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随着赵鲤一声令下,厅中气氛顿时一肃。李庆将赵鲤等人带到了间堆满卷宗案牍的屋子。
屏退闲杂人等,只余赵鲤、卢照和余无当地的巡检密谈。
“赵千户,小的自二月初五来余无,开始翻查本地县志、户籍鱼鳞册、山川神异典,想要查找那处诡寺的线索。”
李庆不比郑连等人,他先天不足,性格相对较稳沉文秀,能耐得下心排查繁杂的典籍。
面对书山书海,结合原三自述误入诡寺的地点时间,还真叫他发现了点东西。
“赵千户请看。”
李庆寻来一本做过标识的县志,翻开递到赵鲤手中。
赵鲤接过细看一阵,眉头缓缓蹙起。
这县志中,以极短小精悍的篇幅记载了一个小故事。
距今三百年的余无,有个采樵人名叫宋华侨,前三十年穷哈哈。
在他而立之年时,他的母亲生了心痛病,久治不好。
宋家本来就穷,这下简直没了办法。
宋华侨是个极孝顺的人,四处寻良方给老母治病。
不知从何人嘴里打听到,在余无皆青山深处,生着一味叫萆荔的药。
萆荔见记载于《西山经》据说形状像乌韭,生在石头上,也可攀援树木。
书中说吃了能治愈心痛病,但据后世发现,这东西并没有这种神奇效用。
后被余无人用来做可食用的凉粉,算是当地特产。
当然,三百多年前的宋华侨自是不可能知道这个的。
他只听人这么一说,便进山寻药。
他一个樵夫,常年樵采多在山的外围、山脚,并不会深入山中。
这冒失一去,就再也没有出来。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宋华侨必是死了。
不料三个月后,他竟完好无损从山里出来——带着大量金银财物。
宋家人狂喜不已,以为自家发达。
但宋华侨是早上回家的,人是下午被官府抓的。
任何时代,横财都不好发。
红眼的邻居上告官府,告宋华侨盗掘坟墓,否则这些金银从哪来的?
盗掘坟墓在古代是大罪,宋华侨进大牢便被大刑伺候。
他进大狱时还硬气,晚饭过后张嘴招了。
只道是他入了深山仙境之中,这些东西是仙人所赠。
他这说辞,官府怎么可能取信,又是一通严刑逼供。
之后的事情就有点奇妙。
宋华侨在夜半时分受不住刑,咽气了。
只是不待官府仵作来验尸,鸡鸣时分时,宋华侨的尸体突然坐起,吐了一口极臭的气。
当时宋华侨的尸体停在刑房中,刑官坐在旁边喝酒。
刑官看见宋华侨尸体坐起来,已经是吓得脚底心发麻,猝不及防被这口臭气喷个正着。
正惊惧时,又听宋华侨尸体轻轻重重的呻吟。
方才死掉的人,眼珠子一动又活了过来。
人已经审死过一遭,这下官府也不敢再动他,将半死不活的宋华侨送回了家,只是没收了金银。
奇的是从这以后宋华侨开始有了神异本事。
他受刑之后人已半废,整日躺在床上,常在睡梦之中与鬼神共飨醊卧。
醒来便哇哇大吐,吐些带着发酵酒气的液体,如同醉吐。
在宋华侨醉吐时,若有人问事,他摇头或是点头,据说是百问百答。
宋家因他这神异本事开始发家,最后竟成余无豪强,家族延绵至今。
而宋华侨三百年前失踪的那座皆青山,正是原三迷失误入鬼寺之处。
第928章
勾连
“三百年前。”
赵鲤喃喃自语,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轻敲。
她原本以为,诡寺应是慧光这癫子一手折腾出来的。
但这个三百多年前的小故事,竟将赵鲤此前想法全部推翻。
宋华侨的故事,俨然就是武陵渔夫误入桃花源的倒霉版本。
那诡寺藏匿之地,或许早已存在。
“卢爷。”
赵鲤将手中县志递给卢照。
卢照简单一扫,也是皱起两条眉毛。
这时李庆又道:“这仙境之事县志再无记载,但属下在余无乡程图路引之中又发现了异常。”
相较于前朝,大景政治环境稳定无战乱。
士人外出求功名求官或是旅宿,商人外出经商求财。
在这所谓的宦游和商游中,为避免厄于歧路,出现了程图路引。
这类程图路引,除了记述水马驿站、行程里距、各地道路起讫分合,还记载了山川险夷、物产出处、行程风险、水旱码头……
某些详细点的,还有当地牙侩好坏、门摊课税乃至于轿夫船户是否可靠,沿途食宿是否整洁等。
李庆所说的异常,见记载于《余无乡图程》。
八十年前,一个姓程的知县编撰成册作注。
这程知县放在后世,也能算是个见多识广的旅游博主。
图册成书后,他仍不断作注,往里添加一些新得的小道消息。
目下李庆递给赵鲤的,就是程知县当年亲自批红作注的那一本。
上边用说故事一般的语气,记录余无皆青山中一则趣闻。
道是前朝暴政战乱时,有不少乡民拖家带口进皆青山中寻仙避祸。
这事程知县不知是从何处听来的。
记载在这,大抵也是为了批判前朝苛政,逼得百姓走投无路去寻渺渺仙缘。
但赵鲤却在想,那些入山寻仙境的乡民,真的如程知县所言全部死了吗?
