都有重要用处,而不是给高层撑面子摆排场。
谈骊和谈骏姐弟,带着赵鲤在谈家厨房支起的小桌旁。
桌上只一大碟子肉,三大海碗杂粮米饭。
谈骊有些羞涩道:“对不住殿下,城外菜园出了虫害,家中连点菜蔬也没有。”
对潼关肉类不缺,各种异兽异虫可食,稀缺的是正常生长的蔬菜。
赵鲤哪是计较这个的人,笑道:“别叫殿下了,叫我阿鲤姐姐!”
赵鲤一边说,一边将碗里的米饭分别给谈骊和谈骏碗中拨了大半。
她再饿死,也不至于跟两个才搏命下来的孩子抢饭吃。
不顾他们二人反对,赵鲤催促着叫他们用饭。
谈骏半大小子肚皮大,很快扒拉了大半碗米饭进肚里,这才有空说话:“殿,阿鲤姐姐,听说宫中有一种清风饭,好吃吗?”
他生得很俊朗,黑皮肤气质有些野性。
嚼着有些干的杂粮饭,脸上敷过药的老鼠咬伤结了一层痂,咀嚼时黑红痂壳一动一动的。
赵鲤回忆了一下,颔首道:“嗯,好吃。”
天热时,赵鲤想吃凉的,餐桌上便会有这样一道清风饭。
水晶饭加入龙眼粉、龙脑沫和酪浆蜜水,然后放入金提缸,垂下井中冰镇,所成的冷汤饭清爽消暑。
谈骏是个吃货,听赵鲤说完,脸上有些向往:“那配上渍的鲜菜一定极美味。”
谈骊看这不成器的臭弟弟,无奈摇了摇头。
赵鲤藏起心中难过,郑重道:“一定叫你吃上。”
吃到厌!
吃完饭,谈骏自觉去洗刷碗筷。
简单打了井水洗漱后,赵鲤和谈骊睡在一屋。
后半夜谈骊睡得并不安稳,她尾指被老鼠咬秃了一截,为防老鼠齿上邪毒被军医自指根截断。
汤药药效下去后,睡梦中咬着牙关疼得冷汗涔涔。
隔壁传来谈骏震天的呼噜声,赵鲤起身在谈骊颈侧一敲,她这才踏实睡去。
赵鲤为她擦去额上细汗,照看了一夜。
待到天光亮起,一大早阿詹便领人来了一趟。
给赵鲤送来了衣裳,一些吃食伤药并带了沈晏的话。
潼关还有一些收尾需要收拾,在城墙完全修复之前,沈晏不会离开。
叫赵鲤可自由在潼关游历。
这一点赵鲤倒是乐意的,换上干净衣裳带点散碎银两,拒绝了谈骊的陪同,孤身出了门去。
绕出谈家所在的里坊,潼关这座新城风貌才展现在赵鲤面前。
紧凑而有序,是赵鲤初一进城关便有的印象。
现在亲自行走在夯土道路上,赵鲤感受更深。
整个潼关像是紧绷的弦,每个人都行色匆匆。
且时不时有佩刀者,公然行走街道之上。
每个路口都有布告栏。
赵鲤驻足观看,上边有新颁布的法律政令,还有一些悬赏。
潼关之中法令极为严苛,几乎废除了原本的一些肉刑流放等,统统改为死刑。
如原大景律,丈殴妻死,若是过失通常只杖三十,主殴奴死也只需杖十。
但潼关之中,牵扯人命俱是死刑。
张贴的法令之外,还有一些悬赏。
赵鲤扫眼一看,有镖队募人的,也有果园夜里不安定,寻人看守的。
赵鲤看见一张官府张贴的告示——城外农田有异虫滋扰,寻能人清理除害。
她还未来得及看清赏银,一个小小的影子突然一扑,叼住告示一角撕下。
赵鲤扭头一看,原是一只四爪白的黑猫儿揭了告示。
这猫叼着告示,看也不看赵鲤便溜达走。
赵鲤曾听林明远说过,潼关之中有不少猫和友善的异兽,干着佣兵的行当讨生活。
但亲眼看见一只猫揭了告示,还是觉得有些稀奇的。
若不是现在有事,倒真想看看这些小家伙的生存模式。
从布告栏前走开,赵鲤在街上寻到一人问路。
“老丈,请问哪里有书可以看?”
正忙着去干活的老人被拦下本欲发火,但看赵鲤生得好看便又原谅了她。
朝着一个方向一指:“棠花巷子里,有林老夫子开设的书院,那里有书可借。”
赵鲤顺着老人的指示,去了棠花巷。
这间书院藏在巷尾,门大大方方开着。
赵鲤大方走进去,正撞上一个端着托盘慈祥老妇。
那妇人脸上挂着浅笑,这里常人进人出她习惯性招呼了一声。
只是话音未落,她盯着赵鲤的脸笑容僵住,手中托盘失手掉在地上。
托盘装着的粗瓷茶壶在地上摔得粉碎。
第857章
林家
书是历史的载体。
书籍通过文字,将过去发生的事件、人物以及思想传递给后人。
对赵鲤而言,尽量不暴露自己奇怪来路的前提下,想要了解获得更多的情报,最佳渠道自然是书籍。
只是在冯钰家中时,冯钰官职就到那许多事情不知晓,
到了宫中,她夜里偷溜出去被抓包,沈晏对她看得紧。
即便赵鲤能进出他的书房,所能看的也只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话本游记。
现在到了潼关,潼关之中汇集了当年从江南逃出的幸存者。
也有不少北疆之战后南逃的人。
在沈晏忙着收尾,放松对赵鲤的看管时,潼关就是赵鲤寻找情报了解情报的最佳地点。
她一路寻书商,寻说书先生未果。
找到了这书院,却一个照面遇上了不太想遇见的人。
回忆指路老翁说的林老夫子,看着失神盯着她,面上惊惧交加的老妇,赵鲤只觉得脑仁疼。
“你,你是……”
将茶水摔了满地的老妇人头发皆白。
赵鲤不等她多想,立时开启了自己的欺骗技能。
用更惊讶的神情看回去:“老夫人,您没事吧?”
“是身体不舒服吗?”
她作势要上前搀扶。
僵立前院的老妇人先是下意识看了赵鲤足下影子。
又见她行为举止如生人,心中惊惶稍定。
再细看赵鲤长相,隐约有些像她记忆里那孩子,但又不完全像。
且年龄也不对。
老妇人心跳这才平复,涩然道:“无事,只是方才匆匆一瞥像是见到了故人。”
“不知姑娘贵姓?”
赵鲤露出一个浅笑:“我姓柴,见过林老夫人。”
“昨日随沈大人来潼关,冒昧来访实在失礼。”
柴?
老妇人微微一惊后,便要行礼。
赵鲤笑着将她搀扶起:“沈大人忙着,我自己出来来玩呢,老夫人不必多礼。”
看她笑脸,林老夫人又失神了一瞬,随后眼眶发红侧头微避。
她引着赵鲤往里走,道是林著正在授课。
赵鲤听见一些念书的声音,立在门边偷向里偷看了一眼。
有些意外的是,简陋学堂中人员十分复杂。
有大人有孩子,还有一些猫猫狗狗。
林著立在上首,手中捧着一本书。
相隔十一年,老头子背都佝偻下去,但精神还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