赵鲤忍不住啧了一声,抬头夸了一句李庆:“做得很好,记你一功。”
大景不比后世有搜索引擎,这些条目资料全凭李庆两个月以来一点一点的翻找。
其中努力和艰辛,自不必多说。
李庆也不乱谦虚,颔首应后又道:“属下查出这些资料后,便命人留心宋家,前日本要深入查,但赵千户您叫停了行动。”
“今日我们要不要过去?”
宋家,也就是当年宋华侨的那个宋家。
当年宋家凭借宋华侨的神异发家,家族一直延续至今。
到了现在依旧是余无当地的望族。
照理说,宋家这样的望族,对发家起点的先祖是一定要大书特书的。
但怪异的是,整个余无从未有人知道过宋家怎么发达的。
要不是李庆在县志边角发现宋华侨的故事,说不得也会忽略宋家的存在。
若说宋家在战乱中失了传承,也不太可能。
李庆他们寻到了宋家一个门房,友好沟通后得知,宋家大院中心有祠堂。
祠堂之中供奉了宋家历代先祖。
一般人家祠堂非重大节日祭日不开,但宋家祠堂每逢十五便往祠堂供奉大量酒水肉食。
据那门房所说,近年来宋家下人中有传言夜里无人祠堂传出宴饮之声。
宋华侨梦中与鬼神共飨醊卧,宋家每逢十五供奉酒水肉食。
两相一对,李庆还不能发现问题,那他可以寻根细面吊死镇抚司门前。
案子一旦捋出一个线头,就有了进展。
顺着查下去,发现宋家问题极大。
有贩私盐的迹象,并私下勾连人牙买进人口。
只要五岁以下不晓事的幼年孩童。
这些孩子秘密进了宋家,便消失在了世间。
并且宋家私下买进的布匹、针线、乃至于纸张都远超日常消耗。
李庆以及手下力士,本是要顺着这些线索继续查的。
但他们的行动被赵鲤叫停。
李庆终于将全部情报说完。
赵鲤扭头去看卢照:“卢爷,你怎么看?”
卢照牙疼一般咧嘴:“这宋家,或许有进出那仙境的办法。”
卢照用的是十分肯定的称述句。
“他们应当还以人口以及布匹盐巴等,把持了那个地方的商业。”
说到这,卢照和赵鲤对视一眼,两人同时露出无奈之色。
事情又变得糟糕了。
若只是无人的鬼寺,便有邪魔诡物也好处置,挡路的都砍杀了便是。
但若是有活人,就会很棘手。
还有那个宋家,究竟在折腾些什么鬼玩意,是否与慧光勾连。
赵鲤阖目,计算是否要签发驾帖,召靖宁卫先抄了宋家时,一阵急促脚步声由远及近。
李庆忙去门前,开门正看见一个力士匆忙而来。
“禀诸位大人,前几日我们拉拢的那个门房,家人来报官。”
“道是昨夜,亲眼看见那门房被鬼神拘走。”
李庆他们不会丧心病狂灭口门房,给了他一些钱,让他先告病一段时间。
但他们没料到,这门房是个酒蒙子,得了钱同马夫喝酒时,走漏了口风。
昨天夜里晚饭后,这门房的娘子,亲眼看见丈夫被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拖下炕床,然后凭空消失。
在乡民看来,这神秘的消失法,便是被鬼神拘走。
许是门房先有过交代,出事后,门房的娘子立刻上报了巡检。
这套路,当差的差人都太熟悉。
李庆他们对门房的盘问,不知从何渠道走漏,线人被灭口了。
往大了些说,李庆他们还安不安全呢?
赵鲤气急反笑:“大景地界,少有这样嚣张的人了。”
卢照闻言也挤出一抹狞笑。
笑了两声后,赵鲤和卢照同时一停,转头望向李庆,神情莫名缺德。
只是不待他们把话说出来,李庆已先一拱手:“任二位安排。”
都是老差人,放饵钓鱼的套路他懂!
撤掉屋中狴犴像,李庆先天不足身体最差,若有邪祟寻上门,头一个必找李庆。
是夜,余无乡巡检府衙。
李庆合衣枕在床上。
正假寐时,忽听窗下悬挂的铃铛叮铃铃作响。
清脆瓷铃铛声回荡,夜里听着清脆无比。
一个飘乎乎的声音在李庆窗下喊他名:“李庆,时辰到了!”
第929章
宋家
“李庆,时辰到了。”
三月寒风透过窗户缝隙,吹得窗棂上的瓷片风铃叮当作响。
那飘乎乎的声音,随风挤入李庆的耳朵。
李庆未随赵鲤下江南历练,但他在京中跟随卢照,亦是经历不少的。
无论是来自政治上的压力,还是巡夜司其他事务。
李庆功劳簿纸面战绩不如郑连多,但他不弱。
半握拳咳嗽一声,李庆缓缓自硬板床上坐起。
他并未答话,也不慌张,轻按眉心打开了心眼。
然后扭头望向窗户方向。
心眼视角下,贴着窗户的喊声添了几分森冷。
李庆先见一顶高高的黑帽,从窗户缝隙挤入。
帽上有字,上书:天下太平。
若换做青面獠牙之诡物,李庆估计只是紧张,看着高顶黑帽,他心中却是一惊。
黑无常?
许是他这一惊,身上阳气更弱了些,那戴黑帽的影子,裹着一身黑红煞气,从窗户挤了进来。
李庆由此看见这夜里寻上门的东西全貌。